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末皇叔 >

第135部分

汉末皇叔-第135部分

小说: 汉末皇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州城楼上,一道淡然的身影,默默站在那里,看着糜竺的马车往北方疾驰,此人赫然是陈登。
    “兄弟,一路走好!”看着马车越走越远,陈登在心中暗暗为糜竺祝福,这是一个朋友的祝福,也是一个对手的祝福!
第二百一十八章救徐州陶谦一让
    刘备在北海已经呆了近半个月,孔融每天好酒好菜的招待他,每当他前去请辞,孔融都苦苦挽留。wwW、其实孔融并不想挽留刘备,可他明白自已的实力太弱,便想找一个人帮忙。刘备麾下也就几千人,孔融还养得起,故而他一直都不肯放刘备离开。
    想走,走不了,不走,又不好意思。
    天天带着几千人在人家白吃白喝,就算厚皮如刘备者,也有些脸红。不过,在北海这段日子里,刘备与太史慈的关系,却是越来越亲近。
    “玄德公太守大人有请”
    就在刘备实在有些呆不下去的时候孔融派人来请他了。
    “见过孔北海!这位小”来到太守府,向孔融行完礼,刘备就发现大厅内多了一个不认识的青年。只见此青年身高七尺有余身儒袍,文雅而敦厚,让人一看便心生好感。
    “在下徐州别驾糜堑糜子仲,见过玄德公!”不待孔融介绍,糜些便躬身行礼,那气度让刘备心折不已!
    “见过糜先生!”刘备回礼后,向孔融询问道:“不知太守大人叫我,有何要事?”
    “非是我想见玄德,而是糜别驾的要求!”孔融叹道:“徐州刺史陶谦乃是朝廷忠臣,如今他被曹操攻打,糜别驾特来向我求援!玄德也知道,我哪里会带兵打仗,故而想请玄德走一趟,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孔北海有命,玄德岂敢不从?”刘备在北海吃了那么多好处,就算孔融不想让他走,他也想走了。只是他在考虑,如何把太史慈也带走。
    “唉!”孔融叹道:“我还想多留玄德一段时间,可如入,也罢!玄德,你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言,军龘队我或许不多,粮草物姿保证管够!”
    “在下叨扰已经半月有余,孔大人的照顾之情,在下铭感五内。如今,我将离开,还能有何奢求?只是我将前往徐州救援陶府君,可曹操势力颇为强大。我想问大人借一点士卒,不知可否?”刘备知道孔融麾下没有多少士卒,他只想与孔融讨价还价,趁机把太史慈借走。
    本来,太史慈报答了孔融以后,就应该去扬州投奔刘续,可北海之围是刘璋派廖化、周仓把管亥带走,才解除的。太史慈虽然冒死出城求援,但也不敢居,便没有离开。当然,太史慈还不知道刘棘已经被孙策干掉,毕竟扬州到青州的距离太远,孔融有没有密探在扬州消息不够灵通。
    见刘备要借士卒,孔融一脸为难的说:“玄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麾下可战之兵有限,就算借你,又有何用?”
    “不如将子义借我,如何?”刘备也装作一脸为难,可他心中却在暗笑,数负老实人就是爽!
    “这”孔融笑道:“若是子义没有意见,我开然同意!”
    刘备和孔融目视太史慈,太史慈一脸为难的说:“孔大人、玄德公,我与扬州刺史刘繇大人有约,待报得孔大人之恩,便去投他。如今,岂能随玄德公而去?”
    孔融收敛笑意,满脸严肃的说:“子义,报恩之说,无须复言!昔日,我见你母子辛苦,故照料一二,从未想过要尔报答。若尔真想报答我,便去救援徐州。待徐州之围解除,无论你是继续跟随玄德,抑或投奔刘繇,皆可!”
    “这”太史慈犹豫道;”可否让我回去问问母亲?”
    “去吧!”孔融点了点头,他对太史慈的反应很满意。
    不要觉得太史慈连投奔主公都要询问母亲,好像很没有主见。其实这是古人孝道的一种表现。大丈大孝敬父母、知恩图报、重信守义,在太史慈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孔融和刘备才更看重他。
    太史慈离开后,刘备便去校场整备军龘队。历史上,刘备去救援徐州之前,曾经向公羽瓒借兵。如今,刘备并没有去找公孙瓒,因为公别瓒正在攻打刘虞,而且公孙瓒麾下也没有刘备看得上的将领了!
    待刘备整顿好军龘队,太史慈便到了。原来,太史慈之母听了儿子转述孔融的话,立刻让太史慈随刘备去救援徐州,就当报答孔融的大恩。见太史慈真来了,刘备大喜,他相信只要与太史慈多相处定能将太史慈拢入麾下。
    带着三千士卒与太史慈、糜些,刘备直扑徐州。而徐州城下,曹操大军也已经杀到。就在陶谦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刘备到达了徐州城下。面对曹操麾下数万大军,刘备心中也有些忐忑!不过,刘备就是刘备,他虽然心中忐忑,但依然杀进了徐州城!
    “见过陶府君!”杀进徐州后,见陶谦竟然亲自来迎,刘备赶紧上前行礼。
    “玄德公免礼!”陶谦上前拉住刘备的手,十分亲热的说:“玄德不远千里来援,老夫甚是感念!走!大厅说话!”
    在陶谦的带领下,众人来到徐州刺史府的议事厅。分宾主坐定,陶谦命人棒上徐州的民籍图册、兵符印绶道:“玄德,如今曹操兵临城下,我实不知该如何是好。我便把这徐州刺史之位交托给你,还望你能击退曹操,保得徐州不失!”
    “不可不可!”刘备大惊道:“我来救援府君,实出自一片真心。若府君见疑,我率兵离开便是!”
    “玄德勿需推辞,老夫年迈,两子不堪造就,还望玄德念老夫赤诚,接下徐州,老夫不胜感激!”刘备越是推辞,陶谦越是想给,两人推来推去,一旁的曹豹、陶商、陶应三人,脸已经绿了。
    “府君、玄德公!”见陶谦、刘备没完没了,陈佳咳嗽了一声道:“如今曹操兵临城下,我等先击退曹操,再商议徐州的归属,如何?”
    “陈大人此言有理!”见有台阶,刘备赶紧下了。陶谦见状也不好再勉强,只好先将民籍图册、兵符印绶收了起来。
    “不知玄德公有何妙计可退曹操?”曹豹在一旁憋了半晌,终于逮到机会说话了。不过,他那阴阳怪气的腔调,让刘备身后两员大将十分不爽股杀气就罩了过去。两大猛将的杀气,岂是曹豹可以抗衡。当下,曹豹就软了!
    仿佛没有听见曹豹的挑衅,刘备满脸微笑,慢条斯理的说:“此事易尔!我先手书一封与曹操,向其申明大义,若曹操不退,再作打算如何?”
    “你当你是谁啊?”陶应是武将,性格暴躁,他猛站起身道:“曹妾德携大军而来,你就凭一封书信,便想让他退去,岂不是痴人说梦?”
    “二公子,岂不闻先礼后兵耶?”刘备笑道:“曹操发兵来此,是因为张阊劫掠其父,还几乎将其父杀死。陶府君虽然是被张阊所拖累,但毕竟理亏在前。如今,曹操之父并未有多大损伤,然徐州之地却被曹操侵占大半。若曹操得势不饶人,便是他理亏了!顺天意,应异心,秉大义而行,才是正道!”
    “迂腐!父亲,若你相信刘备,还不如自缚于阵前,或许曹操会饶你一命!告辞!”陶应一甩袖子,便离开了议事厅。
    在陶应看来,如今已经是乱世,还谈什么大义?且不说曹操存心吞并徐州,就算曹操只是想拿陶谦出气,他都已经打到徐州城了,哪有被刘备一封书信劝退的道理?陶应实在没有心情敷衍刘备了!
    “唉!我这儿子,被我娇纵惯了,还望玄德勿怪!老夫在这,替犬子向玄德赔礼了!”见陶应如此无礼,陶谦也吓子一跳。为了不让刘备对陶应产生恶感,陶谦只好放下自己的脸面。
    “陶府君勿需如此!我想二公子也是因为围城多日,心浮气躁所致。”刘备又不傻,眼看陶谦有意将徐州相送,他才不会得罪陶谦。
    “还请玄德饽书一封与曹操!”陶谦也不相信,曹操会被刘备用一封书信劝退,可如今异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刘备点了点头,当场写了一封信,命小卒送到曹操大营。当曹操看完刘备命人送来的书信,不由被气乐了。
    “刘备当他是谁?织席贩履之徒而已,竟然以书信劝我,言语间还有讥讽之意!”抖了抖手中书信,曹操笑道:“去!把那个送信的砍了!”
    “主公,刘备这是先礼后兵!”荀攸那张常年板着的脸,也寡出一丝笑容。
    “先礼后兵?”曹操冷笑道:“元让、曼成、文则、子孝、子廉我命你们五人立刻率兵攻打徐州,五日之内,必须攻破徐州城!”
    “末将遵命!”夏侯敦等五人起身领命,便要去整兵攻城。
    “报!”五人还没走出中军大帐,只见一个小校冲了进来,棒上一封书信道:“启禀主公,许昌夏侯将军有书信!”
    曹操十分疑惑的接过书信,只见信上写道:“吕布率兵袭破兖州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赖荀或、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死守城郭。”
    “什么!”曹操见信大怒道:“刘备,不过织席贩履之徒,竟敢以书信讥讽我。吕布,有勇无谋之辈,也敢袭我兖州。传令下去,立刻发兵,攻破徐州!”
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义欲走又复回
    “不可!”荀攸作为陛军军师,自不能看着曹操下错误的命令,他站起身道:“主公,徐州打不下来,我们以后还能继续打!若兖州有失,我们就无家可归了!”
    “这”曹操的怒火稍稍平息,他皱着眉头,似乎在考虑什么。WWw!过了半晌,曹操问道:“若我们尽全力攻下徐州再返回,你看来得及么?”
    荀攸摇摇头道:“主公,我们需要多久才能攻下徐州?万一徐州攻不下来,再失去兖州,那该如何是好?我们输不起,也不能输!”
    “该死的刘备,该死的吕布!”曹操一拳砸在帅案上道:“公达,你说我们该如何是好?”
    荀攸手抚颁下短须道:“不妨卖一个人情给刘备!也好让刘备轻视我等,待以后攻打徐州,便轻松了许多!”
    “好!”曹操咬牙道:“元让,让麾下士卒收拾行囊准备撤军,公达,款待使者!”
    “是!”带着强烈的不甘,夏俟悸带着于禁等人下去收拢部队,而荀攸却一脸无奈的招待刘备来使。
    当使者回城以后,说起曹营的遭遇,可谓一波三折。虽然大家都不明白,但曹操终究是撤兵了!
    “玄德公,多亏了你啊!”陶谦握着刘备的双手,泪如雨下,而其他人却一脸怪异的看着刘备,至于刘备,他也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刘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陶使君,此非我的劳,而是道义战胜了曹操!”握着陶谦的双手,刘备满脸正气,就仿佛找到了组织。
    陶谦再次命人捧出徐州的民籍图册、兵符印绶递给刘备道:“玄德公,你拯救徐州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次就不要再推辞了!”
    “不可!”刘备正色道:“我曾说过,我秉大义而来,若接下此物,岂不是让世人误解我?陶使君,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这”陶谦看向陈挂,希望他出来说句话。
    “咳咳”陈蛙咳嗽了两声道:“陶府君,玄德公所言甚是!难道你想陷他于不义吗?我记得徐州城旁边有一小城,名曰:小沛。府君可让玄德公暂居于此,以守望相助,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这”刘备有些犹豫,他还有些舍不得平原。要知道,刘备在平原待了两年,他在平原百姓心中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若离开平原,他又得从新开始。
    “玄德公放心,小沛虽是小城,但比平原大多了,足够养活你麾下人马!”陈珪还以为刘备担心钱粮不足呢!
    “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刘备很心痛,可他还是咬牙答应了。毕竟只要待在徐州,他就有机会继承陶谦的位置。孰不见,陶谦已经两次想把徐州交给他了么?
    “好!就让糜别驾带你委吧!”见刘备愿意留下来,陶谦自然很开心,只是有人就不爽了,比如说陶商、陶应。不过,陶商、陶应再不爽,也只敢在背后做做手脚,正面与刘备做对,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
    三日后,小沛城门口,太史慈牵着马,背着兵器,马上还放着干粮袋。很明显,完成任务的太史慈,准备离开小沛,去投奔刘繇。对于如此大将,刘备如何舍得他走?
    “子义,就不能不走么?”刘备拉着太史慈的手,一脸不舍的说:“留下来,与我共创大业,匡扶汉室,岂不是一伴美事?”
    “玄德公,我也想留下来!可人无信不立!怪只怪,我们相见恨晚!幸好,刘繇也是汉室宗亲,在他麾下,同样能匡扶汉室!”经过月余的相处,太史慈已经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可是他依旧记着与刘繇的约定,不肯违约。
    “我”刘备头一次有些憎恨汉室宗亲这个身份,他不知道该如何挽留太史慈,只能抓着太史慈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玄德公!”太史慈皱了皱眉头,虽然他也不想离开,但刘备如此阻拦,他还是些不高兴。在太史慈心中,刘备很完美,他不希望这份完美破裂。
    “子义,保重!”见太史慈皱眉,刘备心中顿时一惊,他轻轻松开太史慈的手,可泪水却顺着他的脸颊滑了下来。
    “玄德小”太史慈见状十分感动,若不是担心背信弃义,他真不想离开。作为一个臣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为明主所用。如今太史慈遇见了明主,却要为一份承诺而放弃,他的心里,岂能好受?
    “子义去吧!我怕我会舍不得你离开”刘备转过身去,他已经泣不成声。
    “玄德公,受我一拜!”跪在地上,猛叩了三个响头,太史慈这个铁汉,竟然也流泪了。
    “咦?太史将军、玄德么,你们在做什么?太史将军要出远门?”一个声音响起,太史慈和刘备赶紧擦了擦眼泪。
    “见过陈先生!”原来,来人是陈登,他奉陈挂之命接触刘备,并查看刘备是否有资格继任徐州之主。当然,主要是查看刘备对广陵陈家的态度。
    “嗨!什么先生!叫我元龙即可!”陈登满脸笑意的问道:“太史将军,你和玄德公在这演的哪一出?”
    刘备目视太史慈,见太史慈点头,他把太史慈与刘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