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 >

第116部分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是有些不待见这些人!”朱厚照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了几下,这才道,“这些所谓的隐士,也许他们认为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又或者是无所谓功名利禄,所以他们才想隐。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让自己处世不惊,内心恬淡,若是真的个个都能成为那超凡脱俗忘物忘我的圣人那也罢了,偏偏大多数只不过是趋于现实的无奈从而逃避。”
  他表情认真,沉沉地道。“我不喜欢这种人生态度,太消极了。君子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人却只知道独善其身,实在是讨厌!”
  朱祐樘听完他的话沉默了下来,朱厚照看着他的深沉表情也不再开口。
  刚刚说的那些都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在当年学历史的时候他就经常这样想,古代的知名隐士中大部分人都是半官半隐,一方面留恋着仕途,一方面却又自诩清高,在那些博得隐士美名的人当中真正能看透红尘的其实根本没有几个。
  “说得没错!这件事父皇支持你!”朱祐樘沉吟了一会居然赞同道,这让朱厚照反倒楞了一下,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些思想有多么的超前!
  朱祐樘看出了他的吃惊,笑着解释道,“或许应该这样想,不是都说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市吗,那些真正的隐士能人应该都已经在朝廷之中,对那些还不能摆脱名利的小隐来说,让他们授课反倒是成全他们的名声,若是还不识好歹,照儿你采取过激一点的手段也没什么!”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却不知道朱祐樘真正的想法确是觉得他这么点既不血腥又不暴力的小手段根本不算什么,比起他们朱家的老祖宗朱元璋对于隐士的“不合作则死”的横蛮态度来说根本就是小儿科,所以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第053章 作战会议

  组建大学的事情是件新鲜事物,刚刚传开来便在士林中激起了千重浪。自汉武独尊儒术以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早已成为天下学子心中认定的道理。
  小皇帝突然弄出来的这个大学看起来并没有触动天下文人的利益,但是文武杂学合并却让一些心思活络的人看出来皇帝这是想要提高其他杂学的地位了。
  一时间朝鲜那档子破事立刻被压下了风头,朝里朝外的人们纷纷议论的都是这件事情。几个御史更是挺直了腰板天天在乾清宫外求见,指责皇帝这是乱了祖宗的规矩。
  虽然被指责,但朱厚照却并不担心,他在诏书中号称自己如此行事只是为了能在大明重现盛唐时的学风。
  历史上,在唐太宗之后,高宗与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儒学崇高的地位渐渐衰弱,出现了“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的局面。虽然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儒家的影响,却为杂学、格物等其他学科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唐朝从上到下的学府,特别是在国家的最高学术机构国子监中都有不少学子不但熟读经学,更是精通其他杂术,那种开明、务实的学风培养出了不少的务实人才,成为大唐兴盛的基础。
  朱厚照本来以为自己这次将综合性大学的概念提前几百年的做法会在士林掀起天大的波浪,如果这种做法不合适宜引起了天下文人的强烈抵触将会适得其反。
  但是在下诏书前朱祐樘建议他加上这样一条,自己此次乃是效仿唐风,说是盛唐时期已经有了类似的做法,这次只是彻底为格物、杂学等正名而已。
  古代的改革只要有前例可依,便不怕落人口舌,更何况兴建大学,加强教育即使是被记上史书也不怕后世人评论,因此两父子也并不为这件事情感到为难。
  只不过朱厚照在无奈之下见了几次这些强烈抵触的御史以后,就感觉头都快被他们啰嗦得爆炸了。
  这些言官个个自诩铮铮铁骨,说不听、打不怕,却又还杀不得,偏偏明朝又不像清时禁忌颇多,对于言论一向颇为开放,搞得朱厚照也拿这些人没办法,最后弄了几回他也就学乖了,直接就不去理会他们,见着了躲得远远的。
  虽然士子们闹腾得慌,但是由于三位内阁大学士一直沉默不对此事进行表态,朱厚照的政令还是十分顺利的传达到了全国。
  大学在各州府一所所的建立了起来,而国子监作为朝廷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最终还是在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之后增添了武学、音律、兵法、天文、格物等各科杂学,那些近月收集的宝贵技艺抄本更是作为珍贵资料进入了堪比现代国家图书馆的国子监崇文阁。
  天下士子正为大学的事闹得纷纷扬扬时,而兵部却正默默的忙碌着。兵部尚书刘大夏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整天就在衙门里对着地图琢磨。他身为三朝元老,算是看着朱厚照这新皇帝长大的,自然知道这新皇对于兵事的痴迷。
  能在官场多年树立不倒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刘大夏心如明镜,知道朱厚照在还是太子时就已经对军队士气低下、军伍空虚、屯田破坏的事情十分不满,对于各地军伍吃空饷的事情更是深恶痛绝。
  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呢,哪个新皇登基之后会没有一番举动呢!?为了怕朱厚照亲自对兵部动手,不想惹火上身的刘大夏在朱祐樘宣布退位之后就立刻着手整治全国军卫。
  近一年的时间下来,如今军队已经恢复了不少战斗力,吃空饷、荒屯田的现象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虽然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却是一份实打实的功能。
  如今正是拿着这成效请功的时候,却又生生被即将到来的天大麻烦给耽搁了下来。
  该死的番子们!刘大夏心中郁闷的啐了一口。
  “海防,这海防一定要给朕给守牢了!”
  一阵敲击的声音让刘大夏惊醒,抬头看了一眼正在地图上比划的小皇帝。突然他有种被窥视的感觉,他偷瞄了一眼太上皇,那双凤目正若有似无的扫过自己。
  他的心中一凛,立刻将走神的心思又关注到眼前的会议上。
  朱祐樘早发现了刘大夏的走神,不过却并未发作,毕竟这位老大臣的年岁早已不轻,这些日子的忙碌即使是年轻人也吃不消更别说是这七十几老尚书了。
  这针对四线作战的部署会议早已开了很多次,尽管朱祐樘每次都会来旁听,但是却没用多大的心思。在他心中,自己将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但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旁观者。
  这是儿子的战斗,是他展翅的舞台,一旦成功防守住四线战场的第一轮攻势,儿子将能龙入九天,成为太祖之后甚至超越太祖的帝王,大明史上最伟大的一名的帝王。
  朱祐樘隐约知道兵部呈上的许多折子都被儿子愤怒的打回,不切实际!计划空洞!怯于对战!这些不甚完美的计划书都让儿子最近的怒气已经飙升到了极点。
  四线作战却不得不战,虽然还没正式下令大告天下,但是朝廷的百官也都影影绰绰得到了消息。从一开始的震惊惶恐,到认清局势后的愤怒,每个人的心都经历了一番激烈震荡。
  鞑子、红毛鬼子、南番还有那些倭贼由番人组成的联军激起了所有汉人的血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元朝蒙人的统治给汉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耻辱,没有一个汉人想再沦丧汉统,于是朝中百官渐渐的停止了折腾,由上至下的安静了下来。
  “把东南进军的红毛海军和倭寇一起诱入,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进行陆地作战,谁,谁想的这馊主意!”朱厚照气愤地声音回荡在书房中,让在座的两位兵部侍郎垂下了头,而其他人则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并不言语。
  朱厚照扫了一眼这些个大臣便觉得心中有气,大明尚文,以文臣为尊,因此有用有谋的名将屈指可数。如今正德一朝,堪为重用的名将也就只有那么几个,早就已经被他调去了更为重要的边关防范鞑靼去了,满眼望去现在的兵部老的太老,勇武者却又少谋,难得有派上用处的。
  虽然知道名将本就难求,现在及时想临时培养发掘也不容易,朱厚照只能叹了口气自己继续琢磨这场仗该怎么打。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沿着大明的海岸线划了一道弧,望着兵部的尚书和两位侍郎狠狠地道,“你们给朕听好了,绝对不能让西方海军和倭寇将战场蔓延到陆地上!”
  “这皇上,海岸线如此漫长,难以防范呀!”刘大夏捋了捋自己的长须,为难地道。
  “不管是骗还是诱,一定要争取在海上就歼灭他们!”朱厚照满脸寒霜,意味深长地道,“倭寇凶残人人皆知,那些西方红毛鬼子更不是善人,一旦让他们登陆化为小股潜入到沿海各县将会给那里的百姓带来灭顶之灾。”
  朱厚照顿了顿,继续道,“倭人与红毛番的武器精良几乎能与我朝精兵装备媲美,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只要他们不怕死人攻下几处县城取得补给站住了脚跟,将会让东南沿海的战争陷入泥沼,届时及时我们腾出手来可以收拾他们,东南沿海也将民不聊生,所以朕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皇上圣德!”众人这才明白朱厚照要求这样做的含义,立刻大赞。
  朱厚照摆了摆手,将自己的计策徐徐道出,“众卿看这边”
  明初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南与越南接界,全长约1。4万余里。在这条漫长的海岸线上,明初主要有三项措施来进行海防:增设卫所、修建城寨与烽堠、墩台、扩充沿海守备兵力以及增造战船。
  单只是第一项措施是便在东南沿海各地年年进行,几乎没有停止过,仅洪武朝时期便已经有58卫、89所。
  按照明廷规定,凡沿海卫所,每百户所设船1艘,每千户所设船10艘,每卫共船50艘,每船配兵百名。以这样的配置要求,按照兵部上报的统计数据仅在浙江一带的卫所就有军士五万余人以上常驻。
  而到了弘治、正德年间,由于朱厚照大力支持关注沿海防御,不计卫所,单只是巡检司、城、堡关、寨烽堠、墩台等就已经扩充到了近两千处,大小不一的分布在以点位主的沿海万余里的海防线,更有沿海战区的主力战队,这样的军事力量也是为什么朱厚照有信心将战队结束在海边的原因。
  这日海上风和日丽,正是行船出海的好天气,在西沙、东沙、中沙、南沙缓缓出现了一只或几只船队,大型的战舰护卫着几艘商船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着。
  这些船队在经过某些较大的岛屿时便会停船留下一、两艘船,之后在这些岛上便会出现哐啷哐啷以及工人喊着号子的声音,听起来如同有工地正在进行施工修建一样。

  第054章 一触即发

  “这个地方好,易守难攻,又有一个大型深水港口,果真是非常适合建立水寨!”朱晖站在高地上朝着海面远远眺望,一边对身边的人指点道,“常小春,你们最好在那边再设置一个水门,弄两座箭塔遥相呼应,这样能加强防卫能力!”
  “大将军,那边的水流里面有漩涡和暗礁不利于行船,所以咱们在建立寨子的时候没在那边设水门。”常小春连忙解释道,他的皮肤黝黑看起来十分壮实,是才被招抚的海盗头子。建立水寨也不是一两次的事了,很有经验。
  他对着海面指了两下,“小的们在那里拉了很多铁锁,还埋了闷雷,要是有不长眼的想从那边过来绝对讨不了好!”
  “啧啧,要说这闷雷还真是好东西!”另一个汉子插嘴道,他的脸上有道长长的疤痕,看起来有些狰狞,以前就是常小春的手下,是一名悍将,这次也被带在身边一起来帮忙。他说起这闷雷满脸佩服的样子,“那闷雷的威力可真是不得了,比咱们以前用的厉害多了,不知道是谁设计出来的!”
  “哈哈哈,那可是当今皇上亲自设计的。”朱晖哈哈大笑道,“既然你们已经对那处有了安排那我也就不操心了。”
  朱晖说着一挥袖子带头朝着港口走去,这个白沙寨子位于南沙的一个孤岛之上,才刚建好不久,已经是他巡视的第四座水寨了。
  前不久兵部突然下令,要求在西沙东沙等地开始修建水寨进行海上巡航,严密监视海防,并且要求保国公朱晖进行监督检验,这让他好一阵忙碌。
  以前虽然朝廷就有建立水寨的习惯,但是却从来没在这么远的地方修过寨子,实在让朱晖心里嘀咕了好一阵子。
  更奇怪的是他还接到一纸密令,说是要注意水寨被偷袭,必须要对沿海严加防范。这命令让他有点莫名其妙,如今大明的水师不比以往,招安了大量的海盗又新练了不少精兵,弥补了以往兵力不足战斗力不强的状况,加上新近建造的强大战船,朱晖对水师充满了信心,甚至觉得要是皇上能多给自己几只这样的船队,起码横少东南沿海是没有对手的。
  虽然有自信,但是朱晖还是谨慎根据圣旨做了严密部署,他可不想阴沟里翻船,不过在他心里却在隐隐期待,如果真有所谓的敌人就早些来吧,也好试试儿郎们的威力。
  众人行进间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早有随从机灵的跑步上前探听原因。没多久那名汉子就小跑着过来回报,“报,将军,又是那些吕宋人!”
  “直娘贼,这些蠢货是欠缺教训了吧!”常小春气横眉竖眼,不住的跺脚,这群兔崽子平时来捣乱都算了,偏偏今天保国公来巡视的时候还来给自己抹面子。
  “是怎么回事?”朱晖看出来这样的情况应该已经发生过几次了,不解的问道。
  常小春咒了一句带着人一边朝着码头走,一边对着朱晖解释起来。
  原来这个白沙水寨建立的小岛已经非常的靠近吕宋了,以往这些岛只有一些大明和吕宋的渔民来捕鱼而已,却很少会有人选择居住在岛上。由于大明的地位,虽然没有放置界标却一般默认为大明的领土。
  但是朱厚照为了防止类似以后那种南沙被侵占的情况,所以早就让朱晖接着海上练兵的机会在各个岛上都安放了大明的界标。
  这种事情虽然繁琐,但是在众人看来到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都认真的执行了,这件事情常小春也知道,因为在这座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