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海贼 >

第268部分

大宋海贼-第268部分

小说: 大宋海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去,远远的飞行了一段距离之后,重重地插在了靶子上面,弩箭直没入到了箭靶一半还深,这样的力道,即便敌人穿着重甲,也不虞射不死他。
    最让徐毅感到喜欢的还是这个肩托,别小看了这个肩托,对于瞄准的时候,它可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要不就以他射箭的水平的话,第一次用这个东西,直接就射二百步外的靶子地话,简直就没有一击而中地可能,可有了这个肩托之后,精度大为提高了不少,可见这个肩托对于弩的精度起到了多大地作用,当然,他亲手改制的那个弩机同样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一点他比谁都明白。
    徐毅捧着这把全新的神臂弩还是觉得有继续改进的余地,这个神臂弩上弦的时候实在太费力,一般臂力的人很难将它挂上弦,如果再能加一个小型变速齿轮的话,用绞盘上弦的话,可能会方便一些,不过他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再让他搞下去的话,恐怕这个神臂弩真的就变成了怪物了,这个事情还是放放再说吧!
    徐毅将这把神臂弩交给了李波,当即据为了己有,这可是个宝贝,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用上呢!
    弓弩坊经过这段时间之后。已经开始全面启动了起来,大型地工棚里面工匠们忙的热火朝天,徐毅在杨文忠父子的陪同下。巡视了一圈,发现杨文忠果真按照他所说地,开始采用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弓弩的生产。
    这里的每一个工匠,都专职负责一个很小的配件制作,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人负责整把弓弩的生产,这样的一来。他们的生产速度便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而且由于他们天天只制作一个部件,对于这个部件的性能了如指掌,闭着眼睛都能熟练的制作出来,在这个部件上面绝对堪称专家中的专家,所以制作出来的各种部件都堪称精品,基本绝无瑕疵可言,这些部件在后续的组装工序里面,减少了不少麻烦,基本上做到了彻底的统一形制和质量。所制的弓弩件件都堪称上乘之作。
    徐毅拿了一把已经装配好的弩抵在肩膀上瞄了一下,看到这种普通的弩也装上了肩托,便知道杨文忠他们已经认同了这个肩托地作用,于是对杨文忠笑问道:“看来杨老爷子果真吃透了这个肩托的作用了,弩身上加了这个肩托之后,发射时稳定性得以大副提高,对于初学者也更容易掌握了,随便一个人拿上了这种弩,都能很快成为神射手了杨文忠连连点头:“不错!自从主公离开之后,我便立即做了一把普通的弩。加上了这种肩托,发射的时候确实感觉舒服了许多,瞄准也方便了一些,最可贵的就是您说的稳定性。得以大幅提高,以前我还真是小看了这个肩托了!”
    徐毅掂量了一下这个普通的木弩的重量,加上了这个肩托之后,确实增重了不少,于是又给杨文忠出了一个馊主意:“这个肩托其实用不了这么结实,不妨做成镂空的可能重量更小一点,不妨试试好了!反正又不用拿着它去砸人!”
    杨文忠这次很是当真的记下了他地这个主意,答应明天就试试。
    对于这里的生产情况。徐毅问杨文忠道:“用了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方法之后。这里的生产情况怎么样了?”
    杨文忠赶紧回道:“主公地这个流水线作业的方法果真厉害,以前像这种木弩。每个工匠一天也不见得就能制成两付,现在产量几乎翻了几个跟头,快的连我开始都觉得不敢相信,我现在这里有一百多名工匠,如果全都开工制作这种木弩的话,现在一天我们便能产出来五百付以上,足够咱们使用了!”
    徐毅听了连连点头,有了这个弓弩坊之后,他们以后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去陆上花钱买那些弓弩了,而且他们现在自产的这些弓弩,无论是质量还是威力都堪称上乘之作,比起他们以前装备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弓弩,不知道强到什么地方去了!
    弓弩坊除了制作弓弩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地工作,便是要制作箭支,所以虽然这里有一百多工匠,但实际上制作弓弩地工匠还不足三分之一,其余的人基本上都在制作箭支,要不有弓没箭,还是白搭!
    徐毅看着那些工匠们先将木料破开成规定地方木条,然后再手工削制成圆形,在上面装上了铁作送过来的箭簇,尾部装上了箭羽,制成箭支,于是饶有兴趣的拿起来几支箭掂量了掂量,几支箭重量并没有他想想的那样平均,似乎有重有轻,便知道这是因为制作的时候,每个人的手头切削的力度不同,造成的这种结果,于是摇头笑道:“这样制箭光是削箭杆就够费力了,虽然算不上是细活,但也马虎不得呀!每个人制出来的箭杆重量都不很一样,而且前后粗细也不太一样,这样难免会造成失准,看来这两天我又有事情做了!我要给你们弄几台木工机床出来,你们只要将破好的木料放进去,便能很快制成统一规格的箭杆,省得你们用这么多人手来削制箭杆了!”
    杨文忠闻听大喜,这个制作箭杆的工作枯燥而且乏味,大批生产箭支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偏差,看来徐毅又有好办法了。
    巡视了一遍弓弩坊之后,徐毅回到了家中,立即一头扎到了书房里面,挥舞起他的碳条,开始在白纸上勾画了起来,连晚饭都忘了去吃了,反正这种情况大家也早已习以为常,也都不奇怪,迎春她们于是干脆就将饭菜送到了他的书房里面,让他吃完之后再干。
    这次徐毅又没有让众人失望,一天一夜的时间,便绘制出来了几张图纸,找来了唐有成,将图纸交给了他,唐有成看了半天愣是没有看出来这上面画的是什么东西,徐毅于是只好给他详细解释了一番,唐有成才明白过来,这些家伙原来就是给他们木匠们专门设计的几种木工机械,比如靠水力驱动的轮锯、多片锯,脚踏的圆木机,手摇的钻孔机等等,林林总总不下七八样之多,这些东西单靠他唐有成是做不出来的,起码锯片还有那些刀片、钻头还是要找秦胡子给他打制,不过有了这个图纸之后,唐有成也就知道了该怎么做了,这里有的是水资源,他领着木匠们造出几个水动力机械还是没有问题的!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轧钢机
    自从徐毅从淡水寨返回鸡笼寨之后,这里的工匠们便再也不能消停了,徐毅像是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围着工坊四处乱转,并从铁作和木匠那里调集来了一班能工巧匠,跟在他的身边,随时为他调用。
    刚刚弄过了弓弩坊制造箭杆的圆木机等木工机械之后,徐毅便又扎回到了任斌的铸炮坊,这里按照徐毅的要求再次修改了布置,看着那些铜匠们挥汗如雨般的一锅一锅的抬着笨重的坩埚,往返于铸模之间,将铜汁灌注入前期任斌他们制成的火炮泥范之中,其中辛苦程度可想而之。
    徐毅立即召集人手,为铸炮坊设计制作了可以来回推动的活动门吊还有几辆翻斗坩埚车,以此来替代部分那些铜匠们的沉重体力劳动,并且改进了这里的各种起重设备,使这里的工作的效率可以大幅提高,铜匠们和徐毅还都不是很熟,只知道他就是伏波军的大头领,只是没有想到他们这个年轻的大头领年纪居然不算大,搞起这些事情的本事却连他们这些工匠们都各个自愧不如。
    这些绑来的铜匠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安抚之后,也只好面对现实,老老实实的留了下来,让他们庆幸的是,伏波军虽然将他们绑来,却没有虐待他们,天天好吃好喝好伺候着他们,也没有人动辄对他们打骂,当他们是奴隶使用,这一点让这些本来吓得不轻的工匠们感到备受安慰,而且伏波军的人也答应了他们,只要他们好好做事,很快便将他们的亲人也接来和他们同住,保证他们吃喝不愁的生活,有了这个保证之后,这些工匠们更加安心了许多,不敢说他们干的是热火朝天。起码没有人出现明显的怠工现象,而且不少工匠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保证他们铸造的物件尽量少出现瑕疵。
    铸造火炮说起来简单,其实事情并没有徐毅想象地那么容易,火炮的铸造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模具的制作,虽然徐毅已经提出要改用铁范铸炮,但铁范的制作也需要时间来进行。万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铁范没有制成之前,他们还只能靠泥范来进行铸造,而泥范的制作甚为繁琐,要选用上好的粘土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等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地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使之彻底脱水,否则如果泥范不干的话,铜汁灌注进去之后,便可能会产生气泡之类的瑕疵,影响到火炮的质量,而制成一个堪用的泥范,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才是徐毅离开鸡笼寨到淡水寨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里才铸造出寥寥几门铜炮的缘故。每一个泥范铸成的一门火炮都可以说是世上独一无二地产品,绝对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两门炮出现,这样做对于人力物力的浪费都颇为严重,以伏波军目前这种人力物力,是无力大批开始生产火炮的。
    了解过了这些事情之后,徐毅知道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一点,也知道任斌确实已经尽了他的全力了,于是也不再催促他们,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先继续用泥范铸炮,而他的注意力便转到了铁作那边。
    秦胡子和雷通两个人也已经召集了他们铁作的一些精于铸造地工匠。开始试制起了铸炮铁范。有了前面铸炮的经验之后,铁范的铸造相对难度也就小了一些,这个事情徐毅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瞪眼在一旁干看,因为他也不知道铸炮的铁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切只能摸索着前进,在铸造方面。他是没有发言权的。至多也只能说说他要的尺寸。
    天天泡在工坊区里面,徐毅几乎忘了他还是偌大一个伏波军的大头领了。各处的政务他几乎不管不问,只每天听取一下各处汇集到鸡笼寨的情报,了解掌握一下各处地动态,其余地事情他基本撒手不管,而是将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工坊区里面。
    不过他在回到了鸡笼寨之后,收到了孔庆西送回来的一个好消息,孔庆西声称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广州外海,并收服了当地最大的地头蛇郑广,郑广所部已经归顺了伏波军,不日便将他们这些新收之人尽数送回独龙岛进行操练,让徐毅放心,至于他是怎么收服了这个郑广的,孔庆西没有详细说明。
    对于这个消息徐毅当然是十分高兴,这样一来,他们伏波军的势力便延伸到了几乎整个中国沿海,再往南的话,恐怕就要到海南岛去了,屈指算一下,他目前麾下居然已经有了七八支船队了,其中有水猫麾下的倭国劫掠船队、方书在高丽沿海地劫掠船队,苗方在渤海湾地船队,刁斌在两浙路沿海的船队,福建有王峰地船队,独龙岛还有一支王直的戍守船队,现在又多了一个孔庆西在广东沿海可以称雄的船队,这还不算林雄在杭州拥有的那支镖局快速护航船队和他目前控制的鸡笼寨和淡水寨的这十几条船,所有船队加在一起的话,连他自己现在都不清楚自己伏波军到底已经拥有了多少船只了,粗略估计一下,单是上千石以上的船只,他们现在拉出来二百条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小一些的渔船、货船。
    照这么下去,再有一两年时间,单是中国沿海,恐怕真找不出来可以与他们想抗衡的海上力量了,这种状况放在三年前,徐毅刚到这里的时候坐在靳老虎那条破船上,连想都不敢想一下,要不是因为北方的缘故,徐毅现在都有心组织一支大规模船队,来一次环球大巡游了!
    一想到这里,徐毅便觉得自己信心百倍,如果再用一年时间,打造出一支堪用的步军的话,那这个世界上。他还真觉得没什么地方伏波军不敢去招惹一下的!
    眼看铸炮铁范他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他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早先提起的甲胄问题上,这个事情也耽搁不得,水军不装备甲胄倒也无妨,可一旦要组建步军的话,兵卒没有甲胄的话是万万不行地,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里,甲胄的作用一点不比兵器的作用小。对于上了战场的兵将来说,没有一身可以防护他们安全的甲胄,面对敌方千军万马的冲击的时候,单是心理上需要承受的压力就绝对可以让一支军队士气大落,严重地话甚至可能造成部队的崩溃。
    所以徐毅一点也不敢小看这个甲胄的问题,现在他们有了大型的铁作、弓弩坊、铸炮坊、火药坊、船场、木工作坊等等工坊,单从武器上来说他们已经可以初步达到了自给自足的地步,甚至还能称上是当今世上最高科技的武器,放眼天下,能在兵器上和伏波军对垒的势力团体还真没有几个。即便连大宋朝廷那庞大的军器监的武器,徐毅现在也不怎么看的上眼了!但对于他们目前地甲胄装备的方面,伏波军就落后太多了。
    以目前伏波军的工场来说,他们只在独龙岛上拥有一个可以制作服装的作坊,而且这个作坊还是当初迎春一手操办起来的,也就是拥有数百名岛上的家眷专门为伏波军上下人等缝制衣物、船帆等物,离制作甲胄的工坊相差甚远,这个问题也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想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徐毅不敢再耽搁时间,前期他和雷通他们这些工匠们商讨过目前宋军常用地几种甲胄,但这些甲胄制作繁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支撑,这恰恰是他们伏波军目前最大的弱项,他们说起来在独龙岛和流求岛已经拥有了移民数万人,可这些人大多都要去从事同样紧要的土地开发,还要在建筑、石炭、采伐、造船方面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真正堪用的人手并不是太多。而现在他们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流求岛两处寨子的开发。靠去陆上采购也不行,他徐毅现在没有富裕到可以大批采购甲胄的地步,他的钱现在只能用在采办那些他们没有的资源上面,比如钢铁、铜、锡、草药、粮食等物上,绝对拿不出大批金钱投入到采购甲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