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将明 >

第529部分

将明-第529部分

小说: 将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方来追究什么,这就是他们的依仗。可是这次,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蛮不讲理,什么叫土匪。

  “你们或许都再想,军稽处的人瞒着孤做出这么大一件事情来,孤知道之后,会对军稽处有什么样的惩罚”

  李闲看着下面那些大臣,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孤要说的是,军稽处这件事做的虽然太过于偏激,太过于狠了些,但军稽卫对孤之忠诚可见一斑。既然他们是以忠心行事,孤为什么要以最严厉的惩罚回报?”

  “军稽处不会倒!”

  李闲站起来,沉声说道:“他们做错了的事,孤会责罚,会严惩,但绝不会将军稽处裁撤北衙才建好,南衙还在建,军稽卫便是孤手里一柄会杀人能杀人的刀子,要留下!”

  “孤初到东平郡的时候,灭门的事也不是没有下令做过。那是为了孤能在东平郡立足,时至今日灭门的事孤不介意再做几次,你们都是国之重臣,应该明白乱世当用重典,若是你们有什么异议,都说出来吧。”

  “臣等无异议!”

  忠臣俯身,这才惊醒,燕王不是杨家的人,也和李家的人不同他不是世家出身,他从来就看不起什么礼法道义,他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马贼,只是身份地位高了之后,人们已经忘了这件事。



…【第七百一十三章 曾经的霸主回来了】…

    长安城的流血日已经过去了三天,这三天间百姓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每日都有大批的罪犯家眷被押着出长安城,也不知道是要流放到什么地方去,还是送去某个屯田的地方做奴隶。有好事者大概的估算了一个数字,这三天间仅仅是在菜市口砍了脑袋的就有六百多人,被押送走的根本没有办法统计,但应该不会少于一千人。

  长安城里的一下子空出来很多大宅子,但是很快就被燕王殿下赐给了燕云军出身的有功之臣。

  到底还要流放多少人,还要杀多少人,谁也不知道,或许连燕王自己都不知道。

  李闲本是想平稳的过度,慢慢的和那些在暗地里有能力左右长安局势,甚至左右天下格局的关陇世家达成一个默契,一个共处的默契。所以他尽力用一种自己还不熟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进了长安城这几个月来,这种方式似乎并没有让问题化解,反而让他越来越深的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他不是世家出身,他从小学习的就是如何生存,如何杀人,如何保证自己不被杀。他对于权谋之术还有些陌生,虽然这些年他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可毫无疑问的是,当他以一种霸气的方式挤进世家控权的朝堂之后,才发现在那些人眼里,自己即便再强势,也是一尾游进了锦鲤池中的泥鳅。

  他之所以想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他开始珍惜这个帝国。这个帝国之前是别人的,现在是他的。他不想用一种纯粹的破坏方式去征服,但毫无疑问,对于一个政治上的初学者来说,他无法做到如指挥燕云军打江山抢地盘时候那样游刃有余。

  而他确实有些迷失于自己现在得到的一切,以至于有些畏缩和胆怯。

  是叶怀袖,用一种血腥惨烈的方式让他逐渐变得清醒过来。

  有了那一日的杀戮,李闲终于悟透了一件事。

  既然那些锦鲤如此骄傲,哪怕他们没有能力反抗自己的统治,也还是将自己看做一条黑不溜秋的泥鳅,那么自己何必非要去变成一尾锦鲤来迎合那些人?既然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很难,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停止把自己变成锦鲤的想法,然后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那些锦鲤去变成泥鳅。

  不,是最弱小的鱼虫。

  李闲进了长安城之后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平衡李渊朝旧人和燕云军将领之间的矛盾。他本是想以一种公平的姿态站在中间,既不能让燕云军的将领感到心寒,也不能让李唐的旧臣感觉到绝望。

  这是一个极辛苦的想法,光想想就已经让人睡不着觉。而实施起来,则比想想要更加辛苦,十倍,百倍。

  也是因为叶怀袖挑起的这一番杀戮,让李闲想明白了这件事。燕云军的功臣就是功臣,李唐的旧臣就是旧臣。一边是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一边是仗着世家雄厚的实力就打算在新朝站稳脚跟的墙头草,这其中根本就不需要去搞什么平衡,功臣就是功臣,墙头草永远都是墙头草。

  他在朝堂上诸多的决策失误,到现在还能保证对大唐这个帝国的控制权,不是因为平衡了那些李唐的老臣,而是因为他有数不清的勇将,有数十万精锐之师。

  这就好像是一个天才的少年,特招进了大学校园一样。就算他再聪慧,也无法很快融入进新的环境里。他无法和那些比他大很多的师兄师姐成为朋友,因为所有人佯装善意的笑容背后,都是深深的嫉妒和恨。

  李闲在进入长安城之前,就是一条在大海里遨游的幼龙。他无拘无束,无所畏惧。可进了长安城之后就如龙入浅滩一样,处处被自己的想法所掣肘。

  没错,掣肘他的不是敌人,而是他自己。

  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幸好,他所付出的代价并不是很大。

  寄希望于自己去适应一个环境,是弱者的表现。李闲现在才想通,自己每退一步,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对手便不知不觉的向前一步,看似是李闲在控制局面,其实是他在用让步来换取共处。

  这是根本的错误所在。

  或许叶怀袖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但她却想不到一个温和的办法来让李闲醒悟。所以她选择了杀戮,用这种方式告诉李闲,当你的实力已经强大的让所有人嫉妒和惧怕的时候,你又何须去适应别人?

  于是,李闲也开始杀人。

  从很久之前李闲自己就说过,他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但当必须杀人的时候,他绝不会拿不起那柄杀人的刀子。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从开着的窗户里洒进来,照在人的身上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温暖感觉。这种阳光总是让人依恋,进而变得慵懒。所以叶怀袖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休息的时候,明明睡不着,却很不愿意睁开眼睛。

  独孤配制的麻药药性已经过去,伤口处是一种拧转一般的疼。但她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一丝痛苦,甚至还带着些陶醉。

  她似乎是极享受这种什么都不用去想,什么事都不需要操办的惬意。哪怕这惬意是建立在自己身体的痛苦之上,哪怕她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的伤有多重。

  “醒了就吃点东西。”

  李闲坐在床边,看着她语气轻柔的说道:“熬了一碗粳米粥,烤肉我拿手,熬粥这种事实在不怎么在行。你知道从小到大,哪里有时间静下来熬粥喝?哪个若不是不好喝,我再去做些别的给你,你现在不宜吃太油腻的东西,小狄特意嘱咐过我。”

  “你熬的?”

  叶怀袖睁开眼,似乎极有兴趣脸色也添了一分红晕。

  “扶我起来。”

  她说。

  “躺着吧,我来喂你。”

  李闲将粥碗端起来,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道:“稍微稠了些。”

  叶怀袖侧头看了一眼,实在忍不住笑问道:“你熬的这个是粥,还是蒸的米饭?”

  “看起来更像是饭。但毫无疑问,这一碗按照粥的工艺流程做好的饭,而且我保证没有糊。”

  “我尝尝”

  叶怀袖微笑着张开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眼神里有一种依恋的意味,也不知道是依恋着床上的舒适,阳光的温暖,还是依恋于李闲这一碗看起来绝对不会好吃的粥。

  “味道不错!”

  喝了一口粥的叶怀袖很真诚的赞美了一句,随即有些可怜兮兮的说道:“那个味道淡了些,嘴里本来就发苦,光喝米粥实在有些可不可以吃一点点肉?”

  “哪有女人如你这样爱吃肉的?”

  “谁叫你做的肉好吃?”

  “呃以后补给你就是了,这粥若是实在喝不下去,我去给你煮一碗热面吃,可以放一些肉片。”

  “好啊好啊”

  叶怀袖轻轻拍了拍手说道:“不要放一片一片的肉,要放一块一块的,而且还要很大块的那种,你可以先去炖一锅肉然后再放进热面里,我不饿也不急,但我一定要吃肉。”

  她的样子可爱的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捏捏她的脸,而且这种可爱在她脸上表现出来丝毫都不做作。

  “好!”

  李闲点了点头:“我现在就去炖肉,但时间会久一些,你等着。”

  “嗯!我等着!”

  她使劲点了点头,然后嘴角展现出一抹笑意。

  当李闲起身离开之后,叶怀袖嘴角上的笑意渐渐的凝固下来。她看着李闲离去的背影,眼睛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在转动着。从她懂事开始,她就很少再会哭泣。后来,她认识了那个男人之后,她的泪水便逐渐多了起来。再后来,那个男人让她逐渐没有了泪水。十年之后,她再一次有一种想要哭泣的冲动。

  “叶姐姐”

  小狄在她床边坐了下来,握着她的手,小狄这才发现,叶怀袖的手竟然冷的好像冰一样。

  “叶姐姐,你不要担心。”

  小狄握紧了叶怀袖的手,认真的说道:“独孤说,不会没有办法的。他昨夜就扎进书房里没有出来,他说他一定会想到办法。”

  “我不是因为伤而伤心,只是因为忽然想哭。”

  叶怀袖让自己笑了笑,倔强而骄傲。

  

  

  距离长安城四百七十里之外,一片面积不大的树林旁边。

  官道两侧横七竖八的倒着上百具尸体,这些死尸身上穿着的衣服很杂乱,他们手里的兵器也很杂乱,由此可见并不是什么正规人马。但这些人在刚才表现出了极强的厮杀**,当然这仅仅是因为他们贪婪。

  遇袭的是一辆有百余骑兵护卫的马车,按理说,有一百多名骑兵保护,一般的土匪山贼不会冒着风险突袭,但或许是这些骑兵的战马勾起了那些山贼的贪欲,又或许是马车上那白衣女子下车的时候被山贼的头目看到勾起了色…欲,大概六七百名山贼嗷嗷叫着从树林里冲了出来。

  厮杀进行了小半个时辰,这一百多名骑兵展现出了极强大的战斗力。虽然山贼的兵力是他们的六七倍,但战斗结束之后,地上丢下的上百具尸体中只有七个是马车的护卫。

  白衣女子看着地上的尸体,忍不住微微皱眉。

  “姐姐,你不是说中原要比草原安定吗?可为什么中原的恶人这么多,他们是要杀了咱们抢马吧?”

  “中原刚刚经历过战乱,天下还没有大定但绝大部分的地方都还算安定,这些人可能是某一支军队的溃兵,不敢回去,所以才会跑出来拦路抢…劫。”

  “中原的可汗为什么不派兵剿杀了这些恶人?”

  “因为中原现在还没有一个令所有人诚服的可汗。”

  “我明白了”

  阿史那结社率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就好像现在咱们的草原一样。”

  “等到了长安就好了,那里很安定。”

  一身白衣的阿史那朵朵看着正在包扎伤口的护卫们,心里生出一股歉疚。她本来不会在这个时候回到中原,但草原上出了一件大事,她必须安排好后路。这一趟走下来种种艰辛,护卫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

  说完这句话之后阿史那朵朵怔了一下,随即摇头叹了口气。

  他在长安,只怕长安现在也不会安定。

  她不知道长安城里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屠杀,但她却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将阿史那结社率送到长安去,然后立刻赶回王庭。如果她回去的晚了,说不定整个草原都会经历一场屠杀。

  草原曾经的霸主,铁勒人回来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 南征】…

    御书房中,有些失魂落魄的李承德畏惧的看了李闲一眼。他垂着头,身子微微发颤。说起来也不知道怎么了,每一次看到李闲他都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最起码,看起来他是真的有发自内心的恐惧。

  屋子里还飘着檀香的味道,但李承德的心却一点也安定不下来。

  “吓着了?”

  李闲坐在椅子上,品了一口茶后问道。

  “是不是!”

  有些失神的李承德有些惶恐的说道:“为皇叔做事,侄儿不敢害怕,也不能害怕。”

  “无论如何”

  李闲放下手里的茶杯说道:“你现在是皇帝,皇帝最应该具备的就是勇气我现在和你说这些,不是假惺惺的在做什么样子。看起来似乎你性子里最缺乏的就是勇气,当然,还有韧性,你就好像在风中来回摇摆的墙头野草,哪边的风劲道大一些,你便顺着风的方向躬身施礼。”

  “但你骨子里还有一份偏执,缺乏勇气的偏执往往会让你变得越发痛苦,甚至会做一些疯狂的事,连你自己都无法控制。孤知道,不该逼着你坐在一个你不愿意坐的位子上,这对你来说压力确实太大了些但你却没有学会如何做到无为这两个字。”

  “你心中有不甘。”

  李闲淡淡的说道。

  “侄儿不敢!”

  “你进了太极宫之后,便吃住都在御书房很少回寝宫,也很少去外面走动。你喜欢坐在御书房的书桌前面写字,而且喜欢用朱笔写。”

  “侄儿侄儿只是无聊。”

  “你不必惶恐什么。”

  李闲看着他认真的说道:“孤不会杀你,但也不希望看到什么龌龊事。”

  他指了指书架说道:“这御书房中有一个密道,你可知道?”

  “侄儿不知”

  “你不知道,但李渊知道。刚才你说,你为我做事不敢有害怕如果当日叶大家没有及时出现在御书房门口,杀了三木之后李渊是不是会成功离开太极宫?三木是孤的人,李渊不知道,你却是知道的你明白孤说的意思吗?”

  “侄儿错了!”

  李承德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不敢抬头。

  “这办法不会是李渊想出来的,只能是你。李渊就算当时再慌乱,也不会认为装扮成一个太监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