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海贼 >

第221部分

大宋海贼-第221部分

小说: 大宋海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制作弓弩其中的奥妙绝非他想想的那么简单,这里面可是古人几代甚至是几十代能工巧匠积累下来的经验,才渐渐形成了一套从实践中的出来的理论,杨文忠随便说一点有关的知识,便都让徐毅受益匪浅。
    而徐毅的强项却在机械方面,说地东西也让包括杨文忠、雷通在内的许多人觉得甚为新奇。于是也都再也不敢小看徐毅,说话间杨文忠对徐毅变得甚为恭敬了起来。
    徐毅并不急着问杨文忠有关诸葛连弩的事情,而是在饭后,又陪同着杨文忠在鸡笼寨附近四处走动了一番,顺便查看了这里各项事情的进展情况,看着一片片新建的民宅,一片片收获过的土地。还有那条正在蜿蜒朝丛林中延伸的道路。徐毅感到很是欣慰。
    杨文忠说起来来到鸡笼寨已经有些天数了,可一直都在和雷通闹气。压根就没有离开过他住的院子一步,今天这才是第一次看到鸡笼寨以及周边的全貌,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里地岛民,当他看到这里各种事物都是井然有序的时候,于是心中便开始松动了起来,接着他又看到这里虽然人们都在干活,却从未看到有人使刀拿枪的威逼着这些人们,而是有不少身穿伏波军军服的人在和老百姓们一起做事,几乎不分你我,这种情况让他很是新奇。
    而且徐毅作为这里最大的头领,身上一点架子也没有,穿的同样是粗布的衣服,对任何人都是一副和蔼恭亲地样子,这样地情况从他身上丝毫看不出罡利之色,或者是给人一种威压的感觉,而是给人地感觉温文尔雅,更像是个体察民情的官员一般,那些前来汇报各种事务的头目们,也都各个对他十分恭敬,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丝毫看不出一点迎奉拍马的样子,说话都很明了,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一味恭维的情况,都是简单说过自己负责的事情之后,要么徐毅点头让他们继续做下去,要么徐毅直接点出一些不足,令他们尽快改善,一切都简洁明快,让人看着觉得十分舒服。
    而那些来到这里不久的人们,大多数也都是带着满足的笑容,一看到徐毅出现,便恭敬的对他躬身施礼,脸上的表情也都是由衷的感激之情,这才让他真正相信了徐毅果真对这些流民不错,完全没有骗他什么,难怪他会这么得属下还有这些人的人心,此人所行果真和一般强盗有着云壤之别。
    渐渐的随着一路走,,一路听,杨文忠也开始真正的被这个年轻头领折服了,也开始理解那个雷通老家伙为何这么死心塌地的为这个人做事了,这个年轻头领的身上让他越看越觉得有一种奇怪的吸引力,让人想和他亲近,想为他做事。
    他们路上还碰到了杨洪,杨洪已经到杨文忠所住的地方。为他的小孙子看过了病,一见到徐毅便立即说道:“主公!刚才我已经去过了杨师傅的住所,杨师傅地小孙儿没有什么大碍。我已经抓了一些安神的药,连服三天之后,便不会有事了!请主公和杨师傅放心好了!”
    杨文忠和两个儿子赶紧对杨洪称谢。杨洪客气了一番之后。便又带着人开始晾晒他们就近采集的各种药材去了。
    小孙子没有了事情,杨文忠心中最后一点抱怨也就没有了,而且想想来到这里之后,这里地人各个都对他们家人很是客气,即便自己这几天不时的发脾气,甚至打骂那些人,那些徐毅的部众也从来没有报复过他什么,依旧该照顾他们还是照样照顾他们,而且这里地生活比他在陆上地时候还要好上许多,特别是这种受尊重的情况。是他以前在陆上体会不到的,陆上他即便再有本事,也不过还是个工匠,一般官府之人,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而这里不同,在这里工匠们似乎非常受到优待,而且在这里工匠们的地位明显要比陆上高出许多,连伏波军的头目们看到他们这些大工匠们。也都是十分客气,这就在心理上让他喜欢上了这里。
    他们最终来到了关押倭奴的营地,当看到那些倭奴们在看押下从事着劳动的时候,杨文忠又疑惑了起来,因为倭人在外表上来看,和宋人并无大的区别,如果不说话。还真不好分辨。看到这些男女倭人都是被迫做事,他便奇怪的对徐毅问道:“大头领!老夫想要知道一下这些人到底犯了什么罪。要让他们在此劳作呢?”
    徐毅看了他一眼之后,对他解释到:“这些人都不是宋人,全部都是外藩之人,作为我们这行,我们不可能一点坏事不做,可我们又不愿祸害咱们大宋的百姓,于是只好找一些外藩地麻烦,这些便是我的部下从倭国所虏获的一些倭奴,在这里从事一些劳动,不知杨师傅有何指教没有?”
    一听这些人不是宋人百姓,再一听他们说话确实根本就听不懂,于是杨文忠赶紧说道:“没有没有,大头领果真是非同一般呀!咱们大宋这些年可没少被蛮人欺负,没想到您倒是收拾起了藩人了,让我这个大宋子民很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不错!不错!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头领能好好收拾一下北方的那些蛮人们,好好替咱们宋人也出出气呀!”
    杨文忠在军器监的时候大宋正在和西夏交战,深知宋人不少被边族欺负,而且他即便在回到了南方之后,也还是听说了北方不少事情,知道辽人已经不行了,但又来了金人,还是不时的袭击大宋的百姓,很是对这些北方蛮族感到愤慨,于是便对徐毅说出了这番话。
    他的话正中徐毅地下怀,于是脸色严肃了下来,然后转身面对杨文忠说道:“此事我当然也曾想过,不瞒你说,我之所以从两浙外海跑到这里建寨,其实并非是北方呆不下去了,而是想要在这里打下一个根基,现在咱们大宋最大的敌人不是辽人了,而是新近崛起的那些金人,我想金人占领了辽人土地之后,不断在我大宋边境袭扰百姓的事情你也有所耳闻了,可就是这样,朝廷却一味退让,权当没有发生,还沉浸在什么复燕云的喜悦之中,根本就没有看到北方这头正在壮大起来的恶狼,我之所以请你和你们全家过来,为的就是能多积攒一些力量,我现在部下都为水军,而金人却都是陆上地骑兵,在海上我自信碰上他们,绝对让他们讨好不得,可一旦到了陆上,以我们现在地部众的战力,恐怕远不是这些虎狼地对手,而能对付他们骑兵的,恐怕弓弩便是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了,所以我十分需要您和您的家人,能不吝手艺,帮我一把,一旦出现了金人犯我们大宋的时候,出现了他们祸害咱们大宋百姓的时候,即便我只是一个海贼,也愿意为宋人百姓们出上一把力气,找找那些敢于欺负咱们宋人的家伙们一些麻烦,只是不知道杨师傅是否愿意帮上我们一把呢?”
    当听完徐毅的这番话之后,这个杨文忠心中最后一条防线便彻底崩溃,也就是微微犹豫了一下之后,便双手抱拳,对徐毅深施一礼道:“杨某今天算是明白了雷老头他们为何会死心塌地的给你做事了,大头领果真是个明大义之人,以你的身份,尚知为咱们大宋百姓着想,我一个半死的老头子吃了一辈子宋人的粮食了,再不知道给宋人做点事情的话,那就真是连猪狗都不如了!只要大头领你还看得上我这把手艺,觉得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点用处,那我今天也就撂下句话,我愿意留下不走了!定当尽展我的所学,给大头领打造出来一批堪用的弓弩出来好了!”
    徐毅真是高兴了!这个倔老头终于肯答应给他做事了,那便意味着以后他将会拥有一批上好的弓弩,并能组建出一支精锐的弓箭部队了,于是也赶紧对杨文忠施礼称谢到:“多谢杨师傅了,徐某保证绝不辜负你等对我的期望!”
    杨文忠伸手将两个儿子叫过来对他们说道:“你们两个过来,赶紧参见大头领,以后他便是咱们的主公了,你们有多大能耐,就用出来多大能耐好了,别给咱们杨家丢脸才行!造不出来好弓弩,你们两个就别叫我爹了!”
    杨文忠的两个儿子于是赶紧过来对徐毅跪拜道:“参见主公,请主公放心,我们弟兄定尽展所学,为主公好好做事,绝对让弟兄们用上好的弓弩,不会辜负主公对我们的厚爱!”
    徐毅赶紧将他们二人搀扶起来,笑道:“快快请起,徐某受之有愧呀!以后还望你们兄弟多多扶持才是,咱们的弓箭手可都看你们的了!”
    雷通在一旁笑道:“老杨头这榆木脑袋终于开窍了呀!好呀!我看你已经比猪狗强上一些了!哈哈!”
    杨文忠立即扑过去掐住了他的脖子,两个老活宝立即扭成了一团,众人纷纷放声大笑了起来,这两个老活宝活了大半辈子了,居然闹起来比年轻人还有劲儿,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雷老爷子还有这么搞笑的一面呢?于是众人赶紧过去将他们两个拉开,不过两个人脸上也都没有一点恼怒的意思,相视也都大笑了起来。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诸葛连弩
    徐毅的时间很紧张,鸡笼寨上下忙碌不停,调配首批前往淡水河的人员,各种物资的调配,船只的准备等等,幸好现在有了高旭、贾钱等人,要不光是这个事情就能把他和手下的那帮武夫们给忙晕头,这种事情徐毅撒手不管,全部交给了其他人负责。
    而他利用这几天时间,一头扎到了工坊区里面,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这里,自从杨文忠父子答应为他做事之后,父子三人便散开在这里的木匠中挑选了起来,因为前期的培养,鸡笼寨现在拥有会木工手艺的人还真是不少,但制作弓弩不是一般的木匠活,粗手大脚的人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这种挑人的事情还是要杨文忠父子亲自去做,别人是帮不上什么大忙的。
    可这项工作一个一个的挑拣下去,耗费时间实在太多,于是徐毅干脆借用科考的方法,将鸡笼寨会木匠手艺的人集中起来,又让杨文忠出了几个实际操作的试题,让这些木匠根据他的要求制作出各种要求做的东西出来,然后标上名字,交到杨文忠这里审查,这样便方便了许多,手艺活怎么样,通过这些小东西一下便看出来了,一下便挑选出近百名合格的木匠,这些人便归于杨文忠管理,鸡笼寨正式成立了弓弩坊,功能完全类似朝廷军器监的弓弩院。
    光挑选出来工匠还不行,这些工匠都是半道出家。杨文忠地两个儿子便成了他们的入门师傅,立即开始将一些制作弓弩的入门知识传授给他们,比如如何选料,如何处理材料,如何进行拼接粘合,如何训弓等等,这些事情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对于这种事情。徐毅就帮不上什么忙了,于是便命人在工坊区为他们建造起一个规模不小的工场,剩下的事情就让他们父子去管理好了。
    处理过这个事情之后,徐毅又跑到了铁作里面。铁作也同样是一片忙碌之色,所有人正在秦胡子和雷通的指挥下,忙着建造一个规模相当不小的炼炉,这个炼炉和独龙岛的那个炼炉形制相似,但体积扩大了不少,一旦投产,所产地钢水将远超独龙岛的规模,而且他们还在附近正在建造数个熔炉,主要用来溶化铁水铸造所用。
    徐毅虽然在这方面不算是内行,但还是多少能提出一些意见的。而且他的意见往往可以给秦胡子还有雷通等人提供一个全新地思路。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敢小觑徐毅的意见,许多事情也都找徐毅主动商量,为了能出好钢,徐毅也颇下功夫,整日呆在工地,为他们出谋划策,权充一个顾问,但他从来不指手画脚的越过秦胡子二人指挥实际的工作,多头管理的危害他是知道的,所以即便他在这里呆着。基本也不影响他们二人的调度,让雷通很是感激。
    徐毅之所以这么做,更深一层的原因还是他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深,生怕说出来一些白话,闹出什么乌龙笑话,那就实在丢人大了!
    虽然他在建造炼炉方面没有什么经验,但对于设计一些补助的机械方面。他如果自认第二地话。绝对没人敢称第一,他倒是利用现有地技术设计出了不少补助的机械来。比如给炉内入料的斗车、搬运重物的门吊、各种组合滑轮手动葫芦,提高进风效率的风扇等等,无论拿出一张什么东西的图纸,都让这些人大呼精妙,特别是像雷通这样的大匠,许多东西当徐毅给他解释之后,马上都是一点既透,立即便了解了其中的奥妙所在,这些机械都可以大量减少人力消耗,而且为炼炉增加了送风的量,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都十分有用,很快连雷通也和秦胡子一样,开始将徐毅视为天人,认为像这种精妙的机械,也只有半仙一般地徐毅才能想出来的。
    可惜时间太紧,徐毅只能昼夜不停的绘图,将他暂时能想起来的一些补助机械,先绘成图,交给秦胡子雷通,这些东西画起来简单,想要造出来也不容易,只能放在以后让他们慢慢制造,想要把这些炼炉和熔炉完全造好,并投入使用,恐怕没有几个月是完不成的,而且徐毅还让他们分出一部分人手和精力,全力利用现有的那些小炉子,为即将前往淡水河那边的事情,提供充足地工具保障,不能因为建造炼炉等事情,耽搁了这个当前首要地事情。
    眼看各种前往淡水河的事情开始逐步到位,徐毅知道他也该启程了,不过启程之前地一个晚上,还是闹出了一个关系到未来他们战力的事情。
    因为这里大部分人都很忙碌,徐毅没事是不会干扰他们的,于是这些天他们大多都利用晚上吃饭的时候,聚在一起边吃边说,徐毅也通过吃饭的时间了解一下各方面的进度问题,适时的调配一下人手,渐渐的形成了一个惯例,一到吃饭大家都往议事厅跑,有事说事,没事吃饭,而就在他们即将启程之前最后一个晚上的时候,杨文忠说的事情引起了众人的一场大讨论。
    杨文忠知道徐毅马上要离开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他肯定是见不到徐毅了,于是便请示徐毅,弓弩坊一旦可以投产的时候,主要生产什么东西,就是这个问题,引起了众人的讨论,徐毅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于是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要大批制弓,有人说要制弩。
    说大批制弓的人意见是弓比弩造价要低,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