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恶魔的饱食 >

第36部分

恶魔的饱食-第36部分

小说: 恶魔的饱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UEDAMASAAKI赤痢(志贺菌、弗里斯纳杆菌、Y型菌)的实验。
  MASUDATOMONOBU赤痢(志贺菌、弗里克斯纳杆菌、Y型菌)、河豚毒、炭疽菌炸弹。
幕后的策划
  鲍威尔说:“这你明白了吧!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场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把731部队的细菌战资料看作当时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东西所以,美军当局绝不向任何国家泄露731部队的资料,甚至连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也不让他知道盟军总司令部的其他文件,也反映了这种情况。”
  在盖有“绝密”印章的这份文件上,迄今传阅过的人有国防部的军官和指定负责的官员。其中有乔治·A·伯特列特、M·C·格里森、梅阿利·哈米尔顿、M·D·法兰克斯,还有一个军官只签了“P·I·B”缩写字母。
  鲍威尔说:“可以认为这就是电文中所说的那个情报系统的成员。因为是机密文件,不是指定的人员当然是不能阅读的。”
  第二天继续在鲍威尔家中,整整谈了一天的情况。“在赦免石井四郎的战争犯罪的背后,威洛比少将的建议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曾向麦克阿瑟总司令建议说:‘苏军要求逮捕石井四郎等人进行审讯,我们应设法加以阻挠。’你知道威洛比这个人吗?”鲍威尔问了我一句。
  威洛比少将是盟军总司令部第二参谋部的头目。战后曾统治过日本的这位军人的名字,深深地留在当时日本人的记忆中。
  战后,美军在日本登陆以后,在全国各地部署了很多情报部队。情报部队称作CIC,美军在西起九州、中国、近畿、东海、关东甲信越,直到东北、北海道的7个军管区内都设置了CIC地方总部。
  统率CIC的是盟军总司令部的第二参谋部,其部长就是威洛比少将。他一方面指使CIC收集日本财政界、劳动界、文化界的情报;另一方面,他亲自接触原日本陆军高级军官,一边同他们接触,进行安抚,一边把日本作为“反共防线”来加以利用。
  在威洛比属下从事情报活动的右翼有三浦义一、儿玉誉士夫等人。曾以搞阴谋破坏活动而臭名昭著的加农机关,也是直属第二参谋部的情报机关。曾在下山、三鹰、松川发生过“战后三大阴谋事件”,背后就是由第二参谋部操纵的。
  据说,战争一结束,在东京四谷车站前的“福田家”旅馆、西银座的“浪漫曲”俱乐部、涩谷的“红星”咖啡店,都曾被用作原日本海军高级军官以及原陆军中野学校毕业生中的情报军官和原朝鲜军司令部军官们从事秘密活动的地下据点。还有一个在东京新宿区的若松町的“若松庄”旅馆,据说石井四郎等731部队的军官经常出入那里。
  “威洛比一向蔑视日本人,把日本人叫作‘杰普’,对石井四郎和北野政次等人也同样蔑视,把他们写作‘杰普佬’。他对俄国人也是用侮辱性的词汇‘露斯’来称呼他们。”
  “C·A·W这是威洛比少将的签字,威洛比的全名是CHARLESA WILLOUGHBY。C·A·W是三个英文词的字头。威洛比是德国出生的美国人,他讨厌有色人种,正如讨厌犹太人那样。他是麦克阿瑟元帅的心腹之一。”
  据鲍威尔说,由于威洛比少将的彻底阻挠,才使苏联未能对石井、北野等731部队领导人进行审讯,因为“在盟军总司令部的文件中,没有一份记录苏联审讯成功的文件”
  在这一时期美苏的争吵,在盟军总司令部的文件中记录如下:
  1947年3月30日威洛比致萨克顿上校的信中提出了十一项指示。其中,第六项:(要求引渡石井部队的重要人物)显然是“露斯”的挑衅。尽管他们只参战5天,却企图把这些人物搞到手,使他们脱离合众国的管理。
  第十一项:我认为在致德尔毕扬科(苏军司令)的信件中应采取这种态度。信中措辞非常感情用事。
  根据威洛比的意见,军务局长(或副官)约翰·B·克林上校于4月10日致函最高司令代理德尔毕扬科中将,在第二项中表示坚决拒绝说:“不能把前日军石井将军和太田大佐引渡给苏联,因为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日军对中国人和满洲人犯下战争罪行以及它同苏联方面有什么利害关系。”
  1947年3月27日致参谋总部的保存文件中记录说:“连日来,苏联一再探索又非常执著,所以,处于不愉快的状态中”
  鲍威尔根据美国情报公开法,前往华盛顿国立档案馆,在9000多份盟军总司令部的文件中,拼命地复印了一套副本。不过,在这9000多份文件中,美国政府和盟军总司令部之间围绕着731部队问题的秘密文件,只有50多份。
  “我每天同堆积如山的文件进行拼搏但是,平均在200份文件中才发现一份真有点丧气。”
  “复印费每张10美分,迄今已花了900美元。”鲍威尔苦笑着继续说道。
费尔报告的关键
  我们进行了三天激烈的交谈,结果,在交谈中浮现出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名叫诺伯特·费尔博士(Dr。Norteet。H。Fellows)。从他的博士头衔看,可能是个医学博士之类。费尔的出生地、毕业的学校以及现在生死的情况,全不清楚。
  现在弄清楚的是诺伯特·费尔于1947年4月中旬至6月期间曾在日本逗留,参与了对石井四郎和北野政次等人的审讯工作。
  “关于费尔,毫无线索吗?是什么原委,使他担负对石井等人的审讯呢?”
  对这一提问,鲍威尔耸了耸肩说道:“噢,这位诺伯特·费尔先生,曾在福特·底特律克堡的美国陆军化学部队当过领导。”
  福特·底特律克堡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叫弗列·德里克的小城市里。“福特”是要塞或营的意思。不过在美国国内把半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叫堡,把临时性的军事基地叫兵营。所以,底特律克堡,从战前到战后,一直是个军事设施。
  “底特律克堡曾是美国陆军细菌战研究所的所在地。”
  鲍威尔说着拿出一张奇怪的照片来。照片上是一只用金属和胶皮制的长手套,手指部分插在一个装有小动物的箱子里。这个箱子和外部是隔开的。
  鲍威尔说:“在底特律克堡有这样一个手套和箱子。听说操作时,人把手臂从外边伸进胶皮手套里,用手指在里边摆弄那些做细菌实验用的老鼠和兔子由于箱内装的都是被细菌污染了的小动物,为防止感染,于是从外部进行操作。
  “现在细菌战的研究业巳中止。应是U。S。AM。R。I。D设施。‘U。S。AM’是美国陆军意思,‘R。I。D’是研究传染疾病的意思(即美国陆军的传染病研究设施)。
  “它虽是和五角大楼保持着密切联系的军事基地,不过,并不是不许入内,大概谁想进这个基地都是可以的。”鲍威尔就说到这里。
  关于诺伯特·费尔,在鲍威尔拿出来的1947年4月1日W95265记录文件上记载:化学战部曾选出诺伯特·费尔博士作为进行审讯的人物。只要未提出需要两个人时,由他一个人担任审讯官就足够了。费尔博士预定4月5日由华盛顿出发。
  同年6月30日CS3704文件中记载:关于战争犯罪问题,应找费尔博士商谈。他是一位熟练的调查官,并掌握着有关这方面的最新情报。
  诺伯特·费尔博士是底特律克堡的高级职员。他曾审讯过石井四郎等人。如果那时的记录还在的话我心里产生着怀疑。
  “鲍威尔先生你认为诺伯特·费尔在审讯石井时使用哪种语言?如果不是使用日语的话,731部队领导人是听不懂的。一般来说,日本人对英语的读、写还过得去,但是听和说就不擅长了。”
  鲍威尔对这个提问似乎不太明白,皱着眉头露出诧异的神情。
  “假如对石井等人的审讯是用日语进行的,假如费尔又不懂日语的话那么,谁担任翻译者?”
  “噢那是日本人吧!”
  “那个日本人是军队文职人员吗?”
  “也许是吧!战争期间,我在军队里做过宣传工作。每当美军想得到一份周密的资料时,审讯全都由美军的职员来当翻译,很少在当地雇用日本人来做。”
  “这么说尽管有通晓日语的美军职员,在审讯石井等人时,在场的有可能还有日本人了。”
  “是第一代日本移民!”鲍威尔提高嗓子说。
  “对啦那能不能找到担任盟军总司令部和731部队人员之间当翻译的第一代日本移民呢?”
  “不,在美国的第一代日本移民在社会上虽然分布很广,但也许是想象不到的狭小你真是抓住了要害。在石井与盟军总司令部之间担任翻译的人当时即使是30岁,现在该是60多岁的人了。可是,也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住址。”
  “嗯,虽说如此,也要试试看。尽管美国很大,但是,只要能把战后在盟军总司令部供过职的日本人每一个都查一遍,说不定会意外地发现线索。因为我们都是日本人,开口提供情况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第一代日本移民
  我们试想寻找美国底特律克堡的干部们、诺伯特·费尔与731部队石井四郎军医中将等人之间进行交谈、审讯时的日本第一代移民的翻译。我虽对鲍威尔讲了这一席话,但是心里却完全没有把握。
  根据旧金山市内第一代日本移民提供的线索,我立即飞到了芝加哥市。在第一代日本移民的辗转介绍下,从像墓碑一样的高楼大厦林立的芝加哥市又赶往底特律市,继续进行着毫无目标的寻找。
  在那里会见了几位第一代日本移民,等我感到脚尖已开始冻得发麻时,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从前曾在盟军总司令部当过翻译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他模模糊糊地介绍了从战前到战后的情况。
  战前在美国西海岸——以洛杉矶市为中心,大约住有11。2万左右的日本移民,其中约1/3,也就是说,约4万人是第一代移居美国的日本人。他们由于受美国国内法律的限制,几乎还都是日本国籍。这些勤劳的第一代日本移民多数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开荒办农场或经商。日美开战前,日本移民几乎垄断了那里的生鲜农产品的零售市场。他们经营着该州约40%的农产品。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发动的“珍珠港事件”彻底摧毁了日本移民的生活。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美国国民的斗志,开展宣传说:“日本人是敌对民族,都是疯子”,并规定“日本人无急需,禁止外出;不许到各单位去上班;上学和购物只许限定在离家五英里范围内”。
  这些规定是洛杉矶市长和警察局长联名“通知”所有的日本人的。行人还往在街上行走的日本人身上扔鸡蛋,吐唾沫。侨居在美国的中国人和朝鲜人为了避免被市民误认为是日本人而遭受暴行,就在胸前佩带一个“我是中国人”或“我是朝鲜人”的标志以“自卫”。
  1942年2月,美国总统颁布了“立即全部收容日本居民”的决定。与此同时,把全部日本居民都强迫关进强制收容所,限制所有日本人只准带两件手提行李,迫使他们把农场、店铺和办公室都原封不动地让出来,然后撤离。
  准许日本人去的地方,只有美国中部的亚利桑那、阿肯色、科拉科多、爱达荷等州,在这几个州内建立了9个强制收容所。把他们一家一户地封锁在连学校也没有的山沟里,强制实行了同美国社会隔离的非人道政策。
  在沙漠、沼泽地和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建起了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简易木板房,约有10万名日本移民,不分贫富,都被关进强制收容所里。
  “从加利福尼亚经堪萨斯到达阿肯色强制收容所,整整耗费四天时间在火车上食物没有了,饥饿时就想到停车站附近的商店街去买吃的,可是商店都贴着‘不卖给日本人’的标语,什么东西都不卖给。日本移民带着妻儿像牲口似的挤在火车里,大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一位第一代日本移民讲了这一席话。
  允许日本移民从强制收容所里出来,那是日本明显将要战败的1944年。这时,美国政府发出通知,严禁迁往西海岸一带落户。至于往东海岸城市迁移者,务必要有朋友(美国人)作保,方可自由迁往。
  西海岸和日本列岛隔着太平洋遥遥相望。美国政府之所以“严禁他们在西海岸落户”,就是要让那些对美国怀有敌意的日本人无法从事有利于日本的情报破坏活动。
科学情报部的“多诺凡机关”
  从收容所搬到东部各城市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中,有不少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来到美国的。他们想在那里大干一场,但在美国的生活中却迎来了日美战争。把他们称作第一代日本移民,也许不太合适。
  1944年夏,美国五角大楼已预料日本将在一年内投降,为了做好占领日本的准备,就注意到了“第一代日本移民”。他们通过调查,寻找那些对日本政府并不太忠诚、又希望永远在美国居留的这些第一代日本移民,极力劝说他们到五角大楼去工作。
  对年轻的第一代日本移民进行劝诱的,不仅有美国国防部,还有国务院战略活动局(OSS)。
  OSS是Offices of Strategic Service的缩写。
  OSS是国务院战略活动局在日美开战前五个月,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命令由多诺凡上校(后晋升为少将)新建的一个情报机关。
  被称为“多诺凡机关”的这个组织,改变了过去那种培养特务潜入敌区,收集情报的老式做法,而是广泛地从民间的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吸收专家作为自己组织的成员,并通过对情报的综合处理来侦察敌情,是一种崭新的科学的情报组织。
  国务院战略活动局和联邦调查局共同协作,在对许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底细进行调查之后,一个又一个地将他们拉进“多诺凡机关”。
  战后,被置于盟军总司令部第二参谋部作为美军情报部人员担任翻译任务的许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美军文职人员)都是原“多诺凡机关”的成员。
  以上情况就是我在美国逗留期间大致了解到的“盟军总司令部”录用翻译的原委。
  过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的E先生就是原国务院战略活动局的成员,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