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130部分

满唐春-第130部分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外,自创一套有利于攻书教读的工学,叫标点符号,可当攻读诗书之利器,因为不算是公务,就托微臣代他参详,微臣一直犹豫不决,现听到连高仆shè也注意到,也就把一早写好的奏本拿出来了。”
  几个月前,崔尚就收到自家在扬州做刺史侄的来信,心中一直犹豫不决,现在到高士廉拿此事出来说话了,意识到这是最后一个机会,趁机把一早准备好的奏本拿了出来。
  要是此事成了,自己侄也算是教化有功,自己是推荐得力,快要成为自己侄女婿的刘远,也能获益不少;要是有什么不妥,还有高士廉那老不死的做挡箭牌,崔尚这招用得非常巧妙。
  等太监拿上来后,李二一边翻着奏书,一边随口说:“说,我大唐扬州境内,还有这样的奇人异士?姓甚名谁?”
  “刘远”崔尚马上应道。
  什么?扬州刘远?
  李二还有朝堂上几个重臣的面sè也变了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写手最惨的,不是卡文写不出,而是好不容易写出后,让人删了,邻居家的小屁孩,我讨厌你~~~~
  ♂♂


 206 初见李二

      “皇上,微臣以为,这标点符号端的神奇。”
  “微臣窃以为,这是攻书教化的一大利器,理应交与六部推广。”
  “臣亦附议。”
  先是高士廉提出,然后又由崔尚附和,这两人,一个是保皇派的领军人物,另一个,则是天下士族的翘楚,代表着朝堂上的两大股势力,二人出一提议,后面支持他们的门生或同僚马上附和,颇有一呼百应之势。
  这也是大唐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虽说这二派在利益上时有纷争,甚至当朝互相攻击,但是在一些有利于国强民生的措施上,也会相互支持,算得上,有纷争,也有合作,这次派的领头人物意见一致,后面的人自然是很识趣地推波助澜。
  “皇上,臣以为,此法甚为不妥。”有人支持,自然也会有人反对,就在朝堂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有人跳出大声反对。
  李二一,跳出的是一把花白胡子的老头,眉头皱了一下,这个老家伙叫周世石,任礼部侍郎,用长孙无忌的话来说,这老家伙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硬又臭,张口闭口不是圣人之言,就是祖宗遗训,凡事都是认死理,二话不合就说请皇上赐死来要挟,以示他的风骨,李二对他只有二个字,头痛。
  说到底,他是前朝礼部官员,像高宗和李二的登基,也是他在主持仪式,算是三朝元老的人物,可见,他对礼法极为jīng通,像礼仪、祭祀这些,还非得他主持不可,祭天、修祠起庙、纳封嫔妃等,这些都离不开他,偏偏为人太固执,要不然,就是熬资历。别说一个小小的侍郎,估计尚书省都能进了。
  “周爱卿,有可不妥?”
  周世石大声说道:“皇上,人,要知礼义。才会识廉耻。祖宗之法不能违,圣人之言不能忘,一个小小的凡夫俗子,胆大妄为。把圣人之言视作儿戏;再说用了那些什么符点符号,就少了识文断句之乐趣,而士子们,也不会认识钻研文章,简直就是得不偿失。有辱斯文。”
  “皇上,周侍郎所言甚至是。”
  “祖宗之法不能违,圣人之言不能忘。”
  “都不钻研学问,一味投机取巧,容易走上歪路。”
  “那个刘远,妖言惑众,微臣认为,把他抓拿归案。”
  周世石一开口,朝堂之上的顽固派纷纷附和。说什么也不同意推行那套“标点符号“。反而把它当成妖魔化,有人还提议把发明之人揖拿,和刚才大加赞扬相比,大相径庭。
  御史大夫王迁冷笑道:“好笑,这标点符号只是一套工具。刚才我也了,不曾加一字,亦末减一言,何来有辱斯文呢?”
  “那不是画蛇添足吗?”周世石反驳道。
  又一出自七族五姓的官员反驳道:“什么是蛇。又什么是足,在诗经之中。作解的有几个当世之大儒,你说他是足?难不成,你说他们的注解有误,欺世盗名不成。”
  很快,堂下吵了起来了,那保守派的老顽固人不多,地位也不够尊贵,但是他们对引经据典非常在行,不但认为自己有理,那声量也高,在李二没有刻意控制的情况下,朝堂之上,吵吵闹闹,乱成一片,要不是有金执吾在,估计都要打起来了。
  李二着自己的臣子在吵,刚开始还有乐呵呵的,他深谙御人之道,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下决定之前找个机会让他争个高下,反正无论如何,最后作裁判的还是自己,而他们争得这么厉害,为的,也是自己的李氏江山。
  可是这次吵了很久,还没消停的迹象,有几个大臣还有拉拉扯扯,快要由文斗改成武斗了。
  “哎哟,真是头痛,又是那个刘远弄出来的,怎么净是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呢?”李二摸着额头,有点无奈地说。
  那个刘远,一个高原反应,大大坚定了自己对吐番开战的信心,也极大地加速了战争的进程,极有可能,把形势一举扭转,可以说立了大功,现又弄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来,把自己的臣子分成两派,都快要在金殿上打起来了,没听说他有什么功名,原来把心思都放在这上面,真是有点让人无言了。
  对了,不是派人传他来的吗?怎么还没到的?
  在出军吐番之前,他有什么建议或补充,有时候一个好的建议或法子,顶上千万将士的生命,那刘远既然知道“高原反应”,破了诅咒之说,道出了应付的法子,在候君集的测试下,极为成功,说不定,还有其它的好主意。
  “皇上,奴才有要事向你禀报。”一旁侍候的的太监忽然小声地说。
  李二是皇帝,自己只是一介奴才,自然不敢以“咱家”自称,而李二对太监也很鄙视,严禁他们弄权,也不敢说是建议,只敢说禀报。
  “说。”李二头也不抬,淡淡地说。
  得到允许后,这位侍卫在李二身边的三品太监吕公公小声地说:“刚才奴才去外面给皇上添水,碰上去召扬州刘远的黄公公,他们一路rì夜兼程,现在己在门房里候旨了,皇上。”
  “扬州刘远?”
  “正是。”
  终于来了,李二正想着什么时候召见他,忽然到礼部侍郎周老头,追着一个户部的官员绕着大柱走,旁边还有人起哄,晕死,朝堂当成菜市了?
  “大胆,朝堂上不得喧哗,都给我站好。”李二龙颜大怒,厉声训斥道。
  皇上龙颜大怒,一众大臣不敢再拉扯了,松开了手,合上了牙,不过都改成了怒视对方。
  “魏爱卿”等众站好的,李二扭头询问魏黑子道:“朕你在沉思,两不相帮,似在中立,不知有何高见?”
  魏征不卑不亢地回道:“皇上双方都言之有理,谁也没法说服说,微臣也是一样。”
  “这么多位将军,你们的意思呢?”李二把目光又投向了一边的武将们。
  程咬金笑呵呵地说:“皇上。我们这些大老粗,上场杀敌还行,这些咬文嚼字东西,我们可不会,就在一旁热闹好了。”
  像李靖、秦叔宝还有候君集他们。都在一旁笑而不语。朝堂上文武有别,文臣内讧,他们这些武将,自然是乐于作壁上观。就当热闹,刚才周世石追打户部的官员,就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那老小子在一旁起哄的。
  “好了,都不用争了,创立这标点符号的刘远来了。就让他怎么说吧。”说远,李二不由分说,吩咐一旁的太监道:“宣扬州刘远。”
  刘远正在门房里,喝着水,吃着点心,没想到,一声“召见”,就得跟着一个小太监三步作二步地往前走,接受李二的接见。
  这大兴城。的确有点破坏了,刘远到皇宫很多地方都有破败之相,不少地方都掉漆了,李二也舍不得修葺一番,主要是刚建国时。由于长年的征战,人口较隋朝全盛之时减少了三分之二,可谓百废俱兴,样样用银。外处缺钱,李二规定。由他开始,把皇宫的费用大幅削减,把沉冗的宫女奴仆送出宫,加长孙皇后也只佩普通的饰物,修葺皇宫的之事,自然是一拖再拖。
  现在都破落成这样,连清河崔府都比不上了,难怪连河务工程都暂停,也要修筑大明宫,一是孝敬,一是颜面。
  也就在明年了吧。
  穿过了几层大门,还让尽职的金执吾仔细搜了身,这才在进了大唐最高权力的殿堂:太极宫。
  “草民扬州刘远,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远进去后,依照黄公公的指点,也不敢东张西望,连高高坐在上面的李二还没清楚,跪地就拜。
  这跪得也不冤,总的来说,李二在史上还是一个明君,他一手开创的唐朝,曾经辉煌至极,经济、文化、疆域都得到极大的发展,那万国来朝的盛况,就是听着也让人由然向往,而后人也以唐代为荣,在后世,世界各地,华人聚居的地方,多叫做唐人街。
  李二有异sè地着刘远,他听候君集说过,那刘远很年轻的,但他没想到,竟然会哪样年轻。
  “把头抬起来,让朕。”
  这里敢称自己是朕的,也只有李二一个了,刘过闻言,把头抬了起来。
  一抬头,就是一张英俊而慈爱的脸,白面少须,头戴乌纱金冠实在太重,像皇帝也佩乌纱的,不过镶有明珠、猫眼等物,式样也有所差别,身穿龙袍,双眼炯炯有神,此时的他,年近三十,正是一个男人最年富力强之时,似是到刘远也在观察他,李二还是很亲民地对刘远微微一笑。
  美男子啊,刘远忍不住心里暗叫道,这老小子出身贵族,生母窦氏,是出了名的美人,基因肯定不会差,李二长得相貌堂堂也不足为怪,到李二对自己笑,刘远心中一惊,知道和皇帝对视是不礼貌的,忘把目光转到另一边。
  这李二起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刘远知道,这家伙,一狠起来绝对心狠心辣,在他即位前,像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军阀的尸骨成就了他的赫赫功业和威名,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戮弟,逼父退位,终于上位成功,哪一次又心慈手软了?
  刘远知道,那笑容的背后,那是对权力的执着,他的个xìng,绝不像表面起来那样仁慈:一旦超越了他的底线,不在他掌控之内,他就会变得很可怕
  扭头一,有点失望,没有到号称“千古第一贤”的美女:长孙皇后,只到二个手执扇的宫女,本以为皇宫之内,个个宫女都是天香国sè,没想到,那两个宫女白白胖胖,面如鹅蛋,这才想起,现在的女子,以脸圆体丰为美,刘远失望之余又得意了:
  来这李二,在艳福方面,还不如自己呢,如果以李二这样的审美观,自己大不可妒忌他、羡慕他,话说,自家里那三个美女,每一个,都是千里挑一、绝对合自己审美观的绝sè佳人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207 朝堂之争

      “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шwщ”刘远一抬头,李二到他脸上还着稚气,不由暗叹一声人不可貌相,然后很和谒地对刘远说:“平身吧。”
  真没想到,一个破敌良策,一套把满朝文臣弄得吵吵嚷嚷的“标点符号”,都是出这个少年之手,还真的感到很意外。
  “谢主隆恩”刘远闻言,依足黄公公所教的,行过礼,这才站起来,可是一站起来,发觉自己站在两列大臣的中间,都不知站哪里去了,显得有点尴尬。
  “小远,过来这里。”崔尚对刘远招了招手,招呼他到自己身边。
  刘远不知站哪里,到崔尚叫自己,马上走了过去。
  上次在老太太寿宴见过他一次,而他的面相,和崔敬也有几份相似,刘远一下子就认出他崔梦瑶的大伯父,户部侍郎崔尚。
  刚站定,刘远就感到有人着自己,扭头一,是候君集,到自己他,竟然对自己微微一笑,不光候君集,就是候君集身边的几个武将,对刘远也露出赞许之sè,好像挺有好感,刘远也连忙谦虚地笑着回应。
  刘远心中肯定,肯定是自己给候君集的建议收到的了成效,这帮好战的家伙,己经磨刀霍霍,准备拿吐番人的xìng命来换取属于自己的不朽战功了。
  “崔侍郎,听说你们崔氏有喜,工部尚书喜嫁千金,女婿姓刘名远,老夫要是没猜错,此刘远就是彼刘远吧?”长孙无忌眯着眼睛,一脸笑意地说。
  长孙无忌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不少官员的兴趣,有人还不相信地着刘远,原因很简单,同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再说清河崔氏为天下士族之首。在场的差不多都收到崔府的喜帖,虽说大部分都不能亲自前往,也派合适的代表前往贺喜,派人送上体面的贺礼,现在吃惊地到。贺礼己送了出去。而新郎则出现在这里。
  这,出了什么事?
  崔尚笑着说:“正是那我不成器的侄女婿,还望长孙司空rì后多加督导。”
  “好说,好说。呵呵”长孙无忌笑着回答。
  李二好像想起什么事,着刘远问道:“崔尚书之女婿?扬州刘远,同一个人?我记得崔尚书上旨告假,就是为了千金出阁,现在你来到这里”
  “回皇上。黄公公原本到扬州找草民,扑了个空,中途改变行程到清河,因为rì程紧,见旨起程,草民倒没关系,孤身一个,了无一物,倒是让未来老丈人为难了。因为还有二天就是拜堂成亲的rì子,连酒席都准备好了。”
  还有二天就拜堂成亲,硬是把人拉走,老实说,这太不地道了。这对象,还是天下士族都敬仰的崔家,这不是摆明打脸吗?
  得知这个消息,李二也楞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对崔尚说:“崔待郎,关于你侄女婿之事。实在不好意思,朕也没想到,也做是不够周全,没想到啊,这世事竟是如此的巧,rì后定得多补一份贺礼方可。”
  知道就好,本来只要再过二天,就能把女神拿下,享尽美人恩,就一破旨把我弄到这里,真是气死了,要是真觉得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