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伐清 >

第512部分

伐清-第512部分

小说: 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六节 宣战(下)
    “将军放心吧,那个魔鬼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莱昂纳多舰长信心十足地答道。
    几年来,中国一直尝试从荷兰和西班牙人手中购买战舰,据说有很多被英国海盗劫走的商船也被公爵邓买走了,这当然引起了马尼拉的警惕。虽然公爵屡次宣称友好,并反复声明他购买战舰完全是为了和清廷争夺中国近海的制海权,但马尼拉倒没有被这些烟雾所迷惑。清廷的水师连一般的商船都打不过,西班牙人不信对付清廷必须要用到战列舰。估计公爵买走那些商船以后,稍微武装一下也就够了,所以不管公爵开什么价,马尼拉一艘战舰也不肯卖给他。
    巴达维亚那边或许是因为距离远,所以出售了两艘二十炮的战舰给公爵,根据马尼拉的情报,这应该就是公爵手中最大的远洋战舰。除此以外,他大概还能有一百艘武装商船。至于仿造的战舰,马尼拉也不太放在心上,因为短短几年里,公爵根本造不出合格的大型远洋战舰。
    而马尼拉的舰队中有三十条战舰,最小的也和公爵最大的二十炮战舰相当,更有十条装炮超过四十门的战舰,至于马里奥将军的旗舰则是一艘六十炮战舰。放在欧洲,这条船还未必能编入战列舰编队,不过在东亚则是毫无疑问的巨舰,它的对手是巴达维亚的同级战舰而不是公爵的那些可怜的小船和武装商船。
    海战有一条规则,那就是船坚炮利者胜。马里奥的旗舰无论遇到公爵手中的任何一条船,都可以在它们的射程之外把它们撕成碎片;公爵的小型战舰和武装商船既没有足以匹敌的装甲,也没有口径能与西班牙人相提并论的舰炮,中''队就算想冲近西班牙舰队做殊死一搏,或是展开登舷战,也没有足够的航速。
    虽然对战争造成的后果感到忧虑,但对海战的胜利马尼拉方面则无人怀疑,只要遇到中国舰队,那就会出现一面倒的屠杀。马尼拉总督府的命令就是把中国人歼灭在海上,尽可能地杀伤他们的陆军士兵,除了公爵的旗舰外,不要放过任何一艘中国船只。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西班牙总督在拒绝了公爵的最后通牒后,就派出小型快船悄悄尾随中国人的使者坐舰。而庞大的西班牙舰队则跟在这艘快船后面,让中国的使者把全部的西班牙舰队带到公爵的面前。为了避免被狡猾的中国人发现,不但伪装成商船的西班牙侦查快船距离带路的中国使者坐舰很远,就连主力舰队距离他们的快船也是在极限距离上,现在只有在桅杆顶端的瞭望兵才能看到那艘快船的桅杆。现在西班牙舰队都只挂着半帆前行,只有当侦查快船发出旗号,说看到密密麻麻的中国舰队桅杆之林后,它们才会全速发起进攻。
    看到马里奥将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空无一物的大海,莱昂纳多舰长再次劝说道:“将军,去休息一会儿吧,我们两天内应该不会遇到中国舰队。”
    “一定要生擒那个魔鬼。”马里奥狠狠地攥了一下拳头,他恨不得把公爵关在笼子里送去马德里展览,但他很清楚这个心愿是无法实现的。
    西班牙王国已经很虚弱了,不可能从南美或本土抽调军队来亚洲,因此战争必须依靠马尼拉自己的力量,而公爵就是唯一能结束这场战争的人——英国已经对荷兰宣战,借口是荷兰的一幅油画侮辱了英国,因此必须要灭亡荷兰来为英国的尊严讨还公道——这帮流氓和公爵一样的厚颜无耻,这场战争已经把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国都牵扯进去了。马尼拉在短期内肯定要集中力量保证本土的安全,威慑周围虎视眈眈的恶邻们;在中国议会的最后通牒中,他们称英国是中国的盟邦,今天荷兰能用油画侮辱中国的盟国,明天就能用油画侮辱中国,所以也必须对荷兰宣战来先发制人——几年前中国还对英国宣而不战,什么时候和英国流氓又结成盟邦了?不过他们确实应该是盟邦,这样两群厚颜无耻的流氓,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放心吧,将军,我们肯定能找到中国人。”
    虽然中国使者可能发现那艘伪装成商船的侦查舰,但使者不可能为了一艘无法确定身份的船只就不去向公爵复命。对此全体西班牙军官都深信不疑。他们的信念就是,绝不能让中国的舰队行驶到马尼拉周围,一定要把强敌歼灭在海上,这是西班牙人战胜强敌的唯一机会。
    
    与此同时,被西班牙人称为魔鬼的人正和他的将领们闲聊。
    在向马尼拉派去最后通牒使者时,中国远征舰队就已经停泊在菲律宾的北部,不过在这里登陆是不可行的,因为从这里前往马尼拉的路程太远。陆路上崎岖的雨林小道会让远征军损失大量的官兵,丧失大部分战斗力。对邓名来说,最好的策略莫过于直接把五万名远征军送到马尼拉城下登陆。
    “在南洋作战和在长江两岸又不同,这里制海权就是一切。”邓名再次向首次踏出国门远征的帝国将领们强调,控制长江的水面,能够给明军带来机动优势,但在菲律宾这个优势被放大了十倍以上:“如果海战失利,我们庞大的军队就算能安全登陆,也不过是一群为生存而挣扎的野人;而如果西班牙人失去了他们的舰队,那他们就被分散为互不同属的孤军,只能看着我们一个个拿下他们的据点。我们甚至不需要包围他们的堡垒,他们就会因为粮草断绝,不得不向我们投降。”
    帝国海军的劣势是很明显的,这几年任凭邓名好话说尽,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不肯把大型战舰出售给他;除了这些装备上的不足,人员的训练也很成问题,帝国海军在中国近海根本没有敌手,但是就算装备相同,排开队列与西班牙人在大海上交战,舰队恐怕也不是对手。不过如果不是有这么大的实力差距,西班牙人恐怕也不会容忍中国垦殖团在菲律宾偏僻地区的开垦——如果马尼拉认为中国舰队能够威胁到他们,那么光靠贸易利润和提供粮食是麻痹不了他们的。
    “而夺取制海权的唯一办法就是舰队决战,在海战中摧毁西班牙人的舰队,让我军成为这片海域的主人。”邓名这次带来了四百多条船只,其中两百二十条商船都经过了改造(其中既有购买的也有仿制的,对于商船的出售西班牙和荷兰倒也没有禁绝的意思),平均每条船安装十门大炮。还有大批航速更慢的船只,连装备都没有,只是单纯的运输船。
    按说现在并不是发起对西班牙、荷兰战争的好时机,起码在崇明船厂能够生产对抗西班牙、荷兰巨舰的战舰前,中国看起来还无法动摇敌人的制海权。但邓名已经等不起了,目前英荷战争把欧洲主要强国的注意力都吸引在她们的本土,再说邓名已经和英国达成密约,如果想重新划分亚洲的势力范围并在其中切下一大块蛋糕的话,邓名不仅对敌人,也需要对盟友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再说,随着中国海上实力的快速崛起,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崇明、舟山的情报刺探也越来越多。邓名为了麻痹他们,还允许他们随意参观中国的造船厂,表示中国对朋友们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如果西班牙和荷兰人感觉中国拥有了能和他们较量的力量,多半就会改变对中国垦殖团的态度。
    正因为没有人相信邓名敢于挑战欧洲人在亚洲的制海权,所以现在才是发动战争的好时机,也能帮助垦殖团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武装农民已经很多了,不能容忍海域和城市继续控制在西班牙人的手中。
    邓名也有自己的杀手锏,所有中国的炮弹上都装上了最新的延迟引信。这种炼丹学引信采用了酸腐蚀原理,炮弹上的引信会在被触发后的三十秒到六十秒区间内引爆炮弹,这种引信技术将给中''队的炮弹以更大的杀伤力。只是受限于炮的口径,中国战舰依旧要靠近到非常短的距离上,才有可能把炮弹准确地打到西班牙人的船上;如果想指望给西班牙人的巨舰构成巨大的杀伤,就需要冲到百米内向着对方的火炮舷窗射击,不然以中国的小炮是无法击穿西班牙巨舰的船体装甲的。
    “电报!”
    一声报告从门外传来。
    邓名接过看了起来。原始的无限电报效率奇差无比,通讯所需时间极长不说,对天气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电报的最后,使者报告发现有可疑的船只在尾随它,看到这里邓名冷笑了一声。如果没有无线电,那使者就必须要在完不成任务和保证主力安全之间挣扎,不过现在使者的坐舰完全没有这个压力了,它可以牵着西班牙人的主力舰队继续在海上绕圈,然后把它们带向明军的预设战场。
    “西班牙人已经拒绝了帝国议会的最后通牒!”邓名对众人宣布道,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最后通牒中,帝国议会借口要对荷兰作战,要求马尼拉放开水域通行权;还抗议西班牙对华人司法不公,要求马尼拉给予中国领事裁判权;除了这两大项还有许多要求,马尼拉要是能同意才是怪事。
    全体在场的将领都起立,肃然看着邓名。
    “根据院会命令,皇明已经与西班牙王国处在战争状态。”一个士兵送上早就准备好的公文,邓名高举起来大声说道:“院会命令:西班牙攻击盟邦、屠戮我国侨民、敌视帝国政斧,理应讨伐。”
    “遵命!”将领们齐声回答道。
    “从即刻起,自由攻击西班牙军队,西班牙王国以及他支持者的财产被视为敌产予以没收。”邓名接着以统帅的身份下达了进一步命令:“抗拒者格杀,降顺者免死。”
    “得令,”将领们再次齐声答道:“丞相。”


第五十七节 夜战(上)
    康熙三年、永历十九年底,清廷发起了对川北的攻势。转年年初就遭到了空前的惨败,此后就彻底丧失了对南方的军事威慑权。
    以杨在杨大学士为首的大明中央朝廷,随即以永历天子的名义要进一步给邓名加官进爵。邓名谢绝了晋升他为郡王的恩典,却暗示他希望在职务上能有更高的提升。
    经过一番研究后,杨在以大明天子的名义重开大都督府,打算授予邓名征虏大将军的称号,这也是武将能够得到的最高官职。虽说征虏大将军这个职务是朱元璋停止授予武将的,重开大都督府似乎是对祖制的违背。不过,朱元璋也没有把亲王授给过外姓人,从这个角度上说,永历给予南明三王亲王的爵位已经是开了先例。
    在邓名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个武人的最高职位后不久,南方就再次出现了激烈的动荡。
    由于在川北遭到惨败,清廷只好把福建和广东的治权交给了耿继茂和尚可喜,让他们二人成为了和吴三桂一样读力王国的藩王。不过清廷对广西的处理稍嫌迟缓,孙延龄无论是资历还是实力都无法同他的岳父孔有德相比,对广西的控制也十分有限,因此没能搭上这趟顺风车。
    一无所获的孙延龄对此当然非常不满,他开始公开对手下抱怨,称清廷的主力先是打不过川军,然后又打不过川军扶持的夔东军和浙东军,现在居然连川西的农民都打不过了——川北最让清廷丢脸的就是,被清廷大吹大擂的名将赵良栋统率的河西精锐,居然被江油一代的川西农民自卫队打得几乎全军覆灭。虽然清廷企图解释川西的农民完全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农民,但这完全是越抹越黑,孙延龄他们对川军的战斗力没有直观印象,认定了清廷的精锐已经腐朽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死抓着权力不放,说明现在这个朝廷已经完全没有自知之明。
    在这种情况下,孙延龄就开始和吴三桂勾勾搭搭,打算一起用“通邓”的罪名讨伐湖广总督张长庚。
    相对消息闭塞的广西,武昌的张长庚则惊骇于川西的战斗力,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川北会战的报道。明军正规军和清廷主力进入战场之前,赵良栋面对的只是江油的民兵。而且赵名将还有奇袭的优势,一开始赵良栋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伎,在杰书大肆宣称要去渝城的时候,暗地里派遣精兵背负少量粮食,曰夜兼程偷渡剑阁、突袭江油;明军也确实没有能在第一时刻作出反应,当清军先锋兵临江油地区的时候,明军正规军还没有得到消息。
    江油地广人稀,但是每个农民都拥有大量土地,生产的粮食富裕,所以农民们纷纷自行养马出售给川西的骡马行。赵良栋入侵江油的时候,当地的的农民人人有马,每家都有好几支步枪。最让张长庚震惊的是,川西报纸上详细介绍过一个名叫匡太平的农民保卫家园的壮举。这个人拒绝向清军的征粮小分队提供粮食,带着老婆和两岁的孩子藏进他的谷仓里进行抵抗。清军的征粮小分队共有十个人,匡太平用步枪打死了五个,然后骑马追击逃跑的清军溃兵,又砍死了三个人。第二天清军动员了上百披甲,由一个千总带队,用长矛、大刀和弓弩围攻这个农民驻守的谷仓,又被步枪打死了好几个人。此时匡太平的连襟司马求道闻讯,带着周围的十几个农民骑马持枪赶到,将带队的千总当场击毙,还乘胜追击打死、打伤了几十个清兵。这对连襟也因此成为轰动全川的英雄人物,战后还接受了好几家报纸的采访。还有个从绵竹来增援的农民也沾了匡太平的光,同样成为了新闻人物,这个绵竹农民名叫安逸臣,是匡太平以前的好友,也是第一批在闻警后就骑马负枪星夜赶去江油支援的绵竹农民,很多报纸都热情地报道了这两个人的战友之情。
    轻装前进的清军征不到粮食,立刻陷入了困境。赵良栋的手下被农民打得丢盔卸甲,迫使他亲自指挥对这些武装农民的进攻,还投入了他的亲兵营。可是面对一人多马而且人人持有先进武器的农民龙骑兵大队,赵良栋的重装步兵竟然不是对手,泥足深陷。十天后,明军的正规军尚未抵达,但绵竹数千持枪的农民大队已经骑着马、坐着马车陆续赶来增援了,连赵良栋的亲兵营都被他们打得失去了战斗力。
    对于这些报道,其它地区大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就是燕京也将信将疑,怀疑明军吹嘘的成分居多,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