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27部分

满唐春-第27部分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以前,刘远在金玉良缘时,分工非常明细,设计、绘图、起版、蜡镶、微镶、抛光、电镀等等都有专职人来做,就连所需要的材料,如金银、碎钻、各式宝石等,都有专人分等级、数量来配送,非常轻松自在。
  可是现在,没电脑绘图,没有抛光机、没有电镀机,这就好像一只老虎没了利爪一般,缚手缚脚,很多手段都没法施展起来。
  华夏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在商殷以来,己经有做工jīng巧的饰物出现,到了唐朝,工艺技术也极其复杂、jīng细‘当时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
  刘远要在同行里独占鳌头,高人一等,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jīng,而刘远最大的优势是在设计还有细致做功夫,就拿微镶来说吧,用一些细小的宝石、碎钻做点缀,通过棱角、角度还有布置,让光来回折shè,从而营造出光芒耀眼的效果,这些是古人还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一想到微镶,刘远心里就有一股淡淡的蛋痛。
  先不说这里没有高倍数的显微镜,只靠一个大约只能放大十倍放大镜,没办法,这己经是刘远能找到最高倍数、最好的放大镜了,这是从一个胡商哪里花了一百两银子的天价买下来的。
  由于倍数不够,做那些细微处的镶嵌处理别提多费劲了,很多时候用眼过度,刘远的两眼都是红红的。
  然后就是材质,以前那些碎钻、小颗宝石都是切割好,大小、重量都差不多,大颗的也做了棱边角处理,直接镶嵌上去也就行了,可是现在,为了得到那些颗粒匀称的颗粒让刘远费尽了心思,除此之外,宝石的棱角处理,也成了老大难。
  阿忠、阿义还有小晴,现在都不用练习那个铲铜板了,一来他们学得差不多了,二来刘远也要他们帮忙处理那些材料,先用挫子磨边角,然后再用磨剑石慢慢磨平、磨滑、磨亮,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
  三个小家伙的手都磨得起泡,要不是他们是奴隶,没得反抗,估计一早就“造反”了。
  桌上摆着几张一早绘好的设图还有几件还没完成的首饰,刘远计划打造是一枝头钗,设计的概念是“松鹤延年”。
  每一件好的饰物,都是一个活广告,项链还手镯不容易看到,刘远自然不会考虑,首选还是发钗,戴在头上,又是好看又是引人注目,到时人家一看到这么jīng美的头钗,恭维几句后一问,是金玉世家打造的,那可是活生生、最有说服力的广告啊。
  七族之首的崔家老太太,那可是上流社会中顶尖的人物,要是她都喜欢、说好了,那金玉世家一下子就出名了,这可是一个打入顶级上流社会的好机会。
  不过她生rì那天,肯定会收到很多珍贵的礼物,金银珠宝绝对不少,为了自己的首饰不会只看一眼就束之高阁,刘远这番可以说费了不少心思。
  把钗的本身打造成一枝稍稍有点弯的松枝,然后在钗头的位置用蓝宝石、绿翡翠、赤金等巧妙的布置成一枝苍翠挺拨、生机勃勃的松柏枝,然后用吊坠的手法,在“松柏枝”的下方弄了几只翩翩起舞的白鹤。
  白鹤用白银为体,黄金镶嵌,那眼睛,那是用极为名贵的猫眼石啄成的,最jīng妙的是,白鹤的身体刘远用了后世的秘法,七孔玄音法打造,那白鹤的肚子里被有计划的镂空,那风一吹,风从那设好好的小孔进去,就会振荡发出特殊的音阶,响起听起来让人愉悦的音sè,在不需要它响的时候,往鹤的左脚一拉,那些小孔就会关闭,吹再大的风也不会发出声响。
  其jīng美的程度,绝对比“蝶恋花”那件作品还要复杂几倍,不光设计和jīng美方面优胜,就连造价,也完爆“蝶恋花”。
  “蝶恋花”用的是金银结合,点缀了绿松石、玉石、红昌石等,而“松鹤延年”用到的翡翠、猫眼、红宝石等等,别的不说,光是造价就用了近五百两银子,造价是“蝶恋花”那件首饰的十倍以上。
  因为做工极为jīng细,刘远每天只有jīng神最好的那几个小时才做,为了加快速度,把整件首饰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件饰品,或是手链、或是项链、或是胸针,六件组合在一起的话,就成了一件巧夺天工的头钗:松鹤延年。
  从另一种说法是,六六大顺,意思是事事如意,一切顺利的意思,这也是对老人的一个良好的祝愿。
  要设计这么巧妙的首饰,没三五个月肯定不行,刘远这么快做出来,那是以前他代表金玉良缘参加过一次世界级的首饰大赛,刘远还有几个设计人员合力用了近四个多月才设计完成,作为设计者还有打造首饰的主力,刘远就是闭着眼睛也能做得出来,其实,那件作品也获得了金奖,轰时一时,当时老板非常高兴,大手一挥,奖了刘远三十万,这事刘远还记得清清楚楚的。
  哎,昨rì己成了回忆,有如庄周梦蝶,一觉醒来,己经是物是人非了。
  别想了~~
  刘远提醒自己,用力揉了揉太阳穴,用火石把蜡烛点燃,把海碗大的那块火漆放在火上烤软,然后用镊子把一个还没完成的白鹤放在火漆里固定,趁着它冷却凝固的时间,把自制一个架着放大镜的木架子搬了过来,放在那“白鹤”的上面,两只拿着非常jīng巧的工具的手小心翼翼伸到下面,在放大镜的帮助下,开始小心翼翼镂刻了起来。
  因为太jīng细,不得不借助放大镜来协助工作。
  当手伸到首饰的那一刻,刘远的腰一下子挺得笔直,双眼炯炯有神,一脸严肃、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什么事都不能妨碍他的工作。
  特别是那双手,好像机械手一样,稳定得可怕。
  这是一位顶尖首饰打造师的范例式的表现。
  。。。。。。。
  刘远以为,自己在诗会一鸣惊人,当天晚上不少大家闺秀、名jì什么的大声向自己示爱,本以为第二会有很多美女偷偷地看自己,碰上心急的,都派媒婆来说亲了,没想到,自己还真的想多了。
  据忠实的赵安说,这几天金玉世家的生意了好很多,也有不少姑娘特地来转转,估计也是看看刘远到底怎么样的人,其实刘远也感觉到,只要自己一站在柜台,总会有那么几个姑娘有意无意地看着自己。
  但是投怀送抱、鸿雁传情的这些一次也没发生,更别说什么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主动示爱的事情,刘远知道,这是因为自己身上挂着商人的身份。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攀上枝头当凤凰很多姑娘会很愿意,可是要委身嫁给社会地位那么低的人,换谁也不乐意啊,再说,脸上稚气未脱的,让人笑“老牛吃嫩草”那就不好了。
  刘远心里虽说略略有点失望,不过也不介意。
  在金玉世家,刘远最大,一心成为刘远惠贤妻子的小娘不用说了,买那回来的几个奴隶一个个当刘远是文曲星下凡,恭敬到不得了,虽说要做那件“松鹤延年”的首饰作品,还要做些饰品供金玉世家售卖,不过rì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直到。。。。。。
  PS:求收藏啊,今天的推荐票票好少,炮兵码字也不得力了~~


 046 亲人上门

  “主人,你看,这个窑怎么样?”赵安把刘远带到一处窑炉前,高兴地指着它说。
  这是在扬州西城郊的一个小型窑子,那大木牌上书写着斗大的字:陈家窑,窑的规模不大,不过这搞得很干净、整洁,无论是师傅还是工人,一个个都各施其职,给人一种很有活力的感觉。
  这窑子并不是那种低等的、只有贩夫走卒光顾的jì院,而是烧制陶瓷器具的窑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这是赵安打听了很多天才探到的消息,说这里的窑主有意转让,所以赵安把刘远拉到了这里观看。
  刘远点点头,细心地问道:“赵老,这窑怎么样,师傅的手艺还行?”
  “手艺很不错”赵安解释道:“这里的大师傅姓古,大伙都称他老古师傅,据说祖上景德的,制陶烧瓷是他祖传的绝活,手艺很好,是一名很优秀的陶瓷师傅,很多人都说,以他的手艺,就是去多大的窑也能当上掌火的,可就是脾气有点怪,最后只能到这种小窑干活了。”
  “脾气怎么怪?”刘远好奇的问道。
  正说话间,一个老者指挥着两个弟子抬了一筐很jīng美的瓷器出来,这些瓷器造形优美,美观大方,就在刘远以为他们要出货什么的时候,没想到那个老者大叫了一声“砸”,那两个弟子挥起锤子“砰砰砰”就砸了起来。
  转眼之间,那些jīng美的瓷器在刘远惊讶的目光中,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堆碎片。
  而砸瓷器的地方,那是一片大约近米厚的碎瓷片,估计都是以前砸的,砸的还不少了。
  等那三个人转身进窑后,赵安走到刘远身边,凑近他的耳边小声地说道:“少爷,你看到了吧,那个老头就是老古师傅,他手艺是不错,就是脾气太倔,那些瓷器有一点点瑕疵也不行,他好像说是,他烧的东西,要是不好卖给别人,那是扇他祖宗的耳光。”
  “多可惜啊,那么多的瓷器,少说也能卖个几两银子,现在一砸,全没了,就是这个脾气,很多大窑都不敢用他,幸好这里的陈掌柜是一个乡绅,很爱惜名声,虽说早年他靠这个发家,不过他在别的产业发展得很好,早就不指望这里赚钱,所以也在在乎,最近他有个侄子等到空缺到外地做官,这个侄子自幼父母双亡得到他不少的照顾,而陈乡绅也膝下无儿女,就打算把他接到一起伺奉,陈乡绅哪有不乐意的,所以他才打算把这里转让,然后一心一意享儿孙福了。”
  原来是这样。
  难怪肯卖,试想一下,侄子当官,把自己当成父母供养,要是再做地位低微的商人,那可是给他抹黑,影响他的仕途啊。
  “挺有趣。”刘远淡淡地说道。
  “少爷,你不会看中这里吧,这窑是不错,名声也佳,不过那个陈乡绅有个条件,就是价钱少一点了没关系,不过这里的人,无论是奴隶还是工匠,要全部收下,不能解雇,要是真让那个古师傅在,我们一年得让他砸掉多少银子啊。”
  “想不出这陈乡绅倒也有情有义,嗯,没事,让他砸,看他能砸多少。”
  “少爷,你的意思是?”赵安小声地问道。
  刘远点点头说:“就它了,你和陈乡绅好好商谈一下,争取用最低价把它盘下来,我有大用。”
  “是,少爷。”听到刘远的语气很肯定,赵安也不劝了,反正刘远吩咐他的事,自己做好就行了。
  之前也看过座窑子,好像就是这个最让刘远满意。
  “走吧,我们回去,小娘还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刘远说完,转身就往回走。
  一个小型的窑也就一百多两到二百两之间,卖几件首饰就有了,也没必要在这里浪费太多的时候,金玉世家柜台的首饰近些天卖得不错,刘远计划下午再做几件jīng美一点,做生意嘛,有货才有财,总不能空着一间铺子不卖东西吧。
  现在店里多了五个人来干活,也就多了五张吃饭的嘴,每天的开销可不小呢。
  “是,少爷。”
  看到刘远走了,赵安忙屁颠屁颠地跟在刘远后面往回走。
  一路平安回到金玉世家,下了马车,刘远的眉头皱了皱,在自己金玉世家的店门前,竟然停着一辆牛车,在自己的门车停车,这不是妨碍自己做生意吗?今天谁看店的?怎么不让人把这车停远一点的?
  有钱人坐马车,坐轿子,只有穷人才会坐牛车,因为马车快、稳,牛走得太慢了,不过马一向是军需物质,有好的马会被军部第一时间征走,民间多的一些劣马,老马,虽说如此,马的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刘远有点奇怪地往店里走,因为金玉世良走的是高档路线,首饰jīng美、昂贵,只有那些有钱人才能买得起,坐着牛车来的人,多是贫民兼没有地位的人,他们买得起吗?最奇怪的是,这辆马车,刘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少爷”
  “少爷,你回来啦。”
  一进店,阿忠和阿义看到,马上弯身向主人请安。
  “阿忠,门口的马车是什么回事?你没让人把赶开的吗?都妨碍我们做生意了,要是那牛把我们客人的衣服都熏臭了,那怎么办?”刘远不说,跟在后面的赵安就不乐意了,马上发问责问道。
  真是刘远肚子里的蛔虫,根本不用刘远提醒,他就把刘远的想问的问出来了。
  阿忠闻言,连忙解释道:“这牛车是少爷的亲戚的,他们来看少爷,小姐吩咐过,这车就放这里就行。“
  亲戚?
  刘远楞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来这里这么久,好像还没有亲人来看过自己,自己都差点忘记,自己还是一个有家的人。
  难怪没有看到小娘呢,以前自己出门一回来,小娘都是第一时间走上前来欢迎自己,就像一个惠贤的小娘子,今天还以为特别呢,原来是自己有亲戚来了,正在帮自己招待他们吧,难怪小晴也不见。
  是谁来看自己呢,难怪这牛车有点熟悉,原来是自己亲戚的。
  刘远楞了一下,转身就往里面走去。
  怎么说出好,虽说自己占据了这具身体,但自己的身份没变,亲朋好友什么的,还是要应付一下的,就当是给这躯壳的“刘远”,相当于给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人一个交代吧。
  “好好看店,不要偷懒。”刘远转身走进去时,不忘叮嘱两个小家伙一句。
  “是,少爷。”阿忠还有阿义连忙应道。
  刘远带着赵安,还没走进内堂,就听到一个听起来很虚假的大笑声,好像有什么人很高兴地说着什么,接着又听到小娘小声地说着什么。
  “刘远,你回来了,你看看,谁来看你了。”刘远走进来,小娘眼前一亮,马上站了起来,眉开眼笑地对刘远说。
  “是阿远回来了啊,都长大了,来,让嫂子看看,有没有饿着。”一个长得粗手粗脚又一脸横脸的胖女人,偏偏又涂脂抹粉,生生把自己涂得像一个小丑的女人咧嘴一笑,一脸欢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