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海贼 >

第492部分

大宋海贼-第492部分

小说: 大宋海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倡听了之后,知道徐毅心意已决,但是却又看不出徐毅对皇上封他的这个都指挥使有什么不满,也不敢过于坚决,只是又劝了徐毅一番,但是都被徐毅再三婉拒,于是知道怀里面的这个圣旨,看来是交不给徐毅了,只好作罢。
    徐毅看到倡一脸沮丧的神情,又说了一些客气话,令人设宴款待倡。招来了杨再兴、高俊等人坐陪,席间倡看到偌大一个帅府。酒宴很是简单,更无美女献舞之类的节目。显得十分节俭,毫无奢华之感,和大宋官员之间举行地酒宴一比,简直堪称寒酸,于是便更对伏波军刮目相看了几分。
    宴罢之后。徐毅和倡又谈及了一些东京汴梁的情况,得知赵栩即位之后,十分勤政,而且也确认了赵栩确实抗金之心十分坚决,颇有一代明君地风范,也就放心了下来。他就怕自己拼死拼活在这个地方和金人猛干一场,赵栩登基之后,却又步了赵构的后尘。又当了一个逃跑皇帝,那他就算是彻底白忙活了。那他付出地所有努力也就彻底付之东流了,但是现在看来。他不用再为这个事情担心了,只要赵栩不是个笨蛋。假以时日,大宋中兴倒也不见得就是个虚幻,于是随口也说了一些对朝桐政的建议。
    其中包涵了不少有关大宋政令方面的不少弊政,还有徐毅自己提出的不少相关解决办法,听了徐毅的这些话之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倡被徐毅地见识大大的给震撼了,因为徐毅凭借着后世诸多知识提出的这些解决办法,对于倡这个古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新奇了,于是倡立即彻底丢下了宣旨一事,和徐毅长谈了起来,一番攀谈,徐毅的见识更是令他折服不已,暗道如此一位高才之人,却偏偏落海为盗,而没有为朝廷所用,实在是大宋的遗憾!
    思量再三之后,倡又提及了封官一事,他干脆将朝中因为圣上要封赏徐毅官职一事,引起了纷争告知了徐毅,也表示以徐毅只能和所获战绩,只给一个都指挥使实在是有些太低了一点,并表示此次回去之后,定要禀明圣上,为徐毅求得一个合适的官职。
    徐毅先是听了黄潜善居然因为阻挠给自己封官一事,被赵栩贬出了京城,很是感到意外,这个黄潜善要说他也是听闻过地,大宋奸相之中黄潜善也算是一个,只不过没有秦桧那么出名罢了,没成想现在却因为只是阻止赵栩给自己封官,却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宰相的位子没登上,居然就被活活气死了,可叹大宋以后算是少了一个祸害,不由替大宋感到庆幸。
    可是当他听倡说要再为自己进言,找赵栩为自己求更高地官职,于是便笑了起来,连连摇头推辞,说什么都不让倡去为他争取这些东西,自己和赵栩是什么关系呀!倡肯定是不知道的,自己不但和赵栩早已认识,而且相处地相当不错,更加上这次怡庆到汴梁省亲,赵栩估计很快就知道自己是他的妹夫,求官一事岂用得着倡这个芝麻小官说话呢?这大宋地官,他还真是瞧不上眼,更不爱做,即便给他封个王爷又能如何?所以徐毅谢过了倡的美意之后,再次婉拒了他。
    倡实在想不通徐毅为何如此对当官不感兴趣,要知道现如今天下没几个人不想当官地,可是在徐毅眼中,大宋的官职,似乎对于他来说一点诱惑力都没有,甚至隐约中还有一点避如蛇蝎一般,搞得倡一头雾水。
    徐毅在和倡的交谈之中,才得知了李波在汴梁城头弄的那一出好戏,居然大逆不道的率先不顾城下的大宋朝臣还有皇室宗亲的性命,开弓放箭射杀金兵,招致那些朝臣还有皇室宗亲伤亡惨重,差点被赵栩杀掉,后来还是倡领太学学生纠集了大批城中百姓才将李波救下,面出一丝苦笑,这个李波自从跟了自己之后,现在还真是一点都不将大宋的官员还有那些皇亲国戚放在眼里,居然敢作出这样的事情,可见自己这些手下,现在真不当他们自己还是宋人了!这些事情李波回来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对徐毅说起来过,想必李波也不想让徐毅和当今这个大宋皇帝赵栩,因为此事产生什么不快。
    但是转念一想。也幸好是他派李波到了汴梁。保护赵栩。要不然地话。李波不率先放箭阻敌于城下地话。搞不好被金军这一弄。东京汴梁就真地要完蛋了!赵栩在城中如果也被金军给掳去地话。那大宋此时恐怕已经就到处都是军阀割据。一片大乱了。还何谈举国抗金。中兴大宋呀!看来他无意之中派李波去汴梁。又为大宋立了一功。自己还真就成了一个改变历史地关键因素了!
    徐毅对倡连声道谢。谢他仗义执言。救下自己地属下。倡摇头道:“此事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士子应该做地。那些被俘地朝臣。说起来是食大宋俸禄。可是却在金军兵临城下之时。一味逃走。才落得一个这样地下场。怎么能怪那李校尉大逆不道呢?但不知徐将军又为何要谢我呢?难不成将军认识这个李校尉。或者是这个李校尉地朋友吗?”敢情倡只是将这个事情随口当作饭后地谈资说来给徐毅听地。压根就不知道这个李波就是徐毅地手下大将。
    徐毅这才知道原来倡压根不知道李波地真是身份。于是赶紧掩饰道:“哦!我只是听说了此事之后。颇为那个李校尉感到不平。陈大人仗义执言。倒是颇令在下敬佩。所以才为这个李校尉还有天下之人谢你!呵呵!”
    倡听了徐毅地话。也不再深究了。又和徐毅说起了有关治天下地事情。特别提了有关这次他从大连港过来地时候。沿途看到地那些百姓地情况。问徐毅是如何如此快地得到了这里百姓地支持地问
    “很简单!天下地百姓什么地方地都差不多。要知道天底下最多地还是穷人。他们地愿望其实都非常低。只要有一块可以立足之地。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便足矣。可是这么一点需要。都难以得到满足。伏波军之中地将士们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出身。深知百姓地不易。我们便在到了这里之后。杀了当地地贵族还有一些无德地大户。没收了他们地田产之后。分给了当地地赤贫人家。所以很快便得到了他们地拥戴。要不然地话。但是应付当地百姓地敌视。我们这点兵马。都不足以使用了。还何谈和金国对垒呢?”徐毅倒也没有瞒倡。这种事情当地人都知道。没隐瞒地必要。
    倡立即恍然大悟。徐毅地这一招果真够厉害。那别人地东西收买人心。一点本钱都不用。便立即得到了这里地百姓地拥护。真可谓是釜底抽薪呀!于是更对徐毅不敢有半点轻视了。
    其实徐毅也对倡的这个名字很有点耳熟的感觉,仿佛在什么地方听说过他的名字,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到底在哪儿听过或者是见过这个倡的名字,后来他们又聊到了徽宗手下的八贼,而不是以前历史上所说的六贼的下场的时候,听说了这些人全都已经被杀或者是死于非命之后,忽然才想起来这个倡的来历。
    徐毅有点不敢相信,今天居然又见到了一个历史上的牛人,这个倡可不是一般的人,史上此人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却很有名,此人别看只是一个太学学生,家境贫寒,但是却不甘人下,仗义执言而闻名遐迩,史上此人以学生身份,联络大批太学学生,在金兵攻打大宋的时候,上书钦宗为民请愿,怒斥童贯、蔡京等六贼,后来得到朝野官民的支持,硬是将六贼给扳倒在地,让钦宗诛杀了这六贼之中的三人,彻底清除了徽宗手下这几个超级大奸臣的势力,给大宋赢得了一次复兴的机会,要不是徽宗后来抗金之心不坚定,保不准历史上金兵也不见得就能破了汴梁,将徽宗和钦宗二帝给抓到金国,惨死在哪儿!
    由此可见此人绝对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物,这么算来,中国历史上曾经的爱国学生运动,此人绝对堪称是开山之人,后来倡还做过一件重要的事情,联合太学学生和民众力挺李纲为相,也获得了胜利,算得上的大宋士子之中的一个杰出代表了。
    只是徐毅技艺之中,这个倡下场却很惨,人生几起几落,先是在钦宗在位的时候,被清算学潮运动的时候被捕下狱,后来在一些有识的大臣的强烈要求下平反昭雪,重新得以功名,被任命为什么官徐毅就不记得了,但是后来到了高宗赵构上位之后,南宋小朝廷南逃迁都临安之后,倡见宋高宗罢免李纲,就上书请求留下李纲。罢免黄潜善、汪伯彦等,宋高宗没有答复。倡又请求宋高宗亲征。以迎回二帝;对不图进取的将领予以治罪,来振作士气;宋高宗车驾应该回到东京。不应该到金陵去,也没有得到宋高宗的答复。黄潜善等人极力怂恿宋高宗去金陵,倡又上述请求罢免黄潜善等人。
    这时适逢平民欧阳澈上书建议改革政治,抵抗金人,斥责黄潜善等人。黄潜善就用话来激怒高宗皇帝。说如果不赶快杀掉倡等人,又会有鼓动众人伏阙上书地事发生。宋高宗为一己之私利,决定杀掉倡等人,就和黄潜善密谋,以除掉倡等人。建炎元年倡与欧阳澈一起被杀于集市上。
    倡这个一代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伟大地爱国者、民族英雄。就这样魂归天国!当想起了这个事情之后,徐毅对这个倡也立即刮目相看,虽然这个倡远没有岳飞、韩世忠那样大将们的威名。但是此人地德操却足以令天下人所敬仰了,于是徐毅对倡的态度也变的更为亲切了许多。
    倡当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了。但是看到徐毅对自己的态度也变得更为亲切了许多,心中很是高兴。也不管时间了,和徐毅彻夜长谈了起来。
    两个人聊的相当投机。只有一种相见恨晚地感觉,倡又忍不住劝徐毅,要徐毅接受圣上的赐官,以此得以正名,以后也可以更好的为朝廷办事。
    虽然和倡谈的相当投机,但是对接受赵栩赐官一事上,徐毅却丝毫不肯退让,他说什么都不会去当大宋的官的,政治这个东西实在是肮脏地厉害,自己一旦淌到政治这池子污水里面,别看他以前和赵栩关系相当不错,也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徐毅在这一点上毫不含糊,依旧是婉言谢绝,是哦什么都不答应。
    倡倒是真想不通这个问题了,按照徐毅的才干,如果徐毅能到朝中为官地话,那对于大宋是何等的好事呀,而且徐毅地好多想法,一旦实施的话,大宋何愁不能中兴呢?但是他也彻底看出,徐毅是压根就不打算当这个大宋地官了,于是对徐毅如此淡泊名利,只为一心报国的品德,更是钦佩不已了起来。
    “但是徐将军想过了没有?即便您淡泊名利,丝毫不想为官,但是也总要为您地这么多部下着想吧!以下官看来,伏波军能有如此军威,不是我腹诽将军您,这绝非将军一人所能为的,将军手下肯定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大将,要不然也不能打得金军如此狼狈,您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起码要为手下的这些将士们着想一下吧!
    您不为官,那您的这些部属也不能进阶,即便获得多大的功勋,也不能得到任何朝廷的奖赏,他们难道就不会有一点不满吗?所以将军最好还是能接受当今圣上的赐官,也可以以后为将军手下的这些将士们谋得一个晋身,成就他们的功名!
    还有就是,要知道贵军现在只能算是一皱军,靠得都是你们一己之力在对抗半个大金国,打仗消耗之巨下官在这些时日之中深有感触,圣上天天为了这个事情头疼不已,连朝廷都为军资短缺尚在发愁,无法大批招募兵马,出兵北上抗金,何况以你们一己之力,在此和金国对抗呢?
    假如将军接受了圣上赐封的官职的话,那么伏波军以后便算是大宋的兵马了,贵军在此抗击金军,也就算是大宋辖下的大军,朝廷自会为贵军拨发大批粮饷军资,贵军也可以借助这些军资粮饷,在金国这里得以更大的发展,甚至还可以直接从大宋补充兵马,岂不更是两全齐美的事情吗?
    将军只要接受了朝廷的任命,许多难处自然都迎刃而解,所以在下官看来,将军接受了圣上的赐封,绝对是个好事呀!”
    倡洋洋洒洒的说了这么多,力陈徐毅接受朝廷任命的各种好处,还有不接受任命的坏处,还是想要说服徐毅,这些道理对于徐毅来说,自然也早已考虑到了,但是倡所说的这些事情,在徐毅眼中,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首先,关于自己手下的这些将领们来说,都是他一手从伏波军提拔起来的,伏波军现在是自成体系,说白了,跟个国家没多大的区别,这些将领们自然不会想着去大宋朝廷里面再谋个什么功名了,忠诚上,经过这么多年的深交之后,这些将领们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徐毅不必担心这个事情,对于他们以后立下战功之后,自然他会以伏波军的体系,来对他们进行封赏,而不会让他们去接受大宋的官职或者封赏的。
    对于后来倡说的粮饷的问题,虽然确实只要徐毅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朝廷就没有理由不给他们调拨粮饷,可以很大的缓解他们的难处,但是这么一来,伏波军就要受制于朝廷的管制,失去了自主的权利,说起来也只能算是得不偿失。
    更加上徐毅早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起兵和金国使劲的干一场,暗中早已偷偷的在提前做准备了,这些年伏波军积累起来的财富,他自己都数不清楚,而且他们储备起来的粮食,别说他们这几万兵马吃了,即便是再来几十万,他也应付的来,还有就是在兵器上来说,伏波军早已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兵器供应体系,各种工坊种类齐全,装备的兵器比起宋金两国都先进到了天上,数量也足够维持他们使用,加上近期连战连胜获取的大批物资,起码在短时间之内,他不必太为物资问题担心,所以为了伏波军的**性,徐毅压根就不在乎能不能得到大宋的支援。
    所以在倡说了这么多之后,徐毅淡然一笑,还是给他回绝了。
    倡算是彻底没辙了,徐毅在当官这件事上水火不侵,他再这么劝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于是哀叹一声,彻底作罢。
    两个人整聊了一个晚上,待到天亮之后,倡带着无限的遗憾,对徐毅告辞,徐毅送给了倡不少的礼物,但是都被倡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