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

第2部分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第2部分

小说: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呀”的一声开了,刘大春似乎就在门口等着似的,一听她出声,就推门走了进来。

    “妹妹,你怎么样?”一只大手好似习惯性地摸上了刘青的额头,“妹妹,妹妹,”喊声变得焦虑,“你发烧了!是不是很难受?哥哥给你倒点水,你等着啊!”有脚步声忙乱地走到破桌那边,又忙乱地过来,“来,喝点水。”一双手有力地扶起她的身体,让她靠进一个温暖的胸膛。

    碗到唇边,刘青不禁大口地喝了几口,清凉的水从嘴里顺流而下,如同干涸的稻田得到雨露的润湿,让她勃发了一些生机。她睁开眼,看着刘大春,发自内心的喊了一声:“哥。”刘青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要报一饭之恩了,这一碗水和那关切的目光,让她从心底里认下了这个于这世上最亲的亲人!

    她忽然想起,前世那个人开始也如这般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可到后来他到她病床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对他的照顾便再没有了感激之心。

    人哪,对陌生人最容易宽容,可对身边之人却总是苛刻。外人对你的点滴之恩你都会铭记于心;可当身边人的关爱被你当成了一种习惯,感动便已不在,他稍不周到就会让你心生埋怨。却原来是这般,相爱容易相守难!

    刘青心底里的怨念忽然有些释然。她闭上了眼,恍惚听到刘大春和秦玉英说话的声音,然后就陷入昏睡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三章 一切从头开始 

 
 
    接下来的两天里,刘青一直躺在床上,一碗一碗的苦药往嘴里倒。烧在第二天就退了,可她仍是浑身无力。相对于前世的疼痛,这种小病也就不算什么了,刘青倒也不觉得有多难受。她倒很感激上苍,能给自己这样一个重生的机会,所以她决定,珍惜生命、好好地活。
    她问过刘大春脖子上红石头的事,刘大春说,这石头是在她出生那年,一个游方道士给她的,说能保她一生好运。所以父母一直让她挂在脖子上,从不让取下来。既有这种说法,而且也取不下来,刘青就没奈何地随它挂在了脖子上。好在这明朝的服装最是保守,领口总封得严严实实的,倒没人看得见她挂了块破石头。

    这两天,刘青看得出她的便宜哥哥对妹妹是真的疼爱,只要有空,就来嘘寒问暖的。而嫂嫂玉英心直口快,也没有太多的坏心眼,只是因为家贫,忙于生计,对于这个妹妹体弱不能干活又要花钱吃药,言语里颇多埋怨。

    既知原来刘二丫的身体弱不禁风,刘青就明白这场高烧从何而来了:一定是那天她折腾脖子上的石块,没穿好衣服就爬下床去,受了凉。既然二丫已逝,留下这躯身体让她刘青能重活一次,而且没有丝毫地排异性,想来这二丫跟刘青之间也有一种特殊的缘份。那她刘青就该好好地珍爱这具身体,健健康康地活上几十年,并且好好地对待二丫的亲人,以慰其在天之灵。

    所以第三天一早醒来,刘青觉得这身体好得差不多了,自己起床出了房门。

    站在院中,刘青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古代的空气就是好啊,没有一丝污染,满心满肺的都是清新。刘青感觉自己就是朝露滋润着的小草,在清晨的微风中自由地舒展。

    她直起腰身打量自己以后要生活的环境。眼前三间泥草屋,刘青住了右边的一间。她房间的右边打横是一间茅草房,从门口望进去,只见黑乎乎的灶台,这该是厨房了。厨房外正对面种着两棵柚子树,低矮的泥墙把树和房子围成了院子,转角处的树与围墙间有一间简陋的小茅屋,大概是茅厕。

    “妹妹,你怎么起来了?身体觉得怎么样?”秦玉英拿着几块尿布从左边房子里出来,指着厨房屋檐上竹竿上晾着的一块布巾和墙角一个木盆说:“洗脸吧。”

    “我没事了。”刘青身体虽然还有些无力,但却已没什么不舒服了。她到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到处瞅了一遍,没见牙刷,也不敢问,只好漱了漱口,用布巾洗了两把脸,问:“我哥呢?”

    “上田里去了。”

    这两天刘青躺在房里,嫂嫂除了一日两餐和倒她房里的便桶外就一直忙里忙外,哥哥更是早出晚归。联想到这几天秦玉英口里的埋怨和房里的家徒四壁,再看看身上的衣服和这破败的院子,刘青就知道,这是一个贫农的家,日子忙碌却艰难。看来,她第一任务是锻炼好身体,第二任务就是让这个家早日摆脱贫困。

    刘青已问过秦玉英这时代的情况——她穿越到了明朝,时值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在位。

    当时刘青松了口气,拍拍胸口,大呼好运。

    好运之一是没有穿越到乱世。要是乱世,想要发家好好积累财富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最大的乱子无非是过两年朱元璋死,朱棣跟侄儿夺位,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不过,这对于生活在小山村里的刘青,并无影响。这里,真正是“山高皇帝远”哪!

    好运之二是她穿越到了山村。她现在所在的西山村,位于广西境内后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南部,这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只是良田少,山地多,土地贫脊,交通不便。村里只有二三十户人家,杂姓。在村外方圆百里范围内还有几个村落,都是元朝时身为“南人”受不住欺压凌辱而陆续迁到这里的。刘大春的父亲只身来到这里,然后娶妻生子,住在村子最里边靠近大山的地方,比较安静。

    之所以说这是好运,是因为刘青为此可以避免缠足之祸。明朝可是缠足最盛行的时代,但在元末明初,南方江浙、岭南地区不缠足的人大有人在;而且农村妇女一般也不缠足,要不干不了活——秦玉英就没缠足。这对刘青来说,无疑是件幸运的事。否则,她纵有发财大计,怕也做不了什么,挪着一双小脚,哪儿都去不了。

    洗完脸,刘青看着背着孩子洗衣服的秦玉英,心里有些愧疚:“嫂嫂,我能帮着干点什么吗?”

    秦玉英用袖子抹了抹溅上额头的水,笑笑道:“就你这身体,不生病就算帮忙了,哪里还敢让你做什么。”

    刘青看看自己跟豆芽菜一样的小身板,也有了跟秦玉英一样的怨念:人家宝玉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她刘青呢?倒是从天上掉了下来,却砸中了一个林妹妹!老天,她能不能退货呀?

    “以后二丫的身体会慢慢变好的。”这句话刘青说得像宣誓一般。她站在那里看了一会,问:“嫂嫂,你这里用什么来洗衣服?”现代人用肥皂或洗衣粉,古代人用什么啊?

    “草木灰。”秦玉英说完抬头看了刘青一眼,“二丫你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嗯。”想得起才怪了,“在这儿洗完之后,去哪儿过清啊?”刘青看着厨房的外露出半截的大水缸,觉得很是新奇。这厨房不知是原来建的时候就特意这样设计还是后来掏的,正好有个半圆形的洞,一个有半人高、直径差不多有两米宽的大水缸,正好镶嵌在洞里,一半在厨房里,一半露在外面。这样设计,无论人在厨房还是在院子里,取水都很方便。

    “村边有条小溪啊,大家都到那儿去洗。”

    “噢。”刘青有些百无聊赖:“嫂嫂,我帮你做点什么吧!”她实在不想再在床上躺着了,睡不着又没书看,闷死了。

    秦玉英犹豫了一下:“你身体现在还虚呢。你哥哥回来要看见我让你做事,非骂人不可。”她想了想,“要不,你坐在厨房里帮烧一下火?”

    “好啊。”刘青高兴地应道。

    秦玉英擦干手,带着刘青进了厨房,手脚麻利地把刘大春早上采回来的猪草切碎,放到大锅里,又放上些水:“好了,烧火吧。”

    刘青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看看黑乎乎的灶台和地上的干柴:“怎么烧?”

    “啊?”秦玉英吃了一惊,“连烧火都忘了?”

    刘青不好意思地笑笑:“嫂嫂你教教我。”

    “这样。”秦玉英蹲下身来,从柴堆旁拿起一小块薄如纸的沾了硫磺的松片放在灶口上,然后拿起一块石头和一块铁片,在松片上用力敲打了几下,溅出的火星落到松片上,松片就燃烧了起来。用松片把一捆干草引燃,慢慢放进灶里,再在上面架上几块木柴,火就生起来了。秦玉英又道:“这柴不要放太多,要架得空一点,它才能烧得旺。”说完拍拍手,“我要去溪边过清衣服,你看着这猪食煮好了就行了。”

    “好。”刘青看着火焰红红地在灶里燃着,干柴被引燃后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忽然觉得现在的自己像个新生儿,有很多生活技能要学。努力啊!刘青想。

 

第四章 希望的火苗 

 
 
    秦玉英洗了衣服回来,看见刘青已把猪食煮好了,便道:“你用瓢子把猪食舀到桶里,晾到温温的,就提到猪栏把猪喂了。我等会儿要用这锅来煮菜,你哥差不多打柴回来了,吃了饭他要到田里去。”说完把小宝从背上解下来,喂睡醒了的小宝吃奶。
    “好的,嫂嫂。”刘青应着,站起来把猪食舀完,看秦玉英又想把小宝往背上背,忙接过来抱着,道:“我来抱小宝,然后跟你学作饭。”

    三个月大的小宝长得粉雕玉琢,接着他父亲的模样,一看以后就是个小帅哥。他看见刘青伸过手去抱他,咧开嘴巴绽放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喜得刘青见牙不见眼,心底里最柔软的那个地方好似被人撞了一下,满满的心疼便从心肺里涌了出来。

    这就是血缘关系吗?刘青觉得自己身上的血液沸腾起来,正在让她慢慢融入这个家庭。

    秦玉英把米淘净,放上水坐到灶上,正要生火,刘青赶紧道:“嫂嫂,让我试试吧。”

    “好。”秦玉英擦擦手接过小宝。

    刘青按照刚才秦玉英的做法做了一遍,当红红的火焰在她的手里跳动时,她的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她想,她和刘大春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像这火焰一般,在她的手里点燃,然后烧成旺旺的火红。她有信心!

    烧好火,刘青又道:“还有什么事要做的,嫂嫂你说就行了,我来做。”

    “好呀。”秦玉英很高兴,“你去院外拨两颗白菜,然后洗干净拿进来。”

    “好嘞。”

    刘大春家的菜地就在院子外边两米处,周围都种上荆棘,以免鸡跑进去偷菜吃。刘青开了竹子编的栅栏门,看看地里,因这才早春二月,地里只是白菜和萝卜各种了三畦,有两畦四周围种了些葱和蒜。其余的两畦还只没长出苗,不知种的什么菜。

    刘青拔了两颗白菜,回到院子里洗净,拿进厨房里切好,秦玉英说:“锅里放点水,把菜根放进去煮,等会儿再放菜叶。”

    “啊?”刘青睁大眼睛,“那不跟刚才那猪”说到一半,没敢再说下去,怕秦玉英不高兴。

    秦玉英“噗哧”一声笑起来:“猪食是吧?我还有话没讲呢,我是说,油和盐我来放。”小宝看到他娘亲笑,也跟着“咯咯”地笑起来,高兴的挥着他的小胳膊小腿,手舞足蹈。

    “哦。”刘青忍不住过去捏了捏他的小胖腿,向秦玉英奇道:“为什么不炒来吃呢?”话一出口,她就暗道糟了:她现在可是一张白纸,哪里知道炒和煮的区别呢?

    幸亏秦玉英没想那么多,笑笑道:“炒菜太费油,咱哪里吃得起?”

    刘青的笑容黯淡下去,她忽然想起她前两天餐餐吃的鸡汤,怕是喂奶的秦玉英都没舍得喝一口吧?她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咱们多喂些□□?鸡下了蛋,你吃了小宝也有些营养。”

    “人还不够吃呢,哪儿有粮食喂鸡?”秦玉英说完很满足地笑笑:“咱们家的生活在这村里还算好的了。你哥哥肯做事,田也种得好,咱家人又少,所以家里现在还能吃上白米。这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呢,好多人家都到山上挖着野菜拌糠做菜团子吃。”

    刘青看着外面在微风中摇曳的柚子树叶,忽然觉得自己斗志昂扬。她是个不服输的性格,越是逆境,越能激起她的斗志。我一定会让这个家富裕起来的,刘青在心里暗暗发誓。

    秦玉英指挥刘青把菜煮好,刘大春就扛着一捆柴从山上回来了。一家人围着火塘开始吃饭。

    不知是这古代的空气水土好,还是刘青喝了两天的鸡汤,她觉得这白菜虽然缺油少盐,却有着食物本身的清甜味道,她倒就着这菜吃了两碗饭。

    不想吃也得吃啊,她得把这身体养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发家致富,就得有付好身体。

    刘大春回来后一直都没怎么作声,这时拿着饭碗,有一口没一口地往嘴里扒着,眼睛却一直呆呆地看着外面的天,沉着脸不知在想些什么。

    “怎么了,大春?”秦玉英柔声问道,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看样子,怕是要有阴雨天了,天气再一冷,这秧啊,就得烂在秧田里。”刘大春叹了口气。

    大家看着外面慢慢阴暗下来的天,都没有开口说话。

    吃了饭,刘大春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到田里去了。刘青洗了碗,觉得自己的腿一个劲儿的发抖,全身没一点力气,她抹了抹额上的虚汗,歉意地对秦玉英笑笑:“嫂嫂,我突然觉得很累,想回房躺一会儿。”

    “哦,去吧。”秦玉英没有在意,她看着越来越阴沉的天,担忧地望着丈夫出去的院门发呆。

    刘青慢慢进了房,爬上床躺着,却是睡不着,透过窗户也望着外面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的天,开始担心。

    大概是老天眷顾这些贫苦的人们,接下来的几天天气并未转冷,在下过两天雨后,天气骤然放晴。刘家人的脸上也跟着放晴。

    刘青抱着小宝在院子里晒着暖洋洋的太阳,看着屋角被雨水打过后变得更加翠绿的小草,心情格外舒畅。她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她已经慢慢融入了这个家庭,担忧着他们的担忧,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二丫,”秦玉英担着一桶水一桶衣服从外面回来,“我明天要跟你哥去田里插秧,家里的事可就交给你了。你帮忙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