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492部分

混在东汉末-第492部分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从事用兵颇有章法。他的兵力又和我们相差无几,可那是训练有素的jīng兵,绝不是这些百姓所能比拟的。”张任沉吟道:“兴霸,你想想看,我们攻打绵竹的时候死了多少人?”
    甘宁浓眉一皱,“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乌合之众,不是贾龙的对手?”
    “我想是。”张任抬起头,“奉孝,你是想退守绵竹吗?”
    “不,我是说,这一战,我们只能败,不能胜。”
    张任愣住了,甘宁也愣住了,包括刘修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容易把贾龙诱出来了,应该一战成擒对,怎么还只能败不能胜?刘修还能保持镇静,甘宁可就有些按捺不住了,跳了起来:“奉孝,你这是何意?”
    郭嘉眉头微皱,看了甘宁片刻:“你觉得一帮乌合之众,能战胜贾龙吗?”
    甘宁语噎,随即又反驳道:“可是我们也不能求败啊,如果主动求败,那还不如不打了,凑上去让他欺负吗?”
    张任突然点了点头:“不错,的确应该是只能败,不能胜。”
    甘宁急了:“你们都在说什么?”
    张任站起身,伸手按住甘宁的肩膀,示意他先坐下。他转过头对郭嘉笑了笑:“将军,奉孝,我先说说我的想法,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嗯,你说。”刘修点点头,鼓励他道:“本来就是互相探讨,各抒已见嘛。”
    张任心中大定,侃侃而谈。
    “我们打的是黄巾的名义,自然是一股乱民,乱民嘛,仓促云集,胜则一哄而上,败则一哄而散,遇到兵力相差无几的官军,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作鸟兽散,不会有什么顽强的抵抗。”张任有些紧张,一口气说了太多的话,一时有些气急,他顿了顿,调整了一下心态:“所以,如果我们打得很顽强,那肯定会引起贾从事的jǐng惕,后不仅不能取胜,而且会影响整个战局。一旦他发现车骑将军在此,那可就是祸事了。”
    甘宁恍然大悟,瞪圆了眼睛:“奉孝,你是不是担心这个?”
    郭嘉笑着点点头:“是啊,你想想看,贾龙有五千jīng兵,我们再用心打,也不是对手,反而会露出破绽,既然如此,那我们又何必硬拼?”
    “那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是。”郭嘉胸有成竹的说道:“我们退回绵竹,据城而守,贾龙虽然有五千人,可是攻城却略显不足,至少不会有像野战时的优势那么大。我们占据了绵竹,切断了成都和汉中的联系,那汉中的大军就会生乱。贾龙兵力不足,除了广汉的郡兵之外,他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从汉中调兵,一是从成都调兵,你们觉得,他可能会怎么做?”
    甘宁和张任思索片刻,不假思索的说道:“成都。”
    “那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
    甘宁和张任相视大笑,刘修也非常赞同。他明白了郭嘉的意思,如果和贾龙野战,就凭他们现在这五六千人,哪怕他亲自出面,甘宁和张任再勇猛,取胜的机率也非常小。如果对方是一个笨蛋,他还有机会以智取胜,可是如今贾龙不是什么无能之辈,大家拼的就是实力,这些刚刚召集起来,打了一仗的普通百姓连列阵都不会,如何能战胜五千jīng兵?一旦攻击受挫,这些百姓很可能一战而溃,接下来就是被人屠杀。他们这几个人是猛,可是那除了引起贾龙的怀疑之后,根本无法左右战局。
    但是退回绵竹就不一样了,在城里,百姓会比较安心,据城而守,也容易稳定军心,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溃败,可以坚持长的时间,看起来这好象太慢了,却可以对全局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进一步削弱成都的防守力量。
    “那我们现在就退?”
    “不!”郭嘉又拦住了他们:“退之前,要战一次,而且,你们都不能参加。”郭嘉看看甘宁和张任,目光后落到了张任的脸上:“特别是你,如果贾龙发现你在阵中,他一定会怀疑到阆中的事。”
    张任有些犹豫:“如果我们都不参加,那仅凭马相他们,只怕伤亡不会小啊。”
    郭嘉不说话了,低下头想了想,重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神变得很坚决:“征战,总要死人的。”
    张任把目光投向了刘修,眼中大急。刘修也呆了一呆,郭嘉这是要用这些百姓的xìng命当诱饵,诱贾龙上当了。可是这些人大多是无辜的普通百姓,有些人还是张任的乡党,让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去送死,未免太残忍了。
    不等刘修说话,郭嘉咬紧了牙关,死死的盯着张任:“伯当,你难道不知道慈不掌兵吗?”
    张任愕然。
    
    雒城,广汉太守赵瑶亲自出城贾龙。赵瑶字元珪,是汉中南郑人,汉中大战将即,他已经够紧张的了,突然绵竹又被乱民攻陷,雒县又即将面临大战,他心里的紧张可想而知。贾龙的到来解了他的心头之患,作为广汉太守,他对兵曹从事贾龙并不陌生,相信以他的能力足以击破这几千乱民,还广汉以太平。
    “贾校尉,你可来了。”赵瑶一见到贾龙,就连忙上前行礼。其实以他的官职,他根本不需要对贾龙这么客气,不过现在有求于人,这态度当然要好一些。
    “绵竹的情况如何?乱民到哪里了?”
    “绵竹失陷数rì,情况不明,县令李升殒职,殊为可惜。”赵瑶叹了一口气:“乱民正在向雒县的路上,听说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现在大概有多少?”
    赵瑶皱了皱眉:“那些乱民不知行伍,驻营里漫山遍野都是,很难估计,不过粗粗算来,总在万人上下。”
    “连行伍都不知,就算万人又能如何?”贾龙轻松的笑了笑:“府君现在有多少人?”
    “得知乱民要来攻城,我召集了什邡和都的县卒,郪县的正在赶来,总共在八百人左右。请大人放心,我当亲执刀楯,为校尉前驱。”
    “那好,你就做前锋,先和乱民一战。”
    赵瑶的眼睛顿时瞪得老大。
    贾龙静静的看着他:“使君对绵竹的失守非常重视,赵府君,你可要拿出点勇气来,将功补过啊。”
    赵瑶冷汗直流,连连点头。(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第六卷 共逐鹿 第486章 郭嘉的养成
    原创求推荐票!
    ————
    刘修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他现在也够心狠手辣,为了擒杀檀石槐,他曾经亲手将数百跟随了他数年的虎士送到檀石槐的刀下,就是为了消耗他的体力⒌原创首发'可是如今见郭嘉要将这些平民送到贾龙的刀下,他还是有些心神不宁。
    战士战死,那是天经地义,可是平民
    而且郭嘉为了不让贾龙生疑,要求把甘宁的八百锦衣少年全部撤下来。这八百人虽然也不是什么正规军队,但是战斗力却是强的,把他们全部抽掉,等于抽掉了怎么成义军的脊梁骨,那还打什么仗,直接排着队送上去让贾龙杀就是了。
    出乎刘修的意料,后不忍心的只有他,一旦明白了这其中的重要xìng,连张任都狠下了心,完全同意郭嘉的建议,至于甘宁,那就不用说了,他除了对不能亲自参加战斗表示遗憾之后,对那些百姓的死他根本不关心。
    刘修再一次做了远庖厨的君,他远远的躲开了,他觉得自己无法接受那种残忍的画面。
    张任找到了马相和赵祇,没有说郭嘉的计划,只是告诉他们,这一仗要由你们自己来打,不要太拼命,意思一下就撤,安全的撤回绵竹去就是胜利,我们坚守绵竹,把贾龙耗得没力气了,再出城反击。
    马相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他正在愁怎么对付贾龙呢,想来想去。好象除了拼命之外没什么办法,现在听说可以不用拼命了,他打心眼里高兴。倒没有去想为什么甘宁和张任全部先撤了。
    当胆战心惊的赵瑶带着八百多县卒,小心翼翼的冲杀过来时,马相等人只抵抗了一刻钟就撤退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单打独斗也许能耍狠,可是不管是逃跑还是进攻,要讲秩序这一点他们是不清楚的,攻是一哄而上,退也是一哄而散,那种狼狈的样都不用装,完全是本sè表演。真得不能再真。
    看着落荒而逃的乱民,赵瑶一头雾水,随即又是一阵狂喜。赵瑶是汉中名士赵宣的儿,弟兄七人,都以道德称闻。他从小就有名望,后来出仕做官,政绩也不错。做缑氏令的时候,司徒袁汤、司空赵戒就互相通信说,赵瑶在缑氏做官,连老虎都要避开,如果天下的县都如此。全国的安乐升平就没什么困难了。这话当然有吹捧的意思,但是赵瑶政绩不错却也是事实。可是问题是他善于理政,却不善于打仗,要不然也不至于看着绵竹失守而手足无措。太守是一郡之将,如有兵事,他就是当仁不让的平叛责任人,如果他通晓军事,又何至于需要贾龙从成都赶来。
    他要为贾龙执盾先驱,不过是句场面话,可没曾想贾龙真让他打前锋了。虽说理由很充足,让你将功折罪,弥补绵竹失守,你求援不力的过失,可是赵瑶知道,自己真不是打仗的料。
    他已经做好了捐躯的准备,南郑赵家不能出一个临阵脱逃的太守,他可以死,名声却不能坏。可是看到当攻击开始没多久,他喊了两嗓,敌人就开始逃跑的时候,他还是愣住了,以至于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直到郡丞来提醒他,他恍然大悟,一面派人通知贾龙,一面下令追击。
    马相那些人打仗没章法,逃跑时也顾不上什么前后掩护,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体力不错,跑起来飞,赵瑶又给他们留出了一点时间,这就轻松了,撒开两条腿,一路跑回绵竹,清点一下人数,发现居然少了百十个人,而且估计死的人非常有限,大部分是在路上开了小差了。反正他们又没什么制服,连刀都不用扔,随便往哪个山林里一躲,等官军过去了,再大摇大摆的出来,继续过他挑夫的rì。
    贾龙听到赵瑶的汇报,也没有太在意,他觉得这一切再正常不过了,如果野战官军都不能占优势,那这些乱民的战斗力也太骇了。贾龙随即指挥大军直奔绵竹,一面将绵竹团团围住,一面通知涪县、梓潼的县令率兵前来支援,并用马飞报成都,已经将乱民围在绵竹,只待攻城,不过城里有近万乱民,以他目前的兵力攻城,有些不足,请使君大人耐心等候。
    贾龙的意思很明白,我把乱民围住了,你派人来加把力,一鼓作气把这些人解决了吧,免得拖得时间长了节外生枝。
    刘焉接到贾龙的汇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既然只是一股微不足道的乱民,那就用不着担心了。刘焉也没有发兵,只是通知贾龙说,我正在征集其他各郡的援兵,需要一段时间,你好生的在绵竹攻城,不急在这一时,反正汉中的防线很坚固,你又围住了绵竹,打通了道路,能否攻下绵竹城,已经不是那么急迫的了。
    贾龙接到这消息,气得仰天长叹,他知道刘焉是不想把兵力交到他的手上,这另调郡兵来增援他。可是他也无法可想,只得抓紧时间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绵竹城。
    城头打的旗号还是马相、赵祇,可是真正主事的却是张任。张任虽然初次领兵,但他多年的积累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借着贾龙准备的时间,也在城里忙活开了,成都城的守备是贾龙主持的,他跟在贾龙后面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贾龙是怎么守城的,当然也能猜得出他将怎么攻城,预先就做了准备。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绵竹城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贾龙的噩梦。
    而贾龙此刻还蒙在鼓里,犹自在为刘焉的不完全信任而生气。
    离贾龙军营两里外的一个险峰上,刘修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递到甘宁的手中,甘宁早就等着心焦了,连忙接过来套在眼睛上。嘴里啧啧有声:“嘿,真是神了,真是神了。”
    刘修转过身。见郭嘉正箕坐在一块大石上,一手捏着一根树枝,一手摩挲着下巴,薄薄的嘴唇抿得紧紧的,不停的眨着眼睛,树枝在石头上漫无目的的画着。
    刘修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刚观察了好一阵,发现贾龙的军营扎得很有章法。偷袭是不现实的事,而成都又没有按照他们的估计发兵支援,他现在身边只有甘宁的八百多人和三千五百多巴郡人,这些人的战斗力比义军强一点,但和贾龙带领的官军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打打伏击还有希望,列阵而战。胜算极低。
    刘修有些上火,他已经深入益州两个月了,还是看不到一点成功的希望。可是他现在是这些人的主心骨,心里再急,也不能放在脸上。重要的是。他发现郭嘉也有些慌了,如果他再慌,那郭嘉可能就会崩溃了。
    毕竟还是年轻,哪怕他是再聪明的鬼,一下遇到这么大的压力也难以承受,他在这个时候必须承担起顶梁柱的作用,接过郭嘉肩上的压力,能让他不至于绷得太紧。
    刘修挨着郭嘉坐下,揽住郭嘉的肩膀轻轻的拍了拍,半开玩笑的安慰他道:“看来刘焉这人有些贪权,我们对他的小气估计不足,再等几天,如果还没有动静,我们就打道回府吧。”
    郭嘉眉毛有些僵硬的挑了挑,绷紧的骨肉慢慢的松驰了下来。过了一会,他无声的笑了。他在刘修身边呆了五六年,刘修就像他的父兄,照顾他们母的生活,信任他,鼓励他,把机密的事交给他做。他一直想为刘修做多的事,这次终于有机会外出执行任务,他非常兴奋,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不如所愿。他原本估计贾龙围住绵竹之后,刘焉会派兵支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中途伏击援军,消灭一部分有生力量,再图谋成都。现在刘焉不派兵,就缩在成都,反倒让他们无从下口了。他非常担心刘修会因此对他失望。
    刘修的话,让他绷紧的心慢慢的放松下来,似乎有些蚀住的脑又慢慢开始运转。
    “我们改变计划,夹击贾龙。”郭嘉沉思了好久,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修。
    刘修眨了眨眼睛,示意郭嘉继续说。
    “刘焉不发兵,可是他一定会征调其他各郡的郡卒,犍为离这里很近,用不了几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