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379部分

满唐春-第379部分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  写书收入不高,也不稳定,今天被家里人逼去面试工作,刚刚回来,真是抱歉,明天保底三更,争取四更,真对不起~~~


 576 刘远大婚(六)

  敬酒只是一个仪式,也是程老魔王、秦琼五人借着敬酒送上贺礼的一个小小的借口,作为长辈,这个时候总不能空手而来吧。
  依次给几个老将敬完酒后,刘远和崔梦瑶又收到了几份厚礼:
  程老魔王给二人的礼物是金如意两柄、玉璧一双,合作金玉满堂的之意,金如意是以赤金打造,镶以宝石,而玉璧无暇,一看就知价值不菲。
  秦琼送的是花开富贵镶金屏风一扇,取材崖州的极品黄花梨,经名匠之手打造,那镂空加浮雕的方式,工艺极为精湛,还镶了金边,显得奢华且雍容华贵。
  尉迟敬德送来刻着百年好合的玉佩一对,虽说成色并没有崔敬给的那对那么好,但也是难得的精品。
  李靖送来越州名窑百子千孙共餐具一套,越州的名窑,又称为越窑,是唐代最出名的名窑,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自五代以来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这套瓷具是李靖早年的战利品,那百子千孙的意头极佳,预祝刘远开枝散叶,用作贺成亲之礼,自然是非常洽当。
  牛进达的礼物最特别,是一套名匠打造的铠甲,现在刘远己是将军,没一套自己专用的铠甲也说不过去,这套铠甲是根据刘远的尺寸订制,显得极为用心。
  好吧,刘远也被这几个老家伙给感动了。
  这几个老家伙。不仅千里迢迢来了,还别出心裁送了这些贺礼,金玉满堂、花开富贵、百年好合、百子千孙等意头都有了,牛进达的虽说为人率直,但是那礼物也是非常实用,这几份礼物刘远都非常满意。
  真不愧自己发财也把他们几个拉上,除了有利益的关系,平日没少给他们做好吃的,那红烧肉、清蒸排骨、雪糕没少做,也没少陪他们玩牌。慢慢那交情也就深了,看来做人是要将心比心,虽说以前受了不少他的“欺负”,这不,连本带利都回来了。放眼大唐,估计能让他们五人一起前来祝贺的人家。绝对是屈指可数。最起码,平日不对眼的崔敬,也不敢夸下海口能请到他们亲临。
  “雍州剌史长孙祥到。”
  就在刘过刚刚给程老魔王他们五人敬完酒,感谢完他们的礼物时,下人又在门外叫唤了起来。
  不会吧,号称最繁忙的官员。管理京城要地的长孙祥也来了?
  崔敬闻言,连忙跟程老魔王、秦琼等人告了个罪,把远道而来的长孙祥迎进了大堂。
  “崔兄,恭喜恭喜。侄女出阁兼觅得乘龙快婿,长孙某姗姗来迟,还请见谅啊。”长孙祥一脸笑容地说。
  “哪里,哪里,长孙兄能亲临,这己是天大的脸面,真是太客气,崔某不知长孙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是崔某请你见谅方对。”虽说长孙家族是铁杆的保皇一族,平日没少和清河崔氏有矛盾,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呢,何况别人还是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赴宴,崔敬的表面功夫可是做得一流。
  程老魔王等人的出现,己经让崔敬很吃惊了,现在长孙家族的长孙祥竟然也亲自来了,可以说是意外中的意外。
  长孙祥好像知道崔敬的想法,不用崔敬发问,自己解释道:“崔兄,族叔本来亲自来的,但公事缠身,实在走不开,只好派长孙某作为代表,前来贺喜,我说人不到礼到即可,可是族叔说几位将军都亲自去了,只是送一份贺礼,也不能显出长孙一族的诚意,这不,这么多人,就长孙某最为清闲,只好赶来了,幸好没误了时间。”
  原来是这样样,估计是看到程老魔王他们都亲自去了,觉得应该更有诚意,长孙无忌的身份太特别,二来也走不开,就派在长孙家族中也有举足轻重的长孙祥前来,还真够给面子。
  “赵国公真是太客气了,长孙兄,请上座。”
  “呵呵,不急,族叔让我给两位新人带点小礼物。”
  接着,刘远和崔梦瑶敬完酒后,手里又多了两颗罕见的大珍珠。
  等一对新人敬完酒,崔敬和崔琏这两个崔氏的当家人,又亲自敬了长孙祥三杯,这时大堂上的气氛己经很热烈了。
  “三弟,现在宾客都来得差不多,也敬完了酒,现在带去他们去宗祠祭拜?”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重要人物,崔琏也感到脸上有光,扭头询问一下自家三弟。
  崔敬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下门外,笑着说:“二哥,不急,刘远要梦瑶也累了一个多时辰,就让他们先休息一下,喝口水缓缓。”
  “哦,说得也是,小瑶也累得不轻。”崔琏有点奇怪崔敬怎么一点也不急,不过嫁女的三弟不急,自己也就不再催了。
  “圣旨到!”
  崔敬的话音刚落,门外突然响起一声激昂的通报之声,而崔敬一听闻,脸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李二曾经暗示过,会在这次婚宴时,给矛刘远补偿,虽说宾客到齐了,酒敬完了,但崔敬并不急着让两人进宗祠祭拜,就是为了等这道圣旨,刘远身份高贵些,祭拜先人时,自然体面些,要是拜祭完,那圣旨才到,到时又得再去拜一次,费时费力。
  现在终于等到了圣旨,崔敬心中自然是非常高兴。
  可是崔敬还没有笑完,门外又响起了更加响亮通报之声:“太子殿下驾到”
  什么?太子李承乾到了?
  清河崔氏作为大唐第一士族,崔尚和崔敬最近工作表现也非常出色,再加上刘远最近建树颇多,于公于私,李二笼络臣子,派人来封赏,在座的并不感到意外,要是崔氏大婚,皇上一点表示也没有,那才叫意外,估计皇权和士族又是起了纷争,不过除了圣旨,太子不远千里,亲自来祝贺,那绝对震惊了在场之人。
  这是何等的荣耀?
  就是坐在最上座的崔老太太,闻言也是满面红光,笑容可掬。
  “三弟,快,迎太子去。”看到崔敬还在发楞,崔琏忍不住催促道。
  崔敬这才回神,那笑容笑得更加灿烂,神采飞扬地说:“二哥,你去迎,小弟去扶母亲大人。”
  一声通报,就像在平静的湖上扔下一块石头,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不光崔氏门人,就是全场也变得沸腾起来了。
  “参见太子。”
  身穿黄色锦缎的太子李承乾一出现在大堂,众人都恭恭敬敬地向这位大唐未来的君王行礼,宾客在两边,站在中间的是崔氏门人,崔老太太跪在最前面,崔琏和崔敬一左一右紧随其后,刘远和崔梦瑶辈分不高,只是站在中间位置。
  承乾者,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李承乾不光要继承李氏的大唐江山,还继承了长孙皇后优良的基因,李二在二月己替他加了元服(元服指冠,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现在的他,面如冠玉、风度翩翩,不仅是大唐的储君,还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一出现,在场不少未出阁的女子己经春心荡漾,一个个把头抬得高高的,把腰杆挺直,笑脸如花、含情脉脉地看着这位春风得意、集千宠万爱于一身的少年郎。
  若是被他看中,纳入宫中,不奢望能荣登太子妃之位,就是做一个普通嫔妃,有幸替皇家生下一男半女,到时母凭子贵,富贵荣华,享之不尽了。
  刘远也在人群中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承乾,别人看到的,是他的地位和显赫,但刘远却看到的,却是他悲剧的一生。
  李承乾一出生,即被寄予厚望,名字是祖父李渊亲赐,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李二即位的当年,就册封他为太子,一直以来待他极为优厚,用天之骄子来形容绝不为过,可是自从他有腿疾后,由原来的的翩翩少年一下子变成一个残疾,从天堂一下子掉到地狱,巨大的落差让他性情大变,最后自暴自弃,密谋造反被废,郁郁寡欢而死。
  此时的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尚在,而他的脚也没事,现在的他,还是受人瞩目的,不仅风度翩翩、身份高贵,还彬彬有礼:
  “诰命夫人请起,你是长辈,承乾担当不起。”李承乾第一时间扶起跪在最前面的崔老太太,一脸和蔼地说。
  “太子殿下这是折杀老妪了。”崔老太太一脸谦逊状。
  亲自扶起了崔老太太,李承乾马上让崔敬等人免礼,继承李二的人格魅力和长孙皇后亲和力的他,显得非常亲民,一见面就给人留下好感。
  崔敬一脸感激地说:“老臣何德何能,竟劳烦太子殿下舟车劳顿,这。。。。。。。”
  “崔尚书不必客气,清河崔氏对朝廷贡献甚多,是大唐的砥柱中流,刘将军更是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扬威边陲,是大唐的英雄,再说本王与刘将军相交甚厚,成亲这样大的事,本王又怎能不来凑一下热闹呢。”
  说完,李承乾在一边张望,一边询问道:“刘将军何在?”(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的月票,感谢荒狼大哥、红尘大哥、水鸟大宝大哥、aadg、neo175150等大哥的打赏,特别是neo175150和aadg两位,赠了这么多章,非常感激。


 577 升官晋爵

  “刘远见过太子殿下。”
  听到李承乾在叫唤自己,刘远连忙走出来对他行礼道。
  刘远那一身红色喜庆的打扮让李承乾眼前一亮,刘远还没行完礼,李承乾眼急手快把他扶起来,笑着说:“不在朝堂,今日又是你的大喜日子,这些俗礼就免了吧,嗯,不错,不错,这么早就成家业家,都走在本宫的前面了,据闻崔尚书之女,知书识礼,兰质慧心,你的运气不错。”
  李承乾一边说,一边拍着刘远的肩膀说。
  寒一个,李承乾是二月加元服,刘远是五月及冠,也就是大二三个月,这家伙,说话的语气,好像大哥教训小弟一般,刘远有点不以为然地扁扁嘴,心里不服气想道:要是以知识和阅历来评辈份的话,刘远都可以做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了。
  “是,能娶到梦瑶,那是刘某三生有幸。”
  这时崔梦瑶在春儿的搀扶下,走到刘远的身边,对李承乾盈盈行了一个礼说:“民女崔梦瑶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今日这些俗礼都免了,崔姑娘请起。”
  “谢太子殿下。”
  崔敬走过来,向李承乾行了一个礼说:“太子殿下也辛苦了,请上座,吃个薄酒,也好歇息一番。”
  “不了”李承乾摆摆手说:“还是先办完正事。”说完,扭头对那个跟着来太监说:“陈公公,宣旨吧。”
  那个跟在李承乾身后的太监连忙应道:“是,太子殿下。”
  说完,从保管圣旨的那个侍卫手中接过装着圣旨的盒子,检查火漆封印没问题后,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木盒。拿出圣旨准备宣读,那圣旨一拿出来,刘远看到那黑牛角轴,就知道圣旨十有**是给自己的了。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崔敬那老小子是三品。肯定不是给他的,要是给他的圣旨,就是那个贴了金箔的卷轴,那式样刘远见过,类似后世的土豪金。还雕刻着花纹,非常漂亮。
  “游击将军兼扬威将军刘远、清河崔氏女崔梦瑶上前接旨。”那太监把手里的圣旨举起来。大声叫道。
  “刘远在”
  “崔梦瑶在”两人连忙出列。跪着的听旨。
  此时,大堂内所有人,包括崔老太太、崔琏、崔敬等人全部跪下接旨,即使是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也不例外。
  名义上来说,皇上是至高无上的,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列就可以看得了。“君”排在天地之后,却排在“亲”之前,俗话说“忠孝两难全”,那“忠”又在“孝”前面。圣旨就是皇上的意旨和声音,任何人都不能违抗,这就是那下人禀报时,先报圣旨,然后再报太子李承乾。
  当然,如果皇帝太弱,这一纸圣旨也有可能被人当成废纸,这种情况又是另当别论。
  看到一应人都跪下了,那陈公公慢慢打开圣旨,很快,大堂上就响起他那鸭嗓子的声音: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游击将军兼扬威将军刘远,克己奉公、尽忠职守,在吐蕃犯境时挺身而出,沙场杀敌、屡建奇功、威震边陲,此乃国之栋梁,只因年纪尚轻、资历尚浅,并未论功行赏,现己过加冠之年、今又与清河崔氏联婚,可喜可贺,为表刘远功绩,现官升三级,任正五品上定远将军,封金田男爵,食邑三百户”
  “崔氏女梦瑶,品格端庄、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堪称大唐女子的之典范,现册封为五品诰命夫人,另赐百年好合玉佩一对、琴瑟和鸣玉璧一双、御制如意金笔二支、御制吉祥香墨十块、上等端砚二块、御纸一百刀、赐御制新书一百本、赐花开富贵首饰一套、赐金锭银锭各一百锭,另赐宫缎三十匹、宫绢一百匹,钦此。”
  那陈公公虽说是太监,但是中气十足,读起圣旨欲扬顿抑,一口气把圣旨上内容全部读完,中间没有一丝停滞,整个大堂都只有他一个声音,可以说口才非常了得。
  “小远,还不快点谢恩。”旁边的崔敬看到刘远有点发呆,连忙提醒他道。
  刘远这才醒悟过来,连忙叩头谢恩:“臣刘远,谢主隆恩。”
  “民女崔梦瑶,谢主隆恩。”
  刚才还真是被雷翻了,刘远怎么也没想到,以李二那抠抠索索的性格,竟然一下子给了这么多封赏,简直是让人意外,好像一下子转了性子,由从五品下游击将军一下子晋升到正五品上定远将军,连升三级,用直上青云开形容也不为过,除了升官,还晋爵,一下子封为五品金男开国男爵,食邑三百户,这可是天大的赏赐啊。
  大唐的爵位分为男女,男爵分为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