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将明 >

第593部分

将明-第593部分

小说: 将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草就算再强壮,靠自己依然挡不住烈风冰雹除非再找一棵大树。

  他急忙转头去看裴矩,想追上去问个清楚。可这个时候,裴矩已经下了城墙走到城门口了。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夏侯不让往下看的时候恰好裴矩也回头看了他一眼。夏侯不让似乎是看到,裴矩的嘴角上带着一抹别有深意的笑容。

  厚重坚固的城门吱呀一声被缓缓的拉开,却只是打开了一条仅仅能容纳一人出去的缝隙。即便如此,城门洞里的守军还是紧张的将手里的连弩端平,一旦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将会毫不犹豫的把连弩的弩匣射空。

  裴矩却似乎并没有什么担心,他临出门前甚至还仔细认真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只带着两个亲信随从,信步而行的出了大门一直走到城外夏军前面。

  跪伏在地上的王咆抬起头看了裴矩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机。王伏宝却不露痕迹的对他微微摇头,然后两个人同时低下头没有再看裴矩第二眼。强装镇定的小宦官吴编看着裴矩一步一步走过来,紧张的手心里都是汗水。

  他本想笑一笑来缓解自己紧绷着的神经,可他却不知道自己此时笑出来的样子有多难看。

  “奴婢给裴大人见礼,一别月余,裴大人又精神了不少了。”

  吴编尽力让自己保持着平日里说话的样子,可身子却忍不住轻轻的颤抖着。他本是个没经历过刀兵之事的阉人罢了,此时后面短刀戳在腰畔哪里还能镇定的下来?当日在清漳夏军大营里那一夜杀戮,让他见识了什么才叫人间至凶之事。

  他本来看不起那些五大三粗的士兵,可现在却明白,这个世界上再大的天灾,只怕也不及那些士兵们手里的刀子灾难造成的灾祸大。

  “都尉出城一趟,倒是清瘦了一些。”

  裴矩笑了笑,对吴编点了点头道:“这次都尉为大夏立下大功,陛下那里的赏赐必然是少不了的。回宫之后,想来嘉奖褒赏也会随即而来只是陛下让老夫问问都尉,为何带兵回城?!”

  为何带兵回城!

  这六个字就如同在吴编耳朵里炸响了一声春雷,震的他心神一阵摇晃。

  “叛贼叛贼王伏宝父子二人勾结燕云贼试图作乱,奴婢带着旨意将其缉拿之后,唯恐燕云贼将其救出所以才带兵回都城。大人您也知道,清漳大营,和燕云贼的人马之间只隔着二三十里路,万一走漏了什么风声丢了叛贼,奴婢在陛下面前可不好交差。”

  “老夫明白。”

  裴矩微笑着点了点头,缓缓在王伏宝身前蹲下来。

  他看着王伏宝的脸,用极低的声音似笑非笑道:“大将军倒是好大的手笔魄力看捆在大将军身上的这牛筋绳子倒是结实的很,据说锋利的刀子也难以轻易割开。可老夫还是忍不住想牛筋绳子缚得住一位朝廷的大将军,却不知道是否缚得住一位已经不在朝廷的大将军。”

  这话听起来有些拗口,似乎也有些废话的意思。

  但王伏宝却抬起头,认真的说了一句话:“咆儿在京城多蒙裴大人照拂,他方能不死。今日进城之后,也望裴大人在满朝文武面前说几句公道话。”

  是满朝文武面前,不是陛下面前。

  

  

  就在大营中一棵枝条上已经吐满了嫩芽的垂柳下,李闲轻轻掸去衣服上沾染上的一丝尘土,他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知世郎王薄,眸子里的意味让王薄浑身不自在,不寒而栗。

  “罪臣可以带路直捣洺州,洺州城防罪臣也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的。而且此去洺州一路上的城防关隘罪臣也能尽力叫开,毕竟罪臣身上还带着印信不会令人生疑。”

  王薄尽力让自己的语气挚诚一些,却不敢一直看着李闲的脸。

  “你这人倒是有些意思,逃命还不忘带着自己的官职印信。”

  李闲笑了笑道:“不过还不够此去洺州不过七八百里的路程,且没有什么险要难攻之处。即便没有你骗开城门难道孤就打不下来?若是你能骗开的是洺州的城门,或是能让孤刮目相看。”

  “罪臣可以!”

  王薄嗅到了一丝生机,怎么可能放过。

  “罪臣出洺州之际就已经和裴矩商议好,一旦夺了王伏宝的兵权就向殿下您投诚。这件事殿下若是不信,待攻克洺州之后可与裴矩对质有裴矩在洺州为内应,要想打下窦建德的都城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和裴矩约好的时辰暗号只有罪臣一人知晓,还请殿下您给罪臣一个立功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说,没了你孤肯定不能攻下洺州?”

  “罪臣不敢!”

  王薄以头触地道:“罪臣只是觉着,既然罪臣可以帮殿下尽力不损兵折将就拿下窦建德的都城,殿下何乐而不为?”

  “还是不够,再想想你还有什么保命的手段没有。”

  李闲语气温和的说道。

  王薄的身子却吓得颤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一件事:“殿下,王伏宝已经谋反,此时说不定已经带着人马悄然返回洺州逼宫夺权。想来清漳大营里十有八九已经是空了的,罪臣愿意为向导,指引大军一举荡平清漳大营!”

  李闲笑了笑道:“你总算找到一个能暂时保住性命的理由了,就这样吧来人,带他下去,待孤迎来达溪将军之后再做计较!”

  王薄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上一阵冰凉。不知道什么时候,后背上的衣服竟是已经被汗水彻底打湿了。

  李闲也不再理会他,带着薛万彻等人上马往大营外面而去。此时达溪长儒亲自带着当初的血骑四虎还有已经汇合了的小狄等人,已经到了距离大营不足二十里的地方。从大船上下来之后陆路颠簸,看起来这个已经六十几岁的老人更加的憔悴了些。

  李闲带着人迎到送粮队伍的时候,达溪长儒正在马车里休息。独孤锐志和小狄就在他身边守着,老人的脸色难看的有些吓人。

  李闲摆了摆手示意下面人不要声张,自己轻手轻脚的上了马车。撩开帘子看到那个清瘦到令人心酸的老者的时候,李闲的眼睛里忍不住湿润了起来。

  “师父”

  李闲缓缓在达溪长儒身边坐下来,握着老人冰冷的手。

  “安之”

  达溪长儒睁开眼,看到李闲之后不由自主的笑了笑:“想不到再见你的时候,竟是已经连骑马都不行了的。让你笑话了”

  李闲忍着鼻子酸楚,握紧老人的手轻声道:“年纪大了就总爱偷懒,若不是我迎来的早些,你肯定在临到大营之前爬上马背对不对?说不得还要拉着我比试涉猎,而且还会轻而易举的赢了我。”

  “对啊我只是年纪大了爱偷懒了。”

  达溪长儒笑了笑,眼神柔和:“小狄来了,独孤也来了,铁獠狼,东方,还有小朝都在,如今你也来了现在想来当初在草原上的人还活着的竟是都因为我这老头子而聚齐了,只差张仲坚和红拂他们两个。”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跟着李闲上车的叶怀袖,笑了笑道:“你也来了”

  叶怀袖点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过黄河的时候身子还能坚持,也能喝得下一斤老酒想不到过了黄河一场春雨着了凉,身子竟是扛不住春寒。”

  叶怀袖劝慰道:“只是受了凉而已,有小狄和独孤在,不消几日就能如往日般生龙活虎,我可还记得当初在渔阳郡的时候你一刀劈了马车的威势。”

  “五十而知天命我早已经过了五十,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达溪长儒微笑摇头道:“如今心中只有两件憾事,若能了结,此生足矣。”

  “师父,您说。”

  李闲郑重的问道。

  “其一你在长安城修了一座大陵园,又派人不远万里往燕山将老兄弟们的坟都迁了去,一直没有机会去他们坟前上一炷香,烧一捧纸钱,敬一杯老酒”

  “您身子好一些我一定”

  李闲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达溪长儒挥手打断:“这件事虽然遗憾,却也不算什么。待我死后你将我也葬在陵园中,我自己下去向他们道歉就是了。第二件事,才是我迫切想见的希望我还熬得住。”

  “什么?”

  “安之你也该有后了,我还想抱抱徒孙。”



…【第七百九十七章 她说】…

    马车里一时之间变得安静上去,达溪长儒这句话让李闲心中百感交集。想不到老人到了这个时分,心中最遗憾事居然是这件。

  “师父身子缓过去,还要为我和小狄掌管大婚。”

  李闲郑重仔细的说道:“师父,你且安心疗养。待到了军中身子渐好之后我就陪着您回长安城去,河北这边的事就交给徐世绩去做。一个走投无路的窦建德,有徐世绩宇文士及他们几个就足够了。”

  达溪长儒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不是还要去草原的么,我半路上听独孤提起过这件事。既然是许愿了别人的事,就不要随便毁了商定。”

  “草原上的事再大,也比不得师父的身子重要。”

  李闲摇了摇头,脑海里浮现出阿史那朵朵的影子。他将本人的披风解上去盖在达溪长儒身上,撩开帘子吩咐车夫道:“不要急切,尽力将马车赶的颠簸些。”

  车夫赶紧应了一声,就连挥舞马鞭都不敢再用大力。队伍渐渐启动,最后这十几里的路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到了大营之后李闲扶着达溪长儒下了马车,然后将老人背起来缓步往本人大帐的方向走去。

  “放我上去吧安之还没到走不动路的时分。”

  “以前在草原上的时分练刀脱了力,您总是这样背着我回去的。还有我阿爷,小时分逃亡一半的工夫倒是在他背上。前二十年看父敬子,后二十年看子敬父如今到了我背着您走路的时分,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师父你老了。”

  “是啊我老了。”

  达溪长儒笑了笑,不再挣扎。

  “师父,记得塞北那座不知名的小山上的时分,您说好了教我刀法却总是让我劈柴,然后本人一走就是月余不见踪迹。后来我才知道您是跑去青牛湖找那块极寒陨铁,青牛湖里冰冷刺骨,你在严冬几次下湖去探索那个时分想来就曾经寒气入体伤了经脉,都怪我年轻草率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

  “和那次没有什么关系。”

  达溪长儒贴在李闲后背上轻声道:“我这身子里积聚上去的伤势真实太多了些,这几年又懒的凶猛疏于修炼,酒喝的多,肉吃的多,便是女色这把年岁了也没有放下,隐疾总有本人冒出来的时分。”

  “师父。”

  李闲身子顿了一下,像是犹疑着什么。

  “当初您第一次见我的时分是在渔阳郡的密林中,那次是我和阿爷去寻姑姑半路遇到了郡兵劫杀百姓。那次我还以为你是大隋朝廷派出来的杀手,一切的小手腕都使出来也没能让您的横刀移动分毫那个时分其实我就在想,这个男人当真称得上伟岸二字。”

  “都这个时分了才想起拍我马屁?当初在塞北的时分你要是嘴巴这般甜,说不定我会多教你一些东西”

  达溪长儒笑了笑说道。

  “不是拍您的马屁,而是我这些年不断有个成绩没有想明白。”

  亲兵撩开帘子,李闲背着达溪长儒走进大帐。他将达溪长儒渐渐的放在本人床上,伸手拉过被子为他盖好。

  李闲转身看了一眼跟在前面的众将吩咐道:“我和师父说一会儿话,稍后送一些好下咽的食物来。你们都去休息,若是我不找你们暂时不要出去打扰。安排饭菜,让运粮的兵士们吃饱之后好休息。”

  “喏!”

  “小狄,怀袖你们两个留下。”

  李闲招了招手,吩咐亲兵将帘子放上去。

  “什么事你到了如今都没想明白?”

  达溪长儒躺在暖和软和的床榻上忍不住舒适的嗟叹了一声,他接过李闲递过去的茶杯问道:“我还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没有你想不明白的。这么多年我也不断没明白,你的心里怎样就能装得下那么多东西?有人说你是生而知之,仿佛除了这样也没有理由解释的通了。”

  “我又不是神灵”

  李闲愁容有些凄苦的摇了摇头道:“哪里有什么生而知之的本领,这人世之人皆是一样,昔日不知明日事,就算安排打算好的明天或许也会有什么不测而不能做到。假设我知道每一个明天会发生什么事,燕山上那一百多个兄长就不会白白死去。”

  “这么多年你还是不能放心?”

  达溪长儒问。

  “不能!”

  李闲点了点头:“虽然我自幼奔波,四岁习武,六岁便杀了人。但燕山上那一战才是第一次真正的领兵征战,结果却让兄长们陷于绝境而难以救赎。十年来,百战千战,终究还是忘不了那一战。”

  达溪长儒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所以你才会变得越发小心慎重,越发的不愿妄动刀兵。即使在巨野泽树立燕云军之后,依然没有自动去挑起过争战。这些年,绝大部分工夫也都是别人来打你,你才会打回去。”

  李闲嗯了一声,眉角忍不住皱了一下。

  “或许到了如今,我和你们如何对待战争和死亡也不一样。”

  “还是说说,你有什么事想不明白吧。”

  达溪长儒打断了这个有些沉重的话题。

  “您”

  李闲抬起头,看着达溪长儒的眼睛极仔细的答复了一个字。

  听到李闲说出您这个字,小狄和叶怀袖两个人都怔了一下。她们两个看了彼此一眼,都不知道李闲想要说什么。可也不知道怎样了,或是由于她们两个都是女子心思细密的缘故,隐隐间心里都有些不安。

  “我?”

  达溪长儒也愣了一下,随行将视野落在李闲的脸上:“你问。”

  李闲为达溪长儒在身上推拿活血,由于他发现老人的身上冷的出奇。独孤和小狄揣测说这是在塞北的工夫久了,再加上那次下青牛湖身体里存了寒气的缘故,可却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寒疾竟是潜藏了这么多年才冒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