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

第88部分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第88部分

小说: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你哥哥?你今年多大?”欧阳阔瞪大了眼睛。

    “十七。”

    “切,我比你大两岁,我管你叫哥哥?这亏吃得有些大。这样好了,如果你能做出好诗,以后你有啥难处,哥哥能帮得到,一定帮你。你看行不?”

    “行。那听好了!”反正叫她哥哥她也不能应,刘青清清嗓子,看着前面在江中的伏波山的倒影吟道:“江到伏波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吟完笑道,“怎么样?跟你一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吧?”

    “子衿,你太有才了!哥哥佩服你!”欧阳阔竖起了大拇指,“没得说的,以后有事,叫一声就到。”

    周子冽慵懒地靠坐在椅子上,秋日下午的阳光经过波光的折射照在他冰蓝色的衣服上,让他的脸变得虚幻起来。他用晶亮的星眸静静地看着刘青,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刘青看到他的目光,心里一动,问道:“周子冽,你可去过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京是古代一直叫燕京、大都、北平啥的,一九四九年才改叫北京。如果周子冽是穿越者,他可以不知道“天王盖地虎”的下一句,也可以不知某明星的名字,但不可能不知道北京。

    周子冽愣了一下,道:“没有,那是什么地方?”

    刘青不死心,又道:“what’s your mane?”

    这会儿周子冽没有说话,轻轻摇摇头后,便用探究的目光凝望着刘青。欧阳阔却疑惑地问道:“子衿,你说的是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懂?”

    刘青咬咬嘴唇,想起周子冽曾跟她说“拜拜”,怀着最后的希翼问道:“拜拜是啥意思?”

    “拜拜?”周子冽收回目光,凝眉想了想,忽然恍然,“我记得你有一次走的时候说‘拜拜’,是不是回见的意思?”

    刘青失望地望了望天。她还以为老天怕她太寂寞,派了一个老乡来跟她作伴,却原来全都是她的臆想。

    欧阳阔张嘴正要说话,却听小厮禀道:“少爷,伏波山到了。”

    “走吧,上岸。”周子冽深深地看了刘青一眼,带头出了船仓。

    伏波山位于漓江之滨,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所以以伏波为山名。

    伏波山下的还珠洞,据说是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址,凯旋而归时,因志大功高而受人诋毁诬陷,说他受贿了一车珠宝归来,导入伏波潭中,曾泛起一片珠光宝气,这洞便被命名“还珠洞”。

    还珠洞在唐朝是一个佛教圣地。僧徒们在洞内雕塑的佛像有三、四百尊。另有块巨石悬空而下,状若浮柱,离地而有一线不合,就像被人从中削去一块,所以被称作试剑石。

    还珠洞因洞临江面东,船舫直接可以进入。踩着踏板,刘青跟着周子冽两人进到洞里,看着洞内现代时被时间风化剥蚀的佛像,此时却面目清晰地立在洞里,恍惚有一瞬间时光错位的感觉。这穿越仿佛像放电影,随时可以倒带重放地回到某一个特定的画面,定格之后往往给人以新旧的强烈震撼。

    穿过周子冽那高大的身影,刘青在那回放的定格中看到一个同样身材高大的年轻人,一样的熠熠星眸,一样的慵懒专注,他拉着一个女孩的手,立在这洞里的佛前,信誓旦旦,说要一辈子疼她、护她、爱她。她嘲讽地笑了笑,眼睛被这画面刺得有些微微的痛,她静静地闭上了眼。

    一股檀香的味道从鼻前飘乎而过,刘青睁开眼,却看见周子冽正背对着佛像,在试剑石前跪了下来,将燃着的香插在了试剑石前的泥土上。此时周子冽的脸上,是刘青从未见过的肃穆。

    从认识以来,周子冽给她的感觉就是外表慵懒散漫,内心却认真刚毅的人。但今日这半天下来,她却看到了他隐藏在心底里的一个痛。想来无论是谁,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吧?更何况今日尤为特殊。

    周子冽插完香,恭敬地叩了三个头,这才直起身子。

    欧阳阔在一旁静静地站立着,脸上也是刘青没有见过的严肃认真。看到周子冽起身,他走过去,拍拍周子冽的肩膀,却没说话。

    “子衿以前来过这里么?”良久后,还是欧阳阔打破了沉寂。

    刘青笑了笑,半真半假地道:“不知前世来过算不算数呢?”

    欧阳阔一愣,笑了起来。他看着石壁上一手施无畏印,一手施与愿印的释迦牟尼,道:“看来我得拜拜这佛祖,让我也能记得上辈子的事。”

    刘青指着施说法印的佛像,笑道:“你倒应该在这座佛像前聆听佛法,说不定看你虔诚,佛祖连你下辈子的事也一并告诉你了。”

    “切。”欧阳阔睨了刘青一眼,“岂用聆听?佛祖的拈着兰花指,微微一笑,我就明了。”

    “我看你确实不能明了。你知道佛祖拈这兰花指是啥意思不?”

    “啥意思?”

    “听好了!”刘青昂头道,“你应该知道,佛祖释迦牟尼和我国的孔子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他在未成佛之前是古印度国的一个王子,由于看到人间的生老病死和苦痛灾难,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六年多的修行和苦思冥想,终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但是在这六年中他遍游了世界各地。而孔子同时也在遍游诸国,宣传儒家文化。有一天,他两人偶然相遇,得知对方身份后互相仰慕,惺惺相惜,两人交流之后却又都互不服气,便提出要打赌:每人问对方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来者要被对方弹前额一下。孔子首先提出一个问题,释迦牟尼没有回答出来,孔子二话不说举起手指对着释迦牟尼的前额‘砰’的一声弹了一下。所以你看一下释迦牟尼,他的前额上留下了一个红点。释迦牟尼很不服气的揉了揉额头,又问了孔子一个问题,结果孔子也没回答出来,释迦牟尼举起手来就准备弹孔子,这时孔子大叫:‘等一下,我去茅厕!’说完一溜烟的跑了。释迦牟尼很憨厚在拈着兰花指在原地等着孔子回来,结果一等就等了几千年。”

    此话一出,欧阳阔就指着刘青“哈哈哈”笑了起来:“胡说八道!哈哈哈,也不怕亵渎神灵。”笑完硬是拉着刘青到佛祖面前,逼她说了两遍:“童言无忌。”

    “走了。”一直在一旁看着他们笑闹的周子冽出声道,先一步从另一个方向出了还珠洞。

    从洞里出来再走了几步,刘青便看到一辆马车停在了那里。到上得车来,她发现车厢内很是舒适宽敞,从雕花木格上蒙着的薄纱望去,可以看见路旁边的树木正飞快地后移。

    “你那茶给我一两斤。”周子冽开口道,随即伸出大手到刘青面前。

    “”原来的茶小懒就已吃得差不多了。这一次虽采了些,但也没多少,小懒还要吃呢。这家伙一张嘴就要一两斤,以为是大白菜啊?

    “快点,这手伸着不累的啊?”对刘青的磨蹭周子冽极为不满。

    刘青在袖子里摸了半天,才摸出一包茶,放到周子冽的手上:“就这点,喝完没了。我回来就只采了一次,秋茶也不如春茶好喝。”

    “你这次回来不走了吧?”周子冽将茶放到鼻子前闻了一下,这才进怀里。

    刘青对周子冽这极不信任的动作翻了个白眼:“过完年就去福建。”

    “少爷,依仁街到了。”车停了下来。

    刘青跳下车:“我下车了,你们慢走。”

    “等等。”周子冽从车里伸出头来,指着仆人从后面那辆车里抬出来的一个长木箱道:“那楹联给你雕好了。里面还有一些给你的东西。”

    这么快?不是说明天才做好么?刘青疑惑地看着已往外疾驰的车,摸了摸鼻子。

    “公子,木箱帮您抬到哪儿去?”

    “哦,给我好了。”刘青接过木箱。这箱子只是长,并不重。

    回到院子,她打开木箱,却见上面的一层放着好几个木盒,木盒里装着几个陶瓷玩意和竹雕。其中一个木盒里放着一套精美的茶道组,估计这是周子冽照着拿去的那个做的,只是用料和式样更为讲究精致。而木盒下面,叠放着三块木板,这楹联雕刻得雅致而大气。

    果然是周子冽出品,必是精品啊!刘青看着这些东西,心里叹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窨花茶 

 
 
    “二丫,你蹲在这儿干什么?”秦玉英见刘青进了院子半天不进屋,拉着二宝走过来看个究竟。“咦,哪来的那么多东西?呀!好漂亮啊。”
    秦玉英拿起一个青花瓷花瓶,啧啧夸赞。二宝也伸出小胖手拿起一个竹雕来玩。

    “是周公子送的。我叫他帮我们雕刻一付楹联,另外这些是给咱们摆博古架的。”刘青摸摸鼻子,不和如何解释才能不让秦玉英多想。

    “周公子?”秦玉英听了果然眼睛一亮,从二宝手里将东西夺下来,小心放好,“那这些东西可要好好放着,不能让悟空或大宝他们摔坏了。二丫,周公子是不是对你”

    “我忙去了。”刘青打断她的话,将东西抱进自己的房间,顺手把房门关上。看秦玉英瞪着眼嘟囔了几句离开后,她这才拿着那付楹联,悄悄溜到厨房里找了锤子和钉子,逃也似地跑出店铺门外,这才松了一口气。

    秦玉英这两年念经的功夫越来越深了,她实在不敢领教。

    刘青这时才得细细打量这付楹联。原来她还担心周子冽会用好的木料来雕刻,如果那样,估计这楹联挂不了两天就会给小偷偷去了,现在看来这份担心却是多余。这楹联的木料是南方最常见的榉木,但雕刻之后周子冽又给它上了一道漆,虽普通却不失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再加上飘逸的字,简洁大方的雕花边框,这付楹联一挂上去,店铺的门面顿时显出一种高雅的意蕴来。引得路过的行人不时就过来询问:“你们这店是卖什么的?”

    看来还得做一个大大的“茶”字挂在门口。刘青钉好楹联,打量了片刻,满意地想。

    不过,这算又承了周子冽一份大情。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青对刘大春道:“哥哥,我帮大宝选了一个私塾,离家不远,明天咱们送他过去看看。”

    “好。”妹妹做事,刘大春最是放心,问都不问就点头应道。

    “去学堂念书,还得给大宝重起个名字。”刘青抬头看见悟空也搬了张小凳子,挤着坐在二宝旁边,拿着个小碗装着它的树叶,正学着大家吃饭的模样,吃得专心致志的,她不禁笑了起来。

    “名字?”刘大春停下筷子,看着大宝沉吟好一会儿,才道:“我看就叫鹏飞吧。大鹏展翅,前程远大。”

    “刘鹏飞?嗯,不错。字呢?还得有个字。”话说刘青是很想给大宝起名字的,但人家有爹有娘,起的名字再土也轮不上她。

    “字,字有了,大鹏展翅,前程远大,就叫程远吧。”刘大春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字。

    “真不错。”刘青由衷赞道,伸手摸摸大宝的头,“喜欢没?刘鹏飞刘程远公子?”

    “喜欢。”大宝忙着将一块红烧肉往嘴里塞,含混地应了一声,胡乱点了一下头。只要有肉吃,叫啥都无所谓。

    “明儿上学了,可得听先生的话。”秦玉英往他碗里又夹了块肉,心里盘算着明天给孩子穿什么衣服。

    第二天练过功,秦玉英给大宝换上新袄子,又给他装好那天刘青买的文房四宝,刘大春和刘青便带着他出了门。罗先生的学堂离新街并不远,走小路大约只需十分钟就到了。

    “悟空,回去。”走了没多远,刘青发现悟空那家伙一路攀着树枝偷偷跟在后面,忙回头叫住它。这家伙一直是大宝的小尾巴,不会以后上学也天天跟着吧?想到这里刘青忙又叮嘱一句:“以后大宝上学不许跟着,听到没有?”

    “吱唔。”一家人里悟空最怕的就是刘青。听刘青这么一说,它委曲地叫了两声,呆在树上不再跟来了。

    到了学堂,也才八点钟的样子,里面却已坐了十二、三个孩子,全都摇头晃脑地读着书。罗先生则坐在上面,拿着学生的习字在一张一张批阅,看到有人进来,他站起来走到门口,问道:“三位有何事?”

    真不愧是老师,问候也没忽视孩子。刘青心里赞一声,却往后站了站。这事由孩子爹出面好了。

    刘大春把来意说了,又把大宝的情况介绍了一下。罗先生看着大宝,蹲下身来温声问道:“在家都学了些什么?”

    “我已学会了《三字经》,现在正在学《千字文》。”刘大宝很自豪地挺起胸脯,“我还会背诗。”

    “哦,都会背哪些诗啊?”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大宝用响亮的声音吟道。

    “唔,这是谁教你的诗?”罗先生眼睛亮了起来。

    “我姑姑。”大宝说完,还很得意地望着刘青咧开嘴笑了笑。

    刘青皱着眉瞪了大宝两下眼——说了在外面不许叫姑姑,大宝和二宝总改不了。咳咳,也是她失算,脍炙人口的诗她教大宝已教得差不多了。顺手就把清朝郑燮这首《竹石》一并教给了大宝,当时也没想起这首诗现在还没出世。不过,谁知道几十首诗大宝今天就选了这一首来背呢?

    罗先生顺着大宝的眼神看了过来,忽然眼睛一亮,站起身来对刘青拱手道:“在下罗云亭,请问那方砚台可是兄台所赠?”

    “略表歉意耳,先生不必介怀。”刘青拱手笑道。

    “那日本是我错,却要兄台破费,真是惭愧。如此厚谊,在下在此便多谢了。”罗云亭倒也豪爽,也不多作推脱,对着刘青深深作了个揖。直起身后他又道:“二位兄台请放心,在下一定会悉心教导这孩子。”

    “那便有劳罗先生了。”刘大春又问了一些收费问题,这才和刘青告辞出来。

    走出庙宇,刘青对大春道:“哥哥,田和地这两天我雇好了人,我带你去看看吧。这会儿收了稻谷,田里还可种一茬青菜。”

    “以后这些事都让哥哥来操心,你就好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