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155部分

满唐春-第155部分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点像未成大业时,在太原新年走亲访友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自从贵为皇室后,变味了,有的只是君臣之交,少了血亲之谊,丈夫贵为天子,平rì都把心思扑在政事上。难得他今天样高兴。长孙皇后也就陪他“荒唐”一次,给刘远搞个突然袭击。
  长孙皇后都想好了,一大家子的,打扰那个叫刘远的小子,一会多给点奖赐才行。
  李二笑着说:“虽说只是一个六品小官,但他却帮朕放下了几块心头大石,最近连睡觉也倍觉香甜,你说,这样的人才,朕能不重视吗?”
  “哦。还有这样的人才?”长孙皇后忍不住问道。
  “此言非差,有了他的献计,心腹大患吐番,对大唐再无优势可言,据我推测,那充盈国库的三策,十有**也是出自他之手,这样一来,出兵、修建孝敬太上皇的大明宫、整治黄河水患就能同时进行。不会顾此失彼,你说,这样的人才。朕能不重视吗?”李二说完,又有点遗憾地说:
  “要是早点发现这样的人才,朕就招他做驸马,哪里轮到崔氏那些田舍奴呢?”
  李二想收权,可是世家的势大,试探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四境不算平,再加四夷未臣服。还需要世家的支持和协作,只能徐徐图之,在别人面前,那就是爱卿,国之栋梁相称,不过到了结发妻子面前,李二不用掩饰自己的情绪,直接骂他们是田舍奴,长孙皇后劝了几次也没用,只好作罢。
  听到李二的感叹,长孙皇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政事不评论,只是笑着:“那是天佑大唐,皇上洪福齐天,所以这些英才都为皇上所用。”
  看到皇后对政事不感兴趣,李二笑着说:“皇后,其实,这个刘远你也听过的。”
  “有吗?”
  李二笑着说:“你忘了,上次朕给你说的那三个非常难对的对子吗?就是出自他之手,对了,上次一品诰命夫人崔王氏的七十大寿,有个少年郎不是作了一首诗把崔氏那几个田舍奴气得一蹦一跳的吗,就是他作的,嗯,我想起来了,崔老太太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来儿子皆作贼,偷来仙蟠献母亲。”
  这两件事都是很有名,当时在达官贵人、名流上层中相传,连李二也有听说,然后告诉长孙皇,有一段时间,自认才华不低的二人,还搜索枯肠,想对出那三个对子呢。
  “啊,是他?”长孙皇后吃了一惊,然后若有所思地说:“如此说来,那个刘远还真是一个人才,这崔氏,还真有眼光。。。。。。。”
  李二点点头说:“出身虽说低微,但背景倒也清白,这种人才得好好磨练一番,方能成材,这次出兵,我打算让他去前线历练一番。”
  。。。。。。。
  刘远站在门口,探头往外看看,街道静悄悄地,除了四个刚刚巡过的武候,人影都没有一个,心里不由有点焦急:李二不是说来品尝“鱼尾宴”的吗?现在都天黑了,怎么还不来的?
  冷盘己经摆好,热菜的材料,也己经准备妥当,一一排列在案板,两个大厨正在待命,只需要一命令下,马上就可以炒菜了。
  “崔管家,这皇上,通常什么时候到的?”刘远忍不住问道。
  “这个,不清楚。”崔阿福有点无奈地说:“皇上习惯处理完政务再赴宴,有时坊门还没关就来到,有时半夜来到也不奇怪,姑老爷,急也没用,还是慢慢等吧。”
  哦,刘远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当别人是君,自己是臣时,就得无条件遵重他的生活习惯。
  “崔管家,那酒菜准备好了没有?黛绮丝,我让你弄的果汁,你都榨好了吗?”等了一会,刘远有点不放心,需要再确认一次。
  崔阿福连忙应道:“姑老爷放心,酒和菜老奴都亲自检查过了,绝对不会有问题,而关坊门前,也派人到崔府里,借了一套银餐具过来,有银碟、银碗、银筷子等物,这样也能让皇上吃个安心了。”
  银,遇毒就会变sè,用银餐具来吃饭盛菜,杜绝有下毒的可能,的确可以让人吃得很安全。像那些常年走江湖的人,也喜欢携带几根银针防身,以防有人下毒。
  黛丽丝也应道:“少爷,果汁都榨好了,随时可以拿来享用。”
  嗯,不错,现在窗明几净,灯火通明,虽说这宅子是简陋一点。不过也符合自己的身份。
  “踏踏”“踏踏踏‘。。。。。。
  三人正在聊天间。突然看到两个穿着明晃晃盔甲的军官,骑着高头大马从远处走来,二人后面,跟着两队衣甲鲜明的御林军,一直跑到到刘前的宅前,二话不说,就把宅子围个严严密密,然后就站一个跟着一个,一动不动地守在哪里。
  刘远、崔阿福还有黛绮丝三个面面相觑,心里只有有一个念头:李二就要来了。
  “崔管家。你去叫厨房开始做菜,对了,那条糠醋活鱼要最后时刻才做,要是做得早了,味道就不地道了。”
  刘远猜想,虽说是李二越矩亲封,又答应来品尝“鱼尾宴”,其实也就是看在清河崔氏的面子才来的,试想一下。大唐六品的官员何其之多,李二又怎么肯屈尊降贵,来到自己这种小宅子呢?十有**是准备对吐番出兵。一出兵,绝对少不了世家的支持,隔山打牛,向天下士族之首的清河崔氏示好而己。
  那么多奏章要改,后宫还有那么多美人要宠幸,能在这里待多久呢?估计来自己这里也就是走一个过场,所以吩咐老管家让厨房的马上准备饭菜,节约时间。
  “是。姑老爷,小的马上就去。”崔阿福闻言,马上领命而去。
  刘远在门口大约等了一刻钟,终于看到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正朝着自己宅子的方向来,一看那仪仗还有架势,不用说,皇帝亲临。
  李二终于来了。
  好大的规模,刘远只是看了一眼,不由大吃一惊:远远望去,那用于照明的宫灯连绵好几百米,宫女、侍卫、御林军加起来数百人,马车十多辆,队伍显得极为庞大。
  刘远心里暗暗惊叹,心想皇帝就是皇帝,这么大阵仗,其实也就是吃个便饭而己,从皇宫到胜业坊,其实距离并不远,用得着这么多人吗?估计也就这样驾式,才能显示得出帝王家的威风吧。
  接着,刘远心中一阵狂喜,看着后面那些马车,口水都流下来了:一个人,用得着那么多马车吗?后面的那些,不会是赏赐吧,听说李二在打江山时,对手下有功之士是非常大方的,破城之后的战利品,黄金美女,绝大部分都是赏给手下,收买人心,看看程咬金、秦叔宝那批武将富得流油就知道了,这也就是他发动玄武门之后,军队基本没有什么异常,不少将士都欣喜若狂,高呼万岁。
  自己替他解决了吐番那让人闻风丧胆的“诅咒”,又充实了国库,然后还亲自替他训练细作,老实说,随便一个,都是天大的功劳,最后只是封了一个不入流的六品小官,严重与军功不相符。
  刘远眼前一亮,目光也变得炙热起来了:难不成,李二觉得亏待自己,赏得太多,怕魏黑子他们进谏,于是趁这个机会,把黄金白银、绸缎、珍奇古玩、人参什么的悄悄地给自己送来,不过以李二抠门的xìng格,金银珠宝估计有点悬,算了,哥也不是挑剔的人,给啥就要啥吧。
  嘿,也不知库房能放得下没有。
  想归想,刘远还是按崔管家的教导,在门外老老实实的跪下,等队伍一来,那太监高叫“皇上驾到”后,大声地叫道:“微臣刘远,恭迎皇上大驾光临。”
  没想到,刚说完,那太监又继续大声叫道:
  “皇后娘娘驾到。”
  “太子殿下驾到”
  “吴王殿下驾到”
  “魏王殿下驾到”
  “晋王殿下驾到”
  “豫章公主驾到”
  “清河公主驾到”
  。。。。。。。。。
  不光刘远,就是陪刘远一起跪着的下人,一个个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一回事,李二来了,长孙皇后来了,像太子、王子、公主什么的,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
  刘远好像一下子脑筋都转不过弯,双眼发直,整个人都楞住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工作忙,我这龟速,对不起大伙了~


 243 天生丽质

      “怎么,刘爱卿,看到朕等,不欢迎?”李二看到刘远呆若木鸡的样子,心里暗爽,忍不住问了出来。
  刘远看着李二一大家子的,都有点无言了,心想你是皇帝,这里你最大,只有嫌命长的,那才敢不欢迎你,晕啊,不说说一个普通“鱼尾宴”吗?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少人的?也不会提前知会一声。
  得,十有**这李二跟自个玩惊喜?几个女儿都带了,不会想挑自己做驸马吧?
  刘远连忙应道:“皇上、皇后,太子,各位皇子、公主能来,这是小人的荣幸,简直就是蓬荜生辉,哪敢不欢迎,求之不得呢。”
  这时牵着李二衣角,站在李二旁边的晋王李治神气活现地说:“父王说要来吃大户。”
  此话一出,简直就是石破天惊,李二的的脸sè就绿了,忘记今天在御花园和长孙皇后开玩笑说的时候,这小家伙也在场,现在让他当场说出来,堂堂一个皇上还带着一大家子来“吃大户”,传出去这脸面都没地方放了,而跟在旁边的几个皇子公子一脸的愕然。
  刘远感到自己的神经快要短路了,什么“吃大户”,自己不过是有几个小店,赚个小钱,连块收租的田都没有,更不要说像崔敬那老小子一样,手里地契、大宅、商铺物业无数,光是一年进项过万两的田庄也有三个,府中金银堆积如山,这些才是大户,自己就是比普通人多几个小钱,至于吗?
  哦,估计是看自个最近在彩票赚了那么一丁点。这抠门李二心里不舒服了,看这太子、皇子、公主的,十多个人,这些就是大唐最尊贵的人了,难怪吃个便饭也这么大阵仗,金执吾、御林军也出动几百人,刚才自己还以为那些马上拉着的,是给自己的赏赐呢,原来都是李二的子女。真是表错情。白高兴。
  还是长孙皇后聪慧,刘远还没想好怎么圆上,给李二弄一个台阶好下台,长孙皇后就笑着说:“治儿,你错了,你父王只是跟你说前朝的故事,当官在位者不好好施仁政,碰上灾年,老百姓食不果腹,就要集体到大户家强行要吃的。那才叫吃大户,这次我们这么多人来看望刘校尉,至多也只算是探望,和吃大户那是截然不同的,等你将来有能力了,心中也要想着百姓,知道吗?”
  李治是出了名的乖巧,虽说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时候母后说的和父王说的不一样,不过还是连连点着小脑袋说:“是。母后,治儿知道了。”
  教导完李治,长孙皇后扭着笑着对刘远说:“刘爱卿。皇上这次赴宴,顺便带孩子们体验一下,这么多人不请自来,实在打扰了。”
  这一笑,雍容华贵,仪态万千,真不愧是一国之皇后,刘远都被她感染到。
  “哪里。哪里,这么多贵人能来,这是的前生修来的福气,只怕这里简陋,怠慢了这么多贵人了。”这时刘远己经从惊震中醒悟过来,谈笑自若地说。
  太子李承乾笑着说:“刘校尉过谦了,父王说你是我大唐的功臣,来看望你是应该的,至于简陋,我看这里挺不错的,不少官员都住不上这么好宅子呢。”
  刘远苦笑着说:“不瞒诸位,也不怕诸位笑话,说来有愧,这宅子是我未来岳父低价折让转给我的,若不然,现在还住着客栈呢”
  “父王,你看,有功之臣差点没宅子住,你也不赏赐的一套。”这时有个公主掩嘴一笑,竟然笑话起李二来。
  刘远闻言朝说话之人看去,那看到她的一瞬间,不由目瞪口呆:这个公主,实在太漂亮了。
  只见她年约十二三岁,削肩细腰,长挑身材,转眼间,眼波流转,顾盼神飞;投足间,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那绝美的面庞,让人见之忘俗,那高贵的气质,婉如九天的玄女,灿烂如朝霞,高贵如皇后,特别是烛光底下,更是美得不可方物,美得让人惊艳,美得让人心醉。
  “丽质,你是一介女子,怎么能评论你父王还有政事的呢?”长孙皇后有点不悦地说道。
  长孙皇后不干涉朝政,只是相夫教子,督导后宫,对女儿的要求也很严,不许她们涉及政事,听到长乐公主说有关朝政之事,马上就不悦了。
  听长孙皇后这么一说,刘远马上醒悟,原来说话的是李二的长乐公主李丽质,啧啧,果然是人如其名,天生丽质,李二其也算是个英伟的男子,长孙皇后更是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奇女子,眼前这信长乐公主,无疑继承了李二和长孙皇后最好的基因,年纪不大,就己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美人胚子。
  可惜,刘远记得,长乐公主李丽质,xìng格聪明开朗,为人仁爱,以美闻名又擅长书画,深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宠爱,后来为了亲上加亲,嫁给长孙无忌的窝囊儿子长孙冲,长孙冲虽为名臣长孙无忌之长子,但是才学不突出,对政治既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野心;爱好游玩和书画,时常喝的大醉,虎父犬子,长孙无忌死后,忧郁成疾,后来还得罪武则天,惨被流放。
  唐代公主很多少,但让世人记住也就是文成公主、太平公主、长乐公主等几个,刘远前世最记得就是这个号称完美的大唐公主,因为嫁得不好,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常替她婉惜,没想到,现在看到了真人。
  比传说中还漂亮啊。
  好在刘远并没有被美sè迷惑,虽说眼sè有异,不过只看了一眼,稍稍停留就移开,现在天sè也黑了,所以也没人注意到,念如电转,听到长孙皇后的话,马上替李二开解道:
  “公主过奖了。微臣只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皇上己经破格提拨,还在西市赐了商铺一间,皇恩浩荡,不敢再奢想了。”
  李二有点溺爱地看了自己的爱女一眼,难得没有生气,只是笑着说:“丽质,听到没有,为父会是非不分吗?要想得到朕的赏赐。那就立功去。只有功劳,要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