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128部分

满唐春-第128部分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看他的目光,都有点异样了,一旁的王子琛,更是妒火中烧。
  “好了,小远,你跟我来一下。”崔敬若有所思地看了刘远一眼,向众人做了一个抱歉的的手势,转身往外面走去了。
  今晚这事来得莫明其妙,有关皇家的事,都是大事,崔敬不敢马虎,自然要问个清楚,弄个明白了。
  不过那声“小远”,叫得顺口,语气柔和,很明显,崔敬对他的态度又改观了不少。
  “是,尚书大人。”未来岳父大人叫到,刘远自然不能拒绝,闻言跟着他走了出去,快出到门口时,扭头看了王子琛一眼,面露笑容地说:“本想和诸位才子好好交流切蹉一下,没想到临时有事,就不能陪诸位尽兴了。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好的思绪,这样算了,我刚想了一首拙作,算是抛砝引玉吧。”
  说完,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开始大声诵读了出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死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有事,先失陪了,诸位尽兴。”刘远一脸谦逊地跟众人行了个礼。转头就走了。
  一时间,大厅里沉默得,好像一根针都在地上都能听得到,不少人目瞪口呆,都说不出来了。
  项羽在历史上作为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力量、他的军队、他的丰功伟绩,让人惊艳不己,再加一匹百年一遇的乌骓宝马,一个倾城倾国的绝sè美人虞姬。绝对是一个很有话题xìng的人物,世人写了很多诗评价他的功过。不是写他勇猛无敌,就是描绘了有情有义,手握江山,坐拥美人,但是刘远这短短的二十个字,则是把他的热血而又凄婉的一生,描绘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不是刘远想出来的,而是剽窃清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写的夏rì绝句。极有气魄,和她写得婉约的词简直一个强烈的的反比,再加上这诗水平上佳,极被后人推祟,刘远在前世读书时,学到李清照的词,老师也拿那首绝句出来让大家欣赏。所以刘远对它记忆很深,那个老王爷刚一说完,刘远就己经有了对策,只是突然之间圣旨到。这才没有说出来。
  现在就要离开,奔赴长安,见那个想做千古第一贤的李二,走之前,刘远故意谦虚把自己的诗诵读出来,抛“砖”引玉。
  可是,这是“砖”吗?
  此诗一出,有如黄钟大吕,在场的,多是饱读诗书之辈,品学兼优之士,哪里没有体会到它的好处,可谓是字字珠矶,慷慨雄健、掷地有声,众人都有点骇然:老王爷刚出题,就让一宣旨的太监打断,众人的心思都被他打乱,大家都只顾猜测那黄公公的来意,把作诗的事抛到了一边,没想到这个刘远,经历了那么多事,临出门时还做诗一首,水准还非常之高。
  这么短的时间,出了这么多事,而刘远却能第一个拿出一首这么高水准的书,说明他的才思极为敏捷,真不愧是能打北方第一才子“徐九斗”打败的人,真是不服他还不行。
  王子琛喃喃的念着刘远的那四句话,一脸沮丧的样子,因为也作了一首,自感觉良好,没想到和刘远的一比,简直货比货得扔,刘远的这首一出,他马上就知道路是自己输了。
  高低立见啊。
  不少人开始在思索,这清河崔氏是不是换了一套发展战略,利用婚姻,吸引外族优秀的士子来进一步壮大崔氏的实力,像号称北方第一才子的徐鸿济刚刚出头,就与崔家的二小姐崔梦真结为姻亲,而刘远最近风头太劲,这不,不声不响的,都要拜堂成亲了,这效率也太高了吧。
  很多人心里盘算想,是不是要学崔氏,用家族里的女子吸引那些有潜力的士子了。
  而躲在屏风后面的一众女流,此刻也被刘远那首豪放、霸气十足的诗给震惊了,这要多大的才华、多广阔的胸襟还有多大的豪气,才能作出这样豪放的诗句,那个有点瘦削的刘远,一下子在众女子的眼中高大了起来,有几个还流露出迷醉的神sè。
  崔梦瑶也是一脸震惊地的神sè,只见她喃喃地念着那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沉醉其中,不能自拨,眼中流露也异样的神采,芳心怦然心动,可是一想到,刘远马上就要被皇上派来的使者接走,婚礼也不能如常举行,心里面,又多了一丝淡淡的愁怅。
  “好!好!好!”这时老王爷终于反应过来,连连叫了三个好字。
  “不错,不错,没想到他这么短的时间,就作出这么上乘的佳作,难得,难得。”
  “老是觉得,徐九斗输在这人的手下很不真实,以为是鼓吹出来的,现在看来,所言不虚啊。”
  “就是,就是,从一首诗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才华。”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无言之中,又把刘远的才气抬上了另一个台阶,毕竟,刘远在扬州诗会发威的事,众人没有目睹,在崔老太太寿宴上作的那歪诗,也不能登大雅之堂,这下好了,在这么多达官贵人面前,一鸣惊人,自然捞了不少名气。
  几个想先拨头筹的人一下子怂了,而刚才信心满满的王子琛,更是无力地坐在蒲团之上,老实说,这一把偷鸡不成,反而替刘远多捞了很多的名气,徐鸿济不在,这里就诗情才气来说,就数自己最高,本来可以大出风头的,没想到,风头都被刘远抢走,简直就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尼玛啊,都不让活了,说什么抛砖引玉,你抛的是“玉”好不好?
  玉都出现了,自己的那些“砖”哪里还好意思拿出来献丑呢?
  老王爷一脸期待往四周看了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哪位才子再多一首那新样的上乘之作,可是那几位有名气的才子,一碰到他的眼光,都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了下去,很明显,自己实在拿不出比它更好的诗作,哪敢出头呢,这几人,包括了刚才提议的王子琛。
  “好了,估计诸位还没有想好,这玉佩,我就放在这里,要是还没人作出比刘小郎君更好的诗作,那么,本王言出必行,这玉佩就归他了,哎,老了,你们慢着点吃喝,我老头子回去,一个人好好品味这首绝句才行。”
  老王爷说远,把那块龙纹玉佩解下,留在案首之上,自己却带着下人,施施走出了正厅,估计是一个人细细品味这首新出的佳作了。
  众人只能看着那块龙纹玉佩流口水,可是就是没人敢再诗作出来给大家评比,崔敬和刘远走了出去,德高望重的老王爷也走了,这宴都不成宴了,于是,一个个纷纷借故离开。
  没有意外,这玉佩最后由崔老太太拿起,派侍女墨竹把它拿给崔梦瑶保管。
  这是应该的,虽说二人还没有拜堂,但己经交换了庚帖,由她保管最合适不过了,当然,崔梦瑶也满心欢喜地替刘远收收藏起来。
  而另一边,刘远则是轻轻地走进崔敬的书房,顺手把门关上。
  “坐吧。”难得崔敬和颜悦sè地对刘远说道。
  “是,尚书大人。”刘远倒有点受宠若惊地坐下,这老小子突然这么客气,一时间,还真的有点不太习惯。
  崔敬直接了当地说:“到底是什么事,皇上派人召你,召得这么急?”
  刘远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什么?你不知道?”崔敬有点疑惑地看着刘远,好像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
  做皇上的,rì理万机,特别是皇帝李二,一心想做千古第一帝,凡事亲力亲为,别说一个平凡的士子了,估计就是后院有几个妃子,都记不清楚,哪里会理会一介白身的小士子呢。
  难不成。。。。。。这小子的那点文才让皇上知道了,敬得他才情,特别看一下?
  不会吧,皇上对那些文治武功更重视一些,就算是他一时兴致,想召见刘远,也不会急成那个样子,三百里快马,一程要跑三百里才能休息,很伤马匹的,要是这样,还不怕魏征那老匹夫又指着骂他吗?有什么事,这么重要呢?
  “我想到了,十有**就是那事了。”刘远突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
  一惊一咋的,把正在沉思中的崔敬也吓了一跳,要是往rì,他早就开声训斥了,不过这事太怪异,闻到刘远想通了,也顾不得训斥他,反而焦急地问道:“什么事?”
  刘远看着崔敬那迫切的目光,张口吐出了三个字:“候君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票票在哪里,今天最少也得三更,要是大伙给力,四更甚至更多都够时间。。。。。。。。


 204章 一笑倾城

      “候君集?”崔敬吃惊地叫了起来。
  刘远也不隐瞒,把巧遇候君集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连“高原反应”也没有遗漏。
  “明白了,明白了。”崔敬吃惊地地说:“自年中起,军部就秘密从工部调了几个能工巧匠走,而皇上对出后吐番一事,一直摇摆不动,最近下定决心,把河务工程的后二期都暂停了,原来是你从中出力啊。”
  崔敬一下激动了,背着手在书房里团团转。
  很明显,以他官场老油的xìng格,知道马上就要开战了,肯定是想怎样做,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刘远,这是一个机会”崔敬很认真分析道:“不管怎样,你己经立了大功,无论如何,你要抓住这一次的机会,你的出身是一个诟病,就是有我崔氏相助,也得熬上多年方能上位,但你要是在这里立下大功,有皇上御赐,那出发点,也会高很多,到时再有我崔氏助你一臂之力,仕途自然一片光明。”
  刘远没有说话,显然,崔敬的一番话打动了他的心,刘远现在越来越体会到,权力还有特权所带来的好处。
  这年头,不光要学会赚钱,更重要的,那就是有保护自己辛苦赚来钱的能力,没有能力,给别人作嫁衣裳还是轻的,一不小心,还会陷入万复不劫的境地,那个陈昌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吗?
  最后,两人又说了一些话,在老管家崔阿福的再三催促之下,刘远这才从书房里出来。
  没法,本来己经误了rì的黄公公都急得想哭了。
  大约二刻钟后,刘远站在崔府的马车之旁,和崔敬挥手告别。
  ”刘远,一路小心。”崔敬难得关怀了一下。
  “啪啪啪啪啪”前面坐在健马之上的四个护卫,手里都拿着一根大号火把,沾了松油的缘帮。烧得啪啪响,火光通亮,那火光照在崔敬那有点干削的脸上,在火光下,倒显得他说话的样带着几份真诚。
  “是。谢谢尚书大人关心。”刘远忙应着。老实说,难得崔敬那老小那么大方,把自己的专属马车都肯借让出来,借与刘远坐着直奔长安。
  据说这马车内镶了铁板。刀枪不入,坚固之余,装饰也豪华,马车之内还铺了虎皮,一就知气势不凡。为了未来女婿的安全,崔敬难得大方了一次。
  尚书大人?
  崔敬心中有点郁闷,这个家伙,虽说还没拜堂,好像叫一声岳父大人让他委屈一样,一直还是叫尚书大人,倒让崔敬不知是庆幸还是遗憾,还差二天的功夫,刘远就得用另一种方法称呼自己。可是,现在
  当然,要不是在女儿的份上,崔敬也不会出现在这里送行。
  “黄公公。”
  一旁的黄公公也不敢怠慢,忙笑着说:“尚书大人。咱家在呢。”
  崔敬一脸平淡地地说:“一路小心,特别是走夜路,宁慢勿快,莫拿小命开玩笑。”
  “尚书大人请放心。在咱家在,定保刘小郎君的周全。”黄公公连忙应着。
  这位赫赫有名的崔三爷出来相送。送的,自然不是自己,而是他的未来女婿刘远,差二天就拜堂成亲,连那酒席都装备好了,,现在硬生生的,让自己给拆开了,都是说宁拆一坐庙,莫拆一门亲,弄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坏人,从崔老太太那一脸寒冰的样就知道。
  再说那崔府的三管家,借送干粮之名,把一包银送到了马车之内,那意思,还不明摆着的吗?
  做了阉人,五根不全,不但没有后代,连家族宗族室的祠堂也不再许进入,了无牵挂,最喜欢的,就是那黄白之物了,虽说人家什么都没说,不过他一早就心领神会:除了路上要照顾好刘远,适当时,还得指点一番。
  又说了几句客套之话,刘远和黄公公分别钻上了两辆不同的马车,“啪”的一声,车夫一甩鞭,马车就连夜从官道上直奔大唐的心脏:长安。
  就在马车往上往前拉的时候,刘远掀起马车上的窗帘,挥手向崔敬等人告别,就在刘远正想把窗帘放下的一瞬间,刘远的眼晴一下亮了:就在崔府之中,门柱之后,在明亮的烛光之下,从柱后面闪出一张绝美的、倾尽芸芸众生的俏脸,最难忘的,是那如黑宝石一样的眼睛,即使隔了几十米之远,刘远还到那眼里的一汪秋水,着崔梦瑶的眼睛,刘远有一种就想这样生生世世和她对望下去的冲动。
  好美,好深情。
  到刘远发现了自己,崔梦瑶倒也没躲避,反而冲着刘远微微一笑,这一笑,灿若朝霞;生如夏花,把刘远的魂儿都勾走一般。
  刘远觉得,无论自己这一生走得有多远,崔梦瑶这一笑,将会永远烙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再也挥之不去。
  回想到崔梦瑶不介意自己一介白身,毅然同意这门“糊里糊涂”撮成的婚事,那种淡然洒脱,还有她的善良、她的容颜,回想到相识的那一幕幕,刘远此时此刻,还是有大梦一场的感觉。
  真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可以牵挂之人。
  着四周一片漆黑的天地,刘远心中不由想了远在扬州的小娘和杜三娘,不知道,她们此刻可好,金玉世家和墨韵书斋的生意,是否还一枝独秀
  “小姐,不要再了,那马车都不到一点影了。”chūn儿陪在崔梦瑶的身边,小声地劝说道。
  刘远那一行人,早己消失在视线之内,可是崔梦瑶还是没舍得走,从马车消失的方向,倚柱相望,若有所思的样
  。
  “嗯,我们回吧。”崔梦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扭头往自己绣楼走去。
  chūn儿撇撇嘴道:“小姐,你明明想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