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血肉长城 >

第104部分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104部分

小说: 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就是这样打的,武汉三镇最后虽还是落于倭寇之手,但也支持了好几个月。我料日军在勉强攻下武昌后。兵锋已挫未必能拿得下南昌。关键还是吾等国人。尤其是培民和你们这些军人要有守土抗战的信心。”

  黄中将见鹤翁的言语激烈,怕程家骥年少气盛一时不忿顶撞了这位老先生。忙接口替程家骥答道:“鹤翁,将千年古城毁于战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今之势,国家积弱已久,我堂堂中华比之小小倭奴在国力、军力皆是大大不如。要是在南昌照搬武汉地做法,恐怕非但南昌不保,就连赣江以南地大片国土也保不住。与其如此还不如将南昌要塞化以屏障江南国土。”

  “培民这些话,你适才已说过了,我要听听程将军是怎么说的。”听鹤翁这样说。显然在程家骥进来之前。他二人之间已有过一场争论看这情形谁也没能说服谁。“鹤翁,我是一介武夫。不会说话。这里有些照片和资料。你先看一下。”程家骥拿出了一打双手照片和一叠文件纸递了过去。

  孙洪越拿起照片与文件看了起来。随着看到内容越多这老先生的脸色

  也俞发地难看起来,到最后还是黄中将生怕老先生被气出个好歹来强行夺过了他手上照片、文字资料。才没出什么意外,绕是如此,孙老生的脸上气色也是好半天才由青转红的缓和下来。

  “程将军,照片中的地方我认得出是南京,南京惨案老朽已知多时,只是今日方才亲眼所见日军虐杀我同胞之惨状。但这些日军制造细菌武器意图亡我中华的资料和这个什么七三一部队在东北犯下的罪行你是如何得知的。”恢复了常态地孙老先生向程家骥问道。

  “我地部队里一直有倭人的俘虏服务,这些情况就是他们供出地,我也曾经做过查证,虽因日军严格地保密制度没有拿到什么进一步地文字资料。但从日军占领的地区里疫病多发情况上来,应是实情。鹤翁,我之所以给您这些,就是想向您说明白,这些中日全面开战,我们地敌人的目的,与当年的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当年日本人占领东三省都不同。日本人这次要的是整个中华大地,是灭亡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道统,让我们子孙世世代代变成日本人奴隶。恕晚辈狂言,这次我们就想以住那样割地求和,都求不到了。鹤翁!民族亡了,留一座古城有什么用!何况日军恶习一向是起到那屠杀到那,若民众不走,一旦日军入城这南昌城里的三四十万生灵,能有十之二三幸存就已是幸事了!我也知道这三四十万民众要是迁出去难免流离失所,也许是这其中有许多还没会终生再也回不到故乡。做为军人,无力保得国泰民安,浩然与军中同仁都深感惭愧。但国力不如人,军力不如人,如之奈何,民众不撤总不能留下给鬼子杀吧。我和培民兄和暂十八军四五万兄弟唯一保证做到一点,就是在我们全部殉国之前,决不放鬼子过江去祸害南昌撤过去的父老姐妹!”

  程家骥的说的那句日军一来南昌民众十之二三都不能幸存,半点没有夸张。历史上南昌沦陷后头几天就有二三万民众遇害,此后六年间被日军杀害的南昌民众多的无法统计具体数字。仅仅用一组数据对比就能说明日本人在南昌干的这一切。抗战前南昌有常住人口三十多万,抗战开始后,大批从沦陷区逃出的难民涌进南昌,人数不下十万,而抗战胜利时南昌人口仅有三万五六千人。

  程家骥和黄中将两人轮番上阵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说服了孙老先生,让这位老先生答应带头举家迁住赣南并亲自出面帮军方做南昌市民的工作。

  “奉上峰命令,南昌从即日起划为战区,一切日常行政事务由军方代管。”回到大礼堂站在主席台上黄中将说的这一句,并没有在台下的千余名饿着肚子捧场的宾客中引起什么反响,明摆着的,南昌已处于前线,划为战区是迟早的事。在台下众人中,那些因为本身从事的行业的特殊需要与官方保持良好关系的有力人士们地脑子转得最快,他们中地大多数在盘算。在南昌全部由军方接管后。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在保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同时,发发战争财了。有几个自以为聪明的,更是觉得自己已看破了黄中将今天搞这么个阵仗地原因了。他们认为这是黄中将在到任后,迫不及待的宣布今日的南昌,是他黄持一个人的天下。

  “现在我发布南昌军管后警备司令部的第一道命令。从即日南昌全体市民以三天为批次间隔时间分为四批,向赣南各县疏散。如有不服从者,军方将对其采取强制措施。”黄中将这句话尤如石破天惊把台上的南昌人镇得个个目瞪口呆正顾张大嘴吸气了。也难怪他们会这般震惊,自从“七、七事变”以来,疏散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那多是在一座城市里划出一定范围内的军事区。把居民从这个区域里迁走了事,还从来没有那座城市是被全民疏散地。

  过一良久。这些南昌各界地精英分子们这才反应过来的。军方这是要将整个南昌城变成战场啊!这些人地家、毕生地事业、祖上地产业、先人坟墓都在这座城市里。他们对南昌的感情又岂是一句故土离难能说得清楚地。于是乎,整个礼堂乱成一片。有一声不昏过去的,有哭的、有闹的、指着台上的黄将军痛骂军人守土无能的,什么都有。有几位激动一些的老先生向台上冲去,眼看就连那位正在极力劝阻的孙老先生都要镇不住场面了。更有甚者不知是谁把桌子上的一盘糖醋狮子头连菜带盘一起砸向了黄中将,黄中将虽眼明手快的躲过盘子,却被淋了一身的菜汁狼狈极了。

  “啪!啪!啪!”程家骥见会场有失控危险只得按原本做好的安排向房顶上打了三枪。

  早就布置在礼堂外的二个营的部队平端着没上刺刀的步枪飞快的冲了进来,在士兵们的威慑下,在以孙老生为首的士绅们的劝阻下,激愤的人群渐渐平静了些。

  “现在是战时,南昌又已是军区管制地区,各位身边国民也有义务遵守警备司令部颁布的每一项法令,包括这个全体疏散令。”一身黄汤绿水的黄中将在士兵们层层卫下,发表着他平生最重要演说,那模样活象一个很业余的蹩角政治家。

  黄中将以理服人的效果很不好,虽然有鹤翁、三好老、言公、显公等南昌城大士绅给他撑着场面,但台下上千南昌各界人士还是爱听不听的,慑于士兵们那黑黑洞洞的枪口,闹倒是没人闹了,可要他们从心底里赞同黄中将说的话,根本就不能可能!

  “军座,还是我来吧!”程家骥觉着让黄中将这样动员下去,只怕是抗战胜利了这个会都还开着了,就主动上前替下了已说得口干舌燥的黄中将。

  “现在请大家坐下,我念到名字请一一应声,由警备司令部的工作人员给大家当场分组。然后我将代表黄司令和大家分组谈话。请大家放心,耽搁不了大家太多时间的,今天晚上大家一定能平平安安的回家,这一点我以南昌警备司令部的名义向大家保证。”程家骥的这一番话总算是暂时稳住了,台下的一些眼看又要蠢蠢欲动的明显缺乏安全感的黑不黑白不白的人士们的情绪。

  程家骥冲台下一挥手,会意的邱上校跳上台来一一的点起名来。

  “时俊、向东华、林二黑、马皮”邱上校点到的第一组人,个个在南昌城里都是大名鼎鼎的角色,只因他们是城里各个帮派的老大,总之都是些走出去能镇得住几条街的人物。住日这些人中随便那个在外面走动都是一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不过今天例外,在最大暴力团体军队的枪口,他们一个个都乖得出奇。

  程家骥看着这一张张横行洪城的嘴脸,心里想“你们就是想破头,也想不到,自己和自己的山头的所有人,马上就要统统穿上军装了。正好,把你们全都交给文老二训练半个月先,他和他老婆对整治你们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把这些南昌的牛鬼蛇神补入军中,是程家骥在到南昌不久就定的一个既定方针,并已在这两天的电报住来中得到了黄中将的同意。

  在程家骥看来,收编这些人可谓一举两得。一来,有了他们这些在南昌城里土生土长的人的加入暂十八军就能立即对南昌城的大街小巷的地形、土质、水质、赣江的水文情况了如指掌。比起邱上校他们几个瞎转悠要强上百倍。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暂十八军在巷战中将更有把握痛击小鬼子。

  二来,也能给南昌老百姓在迁移过程中减少些苦难。真要让这些人也一起走,难免他们不做出些趁火打劫的罪案来。

第三十七章 “日”落南昌(七)

  在以孙老先生为首的爱国士绅们以身作则的带动下,在南昌市府的强制“动员”下,更主要的还是在暂十八军的四万弟兄们的“友好”帮助下,几十万南昌父老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生养他们的故土。

  至十二月十九日为止,南昌城的民众已迁移出去了十之八九,剩下的也将在五天内全部踏上通往赣南的不知何时能回头的迁移之路。

  这已迁出南昌的几十万民众,倒也不是人人都去赣南。南昌的士绅名流们中就有不少人是去重庆的。民国政府为了能妥善安置这些人,也为了稍稍平息一点此次对南昌全城疏散造成的民怨,还特意在重庆的参议会等政府开办的高级“养老院”给他们预留了好些位置,象孙老先生入川后就被安排在重庆的参议会里任职。

  南昌的大、中商家们,多是把生意移到长沙、桂林去,这两个地方眼下也是大后方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两座城市虽比不上重庆的繁华,可对南昌的商家而言,这两个地方与重庆相比却胜在离南昌近些,以前在生意的来往也较多,他们在那里多少有些根基,生意重新开张的条件要比其它地方好得多。

  至于那些一般人家也就只能在军队的“护送”下一路携老扶幼的啃着干粮去赣南安家了。

  民众快走光了,也该修工事了。黄中将一声令下,暂十八军的几万部队一齐动手,把南昌城内和近郊在短短几天内就变成了一座大工地。

  “浩然,百年之后的人们,会如何评伦你我有南昌做了这些事情。”亲眼目睹一座有千年文明史的古城,在自己的手上一点一点向预想中的战场转化。一路看中文网首发WWW.任是谁地心情也好不那里去。更不用说黄中将这位一向自诩为戎马书生地儒将了。在内心深处。受过儒家学说薰陶的黄中将,还是很看重自己身后的名声地。

  “培民兄,我宁愿百年千载之下。举世皆是骂我之人。也不愿看到金陵的惨剧在洪城重演。”程家骥心里的负疚,比起黄中将来说只多不少,毕竟他才是这一切的始做俑者。但程家骥坚信一点,搬空南昌,把这座名城变为要塞是扭转当前战局的需要,也是南昌平民的免受日军屠杀的唯一方法,为了这些。他程家骥就是在死后让人挫骨扬灰他都认了。就不用说。区区地千秋史笔了。后人们没有经历过眼前地这一切,要怎么去想、去写。由他们去吧!

  “你的腿上地伤好些了吗?”黄中将看着程家骥那行动略有些不便地左腿。心痛地问道。黄中将知道。这腿上的伤,是程家骥前两天带人去“友好帮助”南昌城地老百姓搬迁时。让冲动的百姓用木棍敲的,他还知道程家骥不但没有让卫兵开枪,就连他本人也没有还手。若不是百姓中识大体的还是多数,当真不知要出什么事了。

  “没事,早好的。赶一座省城几十万人出家门,我这个擘是造得可不小,让人打几下,心里倒好过了点。”程家骥故做轻松的答道。事实上,也许是黄中将的问候让程家骥的腿上伤口“兴奋”了一下,说这句的时候腿上传来的一阵隐痛让程家骥的额头在冬天里冒出了冷汗。

  “浩然,你这个新上任了警备司令部参谋长说说此役首战用那个师好一些。”黄中将故做不知的和自己的这位爱将讨论起军情来。l黄中将明了这是帮程家骥减轻腿上的痛楚的最好方法。

  “军座,我们军在富金山不是打得很好吗!打的好法子干嘛不一直用下去!”程家骥别有所指的答道。

  黄中将笑了,他自然明白程家骥没有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程家骥是主张此战应象富金山那样,用一个师的主力再加上从其它部队抽调过来的团营,组成作战单位打头阵。从话中黄中将还听出程家骥甚至还有把这种用兵方式在整个南昌守备战中固定下来的想法。

  老实说黄中将也认为,程家骥的这个建议对于暂十八军来说堪称是最佳方案,且好处多多,既可以形成全军的合力,能在一线作战部队中起来战斗特长互补的功效。当然,世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种排兵布阵法,最忌讳的,就是指挥官在用兵时私心杂念太重,一心一意只是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此一来就势必形成内耗的局面。不过黄中将对这一点并不怎么担心,在经过的富金山、打船店两场惨烈的战役后,黄中将自信已了解自己麾下的这些对国家对民族一腔热血的“杂牌”军头们,只要自己能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这些血性汉子就不会做出什么过份的事情来。

  中国军队在调兵遣将,在大张旗鼓的经营南昌城防,本部设在武昌的日军第十一军的官佐们也没在睡大觉,不但没有睡觉,他们的眼睛还死死的盯在了南昌这个战略要点上。

  在程家骥和黄中将敲定了,暂十八军的守南昌时打头阵的部队的编成的一个小时后,日军第十一军的军司令部里的一场与南昌有关的争论也展开了。

  “宫崎君,对你所提出用一零六师团和一零一师团这两支在南浔线作战中,被中国军队重创的部队主攻南昌地区的建议。我坚决反对。更离谱的是直接攻击南昌城的作战任务,你还说要交给在万家岭差一点中国军队全歼了的一零六师团,这简直是极端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帝国的犯罪,是要上军事法庭的。我个人和参谋部参谋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