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406部分

混在东汉末-第406部分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遂笑着说,如果你能筹集两个月的军粮,我们就可以追一追,如果没有,还是算了。这追到山里去可不是件小事,什么都得自己带,你别指望羌人会给你留点粮食,他们要有粮就不会来抢了。
    袁术叹口气,想起袁家为了袁绍北征做出的努力,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他现在要是有这么多粮食,只怕连刘修都要听他的,还怕什么羌人啊。杀,杀到羌人的老巢去,把他们杀得血流成河,干干净净。
    名将,不仅是用人命堆出来的,也是用钱粮堆出来的。
    袁术郁闷归郁闷,却也不肯冒险,他在武都转了一圈,然后从散关进入关中,大摇大摆的回长安了。
    刘修比袁术回去得还早,洮水大捷之后,派走了袁术和韩遂等人,他就立即着手处理羌人俘虏。钟滇死了,那些羌人也没有更多的指望,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听谁的,至于能听多久,那是后话,谁也不敢保证。刘修也没有指望一下子把这些羌人全部变成战士,他只求暂且稳住这帮人。
    他首先安排了北宫伯玉,北宫伯玉的部下没有什么损失,基本保持完整,大概还有五千多人,他让北宫伯玉进行jīng挑细选,选出两千jīng锐,组建了翼蛇营,在朱雀七宿中排第六位。这两千人必须听他指挥,当然也由他负责调拨军饷。其他人安排到湟中屯田自守,战事紧张的时候,再酌情予以征调。
    其他的羌人,刘修本打算带回关中屯田。可是阎忠反对。他说,为什么凉州羌乱不已?就是因为羌人和汉人的习俗不一样,把羌人引到汉人的地界屯田,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为以后埋下祸根。这件事从赵充国内迁羌人屯田就错了,将军不能再犯。汉人的地为什么要让羌人来种,而且还时不时的要被羌人偷,羌人抢?你以为教化几天。他们就能变成谦谦君子?
    刘修开始觉得这是阎忠从凉州人的利益出发的一面之辞,可是后来和很多人接触之后,他发现这的确是个问题,汉羌之间的生活习惯差距太大。在短时间内很难融合到一起,一旦有了矛盾,哪怕原本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因为一个是汉,一个是羌。就很容易扩大成民族之间的矛盾。
    再联想到并州的情况,想到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刘修决定采取阎忠的建议,逐步的把羌人移出凉州。羌人怎么办?到原属他们的地方屯田。对于他们生存的确困难的问题,刘修对几个羌军营做出保证。我会用其他的方法来救济你们,作为你们听我命令的报酬。
    羌人将信将疑。不过也没有太jī烈的反对,一是刘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欺骗过他们,二是就算刘修是在骗他们,他们到时候再反也不迟,反正羌人生在大山里,死在大山里,要想回到大山,刘修也拦不住。
    暂且解决了羌人的问题之后,刘修赶回关中,凉州暂时是太平了,但能不能长期的太平下去,最终还得看关中发展得怎么样。
    战事结束,各路大军先后返回各自的驻地。赵云和刘修详细商讨了并州的未来之后,带着并州军离开,徐荣、麴义各自奔赴自己的岗位,韩遂随着刘修在关中等待朝廷的诏书,凉州汉军各营根据刘修的安排,各自到自己的防区驻扎,每人都领到了一部分羌人俘虏到各郡屯田,已经组建的羌军四营也依例办理,只是分配的羌人少一些,屯田的位置也比较讲究,确保他们不会饿死,也不会因此坐大。麦子种下去之后,他们就奉命入山打劫,按照刘修和天狼定下的老规矩,刘修以成本价提供军械,羌军用打劫所得来支付这些费用,并另外象征xìng的奉献一部分战利品以示对刘修的臣服,其他的由他们自己分配。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初,刘修巡视完了关中各个屯田点,返回长安,长公主正在准备端午节,府里奴仆们来来往往很热闹。学堂里放了假,刘协、刘和也呆在家里,跑前跑后的帮着长公主忙活,一看到刘修进门,刘协炫耀的举起手中的粽子,稚声稚气的叫道:“阿翁,看我包的粽子。”
    刘修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刘协小手里的粽子,疑huò的说道:“你这粽子几个角啊?”
    “一,二,三协认真的数了数,不满的嚷道:“四个角嘛,阿翁,你怎么不识数啊。”
    刘修忍着笑,又问道:“那阿协能不能告诉阿翁,四个角的粽子,有几条边?”
    刘协用手指挠着头,翻来覆去的看着手里的粽子,似乎搞不清那些并不分明的过渡算不算一条边,眨着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看着刘修。
    “好了好了,赶紧拿去煮,要不你们就得吃生的了。”得到消息的长公主带着两个shì女赶了出来,连轰带赶的把两个小家伙骗走了。刘协和刘和不舍的拿着粽子去了厨房,刘修和长公主一走向中庭走去。
    “有个人,拿着你说过的牌子,等了你半天了。”长公主悄声说道。刘修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牌子,过了一会儿,他才会过意来,停住了脚步:“他在哪儿?”
    长公主愣了一下,“在客舍。”
    “那你先忙着,我去见见他再和你说话。”刘修说着,转身就去了侧院。长公主诧异的看着他,不解的撇了撇嘴,却又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怠慢那个看起来有些怪异的客人。
    “长公主,五彩丝已经挂好了。”一个年轻的shì女走了过来,将几根彩sè的丝绦递到长公主手中:“这是给两位少女准备的手索,奴婢是现在就去替他们扎起来,还是由长公主亲自给他们扎上?”
    长公主想了想,接过丝绦笑道:“还是我收着吧,待会儿让他阿翁给他们扎上。”
    那shì女眼睛一闪:“卫将军回来了吗?”
    “刚到家,你回来的时候,没看见门口的车马吗?”长公主一边往里走,一边笑道。那shì女也笑了一声:“奴婢只道有客人来了,却不知道是卫将军回来了。”
    说着话,长公主已经进了内庭,那shì女想了想,转身又出了门。她刚刚离开,长公主又走了出来,一看院中无人,不由得一愣,不高兴的沉下了脸,嘟囔了一句,“这新来的就是不懂规矩”,又叫来一个shì女,让她去厨房看看雄黄酒准备得够不够,刘修既然回来了,难免有会有家属不在此的部将会来吃饭过节,其他的还好说,酒准备少了只怕未必够用。!。

第四卷 黄巾乱 第359章 出轨
    刘修匆匆走进了客房,正在看书的戏志才听到脚步声,起身到门口相迎刘修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上下打量了好一会,满意的笑了:“看起来jīng神不错”
    戏志才一笑:“谢将军挂念,志才在鲜卑每天吃肉喝酪,身体比以前还结实呢”
    “这里不是说话之地,你随我来”刘修带着戏志才出了门,向书房走去,转过一条小巷,刘修推开门,吩咐赶过来迎接的郭嘉道:“到门口关照一声,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准进来”
    郭嘉应了一声,轻快的走了出去,刚出了小院,就看到一个侍女快步走了过来,抬腿就要进院子郭嘉连忙拦住,那侍女急道:“我有急事要禀告将军”
    “将军刚刚吩咐过,有急事也得等他的允许才能进去”郭嘉看看她,笑得很温和,态度却很坚决,挡在她面前一步不让“要不你等我进去通报一声?”
    “是这样啊”那侍女犹豫了一下,探头看了一眼屋里,又笑道:“既然将军有事,那我就先去回报长公主”说完,向郭嘉笑了笑,转身走了郭嘉微笑着,看着她消失在一个小门内,这才转身回到书房内,凑在刘修耳边说了两句刘修想了想,没有多说什么,指着戏志才道:“这便是你的同乡戏君志才”
    郭嘉一听,又惊又喜,连忙重向戏志才施礼戏志才含笑打量着郭嘉:“将军,这便是你提及过的郭嘉郭奉孝?”
    “是啊怎么样,还是个可造之材?”
    “将军看人的眼光一向高明”戏志才笑呵呵的说道:“奉孝虽然年幼,可是处理的几项事务都可圈可点,将来必成大器”
    郭嘉不好意思的坐在那里红着脸,给他们煮茶他在刘修身边做书僮,戏志才送回来的那些消息全部经过他的手处理,虽说他只是负责整理一下,并不涉及太多的机密,但是戏志才那些神鬼莫测的手段、jīng辟入微的分析早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直在想象这位隐身在黑暗中的大才是何等样人,没想到今天出现在他面前的戏志才却是个其貌不才的书生重要的是他刚才已经奉长公主之命检查过戏志才的令牌,却没有想到他就是戏志才,只当他是一个普通的密谍
    戏志才看出了他的窘迫,轻声笑道:“奉孝为秘事者,要隐于众人之中,外表越是普通,才越便于行事一块玉如果打磨得非常jīng致,如何能藏身于顽石之中?可是如果有石衣包裹那就方便多了”
    郭嘉连忙躬身致谢:“多谢先生教诲,嘉定铭记在心”
    戏志才微微一笑:“将军,此子将来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刘修大笑,心道这是必须的要不然我花那么大代价干什么两人说了几句闲话,水开了郭嘉泡上茶,恭恭敬敬的送到两人面前然后安静的在旁听着
    戏志才双手握着杯子,呷了一口茶,品了品,这才轻轻的放下杯子,慢悠悠的说道:“鲜卑如今已经乱成一团糟,正月初,我安排慕容风的旧部从虎都救出了慕容风,和连乱了手脚,如今正到处搜寻慕容风的下落,我估计再过两三个月,他应该就会向将军求援了”
    刘修微微颌首,没多说什么,这些事他已经从戏志才的月报上了解到了,只是现在戏志才当面解说加详细一些
    “正月底,我离开鲜卑,赶到了钜鹿”戏志才顿了顿,眼皮一抬,两道jīng光一闪而没,“将军,山东的事情恐怕与我们预先估计的有些不同”
    “哦?”刘修也放下了茶杯,静静的看着戏志才
    “钜鹿附近现在有近十万大军对垒,但是战况却不激烈,双方一直在不断的交手,每次规模都不大,我觉得,他们好象都不是在作战,而是在练兵”
    戏志才不紧不慢的向刘修介绍的了钜鹿的情况他说,钜鹿是张角的家乡,根基深厚,仅在钜鹿周围就有七八万黄巾,袁绍人不多,只有两万五千左右,但是他的部下都训练有素,最差的也是各郡的郡兵,而指挥这些郡兵的大多是跟着袁绍在北疆作战的,也就说,这些原本属于朝廷的郡兵现在已经被袁绍完全掌控了
    最jīng锐的当然还是袁绍那五千亲卫营在袁绍和张角的多次交手中,张角好几次已经围住了袁绍,但袁绍都仗着这五千亲卫营突围而去,张角用了很多办法,都无法困住这五千人但袁绍也不是无敌的,从最近几次的交手来看,张角能困住袁绍的时间越来越长,这说明他已经找到了对付袁绍的办法,而手下也渐渐训练出了一支能和袁绍匹敌的jīng锐
    不仅如此,张角手下的那些乌合之众在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之后,也慢慢的在发生惊人的变化,他们由开始漫山遍野的冲锋,到现在有重心的突破,寻找官军的薄弱点,他们在一步步的成长,而且度惊人
    “太平道伤亡很大,交战三个多月,伤亡的将士已经达到了两万以上,这还仅仅是在钜鹿”戏志才眉头微皱,“但是,能活下来的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已经渐渐的像一支军队”
    刘修的脸sè严峻起来,他听出了戏志才的担心袁绍是想借太平道的事掌握兵权,进一步培植自己的根基,而张角也是在以战代练,在战斗中成长,以期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军队这是他在汝南想做而没有最终做成的事,如今,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了
    官军的消极怠战,给了张角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历史上是这样吗?”刘修在问自己他记得最后扑灭黄巾的人里面没有袁绍,是皇甫嵩和朱俊,还有他的老师卢植,可是现在真正面对太平道主力的却是袁绍其实他现在不太敢拿既有的经验来做参考,毕竟他记得的黄巾起义应该是在甲子年,比现在要晚得多
    这说明历史已经不再是他知道的那个历史,因为他的到来,这个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作为先知先觉的优势会慢慢消减
    历史出轨了,不再是他知道的那个方向
    “那你觉得张角能成事吗?”
    “现在还很难说”戏志才摇摇头:“但张角是个人才,从他的这些举动来看,他的心志不小”
    刘修没有吭声,他现在真有些后悔了如果不是他把张角引入朝廷,张角也许不会有机会见识到朝廷内的矛盾,也许不会想到练兵,可是现在的张角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邪教头目那么简单了,他像一个有理论指导的农民起义者真正把宗教当成了一个手段,迷惑人却不被迷惑,他自己清楚,要想成事关键还是在兵权
    黄巾的牺牲也许是巨大的,但是黄巾最大的资源就是流民他们有着官军难以企求的兵源储备,而随着战争的持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无路可走,成为流民,并加入他们的队伍
    难道我所有的一切努力,最后却成就了张角?
    “除了张角之外,他的几个弟子都和他差不多,南阳的张曼成是战绩最突出的一个,在击败了董卓之后,他又击杀了南阳太守禇贡,夺取了宛城,南中郎将朱俊和任南阳太守秦颉合兵一处,一万八千人攻击宛城,却拿他没办法”
    刘修抬起手,打断了戏志才:“荆州刺史刘表在干什么?”
    “据说要去江南平叛”戏志才端起茶杯,浅浅的抿了一口:“江南四郡有豪宗响应黄巾,桂阳太守陆康被困,长沙太守张机被赶出郡,零陵、武陵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刘表带着人马赶去解围了,不过他兵力不足,目前还在江陵等待支援”
    刘修点了点头,黄巾还真是全面开花,来势汹汹啊
    “太平道占领的地区如何?”刘修接着问道,“那些世家豪强们如何应对?”
    “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是到目前为止,没听说那些人和张角有太激烈的冲突”戏志才摇摇头,“张角很聪明,他选择下手的人都是一些实力不足的,想反抗都反抗不了,既平了民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