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名门良婿 >

第25部分

名门良婿-第25部分

小说: 名门良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马儿哪里肯听话,挣扎地想要逃开,被马夫这么一扯就跟极了。原本满载一车沉重的柴火成了马儿的负担,它急起来,四处乱窜,路人都急忙避让。

    “救救救命啊!”马夫吓得连连尖叫,可是没人赶上前帮忙。

    “宋煜!”

    严恺之一声怒吼,宋煜原本也 地跟着其他人躲在一旁,可看他也被人群推搡跌倒在地。只好硬着头皮跑过去帮忙控制马屁。以严恺之的身手原本能躲开人群的拥挤,奈何韶华在身前,他不敢避让,只好结实地成了她的肉垫。好不容易宋煜才帮着马夫安抚了急躁的马儿,回头看两人以搞笑的姿势跌坐在地上,韶华虽有预警未定,倒是毫发无损,只是严恺之完全成为她的人肉坐垫。

    “姑娘,你坐得舒服吗?可以让我起来了吧。”严恺之淡淡地说。

    韶华顿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自己正心安理得地坐在他身上。急忙跳起来,却把他的腰带给扯松了,严恺之想也没想,伸手就捏住她的手。“姑娘,请自重!”若说原本只是困窘,看严恺之从她挂饰上解下缠住的流苏,慢条斯理地整理好衣衫,仿佛一副刚刚被霸王硬上弓的模样。韶华小脸烫到可以煎熟一颗鸡蛋,若她此时能看镜子,定然能明白红颜是怎么一回事。然而,即便此刻有镜子,大概她也没心思看,只巴不得把所有目击者都灭口。

    就在韶华困窘得无地自容时,忽然听到有人出声,“五娘?”

    她回头一看,一个和宋煜差不多身材的男子,一身银色菱纹衣缘宝蓝色直裰,头戴玄色儒巾,端的是一脸鹰扬虎视。韶华心中不禁纳闷,这年头,读书人都要比习武之人长得宽肩厚背?她没记错的话,严恺之才是那个正经的武将出身,可怎么跟另外两人一比起来,个头都要显得娇小许多。

    “李探花?”宋煜看着那人,忽然惊讶地说不出话。

    “往事不足提,叫我斯年便可。宋兄,多日不见,别来无恙。”李斯年阔步走来,给严恺之和宋煜作了一揖,客套地道:“听闻严侍卫旗开得胜,正是圣上跟前的红人。”

    “李兄过奖了。”严恺之对李斯年抱拳,眼角却落到被李斯年悄悄拉着身后的韶华。

    “你不是回老家了吗?怎么会在这里,什么时候回来的,耳朵还真尖啊!”宋煜对李家兄弟可谓是又爱又恨,同是一年的举子。结果人家隔年一门两进士,还是同为一甲,而他灰溜溜的连三甲都混不上。在家里没少被数落,整日以“李家郎君”为教训的对象,害他背地里没少埋汰二人。

    好在他家并不缺他一个进士身份,看他连考两次都落榜,也就放任归去。

    但是好事的人都常常拿他跟李斯年相比,原因就是,那一年的秋闱,他们两人是最 场。进贡院的考子,即便不是清瘦羸弱,也是形影轻便。对一般人来说,无论如何,寒窗苦读的人没理由会长得如此像武将高大威猛才是。而李斯年和宋煜两人一样是高大魁梧,愣像两座门神,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武举走错考场。那守门的士兵还不足宋煜的一半身材,被吓得瑟瑟发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进去通报。索性他们还是顺利进去考试,不过“武举文考”的笑话就一直流传下来。

    “刚刚回来,未进城门已经听到百姓将严侍卫的战绩传得沸沸扬扬,想要不知道也难。”李斯年微微一笑,软化了严肃的表情,“我一身风尘,不好打扰两位雅兴,改日再登门拜访。”

    “随时恭迎。”严恺之抱拳相送。

    看李斯年将韶华带走,宋煜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急忙喊道:“等等!李兄认识这位小娘子?!”

    李斯年顿了脚步,侧身看他一眼,点点头,“嗯,我家偷溜出来的,正好遇到。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韶华看李斯年轻描淡写地模样,心里有些感激他雪中送炭的出现,可忍不住腹诽一句,她刚刚差点就冒犯了。

    “咦?是哪位娘子,我怎么没听说过,要不我送你们回去,哎呦!”宋煜八卦地走上来,被严恺之不动声色地踢了一脚。

    “扭伤了?我扶你回去吧。”严恺之作势过来搀扶宋煜,对李斯年点了点头,“李兄,咱们改日再会。”说完,又望了韶华一眼。

    韶华正暗想着,原来严恺之也会她那一招,结果抬眼与他对了正着,好不容易消下去的红晕立刻又升了起来,立刻尴尬地转开脸。等她再次抬头,严恺之已经和宋煜走远,她遗憾地着下次见他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忽然,头顶传来一声询问:“你还想去哪?”

    韶华这才醒悟,她身边还有一尊大佛,而且这才是最不好打发的。

    她讪笑地看了李斯年,从他们的对话,她也猜得出:眼前这身材高大的男子是自家二堂兄,盛京四君子之一的李探花,李斯年。

    “我、我这就准备回去。”韶华扫扫身上的尘土,忽然发现一直藏在袖子里的地藏经不见了,着急地四下寻找。

    “你在找这个?”李斯年拿着一本经书,看着韶华一脸欣喜,随意一翻,眼睛亮了亮,“你上哪得到这经书的?”百川阁中有数百卷书册,再加上李阁老素来也爱收藏,所以李斯年见过缡纭夫人的真迹。这乍一看,白纸黑字的云卷体,不由得心里吃惊。稍定了定神后,才发现,这上面的字迹显然是新写的,墨迹还新亮。再抬眼打量韶华时,脸色稍霁,“这是你写的?”

    韶华知道这头一关必先绕过李斯年,所以也不掩饰,点点头。

    “嗯,这经书我没收了,赶紧跟我回家吧。“李斯年想也没想就把经书收进袖子里,转身就走。

    韶华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斯年的背影,这是赤果果的勒索,急得喊道:“二、二哥哥,这经书是我抄了好几个夜晚的,你不能”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李斯年轻蔑的微笑,“如果你不想被家里知道你偷跑出来的话,就赶紧走吧。”

    一句话戳中她的软肋,韶华忿忿地骂了一句:小人!然后认命地跟上李斯年的步伐。




第三十四章 合家团聚
 “二少爷,您回来?!”守门的人认出了李斯年,激动地迎上来。

    李斯年点了点头,带着韶华一路直进,遇到从煦园出来的仇富仇管事,亦是李卓岳生前的随从。自打李卓岳病逝后,李阁老特意提了他上来,算是帮衬着焘园,而他媳妇则留在旁氏身边做上房管事妈妈。虽说李斯年是懂事以后才过继到李卓岳名下,可到底算三房的香火,所以见到李斯年分外亲切:“二少爷,您可以回来了。咦?怎么只有您一个人,其他人呢?”

    韶华下意识低着头,往李斯年身后躲。李斯年察觉到她的小动作,微微扬起嘴角,对仇管事道:“四叔公非要人送我回来,我觉得麻烦,正好碰上父亲以前的旧识,便随他一道进京。”警觉仇管事似有意打量韶华,他转了话题,“仇叔若是没事,我先去给母亲请安。”

    “二少爷您请。”仇管事客气地说着,弯腰恭送,忽然惊呼了一声:“对了,二少爷,老太爷今日也回来了。”

    李斯年回过身,冲他点点头,“我知道了。”既然如此,他更得尽快将韶华送回碧梧轩,省得到时寻起人来要露馅。他们走没几步,就遇见了正准备去泰和园的以琛,看到他们愣了一下,脸上显然松了口气,紧张担忧也被取而代之。

    他原本跟小侯爷他们聊得兴头正好,忽然伙计上来寻他,告了罪出来一问,竟然是李家派人出来的。以琛有些心虚,以为是偷带韶华出来被发现了,连忙跑到三楼寻韶华,可是哪里还有韶华的影子。他顿时吓得一身冷汗,开始紧张地四处搜寻,抓着伙计问韶华的下落,伙计也一点不知。跑下楼正好撞见李家来人,说李阁老回来,请他回去。他心虚不敢声张,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回来,寻思着等下再出来。

    没想到前脚刚进了李家大门,就看到韶华跟着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子急匆匆往碧梧轩走去,他急忙跑过来,拦住他们的去路。

    “五妹妹,你怎么先回来也不跟我说一声,我寻你寻得心惊胆战?”以琛紧张的口气略带责备,方才以为把韶华弄丢时,他吓得汗流浃背,都不知道等下怎么面对李阁老。

    李斯年打量着眼前的少年,眼神略带嘲讽,听口气,想必就是他冒险把韶华带出去。可他看到韶华时,明明只看她孤身一人,才会不放心带她回家。没想到以琛一见面反倒责问起韶华来,“刘七郎?刘以琛。”

    “你、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以琛一听对方竟然知晓自己的名字和排行,惊得退了一步。打量他的衣着,和他脸上嘲讽的微笑,韶华则一脸不悦瞥了一眼,便扯了扯李斯年的袖子,细声道:“二哥哥,我先回去了,你不用送了。”

    李斯年点了点头,韶华给他福身,又对以琛象征性地欠了欠身,然后小跑而去。

    以琛这时才反应过来,抹了抹额间细密的汗水,连连作揖,“原来是二哥哥,原来我有眼不识泰山。”

    李斯年斜眼俯视他的瑟瑟模样,冷声道:“刘家送你进来是为了读书赴考,若是知道你在京里这么嚣张放肆,不知刘族长会怎么想。”李斯年小时候跟着亲生父母在闾阳住了几年,五岁才进京,没多久就被国际给李卓岳,而生身父母被送回了闾阳。当年放榜以后,听闻生母病重,而李阁老又辞官,他便借机跑回了闾阳。所以对于刘家的事,他比李阁老一家都要清楚。

    听李斯年这么说,本来就是胆战心惊的以琛,如今更是不敢喘粗气。

    “若刘家的姻亲人选是你,我绝不会让三娘或五娘嫁给你的。”李斯年直接发狠话。

    以琛这下就真的乱了心神,只差对李斯年跪地求饶。可李斯年根本就不理他,甩袖而去,他不屑和以琛一般见识。

    韶华低着头一路小跑回去,到了碧梧轩,竟然也瞒过了守门妈妈。她正窃喜着,加紧脚步跑回小院,可是一进院子就看到丫鬟们全部都跪在院子里,她完全就愣住了。

    “你们干什么,快起来!”韶华走到初荷面前,弯腰扯她起来,可她摇了摇头,拼命朝屋里使眼色。

    韶华心里没什么底气,以为是被发现了,咽了咽口水,做了一番挣扎后,鼓起勇气走进去。却只看到绾华一人,双手环胸,一脸严肃地盯着她。韶华四处张望了一下,确定没旁的人后,才讨好地蹭过去:“三姐姐,我回来了。”

    “好大的胆子,今日连偷溜出门的事都做出来了!”绾华怒拍桌子,把韶华吓了一跳。

    “三姐姐,我知错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就算她不是汉子也一样,韶华立刻低眉顺眼地说。

    “知错?你以为一句知错就这么容易让你过了?”绾华声音有些 ,一双瞳眸冒着怒火。“你知不知道全家人都在等你!祖父回来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好好在院子里待着,你就等着领家法吧。”

    “哦,我这就去领家法。”韶华委屈地眨巴眼睛,转身欲走,斜眼看到绾华眉头抖了几下,瞳孔更大了。立刻软声道:“三姐姐,别气了,我知道你没告诉阿娘对吧。”绾华有些吃惊,看她一脸得意,马上又板起脸。猜中了绾华的心事,韶华就更得意了,“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真的知道错了,回头三姐姐怎么处罚我都行。”

    “哼!”绾华哼了一声,不去看她。

    “三姐姐,别这样嘛,你瞧我的丫鬟都替我跪那么久了,你再不让她们起来,等下阿娘发现了,还要怪三姐姐知情不报,那我不是更罪过了。”见绾华表情微动,知道已经动摇了她,韶华更努力地讨好:“我也没走远,敢出门就被二哥哥给逮住,抓了回来。我知道三姐姐替我担惊受怕,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二哥哥也回来了?”绾华一惊,韶华用力点了点头。

    “我跟二哥哥一同回来的。”韶华绝口不提以琛的事。

    一路她好奇地问李斯年怎么会认出她,按理说,李斯年离京的时候,韶华并不在李家。而韶华在去普安之前,李斯年又还没过继,可以说,韶华和李斯年从来没有正是打过照面。

    但李斯年淡淡地说:“你与二伯姆有七分相似,我只是猜的。”猜也猜这么准?韶华心中腹诽,她这一身打扮从李家出来,可瞒过不少人,结果被李斯年随便一猜就给猜中了。看她闷闷不乐,李斯年又道:“我早听说有个二伯屋里有个五娘从小被送到外祖家,三娘今年不过十五,你应该也是十三四。方才我随意试探一句,你立刻回头,便是**不离十。”

    李斯年并没有告诉韶华,其实他之所以注意到她,却是因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个小娘子这般热情地扑倒郎君。虽说是情急而已,但他一眼就认出严恺之,不免就好奇到底是哪家娘子这么大胆。待见到韶华正面以后,他心中也吃了一惊,犹豫了一下,随口试探,没想到一猜就中。

    这时崔妈妈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你们这是做什么,惹五娘子生气了?”

    绾华心一惊,连忙把韶华推进内屋,狠狠地对她说道:“等回来我再过问你,赶紧换衣裳!”韶华感激地朝绾华点了头,只听绾华扬声:“初荷幼菡,还不赶紧去替你们娘子梳头发,下回再这么贪玩我可不轻饶。”得到允许,初荷幼菡连滚带爬地起身,往屋里走去。

    其实从踏进小院的那一刻,韶华心里是清楚的。院子的门是紧掩的,如果不是熟知的人,定然不会硬闯。而看到跪了一院子的丫鬟,又看到绾华单身一人,她便猜到绾华定然是替她瞒了凌氏。至于寻什么借口,她并不在乎,说是瞒了凌氏,或者是瞒了煦园和李阁老吧。要是被他们知道韶华偷跑出去,家法是一定少不了的,凌氏因此受罚也说不定。

    就算没有崔妈妈,绾华也不会跟她闹太久情绪,就是因为凌氏催了几次,绾华觉得不放心才亲自前来,没想到却发现韶华失踪。初荷她们说韶华是跟着斯晏他们出去的,可绾华知道斯晏已经回来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