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权柄 >

第130部分

权柄-第130部分

小说: 权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应该是不知情的,因为破虏军对外宣称,他们进行了一场常规拉练,没有超出太尉府为他们制定地训练纲目,所以只是向太尉府和兵部报备,并没有事先请示朝廷。”

    秦雷不动声色问道:“陛下知道后什么反应?”

    “震怒,第一次在朝堂上与李太尉公然反目,初六日的朝会甚至被迫提前中断。”说到这,沈冰平淡的脸上露出一丝愤慨:“但是陛下没有对太子施以惩戒,甚至还褒奖了他。”

    任谁在勤勤恳恳、立下汗马功劳之后,都不

    否定、被抛弃。所以知道昭武帝至少很在意自己的心中稍微舒服一些,至于昭武帝对太子的态度,那并不是秦雷现在要关心的问题。

    “这次的行军路线,孤只告诉了三个人。你说会是谁透露的呢?”望了望船舱之内,秦雷压低声音问道。他拟定的行军路线相当飘忽,即便有人暗中尾随盯梢,也无法预料到他下一站会去哪里,所以破虏军能那般精确的预先设伏,必然是有人泄密。而为了保密,他只把路线告诉了沈冰、乔远山和馆陶。

    沈冰是秦雷的暗中之眼,馆陶是他的指挥中枢,所以秦雷必须通知他们,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心中有数,秦雷也不相信他们会出卖自己。而两人又都是心细如发之人,断不会无疑泄露风声。因而秦雷如是问,便是在怀疑那位山南总督。

    沈冰也把声音压到只有两人才能听到:“从传来的情报看,消息确实是那边泄露出去地。说着指了指东边唐州方向。

    秦雷心中叹息。微微沉重问道:“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沈冰轻声道:“就目前掌握的情报看,无法排除是故意的可能。”又用指头在在船板上写了个‘羽’字,轻声道:“这个人二十九日那天,在唐州出现过,但转瞬即逝,唐州谍报处和山南谍报局,都没有逮到他。”

    秦雷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痛道:“这件事情交给孤处理,先严密监视着。不要采取任何行动。”

    沈冰赶紧应下。秦雷这才问道:“荆州城怎么样了?”沈冰便把最近荆州城的风风雨雨说与秦雷听。

    听完沈冰的讲述,秦雷赞赏道:“若兰真让孤刮目相看,胥千山真让孤高看一眼,薛乃营没有让孤看走了眼啊。都很好。孤很满意。”

    说着起身笑道:“终于可以离开这个水窝子了,”说着对船尾站的的石敢大声道:“去荆州府过中秋喽。”

    ~~~~~~~~~~~~~~~~~~~~~~~~~~~~~~~

    八月十五桂花香。因为此时是一年秋季地中间,所以又叫中秋。

    华夏很早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便是祭拜月神。因为过了中秋。天气便会渐渐转凉,所以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此时家家户户会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地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久而久之,这中秋便成为远行在外之人的一种牵挂,无论多远,都希望能够回到家中,吃到自己那块团圆月饼。也就有了中秋节是团圆节地说法。

    但今年,注定很多南方大族无法团圆了,因为一件关系到复兴衙门存亡的大事——复兴衙门临时议事大会要在今日举行,会议的议题是——是否解散复兴衙门。

    忧心忡忡的议事们,几天前便陆陆续续来到荆州府,等待大会地召开,也好探听一下消息,看看事情有什么新动向。所有经过北城的议事,都会不由自主望向道左一大片空地,那里是预备用来兴建复兴衙门大会堂的,在上次大会上,所有人都认为复兴衙门该有个配得上身份地会所,而不应继续借用总督府地场地。最后通过决议,在荆州城北修建一个大秦最大地会堂,待南方战事平定后开始动工。现在工期已至,场地上却没有任何动静,显然议事局也对复兴衙门的未来不敢打包票了。

    特别是几天前,胥家传来消息,胥老太爷地幺子胥耽梓,偷走了家主印章,把胥家的一成话事权,转让给了中都文家。即是说,现在北方佬已经有了五成话事权。只要他们再拿下哪怕一份,便可以超过半数,达到法定解散条件。

    所有的议事手中都有至少五份话事权。只要那一百八十位小议事,有一个松口的,刚刚出炉的江北山南复兴衙门便会夭折在襁褓之中。而这在很多人眼里,几乎是一定的了。

    那位王爷带来的一切,就像一场美梦,现在到了梦醒时分了吗?所有人都忍不住这样问。他们一度神情落寞、不愿接受这所谓的‘现实’。

    总有富于抗争精神的铜扁豆出现,那位代表一百四十位小议事的唐州柴黑子站了出来,他一次次召集各位议事,向他们讲述那渺茫但确实存在的前景——只要我们所有议事联合起来

    可以紧守住另外五成,挫败北方佬的阴谋!又挨门挨保证到时候投反对票。

    终于,很多本已经悲观绝望的人,被他重新点燃了斗志,虽然希望渺茫,但坐以待毙,从来不是大秦男儿的作风。他们加入了柴世芳的行列,一起呼吁,一起呐喊。这时候,一直未表态的三大家也站了出来,明确表示他们、以及他们的亲近家族手中地两千份话事权,全部投反对票。为以防万一。徐、卓秉宸、乔佩三人还共同签署承诺书,表示绝不反悔。

    原本柴世芳他们的奔走呼号,就已经激起议事们同仇敌忾之心,

    对北方佬便开始敷衍了事,拖得一天算一天。此时见到三大家坚决表态。这些小家族们便仿佛有了主心骨,都纷纷效仿,不顾北方佬的威逼利诱,甚至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一百四十家悉数签下了承诺书。

    五千比五千。双方战平,但按照规则,北方佬输。

    不过这次南方各家学乖了,他们都想起那位王爷常说的一句话:“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一锤定音前。没有人敢说我们赢定了。

    因而他们都按捺住兴奋的心情,焦急的等待着那那一天的到来。

    ~~~~~~~~~~~~~~~~~~

    江北总督府,现在的钦差行辕中。

    一个白衫年轻人在书房内焦躁地转着,手中的折扇一会大开一会合上。吧嗒吧嗒地惹人厌烦。终于让书桌后的钦差大人无法继续读书,微微不悦道:“小三,能肃静点吗?大哥还要看书呢。”

    听他此言,被叫做小三的文铭仁啪得收起折扇。一脸不可思议道:“大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看书?你不知道他们也联合起五千份。咱们都输了吗?”

    文明义把手中地书卷放下。捻须道:“确实是为兄策略上的失误。应该先收购几个小户的,再动胥家。这样才稳妥。先动胥家却把那群南蛮子吓到了。”说着有些感慨道:“这些南蛮子也真够齐心的,咱们都开到五十万两了,竟然还没有人卖。”他若是知道有人出过一百万两,也就不会这么感慨了,当然此一时彼一时,在现在这种风雨飘摇地时候,五十万两绝对是超高价了。

    文铭仁不可思议道:“难道没用过别的手段?”

    文明义双手按了按太阳穴,有些疲惫道:“这些南蛮子鬼精鬼精的,也不说不行,光在价格上蘑菇,就这样拖拖拖,突然就全签了承诺书,倒是把咱们晃了个跟头,想用什么手段也来不及了。”

    文铭仁沮丧道:“那怎么办啊?这可是我第一次办差啊。”文明义心中嗤笑,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除了去晴翠山庄丢了次人,好像没做过什么吧?

    实在被文铭仁缠得烦了,这才自信笑道:“放心,为兄早有法子了。要不说什么也能拿下一两个议事为自保,”说完又有些感慨道:“那位隆郡王确实是位天才啊,想出这个法子整合南方,可惜啊,可惜”也不知是说隆郡王不在了可惜,还是说明日这法子就要消失了可惜

    ~~~~~~~~~~~~~~~~~~~~~~~~~~~~

    第二日一早,仿佛两个月前,又是无数马车大轿,从荆州城的四面八方,向设在总督府武备营地复兴衙门临时会所行去。只是这次少了那些兴奋与期待,多了一些紧张与坚决。

    马车轿子依旧都停在武备营边的演武场外,大小议事们下来车轿,碰面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寒暄一番,而是互相点点头,便一脸肃穆的往会场走去。

    这时演武场上起来一阵轻微地骚动,众人寻声望去,便见到三顶华丽无比地大轿在场中落下,不一会,三个精神矍铄,气度超人地老者下得轿来。众人见了这三位老者,都停下了脚步,为三人让出道路。三人走到众位议事面前,互相看了看,便由那个穿着国公服色的老者开口朗声道:“诸位,王爷带着咱们辛辛苦苦建起来地复兴衙门,今日到了生死关头!我们怎么办?”

    “战!”一百四十位议事齐声道。

    “对,让我们去决一死战吧!”

    众人轰然应答,这才簇拥着三人,一起进了会场。

    第四卷 【火中莲】 

第二零零章 我们的王爷

    是那个宽敞明亮的会堂,明媚的秋日阳光穿过巨大的来,让整个大堂内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还是那样的摆设,铺着高贵神秘绿绒桌布的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一个个黄铜名牌,甚至连茶水吃食也一模一样的摆放着。

    这让走进会场的议事们油然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八十多天前,他们在一位太阳般耀眼的王爷召集下,走进了这间会场,成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衙门,这个衙门是那样的有力,那样的让人充满希望。它一手托起了镇南军的平叛,一手支撑了南方两省的重建,两件事都做得前所未有的出色,他们想不起历史上还有哪个衙门如此高效、如此有力。

    想到这个凝聚众人心血和希望的地方,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深吸一口气,在心底呐喊,绝不!

    众位养尊处优的议事们,像大秦军人一样,井然有序的进场,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之后便正襟危坐,等待着决战的一刻。

    徐昶三人便站在门口,目送每一位议事进场,待所有人都进去,他们才挺直了腰板,走到会场里去,在一楼议事们的注视下,登上了二楼的包厢。

    经过正中间的豪华包厢,望着紧闭的大门,以及门上那黄铜阴刻的‘隆郡王殿下包厢’几个醒目的大字,三个老头心中长叹一声,这才知道,原来那位年青的王爷,为他们抗下了多少压力。三人相视一眼。默默走进了各自地包厢。

    已经贵为复兴衙门议事局局正的徐国昌,一脸恭谨的坐在徐昶脚边,为老头子轻轻地捏着脚。

    徐昶闭着眼睛道:“国昌啊,现在外面都说是咱们徐家见死不救,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出现,你说咱们冤不冤啊。”徐国昌叹气道:“谁让咱们中了文明义的奸计呢,但咱们对江北的心可是日月可鉴的啊。”那日他们收到文明义的请柬,说是准备与南方士绅讲和。两人当时满以为北方佬见事不可为,想狮子大开口。像往常一样从南方揩些油水呢。

    虽知到了地头,却只看见乔岐佩和卓秉宸。三人等了近两个时辰,

    还是没等到钦差大人文明义,这才气哄哄离开了。等回去后才知道。原来大伙中了文明义的调虎离山计了

    再加上三家与胥家地宿怨,徐昶三个算是说不清了。这才一改往日不轻易表态的贵人做派,异常坚决的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文明义地提议。挽回了在众人心中的形象。

    只是吃了个晚辈的闷亏,让徐老头子心中久久不能释怀,几乎坐下了毛病,整日里反复絮叨此事。把个徐局正烦的几欲抓狂,好在这时外面远远传来一声:“钦差大人到!”才给他解了围。他是议事局局正,有主持召开议事大会之责。因而赶紧告罪下楼。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老头在背后沉声道:“国昌。直起腰来,你是南方地代表。莫坠了咱们的威风。”徐国昌闻言身体一绷,郑重道:“大老爷放心,国昌知道了。”

    ~~~~~~~~~~~~~~~~~~

    当文明义在台子上站定,众人起身跪迎天使,三叩九拜之后,便齐齐回到座位上坐下,面无表情的望着台子上神情尴尬的钦差大人。按规矩,见钦差要拜两次,第一次三扣九拜是拜皇上,第二次叩拜才是拜大人。议事们只拜了皇帝,却不拜大人,意思是我们不鸟你文铭义。

    这可把台上地弟兄俩气坏了,文铭仁刚要说话,被文明义摇摇头阻止住。这才愤愤的一屁股坐在议事们对面的长桌后。过了起初高人一头地优越感后,他才发现被几百人怒目相视地滋味实在不怎么样,只好低下头,假装观看桌上地名牌,不敢再抬起来。

    文明义面无表情的坐下,对一边地徐国昌颔首道:“局正大人可以开始了。”

    徐国昌点点头,先说些大秦万岁陛下万岁之类的废话,便宣布进入此次大会的议题——关于复兴衙门的存续问题,按规矩先请提议方陈述。

    发言权转给了文明义,他清清嗓子,发现给几百人同时讲话的感觉实在不错,又小小佩服下那位皇子,先说些场面话,这才拿腔道:“各位,总所周知,复兴衙门乃是战时,因为两省官府遭受重创,发挥不出应有作用,才诞生的一个临时机构。现在两省平复,官府业已重建,那这个衙门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在这里,本官谨代表朝廷陛下和丞相大人,对各位说一声辛苦了,谢谢大家。

    ”

    他说的痛快,下面却开了锅。好么,一碰嘴皮就把复兴衙门定性成临时的机构,再张嘴就宣布大家散伙,这大尾巴装得也太没谱了吧?

    柴世芳霍然站起来,反驳道:“文大人此言不妥,咱们复兴衙门乃是圣上恩准、朝议通过、吏部登记、少府挂靠,咱们衙门还保存着陛下圣旨和吏部的行文呢,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