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帝国在前进 >

第43部分

帝国在前进-第43部分

小说: 帝国在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林威在埃森过着快乐的日子的时候,国际上风云变换,几天之后,事态逐渐明朗化,英国政府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法国人得不到英国的支持,法国政府独立面对希特勒的挑战有些畏缩不前,最后在踌躇不定中最后倾向于妥协,在英国政府的斡旋之中,终于决定谈谈解决问题。
    英国人还是想在欧洲大陆上保持均势,所以想要扶持德国崛起,而法国人现在面对着自己的千年世仇底气已经不是那么足了,毕竟上次大战法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在国内还没有回复正常,所以只能妥协,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开始。
    对法国来说,这是末日的开始。它在东方的盟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突然面临这样一个事实:法国不愿进行战斗来反对德国侵略,以维护法国政府自己曾带头费了很大的劲才建立起来的安全体系。但是,问题还不止于此。这些东方盟国开始了解到,即使法国不是那么因循苟安,由于德国拼命地在法德边界后面建筑一道西壁防线,法国也很快就会无法给予它们很多援助。它们知道,这条堡垒防线的建立,很快就会改变欧洲的战略形势而对它们不利。法国有100个师,尚且不敢去击退三营德军,那么在德**队攻击东方时,它们就更难指望法国愿意让它的青年人流血牺牲来袭击难以攻破的德国工事了。
    对于德国重新武装莱茵兰地区的行动,美国人选择隔岸观火,英国人希望扶持德国对抗苏联,苏联人希望祸水西引,法国人选择了妥协,最终的受益人是德国人,现在德国已经开始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个不知道又是谁要倒霉了。
    其实法国也有自己的苦衷,二九年到三三年的经济危机对法国的打击也是巨大的,从经济危机中走出不长时间的法国,高额的财政赤字,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人民希望和平厌恶战争,可以说法国人现在对战争的态度和德国人是截然相反的,现在在德国人们普遍希望战争快些到来好一雪前耻。
    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英国人的支持,法国是不会冒着两败俱伤的危险对德国开战的。
    莱茵的胜利刺激了政府和国防军,也让民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一种有意的宣传下,人民开始在政府的领导下全民备战。这种备战不是说大吼大叫,他们把热情用在工作上面,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德国未来必将有一场战争,现在不准备,未来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政府为了整顿军备,在沙尔特的建议下发行了一种‘国务卷’。国家防务所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机构,它的资本由各主要军火生产厂家提供。德国政府用这种证券偿付军火购置费用,而在德意志银行的担保下,这种证券交到军火生产商手中后将不兑现,或尽量把兑现期延后,利息由政府支付。这就相当于德意志银行向政府提供了一笔规模巨大的信贷。
    这个措施非常的成功,政府整顿军备的钱不是从社会底层征税得来的,而是用未来的利益在与各大军火生产厂家交换。德意志的军备既得到了加强又没有让人民增加负担,相反的,民生的建设给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好处,德意志的失业率也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百分比。
    当然,国内基本消费品的匮乏使得购买力的增加仅仅停留在帐面上。作为解决途径之一,政府提倡人民大众一种朴素的、农民式的简朴生活,求温饱不求奢华。号召人们用鱼代肉,用黑面包替代白面包,用人造黄油替代真正的黄油。高级食品如野味、贝类、鱼子酱、肥鹅肝和进口的高级酒类仅仅在大饭店和高级食品店里出售,享用这些美味被宣传为非德意志的、罪恶的和堕落的行为。普通的中产阶级美味如热带水果、进口肉类、咖啡、白面包和新鲜黄油,在德国的市面上也不是经常能够见到。
    总体上讲,贫穷的德意志经不起太多的消耗,政府要准备的太多了。人民也理解这种倡导,他们曾经潦倒而饥饿。奢侈?没人愿意。他们现在喜欢大炮多过于黄油!
    原材料是德意志最大的伤痛,缺少原材料的德国很大一部分原材料需要的国际社会购买,这也就有了希特勒提倡实行的‘备战计划’,德国将从中国、丹麦、苏联和东欧各国换取了大量农产品和原料,付出的则是先进的工业产品。
    苏联人十分确信自己可以控制住德国,并且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西方,所以苏联不遗余力的帮助德国,基本上德国要什么苏联就给什么,也许他们想象着未来德国和英法*的时候,苏联人从后面技工一句吞下整个欧洲,不过当德意志这辆战车全力开动的时候,谁能保证还可以控制得住呢?
    对于中国林威现在有很复杂的感情,一方面那本来是自己的祖国,但另一方面自己现在的祖国是德意志,自己不可能领着德意志的军队跨国大海去帮助现在的中国作战,那是不现实的。对于未来要发生什么林威心里再清楚不过,但是一个国家要站起来只能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外部势力的帮助。
    所幸在林威前面魏玛共和国的精英早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这个拥有无限未来的国家,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的国民政府便迅速驱逐了苏联军事顾问,开始向德国寻求军事援助。德国适逢一战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只能拥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大量职业军人被迫离开军队,这些除了军事知识以外对于其他领域知识,技术一无所知的军人,便成为各国(尤其是军事领域较为落后的国家)争相聘用的名师。
    但是,凡尔赛条约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德国公民在外**队担任军事顾问,而德**方则希望他们去外国担任军事顾问,以使这些退役人员能利用在国外军队服务的机会,获取最新发展的军事知识和技术,使德**队不至于在军事学术方面出现断层,同时更含有希望这些人员在以后归国后能继续在德**队中服务的深意,所以德**方对这些人员远赴国外担任军事顾问是暗中鼓励与支持的。
    同时中国蕴藏的丰富自然资源(特别是如钨,锑等战略资源)和广阔的工业品市场,也正是德国复兴的重要便利条件。
    在得知德国和中国的合作之后,林威说动了这些军火工业的大佬们,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亲,最终在林威的劝说下,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步枪、五千挺马克伈重机枪还有设计图纸、毛瑟M1932型半自动手枪、甚至还有刚刚装备部队的MG—34轻机枪全部远跨重洋来到了中国。
    至于火炮方面,虽然克虏伯家族本来就以火炮技术而闻名,毕竟自己吃肉还得给人口汤喝,因为不能吃独食,在送往中国的火炮中有,75毫米德制L/29克虏伯(Krupp)野炮。火炮性能最好当属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2sFH18莱茵公司(Rheinmetall)重榴弹炮和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0sFH18克虏伯重榴弹炮。
    不过对于中国几百万的军队,这么点军火还是有些杯水车薪,林威通过军官团联系到了现在在中国的
    汉斯-冯-塞克特上将,表示可以拿中国的矿产资源来换取德国的军火,老蒋知道之后大喜,立马同意了这个建议。
    在埃森没待几天,应林威这个宝贝儿子的要求,古斯塔夫把德国所有上的去台面的容克都邀请过来,这次的谈话可以看成是容克地主内部的一次备战计划,备战计划甚至提到了如何利用占领地的资源。工业投资结构将随着经济体系的负担日益加重做出调整。
    所幸现在的社会公众舆论对这种战争经济动员持以支持的态度,各大财阀、资本家、银行家也看到了未来的利益,他们认为想得到利益只有不停的参与建设,何况在备战计划实施的时候,他们还能得到实惠,国家的军械订单和各种优惠政策让他们做梦都会笑醒。
    国际环境在日益变化,为了索回属于德意志的东西,所有人都知道战争是绝对会到来的,不做好准备只有等着被人灭亡。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德意志是要大炮不要黄油和奶酪。
    随后林威和古斯塔夫谈了一下四号坦克的年产量的问题,在得到父亲的保证之后,林威知道自己在家待得时间不多了,现在林威已经是党卫军的全国领袖和巴伐利亚州的总理,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
第七十章 柏林奥运会
    三月二十一日早晨,已经逗留了半个月的林威带着琳达母子准备回到柏林,古斯塔夫和贝尔塔都从胡格尔别墅出来相送,说实话林威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不得不转移话题:“父亲,坦克的产量您还要多多费心,为了克虏伯家族也为了德国未来的军事力量”,顿了顿看着古斯塔夫两鬓斑白的头发又说道:“不过要多保重身体,将来看着我把英法踩在脚下”。wWw、
    听着林威贴心的话语古寺啊叹服笑了:“兰帕德,爸爸一定会保证身体等着那一天的到来的,记得到柏林之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小阿尔伯特,这个小家伙可是很顽皮呢,呵呵”说到这看了看林威身后的宪兵又说道:“快去吧,现在那些士兵们都等着你呢,我不是教过你要守时么?”。
    “那么父亲,请多保重”,林威虽然不是纯正的军人,但很难的向古斯塔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领着琳达母子做上了汽车。
    “呵呵,这个小子”古斯塔夫笑着摇了摇头,看向了自己的妻子贝尔塔:“贝尔塔,我们也进去吧,不知道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手牵着手了”,说着古斯塔夫牵起了贝尔塔的手,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慢慢走进了胡格尔别墅。
    很快林威和琳达母子回到了柏林,希特勒得知后立刻邀请它们去总理府做客,林威考虑之后带着琳达母子来到了总理府,此时的希特勒看起来容光焕发,看来奇袭莱茵兰的成功使得希特勒在国内的声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哦,兰帕德欢迎你回来”希特勒站起来夸张的笑道,林威提出奇袭莱茵兰的计划使得希特勒受用不尽,对林威也另眼相看,不过马上他的视线就转移了:“哦,看看这是什么?这个小孩真是上帝的宠儿,长大了绝对是一个将军,拥有着英俊的面容和健康的体魄”,看到了林威的儿子,希特勒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兰帕德夫人,可以让我抱一抱么?”希特勒这是像一个慈眉善目的神父,在林威的示意下琳达把孩子交到了希特勒手上,:“看看,多么可爱的小家伙啊”。
    突然希特勒抬起头眼神炙热的说道:“兰帕德,我记得你说过要让我当你孩子的教父,你还记得吧”。
    “我当然记得,元首”林威快速的回答道,:“我想这也是这孩子的荣幸”。
    “哈哈,你记得就好”希特勒高兴的手舞足蹈,随即又沉思了;“我应该给我的教子送点什么礼物呢?”希特勒嘟嘟的说道。
    “有了,就是他”希特勒转头进到了总理府里面的房间,过了一会拿出来了一枚勋章,是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林威一看这不是希特勒经常佩戴视若生命的铁十字字勋章么?“元首,这怎么可以?这是你最喜欢的勋章”,林威连忙阻止道。
    “兰帕德,你不要管”希特勒根本没有听林威说什么,连忙勋章塞进了襁褓里:“这是我送给我的教子的,呵呵,小家伙,高不高兴啊”希特勒逗着小阿尔伯特。
    “咯咯”小家伙的笑声感染了希特勒,也许只有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希特勒才会发出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声吧。
    “元首,这可是你在战争中获得的荣誉”林威还是推辞道。
    “不不不”希特勒伸出食指摇晃道,:“现在这已经是我的教子小阿尔伯特的荣誉了,在说我不是还有一枚么?”说着希特勒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那么,就谢谢元首了”,琳达从后面拉了林威一下,然后上前一步笑盈盈的说道。
    “这就对了么”随后希特勒逗着小孩子玩,看不出小阿尔伯特一点也不怕希特勒,要知道希特勒在二战可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人啊,可是现在居然也和小孩玩的乐在其中。
    过了一会小阿尔伯特困了,琳达带他上一边去了,希特勒这时候才想起来林威:“今年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八月份柏林要举行奥运会了,我们要借这次的机会像世界宣扬一下我们的理念。就是那些奥委会的人老实找事,说什么德国迫害犹太人,只不过上次戈林在收集空军的捐款时候稍微过激了点,真是小题大做”。
    这件事情林威是知道的,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国社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德国政局发生了严重变化。鉴于当时的德国政治形势,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
    当时国社党内部对这个东西是不感冒的,不过牛赖特那些魏玛精英坚持举办,后来希特勒着急林威和戈林他们商议之后觉得是以个很好的扩大内需的机会,所以国社党对奥运会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其次是想利用奥运会,给现在的德国蒙上一层和平的面纱。
    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座位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
    现在就等着奥运会开幕了,想到了这些林威说道:“我们的理念是伟大而高尚的,也许现在会有人暂时不了解,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会使德国人民过得很好”。
    “呵呵,等过几天我们去运动场看看,现在已经快建好了”希特勒提议道。
    “这是我的荣幸,元首”林威恭敬的说道。
    林威没有食言,第二天一早就陪同希特勒去视察即将建好的大型运动场,随行的人还有宣传部长戈培尔和空军部长戈林,事实也没有让他感到失望,每一个工人都发出了愉悦的笑容,人们似乎沉浸在劳动中无法自拔,这种体会无需用语言表达,每一个人都感觉的到。
    每一个认识希特勒或者林威的人都自觉地停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