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名门良婿 >

第41部分

名门良婿-第41部分

小说: 名门良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好大的口气!”绾华听了,顿时怒不可遏。

    “阿娘,那你们答应了吗?”韶华也被吓了一跳,这数字可不是随便开口就有的,他们就是省吃俭用,那还得赔贴多少进去。最重要的是,这添出去,谁来补上,燕绥是给刘氏当媳妇,总不能让凌氏夫妻来给钱吧。

    “哪能呢,这又不是长孙媳,大夫人进门时都没这么奢侈过。”崔妈妈也极不屑地嗤了一声。

    真不知刘氏思想太单纯,还是刘家心眼太狠,竟然敢怂恿刘氏夸下这海口。问题是刘氏已经许诺了,要是闹不好,就不是能不能做亲家的事,只怕要闹上两大家族的矛盾了。再想到,刘李两家原就埋下了芥蒂,这回处理不好,只怕闾阳那边要翻天了。

    “就算我想答应,家里一时也筹不出这么多钱。”凌氏的脾气火爆归火爆,但是冷静下来,比刘氏要理智很多。“给是不可能的,借到还可以考虑。”

    李斯晋很主动地提出打欠条,等斯晏的亲事解决后,这一笔账该归哪再归哪。

    事到如今,也不是说赶去闾阳说几句就能解决的,好在刘家也没让他们现在上门提亲去。

    “借?上哪借这么多。”绾华心里有些憋屈,这要是都借给斯晏,那她到时出嫁拿什么当嫁妆!“大哥哥不是高升了嘛,让他们自己去想不就好。”

    “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能想什么办法?”除非让李斯晋阻止所有人上街卖字画去,韶华忍不住让自己脑补的情形给逗笑了。

    “你笑什么,难道你有办法?”绾华瞪了她一眼。

    “没啊,我能有什么办法。”韶华忍住笑,继续脑补李斯晋那一张严肃的脸在街上叫喊,心里可乐了。

    凌氏叹了口气,“所以你爹爹不就急着出去了,不过要是年底江南那趟货能走回来,也不是说筹不出来。只不过那本是给三娘备下的嫁妆。”凌氏看着绾华一脸不情愿,心疼地将她搂进怀里,“委屈三娘了,好在藩家怎么也得到明年年底才能来回京,一切还来得及。”

    绾华就算心不甘情不愿,也没法说什么,只是心中把燕绥给怨上了。

    “阿娘,咱们家只走南边的吗?”韶华知道李家名下除了几处庄子出粮食,收点地租外,还有不少店铺,挂在几个管事名下。其中不少是走南边的布料海货,而其中李勋卓自己名下也挂了两家。许多时候便是靠着南边的货,才赚了不少,否则真难以支撑刘氏母子这般挥霍。

    “我听说,川北一带也常有人走货,但因为离中原太远,怕路遥物多,货物容易丢失,所以才高价跟外番的商人买。一年不知要多出许多银子,可还是总是不够用,所以只能靠囤,可是有些东西不耐囤,很容易就坏掉。不过这都算好,毕竟现在天下太平,若万一边境起火,可就麻烦了。”韶华叨叨地念着,没注意身后母子惊诧的表情。“其实,要能和川北那边的商人搭上线,咱们把东西运到一半让他们接过去,这样又省事,又有得赚。特别是那些士兵,许多都是中原人,一去就是三五年,甚至更久,只怕半辈子都吃不上这边的东西。据说,他们一封家书都要送上好几年才到家,要是能和那边搭上线,指不定还能帮他们捎个家属什么的。爹爹说了,民心定,天下定”

    “谁与你说的这些?!”凌氏忽然厉声道。

    “外、祖父说的。”韶华一时说得太顺,把以前的事都给漏出来。

    看着凌氏好半天不说话,韶华心虚地不敢出声,以为是被发现了什么马脚,紧张地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听到凌氏深深叹了口气,“爹爹还是在为我操心。”凌氏看着韶华一脸呆滞,笑道:“你外祖父许多年前就与我说过这事,没想到他至今还念念不忘。”

    韶华拍着胸口,虚惊一场,这么说是有戏了?

第五十七章 川北之行
“五娘,跟爹爹说,外祖父还跟你说了些什么?”李勋卓在外跑了一圈回来,一无所获,正嫌心烦。

    没想到一回家,凌氏便眉开眼笑地跑来跟他说韶华的点子。乍一听到,他也被吓到,再听凌氏细细说道,李勋卓都忍不住拍大腿叫好,立刻就让人把韶华喊过来问话。

    韶华原本还有些心虚,这些话本是多年之前在川北,看到每逢双月十五整个川北都沸腾起来,她好奇之下凑热闹才知道的。川北地广人稀,但能耕种的良田却少之又少,而跟着定西将军的士兵多是中原人,就算习惯了当地的吃食,可其他许多东西还是时不时需要从中原送过去。朝廷自不会管士兵到底吃些什么,但定西将军却不得不管,只是走一趟货极难,损耗银两不说,半路也难免要遭到山贼土匪。

    中原商贩极少会走川北那边,货少了不划算,货多了太危险。而且过了凉城,气候饮食都和中原大相径庭,许多人熬不过结果就在凉城打道回府。有些识货的商人,回来凉城把货贩回川北,可到底粥少僧多,而且价格随之也会翻几倍。小商贩不会来,那些有家底的更不会,在江南一带,随便一趟都能赚得满钵归,又何必花大资本去走川北。

    渐渐地,川北就成了中原商人默许不愿提起的地方,反倒是一些西域的胡商带了不少东西过来。

    “外祖父说过,凉城是中原第二道防线,若川北不保,凉城也难孤守。所以凉城向来是连接川北和中原的纽带,中原商人也喜欢把货贩到凉城,然后启程回来。虽说川北会有人来接货,但为了卡住价格,他们一般不会带太多货回去。所以一般贩货过去的人也都不敢带太多,怕囤多人家不愿意卖,路远日长耗不起。”韶华一字一顿地说,见李勋卓商人一般精明的眼色,心里有些感慨,不愧是闾阳李家人,骨子里的本性是变不了的。

    “没错,当年老丈人确实和我提过这件事,可山长水远,这一路凶险莫测,据说凉城刁民奇多,不好说话。”李勋卓忍不住感慨老丈人的眼光长远。

    韶华撇了撇嘴道:“才不是,分明就是那些商人自己不敢去,又害怕这份利让其他人赚了去,才故意诽谤的。”

    “嗯?”李勋卓斜眼打量她的嘀咕。

    韶华犹豫了一下,正色道:“外祖父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外出经商被人骗了,因为害怕回来被人取笑,所以就说前面有歹人打劫,不能出去。不巧第二个出去也被骗了,于是就回来说前面有猛虎。第三个人本来是要出去的,可是想到前路有贼人,又有猛虎,立刻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后来第三个人出去赚了一大笔钱,可是会回来以后还是跟前两个人说法一样,爹爹可知为何?”

    韶华尚未变声,一本正经的脸色,再加上她还有些软软糯糯的声音,显得十分逗人。李勋卓觉得十分可乐,于是故意问道:“这是为何啊?”

    韶华认真地看着李勋卓的眼睛,严肃地说道:“因为第三个人发现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集市,而且物美价廉,如果他拆穿了前面两个人的说法,不但会招来怨恨,很可能以后大家都跟他一起出来,这样他就再不能赚那么多了。

    李勋卓的笑容戛然而止,看着韶华不苟言笑的脸庞,不像是单纯为讨他开心,不禁也敛起玩笑。

    “川北离凉城那么近,若真如外人说的那般凉城刁民风甚,难道他们就不怕连胡匪都闻风丧胆的定西将军吗?”韶华一双眼睛亮得发光。

    “要是定西将军有意包庇呢?”李勋卓打量着她的表情,问道。

    “若将军是那样的人,祖父当年就不会特意是大哥哥亲自上门去提亲了。”韶华毫不畏惧地迎上李勋卓的打探。

    对于将李阁老的话当做圣旨的李勋卓而言,显然李阁老若对定西将军的人品不信任,是断不会让李斯晋到川北去提亲的。只不过,看着韶华对定西将军这般肯定,让李勋卓有些哭笑不得。

    “五娘对定西将军倒是很有信心。”李勋卓笑了笑。

    “是外祖父说的。”韶华立刻蔫了气,心虚地低着头。

    李勋卓摸了摸她的脑袋,重重地叹了口气,望着凌氏道:“不管这事能不能成,今年的回门我都得回去给老人家请安,我一定要亲自上门感谢老丈人,还替咱们把五娘养得这么乖巧懂事。”李勋卓望着无限温情地望着韶华,从心底对这个女儿越发地疼爱了。

    韶华心里打了一阵颤,这要是回去被凌老爷子发现,她一直打着他的旗号在扯牛皮,那一切不就都穿帮了。

    于是,紧张地想着怎么让李勋卓打消念头,至少待多些时间吧。让她恶补多一些普安凌家的事,别让人以为她离开普安才半年,就把凌家所有事都忘得一干二净。

    夫妻俩根本没在意女儿一脸紧张,暗暗地眉目传情了好一会儿,凌氏被丈夫含情脉脉的眼神给看得满脸通红,嗲了他一声,“爹爹来信说,让咱们先别回去,族里有个耆老刚过身,族里请他去主持,现在家里不好招待人。”虽说不必守孝,但是凡是参与了白事的人家,至少也得百日谢宴后才能和其他人走动。

    “既然如此,那再等等。”李勋卓显得有些遗憾。

    “既然五娘这主意不错,那不如咱们就试试走一趟?”凌氏虽没怎么细听这父女俩的谈话,但从李勋卓的表情看得出,这将是一笔好生意,立刻兴奋地提议。

    “哪能说走就走,便是南下,也没这么容易。”李勋卓总觉得事情没想象中这么容易,看到韶华一脸沉思,打着玩笑问道:“五娘可有什么办法?”他越来越确信这个女儿就是他的摇钱树。

    旁的人只会看到韶华一回李家,家中立刻就忙得鸡飞狗跳,当初为了要接韶华回来,苏氏险些没和他翻脸。说凌氏好歹还有一儿一女,她只有锦华一个女儿,要是被韶华八字克到,有个三长两短的,她也不活了。苏氏的眼泪拿捏得极好,同一个意思,由她嘴里说出来,让李勋卓又是无奈,又是感慨。若是凌氏这么说,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夫妻俩又得吵翻天。

    如今想起来,李勋卓很庆幸当初把韶华接回来。若是这条路能走得通,兴许他也就不必窝在京城,也不必被人取笑待在父亲和兄长的羽翼下。

    韶华挑了挑眉,对李勋卓说道:“刚刚才说的,爹爹怎么就忘了。大哥哥是定西将军的女婿,若由他出面提一提,到时咱们就算把货运到凉城,也不怕川北商人刁难。”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条路走得通,她再次去川北就有希望了。

    “对啊!这事还是大房他们挑起的,让大郎媳妇去说,说不定还能派些人亲自接过去呢。”凌氏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得!我这就去跟他们说。”

    “站住!”李勋卓一把扯住起身要走的凌氏,没好气地瞪着她,“这事要出面也是我们男人出面,你一个妇道人家管那么多,要是没事,教五娘多一些事,过了年她就是十四了。三娘要是出门,紧着就是她了。你得多留心一些好人家的郎君,别给耽误了。”

    凌氏一听,立刻笑眯眯地应是,这要是能搭上线,不说绾华的嫁妆,就连韶华的嫁妆,还有以后斯陌娶媳妇的本也都绰绰有余。

    韶华却僵了表情,不知道李勋卓是怎么把事情跳到给她找亲家份上去的,不过至少她心中的想法,总算越来越有谱了。

    而辛子萱听到李斯晋说起这事时,刚刚一碗苦得发酸的药汁给喝下,那又苦又酸的口感让她难受得皱紧眉头。要不是她喝惯了,忍不住要怀疑刘氏是不是故意拿她生气,才给她熬这么难喝的中药。

    只是,这东西真的能让她怀上身子吗?

    李斯晋脱了朝服,辛子萱走上前接过去,帮他抖整挂了起来。闻着她身上的中药味,不禁问道:“你身子哪里不适吗?”

    辛子萱愣一下,俏脸一红,摇了摇头,“阿娘让厨房人煮的,说是对身子好。”

    李斯晋不在意地说道:“是药三分毒,再好也不能当饭吃。”

    辛子萱有些感动,红了脸嗫嚅:“是能生孩子的药。”

    李斯晋定了定,回头看着辛子萱别扭地转开脸,轻轻吐出一口气,“回头我和阿娘说说,这事又不是想就有的,要是有了孩子,把身体给吃药了更得不偿失。”

    “别、阿娘最近怕是不愿见咱们。”辛子萱忙出声阻止,“虽说这事错在阿娘,可她到底是长辈,这回让她落了脸面,心理定然不好受。”刘氏对这个长媳说不上好,但也绝对不能跟燕绥比,就像刘氏对李斯晋兄弟的疼爱一样,免不了还是会分个轻重先后。

    “错就是错了,长辈就不许错不成?”严格算起来,李斯晋的性子更肖李阁老一些,认死理。“二叔与我说这事,我虽是不愿,但毕竟是咱们这房不对在先,再说二叔也是为了这个家。你瞧着,要我写信回去,还是你先和岳父说说?”

    虽说婆婆对自己的疼爱不如未来的妯娌,但为着丈夫的尊重,还有二房对她还算客气,辛子萱决定要帮这一把。

    “这些你不必担心,我和爹爹说就好,其实爹爹也早有心想往这边来,说不定这会是好个机会。” 

第五十八章 转机
 有辛子萱从中磨合,李勋卓的事很快就有着落,正巧军中急需采购一批棉衣布鞋,问李勋卓若能备齐货,到时让他直接往凉城送,其他包括上报的事再交由辛茂山处理。这可把李勋卓夫妻俩给高兴坏了,立刻就去筹备,好在南边上来的货还没找到买家,便立刻转上川北。

    入冬的时候,连着下了几场冰雹,原本大好的天气用来晒被子棉衣最合适。结果落空不说,紧接着就起风,川北的风不比中原,更不能和京城比,大风后就是大雪。若是下雪还算好些,最怕是回春雪融,气温才真正冷到让人受不了。若是报朝廷,再调配,只怕夏天都要到了。

    韶华不忘提醒李勋卓,多带些江南一带的特产,包括茶叶上去。就算川北的人不要,凉城的人也会喜欢,更何况还有不少西域胡商。为了谨慎起见,李勋卓决定亲自送过去,凌氏一开始不肯,担心山长水远李勋卓吃不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