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宫本武藏.+剑与禅 >

第118部分

宫本武藏.+剑与禅-第118部分

小说: 宫本武藏.+剑与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挖出的土像座小山堆,有车子不断地将土运走。另外,木工正在一处芦苇和杂草的掩埋地旁边盖房子。还没盖好就有一个擦着白粉的女人在门帘后面刷眉化妆、卖酒,或是挂上卖药的招牌,有时则整理出售的和服。
  这里以前介于千代田村和日比谷村之间。由奥羽街道的田间小路开拓而成。靠近江户城的周边有很多从太田道灌以后到天正年间所开辟的大街小巷和住家,自成一个闹区。阿杉婆尚未走到这些地方。
  昨天到今天,她看到仓促开发的新生地,就认为是江户的全貌。因此觉得一颗心无法平静下来。
  她从正在挖掘的空沟桥上,看到一栋简陋的小屋。小屋四周由细竹子撑住的草席围住。入口挂了一个门帘,门帘处插一枝小旗子。
  旗子上写着:
  澡堂。
  老太婆拿着一枚永乐钱币递给澡堂上的门房,便进去泡澡。她到此并非为了要洗去汗臭。她借来晒衣竿,将简单清洗的衣物挂在小屋旁。在衣物晒干之前,她只穿一件内衣站在晒衣竿下,望着来往的行人。
  她不时地用手摸晒衣竿上的衣服。她认为太阳高照,应该很快就会干,却一直干不了。
  阿婆只穿内衣外加一件浴袍,绑着腰带,等衣服晒干。原本不拘小节的老太婆也很在意自己的装束,为避免让路人看到,一直躲在澡堂小屋后面。
  路上传来谈话声。
  〃这里有几坪啊?如果价钱合理我们可以谈。〃
  〃总数有八百坪以上。我刚才已经讲过价钱,没办法再便宜了。〃
  〃太贵了,这样太敲诈人了。〃
  〃没这回事,搬土的工钱也不便宜,更何况这边界一带已无其他土地了。〃
  〃什么?那边不是还在整地吗?〃
  〃但是,当此处还是杂草丛生时,就已经被大家分光了,没有剩余的土地等人来买。如果是靠近隅田川的河滨地带,要多少土地就有多少。〃
  〃这土地真的有八百坪?〃
  〃刚才我不是说过,如果你不相信用绳子量量看嘛!〃
  四五名商人正在交易。
  阿杉婆向路人打听价钱后,不禁目瞪口呆。因为这里一两坪的价钱,可以在乡下买好几十区种稻的田地。
  江户商人间,现在是土地买卖的热潮期。如这般景象,随处可见。
  〃不能种稻米的土地,为何在这城镇里那么抢手呢?〃
  阿杉婆实在无法理解。
  那群人好像已经谈妥了。手一拍便散开。
  〃奇怪?〃
  阿婆看得正出神时,背后突然有只手插入自己的腰带里。阿婆立刻抓住那只手,大喊:
  〃小偷!〃
  一名像土木工人或是轿夫的男子,已经扒走她腰带上的钱包,往路上快速逃走了。
  〃小偷啊!〃
  阿婆有如自己的头被偷走一般,紧追不舍,最后终于抱住那名男子的腰部。
  〃来人啊!这里有小偷啊!〃
  那男子打了阿婆几个耳光,还是无法甩开阿婆。挣扎时,大喊一声:
  〃啰嗦!〃
  并抬腿踢向阿婆的肚子。
  这小偷简直太小看这位老太婆了。阿杉婆被踢之后,呻吟一声,蹲下腰去,虽然她只穿一件内衣,但还是随身带了小刀。她拔出小刀反击,向对方的脚踝砍去。〃啊!好痛啊!〃
  抢了钱包的小偷,脚一拐一拐地还是逃了二十多米。但是他看见自己血流如注,吓得脸色惨白,跌坐在路上。

  刚才在附近谈妥土地买卖的人,叫做半瓦弥次兵卫。他还带了一名随从。〃啊!这家伙前一阵子不是逗留在我家的那个甲州人吗?〃
  〃好像是的,他手上还拿着钱包呢。〃
  〃刚才我听到有人喊小偷,原来他从我家离开后,手脚还是不干净喔!那边有位老太婆跌倒了。我来抓甲州人,你去扶老太婆过来。〃
  半瓦说完,一把抓住正要逃跑的男子,就像摔蚱猛一般把他掼到空地上。
  〃老板,那家伙一定拿了老太婆的钱包。〃
  〃钱包我已经抢回来,先放我这儿。老太婆怎么样了?〃
  〃没什么大伤,只是昏迷。醒来之后还大喊钱包、钱包呢!〃
  〃她还坐在地上起不来吗?〃
  〃老太婆被那家伙踢到肚子。〃
  〃这个坏家伙。〃
  半瓦瞪着小偷,吩咐身边的随从:
  〃阿丑,给我打个木桩。〃
  小偷一听到打木桩,比被人用刀抵住喉咙还要害怕,吓得浑身发抖。
  〃老板,请别这样做,请原谅我!以后我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那小偷匍匐跪地求饶,半瓦却直摇头。
  〃不行,不行。〃
  这时候随从已经找来两名修桥的工人。
  〃把木桩打在这里。〃
  那随从用脚在地上示意木工。
  两名木工打好一枝木桩。
  〃老板!这样可以了吗?〃
  〃可以。把那混账东西绑在这里,在他头上绑一块板子。〃
  〃您要写字吗?〃
  〃没错。〃
  半瓦向木工借来黑墨,用尺当笔,蘸上墨汁,写着:
  此窃贼
  以前是半瓦家的寄生虫
  由于累犯
  将他缚绑于此,受风吹雨打七天七夜
  不准为其松绑
  木工街弥次兵卫
  〃谢谢。〃
  他将黑墨还给木工。
  〃麻烦你们,如果有便当的剩饭剩菜,就拿来喂他吃,免得他饿死了。〃
  弥次兵卫嘱咐修桥工人和在附近工作的人。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知道了,我们会不断地嘲笑他的。〃
  在工商社会中,没有比嘲笑更为残忍的制裁了。长久以来,武家之间一直战乱不断,无法施行民治及刑法,商人阶级为了整顿自己的秩序,于是产生这种私刑惯例。
  新兴的江户政体已经有县府的组织。而乡镇制度虽然沿用以往严格的职制或体制,但是民间的旧习惯也不会因为上面的组织建立,就能立刻改革的。
  县府也认为在新开发的阶段中,社会混乱,私刑的存在亦无不可,所以并未特别加以取缔。
  〃阿丑,把这钱包还给那老太婆。〃
  半瓦将钱包还给阿杉婆之后,又说:
  〃看她年纪一大把了,还独自四处旅行,实在可怜,她的衣服怎么了?〃
  〃她在澡堂小屋洗好衣服,正挂在那里晾干。〃
  〃那你去替她收拾,再把她背过来。〃
  〃您要带她回去吗?〃
  〃当然,不能说已经惩罚了这个小偷,就丢下老太婆不管。她可能又会碰到别的坏人呢!〃
  随从拿着晒干的衣服,背起老太婆跟随半瓦身后离去。围观的路人也作鸟兽散。
  日本桥竣工至今未满一年。
  虽然桥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画,但是宽广的河面和两岸新砌的石墙,还有新的白木栏杆,更加醒目。
  河面上穿梭着来往于镰仓或小田原的船只。河岸上浑身鱼腥味的鱼贩大声招揽客人买鱼。
  〃好痛,哎哟!痛死了。〃
  老太婆让随从背着,虽然痛得直皱眉头,却还是四处张望鱼市场的人潮。
  半瓦听到随从背上的老太婆不断呻吟,回头对她说:
  〃已经快到了,你再忍耐一点。您的伤并无大碍,不要叫得那么大声。〃因为路人不断地回头看,所以半瓦才如此叮咛老太婆。
  老太婆听了像个婴儿般安静下来,把脸靠在随从背上。
  这个城市分为打铁街、枪炮街、染房街、榻榻米街以及公职人员宿舍区等等。半瓦在木工街的房子有点奇怪,大家都能看到屋顶的一半覆盖着屋瓦。
  两三年前发生一场大火之后,街上的房子大部分改盖木板屋顶。在那之前几乎都是茅草屋顶,而弥次兵卫的房子的屋顶,只有面对马路那边是用屋瓦盖的,因此大家便称呼他〃半瓦、半瓦〃,而他自己也颇为得意。
  弥次兵卫移居到江户初期,只是一名浪人。由于他才气、侠气兼备,善于领导,便开始从商,以盖屋顶为业,最后还当上诸侯的修筑工领班。另外他也做土地买卖,现在只要双手抱胸、不必做事,还能博得〃老板〃的特别尊称。
  有〃老板〃尊称的,在新兴的江户除了他之外,人数正不断增多。这些人中数他是人面最广的老板。像称武家为武士一般,街上的人也尊称他一族为〃男伊达〃。可能因为这些人处于武家的下风,藉此称呼为自己找到靠山。
  这个男伊达来到江户之后,不管在风俗和精神上都有巨大的变化,却非江户城土生土长。早在足利末期的乱世中,已经有叫做〃茨城组〃的恶徒。不过,那时他们尚未被称为男伊达。《室町殿物语》记载:
  他们赤裸上身,红腰带上又系了好几层锦绣腰带。三尺八寸的红鞘佩刀,柄长一尺八寸,刀长二尺一寸。头发散乱,随以麻绳扎绑;脚穿黑皮袜。经常是二十余人同行,手持铁爪斧头等物
  路人只要看到这种人,便会恐惧地说:
  〃名闻遐迩的茨城组来了,赶快肃静回避。〃
  立刻让路,让他们通过。
  这个〃茨城组〃满口仁义道德,可是经常会说:
  〃掠夺物品是武士惯用的伎俩。〃
  他们经常出外掠夺财物。当这个城市有战乱时,他们趁乱罔顾节操,投靠己方和敌方。因此,当战乱平息后,被武家和民众所唾弃。本性恶劣的人便躲在荒郊野外,掠夺路人财物。有骨气的人则发现江户这片新开发的天地。他们提倡…
  骨带正气,肉带百姓,皮带正义与侠义,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新兴的男伊达,在各行各业及各阶层中,开始崭露头角。
  〃我回来了,快来人啊!我带了一位客人回来了。〃
  半瓦一回到家里,便对着广大的屋内大喊。
  13
  阿杉婆在半瓦家生活得非常惬意,不知不觉中日子已经过了一年半。
  在这一年半当中,阿杉婆到底做了哪些事呢?除了身体更加硬朗之外,她也不过口中念着:
  〃长时间受你们照顾,我必须告辞了。〃
  虽想告辞,却很少见到主人半瓦弥次兵卫。偶尔碰巧他在家里,半瓦便会说:〃哎呀!别这么急着走。我家里的人也常替您留意,要是找到武藏的下落,一定为您拔刀相助!〃

  半瓦如此说,老太婆也无意离开这栋房子了。
  初抵江户时,非常看不惯此地的风土民情。可是,在半瓦家逗留一年半之后…
  〃江户的人很亲切。〃
  她感受深刻。
  日子过得真惬意!
  渐渐地,阿婆笑眯眯地观察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尤其是半瓦的家庭,更是如此。这里有农夫出身,好吃懒做的人,也有关原之役战败的浪人,也有将父母家产挥霍殆尽,逃亡来此的不肖子,更有前年才出狱、满身刺龙绣虎的人…这些人在弥次兵卫这位户长的带领之下,过着大家族的生活。虽然有些杂乱无章,但散漫中仍存在一套井然有序的阶级制度。
  磨炼男人。
  正是这家的神旨。〃六方者武馆〃的生活方式。
  在这六方者武馆里,老板之下分为师兄弟阶级。其下有随从阶级,随从之中,元老和新手的区别非常严格。另外还有食客身份,以及相处的礼仪之道,虽无明文规定,却非常严谨。
  〃如果您觉得无所事事很无聊的话,就请您帮我照顾这些年轻人吧!〃
  老太婆依弥次兵卫的嘱咐,在一个房间里帮忙家中大小洗衣服、缝补衣物、整理家务。
  不愧是武士家的老人,看来本位田家的确有严格的家风。
  家中上下对阿杉婆的风评很好。阿杉婆严格的起居作息、以及整理家务的态度,都令他们极为佩服,而且此事又可端正六方者武馆的风纪。
  六方者也叫做无法者。六方本来指的是男人佩着长柄大小二刀,不穿袜子,大摇大摆威风凛凛的走路方式,现在已成为这条街的别名。
  〃要是看到宫本武藏,立刻通知老太婆。〃
  半瓦家的人都有此共识。然而已经过了一年半载,江户里仍无人听过武藏这个名字。
  半瓦弥次兵卫从阿杉婆口中得知她所抱持的意志以及过去的遭遇,非常同情。而他对武藏的观点,当然也就是阿杉婆对武藏的观点。
  〃阿婆真不简单,武藏这家伙真令人憎恶。〃
  他还在后院的空地里盖了一间房屋给阿杉婆住。半瓦只要在家的日子,早晚一定前去请安,待她如上宾,非常仰重这名老婆婆。
  部下们曾经问他:
  〃善待客人是件好事,可是身为老板的您为何对她如此礼遇呢?〃
  半瓦回答说:
  〃最近我看到老年人,就想略尽孝道你可以想见,以前我对于死去的双亲是如何不孝了。〃
  街旁开满野生的梅花。江户此时尚未种植樱树。
  只有在山手附近的悬崖边可见白色的山樱花。近年来,浅草寺前有些比较特别的住家将樱花移植到路边,虽然枝干还小,但听说今年也长出花苞了。
  〃阿婆,我陪您到浅草寺逛一逛吧!〃
  半瓦如此邀她。
  〃喔!我也信仰观世音菩萨,你一定要带我去。〃
  〃那我们走吧!〃
  除了阿杉婆之外还有一名随从菇十郎,以及一名叫小六的少年。半瓦让他们携带着便当同行,从京桥圳乘船。
  少年的称呼听起来满文雅,可是他却是一个生性好斗,遍体伤痕的年轻人。他善于划桨。
  他们的船从圳河进入隅田川之后,半瓦叫他们打开便当。
  〃阿婆,老实说,今天是我母亲的忌日。虽然想去扫墓,但是故乡遥远,因此到浅草寺拜拜之后,想做点善事再回去所以我准备整天游山玩水。先敬您一杯吧!〃
  说完拿起酒杯,从船舷处伸手舀起河水,洗净酒杯,为阿婆斟酒。
  〃是吗?你实在太亲切了。〃
  阿杉突然想到自己的生日,这令她又想起又八。
  〃来,阿婆。您酒量不错吧!在船上我们会一直陪着您,请安心喝,喝醉了也无妨。〃
  〃在令堂的忌日不太好吧!〃
  〃六方者最讨厌虚情假意和表面仪式。何况这些都是自己的门徒,他们不会介意的。〃
  〃好久没喝酒了。以前喝酒也不像今天这么畅快。〃
  阿杉婆又喝了一杯。
  这条宽广的大河从隅田川的方向流到此地。沿着下总岸边,树木苍郁。受河水冲刷露出树根的附近,水面清澈,映着树的倒影,一片宁静。
  〃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