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血肉长城 >

第139部分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139部分

小说: 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退而不乱。且文颂远部又点起燃了无数火把适时迎了上来,不明虚实的真田也就只得打消了包抄钱绅所部的念头。不过日军还是不依不挠地追到了吴城城下。方才暂时停步。调整部署。

  “维礼兄。你带一九九团、三六五团和军教导队守城,我带其它部队去攻击城内的日军。”军情如火。程家骥一见钱绅的面,尚不及唏嘘一番,三言两语便定了新的作战方案。真田少将也不敢浪费宝贵时间,很快便挥军对吴城发起了攻击。

  钱绅所指挥的两个多团地部队地战斗力总和,比起先前日军东门守军的力量,要强大上许多。加之,没受太大地损坏地吴城地东面城墙坚固依旧。真田所部从昌都被水运过来时,汉来得及准备系统的攻城器械。故而,日军虽仗着蛮勇全力扑城,但也只落得个望城兴叹地下场。这倒不能怪真田少将思虑不周,谁没想到,斋藤部队会垮得这么快不是。

  这边钱绅还撑得住,那边斋藤已嚷嚷着要切腹了。现下,盘据吴城的日军已把四面城墙丢了三面,斋藤中将的指挥所都已一步步退到北面城墙根下来了。而日军在城内的地盘,毫不夸张地说,已小得从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向,都能用汉阳造打得穿的程度。

  现下的吴城全城都是中密集的枪炮声,不但穷途未路的日军已乱了营,就是追击日军的新十八军的官兵也撒得满城都是,这座原本美丽宜人湖畔县城,无一处不在上演着一场场血腥的杀戮。幸好吴城几易其手,城中的居民早已逃得无影无踪,要不然又不知要有多少无辜的平民要倒在这战火当中了。

  “军座。”在北门附近,程家骥所部与黄中将亲自带领的两个团会师了。

  “浩然,你那边的情况如何。”这一夜,新十八军两线作战、四面猛攻,部队间的相互联系有些不那么畅通,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程家骥一边用手挥落自己头上的汗水,一边答道:“鬼子在攻东门。”

  “你我合兵一处,迂回到东门。这里让向中原他们盯着就行了。”黄中将意思很明确,斋藤所部已被打得只剩下喘气的力气了,若无援兵全军覆消只是时间问题了。相形之下,倒是真田所部的威胁要大一些。

  “行!”给真田压着打了小半夜,极度不爽的程家骥,眼见能出出胸中这口恶气,他没有不允的道理。

  夜间,日军舰炮的准头不大,没了海军撑腰,面对几万杀红了眼的中国军队,真田少将心里其实也虚得很。1%6%K%小%说%网他之所以敢在今天晚上,冒这么大的风险,死活要把部队拉到吴城城下,无非是想把吴城中的日军残部,尤其是斋藤中将本人接出来。可谁想到会是目下始料未及的这个结果。见中国军队几个团从南面迂回了过来,不愿意和斋藤一起被围的真田,连忙转道向北而去。从斋藤才发来的求援电中,真田已获得确悉,北门还在日军手中,便又打起了从那接出斋藤中将的算盘。

  一见,日军转道住北,黄中将和程家骥连呼失策。北面是新一百二十师的防地。这个师的兵员倒不是不少,现下还有八九千人,可战斗力就不那么让人放心了。在第四集群下属的五个师中,这个师属于未流部队。单从别的部队都已破城而如了,只有这个师负责主攻的北门方向迟迟拿不下来,就可见其一斑。真田从那里打开一个缺口,接出斋藤是完全有可能的。

  情知事急矣的黄、程两人只得督令所部拼命沿着真田支队的脚步追了下去。放心不下地黄中将还专门留下电台电告新一百二十师,命令其立即调动部队,挡住日军肯定要实施地侧击。

  “快!快!”凌晨时分。血战竟日后。交战双方的上万最精锐的官兵竟改行玩起了集体赛跑。

  不得不承认日军地体魄确实要比中国军队要强一些,加之又有先起脚的优势在内。黄中将和程家骥所率的部队虽将行军速度提到了极限,到底还是没能截住这股日军。等他们靠近北城时。真田留下的一个尾巴,日军一个大队已占据了有利地形,对他们展开了阻击。这种情形急得程家骥和黄中将真跳脚,一个劲催促已很有些疲惫了的部队,一个波次接一个波次的发动了一次次不计成本的凶猛攻击。只恨日军这个大队地像了铁了心王八似地,死死在盯在了黄、程所部面前。而中国军队连续拉动,重武器大多落在了后。单凭着轻重机枪和小口径迫击炮。一时间以六七倍于敌的兵力,竟是拿这七八百鬼子没奈何。

  而日军真田支队地主力。这时。已与新一百二十师派来阻击地一个主力团交上了火。尽管这个团已尽了最大地努力。但出于双方的武器和作战效能在巨大差距,还是没能挡住孤注一掷地真田支队牛踹马踏似的攻击。

  与此同时。已快被逼到绝境的斋藤中将也再也顾不上面子问题了,主动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跑出来晋见他的下级来了。在日军的两面夹击下,新一百二十师阵地很快就被冲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城里的日军从这个口子一下逃出了五六百人,其中,就有在突围中“身先士卒”的斋藤弥平太师团长阁下。这个口子立刻又被口子两翼中国军队用火力给封了个严严实实。后面的日军虽还继续向前突击,却再也冲不出来的。

  可这五六百人对于真田少将来说,已足够他勉强向上面交差了。死多少士兵不是关键,关键是“皇”军再不能承受一个师团长战死甚至是被俘的耻辱了。同理,只有能接出吴城守军的一部分,这支部队就没有被中国军队全歼,而只是算受到重创。这是岗村中将,在几个小时前知事已不可为时,给真田少将的底线。

  事实上,岗村中将还是很了解自己的部下的。斋藤弥平太与松浦淳六郎是同一类人,属于那种比较理智的大正年间入伍的学生。许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的狂热气氛,远不如明治、昭和时代浓烈的缘故,当身处于绝境时,也可能是性格和个人经历的问题,这种类型的军人未必有随时随地剖腹的勇气。从一点上来看,谁也不能排除斋藤弥平太中将有被俘的可能性。

  不管怎么说,已接出吴城守军之一部和斋藤中将,好歹也算是完成的任务的真田少将,很清楚自己下一步将要干什么,那就是逃。

  非但要逃,且还要逃得够快,否则一旦让尾随而至的中国军队缠住,一切就都完了。真田就是再狂妄,也还没狂到认为自己手上这几千兵力,能从三四万已被证明战力不弱的中国军队的包围里,强行杀出去的程度。为了不与追击自已的那支中国军队照面,真田少将带着他的混合部队向德安方向快速开溜。所有的日军士兵都被告知,一旦停下脚步,部队决不会等他。一般来说,在生死关口,不管是人或是畜生,还是人面畜心的小鬼子,都会爆发出一种潜能。真田支队和斋藤部残兵这时表现出来的超强行军力,给这个观点提供了很好的注脚。不过,也正是因为逃命心切,日军没来得及给武汉方面先发一个请示,问一下走那条安全。这个疏忽的所带来的致命恶果,马上就会显现出来。

  当程家骥和黄中将所部主力,费尽力气不说,还留下了一部与对方对峙,方才摆脱那个由脑子烧坏了的疯子(文颂远语。)组成的日军大队的纠缠,赶到城北时,日军的大队人马已消失在茫茫夜色当中了。

  不甘心如此做罢的,程、黄二人,随即率部沿着湖岸星夜追击,这一追,就一口气沿着着湖边愣是追出了二十几里地,却还是不见日军的踪影。两位军座这下子纳闷了,鬼子就算是装船时的动作再快,最起码自个一路赶来,也能抓到个尾巴不是,几千人难道上天入地了不成!

  正当此时,战区电报来了,称有一支人数不少日军,撞到了正在永修东北方向待机的部队怀抱里,查问是不是从吴城突出去的日军,如果是的话,立即把日军的详细的兵力、装备情况上报。

  “浩然,回去吧,这锅肉是铁定没咱们两人什么事了!”费尽心机的又打又追,折腾了大半夜,把腿都跑折了,到头来却是把鱼住人家嘴里赶。这个结果,让黄中将不禁有些又好气又好笑。

  “回去!”程家骥虽为这辈子自己大概是没机会亲自报仇而有点失落。可对真田、斋藤联军的下场,他和黄中将的两人看法,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这支日军死定了。开玩笑!永修东北方向,那是个什么地方。那里可蹲着饿了好些天的五个军中国军队,这三四千小鬼子要能从十几万大军中钻出来,日本“天皇”说不准会给真田少将亲自受勋了。怕就怕,真田是没这个命喽!

  天色大亮后,一切都明朗化了。

  吴城城内已不存在中队以上规模的日军,那些因躲在阴暗处而“幸存”下来的三五成群、七八成伙的鬼子也已注定是看不到下一个日出的了。湖面上日军军舰、炮船也小心翼翼的撤了出去。而“幸运”的从新十八军手中溜掉的真田、斋藤联军,则正在接受三个主力军的中国军队的“热情招待”,估计真田和斋藤两个倒霉蛋,这会儿也该“热泪盈眶”了。德安方面的日军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舍得出击了,“可惜”看目前这阵势,“恐怕”只能赶得及给这几千人收尸了,准确的说是烧尸。

  眼前程家骥那里还顾上别的,光是肃清藏在吴城小巷深外的日军就够他忙乎个好半天的。

第四十二章   近乡情怯(一)

  十月十八日,吴城

  搜索,彻底地搜索。两三万意气昂扬新十八军的官兵把吴城每一个角落翻了个里外朝天,他们用火力从小巷深处把残存的日军赶出来一一点名。对付躲在地下室里的日军更省事了,往里面扔几颗手榴弹就什么都解决了。人数较多的小股日军若是挣扎得太凶,中国军队则会毫不犹豫地调来重武器,几发炮弹砸下去,就能把顽抗的鬼子炸得血肉横飞。

  在这零星的枪声中,时不时也会有“玉碎意志”不坚的日军士兵被被俘虏,这些昔日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灰头土脸的,在身后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的中国士兵的押解下,乖乖地向几个指定地点集结。

  永顺车马行,新一百师战俘收容处。

  上百个身穿黄色军大衣的小鬼子俘虏乱糟糟蹲在了院子里,因被俘而意气消沉的他们,都自觉的把头放得很低。从院子门口看进去,这些日军战俘活象是一个个毫无生气的超大号窝窝头。只有仔细观察,方能从他们的眉眼间,看出这些鬼子中绝大部分人,此刻正处于惴惴不安的极度惶恐当中。

  “已集中到这里的战俘具体人数?其中有多少伤员,有没有军官,老兵和新来的补充兵的比例是多少?”问这句话的是一个戴着白手套的,长得挺秀气,派头很足的中国军队的少校军官。他说话腔调很怪,每个字就带着点大喘气的意思。

  “共一百三十七人,轻伤四十一人,没有重伤员,其中军官九人。入伍不到三个月的补充兵约有七十人左右。”答话这位上尉军官的汉话比他地长官还要糟。短短几十个字,他竟然结结巴巴地说了三四分钟才勉强说完。

  “很好,补充兵我全要带走。剩下那些很难“转化”地老兵。按老规矩办。”北条也就是那个戴着白手套的少校,对从前和现在,都是他的部下地,这个充任战俘临时管理所所长的上尉下达了命令。

  一个小时后,从新一百师师部传出了日军战俘集体暴动,被全部击毙的消息。

  有些事情,是想保密都是保密不了的。更何况。程家骥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一手遮天的能耐。不用多久。整个新十八军的高级军官们,便对这件“不幸”的“意外”地内情心知肚明了。

  十月十八日。。;。晚八时。新十八军军部。

  “浩然。你这是第几回这样干了。上上次是战俘营着火,上次是鬼子炮击。这次是日俘暴动,下次是什么?”身为一军之长和程家骥地知已的黄中将,对于新一百师所抓地战俘老是出状况地原因,自是了然于胸。其它部队也多少有这种行为,只不过没做地象新一百师这么绝罢了。可在黄中将看来程家骥干这种事,也太有持无恐些。其实黄中将全是好心,他只是想提醒一下程家骥注意一下影响,否则要被那些“国际友人”们抓到把柄,那麻烦可就大了。。

  “培民兄,这种小战斗,不会有人太在意的。今后打引人注目地大仗时,我收殓些就是了。”程家骥从没想要瞒黄中将,瞒也瞒不住,新一百师对日俘处理手法,在整个新十八军内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当然,就是真打大仗了,程家骥也没想给那些在中国的土地上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鬼子们,在被俘后能享受中国人以德抱怨的宽大胸怀的机会。大不了,到时吃点亏,不搞区别对待了,让部队不抓俘虏就是了。

  黄中将看程家骥那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就知道自己适才说的这番金玉良言,根本就会起任何效果。两人相处一年多了,对程家骥所坚持的那种对等报复的观念,黄中将还是略知一二的。虽说黄中将等受传统儒家理念影响较深的将领们,从理智出发,大都认为程家骥如此行事,实是在以暴易暴,为仁义王师所不取。但在感情上,但凡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国人,面对日军在苍茫神洲犯下的累累罪恶,谁不义愤填膺、谁又不是恨得咬牙切齿。现在既有人出手,自已个又不用担任何责任,那会不乐观其成。故而,对程家骥在这方面屡屡犯下“过失”,从上到下,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有黄中将这样的厚道人,才会提醒程家骥注意一二。

  “这是军委会来的电报,你先看一下。”黄中将这么急着把常驻新一百师师部的程家骥找来,自是不会是为了几个小鬼子的狗命,他今天可是有要紧的军务要和程家骥通报。

  “命令我们军至广西境内整补,那不是调归桂林行营了吗?”程家骥可是知道,目下的广西绝对不是什么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