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97部分

满江红之崛起-第297部分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河边几十名工人正忙活着将一只铁轴木轮的水车装在车架上,这是的计铁坊的第四座水车,也是第一座铁轴大水车,在大水车树起来的时候,围观的百姓大都在旁边赞叹着。
    在在这简陋的“铁坊”对面,站着些看热闹的人,面对此景,艳羡不已,议论纷纷。
    “徐家那祖坟好,合着这个财!”
    “什么祖坟好,还不是亏了小轩子,这孩子多机灵,见人不笑不说话。可说来也怪甭管什么东西,只要落了他的眼里,准能学会。”
    “他那眼里长着匠眼,半年前去城里送趟货,结果就把这水车弄回来了,这水车一转,哗哗的,那流的那还是水啊,根本就是银子”
    “听我说,这徐家的光景长不了,这不,听人说小轩子,心思活着,想去外头读什么洋书”
    在旁人这么夸着讲着的时候,铁坊的徐掌柜虽脸上带着笑,可盯着那站在那里招呼着工匠树铁水车的郑蕲轩,却又能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又摇摇头,神色带着一丝犹豫,他抬头望了望天,长出一口气,踽踽地向铁坊走去。
    徐长茂进了铺子,他太太伸过脸来问。
    “你当真想让小轩子去武汉读什么洋书?”
    徐长茂低着头倒是没说话。
    “嗯”
    徐李氏见他脸色不好,抓起旱烟斗递过来,徐长茂心不在焉的接过来,吧吧的吸了几口。
    “还是小轩子说的那样,洋人的玩意好用,连皇上都喜洋人的玩意,以后不管做啥,肯定都得靠洋人的玩意,小轩子那孩子精明,去外头能学着东西。”
    徐李氏见着他嘴上说么说,可脸上又带着犹豫。
    “可你也说过,铺子里离不开小轩子,若不是小轩子,咱徐记不还是那个小铁铺吗”
    听着媳妇的话,徐长茂原地转了一圈,然后回过身看着妻,狠狠的看了一眼。
    “妇道人家,懂个啥”
    徐李氏下意识地一捂脸,然后看着丈夫,倒也没再说什么
    下午,徐家,堂屋里摆着一桌酒席。饭铺里送菜的提盒放在一边,徐长茂家虽说不上豪华,但也是殷实户,毕竟也是开了几十年的铁匠坊的商户人家,家里摆设自然也算周正。
    院子里,徐长茂的大儿子坐在小马扎上写大仿,书桌是个小凳,看上去有七八岁。小儿子有五六岁,正在一劲地抽陀螺。
    看着架好水车的郑蕲轩进院,来到写字的大儿子跟前,摸摸他的头
    “兄弟,好好写,好好念。等将来,徐家的家业,可都要靠着你那等将来考个洋学堂,弄个洋进士,回头好”
    这会大儿子停笔抬起头来说。
    “轩子哥,我爹说只要家里有你,俺兄弟两这辈子就是断胳膊断脚的,也饿不着,俺将来上了洋学堂,也赶不轩子哥。”
    郑蕲轩笑笑,看着堂屋里的菜,先是一愣。
    “你爹是生你的气,成玩就知道疯玩儿,这靠谁都得告自己明白不。兄弟,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凡是人都是靠自己。好好写字吧。”
    这会徐长茂已经从旁屋走了出来。
    “轩子,水车架好了,来咱爷两喝一盅”
    郑蕲轩急忙走向前。
    “叔,咋还请我吃饭呢!”
    徐长茂笑笑。
    “这两年,徐记要是没有你,这日子也过不得现在这模样,当叔的无论如何得请你吃这顿饭”
    说着掀起门帘,郑蕲轩跟着徐长茂进了屋。
    即是长辈又是掌柜东家的徐长茂自然右上坐,伸手让郑蕲轩在下椅子上。
    瞧着自己的位子郑蕲轩笑笑说道。
    “叔,咱爷儿俩差着一辈呢,我坐在你眼前,也好给你倒倒酒。”
    随手搬个凳子坐在桌角,紧靠着徐长茂,语间带着依如继往的恭敬。
    徐长茂伸手拿酒壶,郑蕲轩抢在前面拿住,按下徐长茂的手。
    “叔,当初若是没有您老,小轩子我保不齐的早就饿死了,铺子里我整天忙得天昏地暗,也能得给你老人家倒个酒。”
    说着把酒倒上,表情十分恭顺,像个听差。
    徐长茂点点头。
    “这两年,说是我赏你口饿,可也是你给徐家赏口饭吃,你也满上,当叔的敬你。”
    听见这话郑蕲轩倒是一愣。
    “叔,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规矩不能破。你喝,叔,我给你端起来。”
    说着把酒端起。徐长茂看了郑蕲轩一眼,叹口气,一饮而尽。
    郑蕲轩接着给徐长茂斟酒。
    徐长茂喝了一口酒,叹了口气。
    “轩子,咱爷们儿相处也快十年了,我徐家也不知道哪辈子积下的德,当然竟然留了你在铺子里。明明是个书生,可做活办事,十个你叔也赶不上你!”
    说罢摇头叹气。
    郑蕲轩为他倒满一杯酒,然后才说道。
    “叔,本事谈不上,一个小铁匠,还说什么本事呀!我只知道,若是没徐叔当行的善,又收留了俺,俺和俺娘保不齐早都饭死了,所以我才玩命地干。”
    郑蕲轩的话说的字字有力,他在徐家卖的不单是力气,心里还念着徐家当初的恩情。
    徐长茂笑一下。
    “这话说的,这几年叔这小铺子耽误你的前程了”
    他的声音一落,就从怀里取出一小叠钞票来,都是十元一张的大钞,足有百十张之多,瞧着这票子,郑蕲轩看了眼徐叔,便露出些委屈地说。
    “叔,您您这是嫌我了?”
    徐长茂摇摇头,自喝着酒说。
    “不是嫌你,轩子呀,你叔是明白人,知道这徐记这小铺子容不下你的心,前些个,你提着说想到洋学堂里学洋玩意,叔寻思着也是这个理!这半年,铺子挣了多少钱,你知道,咱铺子做的是政府的单子,包料,一个铁疙瘩一毛钱工费,算算利,一天也就是五十多块,这是一千两块,算是叔给你的盘缠”
    郑蕲轩看着这钱,又看着徐叔的表情,一直没喝酒的话喝了一杯酒下去,然后放下杯子说了句。
    “叔,俺那也就是随口一说,俺那书都丢下几年了,那还能上啥子洋学堂,若是叔,你不嫌俺没力气,俺这辈子就在徐记干了”
    徐长茂倒是一惊,看着郑蕲轩半晌都没了话。
    郑蕲轩站起身,然后冲着徐长茂行了一礼。
    “叔,若是你不嫌俺,咱就这么说了”
    饭后,在郑蕲轩出屋时,徐长茂望着他门关时的背影,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
    “才十六呀!”
    棚子里一溜排的摆着六个洋铁皮敲的化铁炉,在化铁炉边还整齐的码放着一块块标准的工厂铁锭,任何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家简易的铁作坊。
    “吡、吡”
    化铁炉旁的风箱,并没有寻常的拉箱的伙计,倒是一根粗毛竹卡在风箱拉手上,借着水车传轴的转动,靠着几根木板的调转不停的拉着风箱,这点小小的改进,倒是节省了不少人力。化铁炉内书大的铁块在焦炭的作用下已经红、软,穿着汗襟的工人,在铁炉前摆着铁模,与其它的作坊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钳式铸铁硬模。
    从筐里拿起一个拳头大的铁套套,郑蕲轩细瞅了几眼,表情变得难看起来。
    “这个沙眼太多,火候不到,这一炉,全砸了,塞炉子里,重铸”
    “轩子,要不咱再挑”
    温师傅看着刚升成掌柜的郑蕲轩惺惺的说了一句,谁都知道这轩子对活看的细,原本的十六的孩子脑子活他认,可现在当了掌柜的,他却心不服着,这才了这炉子沙眼货。
    “挑什么挑我说砸就砸了,这干的都是什么活,这样的话计,拉出去都是丢人现眼,麻利的,都砸了”
    大家见他面有怒气,虽说他年少,可毕竟也是掌柜的,都多少有些害怕,一旁的大根子站起来说道。
    “没听着掌柜的话吗?还不快干活”
    见大家伙都忙活了起来,郑蕲轩这才冷哼一声,盯了眼那的温长应,先是皱下眉,然后又叹口气。
    “温师傅,你别怪”
    心里头郑蕲轩已经定下要辞这人的主意了。
    “轩子,”
    刚进坊里的徐长茂看着一这幕,知道怕是有人欺负轩子年龄小,不过他倒是装着没看见。
    “东家”
    一见东家进来了,郑蕲轩的怒气减了一些;眉毛也落了下来。
    “你看新闻纸了吗?”
    “嗯?”
    郑蕲轩一愣,今个他还真没来得急看新闻纸。
    “新闻纸上说,那个什么伊腾博到南京求和了,咱们在东北不打了你说这”
    徐长茂的眼睛看着院子里成筐的铁套套,还有那边堆成小山似的木棍棍,这铁东西用来做什么,他可是知道,那都是给前线打仗用的,前边不打仗,那徐记的生意
    一听着是这个新闻,郑蕲轩倒是没想什么。
    “叔,没事,别听新闻纸上瞎说,这都是五天前的新闻了,昨个,县里的陈科长,不还给咱送来这个月三万的单子嘛”
    “那又求和又谈判,还停了火,那”
    “叔,兵不厌诈,谁兴谈判光用嘴谈的。”

第53章 重战
    第5章重战(求定阅!)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蓦然间,春天毫无声息的到来了。
    从城南到城北,绿色如飘浮的丝线,在空气缓慢的游动着,所到之处,树绿了,河水清了,炊烟直了,人们脸上的笑容渐浓了。
    从厚厚的冬衣里解脱出来,整个人都感觉轻松,冬日慵懒的感觉一扫而空。小鸟轻快的叫声,似乎也在昭示着,生命又开始到了多姿多采的季节。
    昨夜一场春雨,随风潜入南京的大街小巷,洗刷着城市的街道房屋,并且带来一阵阵清新的味道。人们在清晨推开窗子的时候,感觉冬日里那个阴霾灰重的城市不见了,在春天的抚慰下,修过十个月改造后的城市变得清丽而多出了帝都的气息。
    在风的作用下,去年移栽的法国悬铃树枯黄的树叶,打着旋,从高空飘落下来,在湿润的宽敞的沥青路面上,混和着雨水,使路面稍嫌脏乱,但悬铃树上那枯黄冒出的点点绿色,也更加渲染了春天的景象,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春天啊
    都的人们将欢声笑语洋溢在半空,他们纷纷离开城市,前往城内外去年开建,最近几日先后投入使用的十数家公园去游玩。这是一个踏青的季节,自然的人们不会放弃这么难得的机会,他们将会是南京十六家公园的第一个春天的第一批访客。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在作为第一批访客的荣幸,至少对于在帝国饭店内兴行日两国高层谈判的日两国外交官来说,春天的气息不仅不会让他们感觉欢快,反而随着谈判的进行,反而会导致两国外交官情绪的恶化。
    意大利水晶吊灯闪烁着明亮的灯光,在吊灯下的铺着绿色法绒长桌两侧,日两国的外交官和军官们依如继往的扯皮着,尽管两国在谈判一开始,就在“友好的气氛”下同意实现三地停火,但是友好的氛围一但涉及到实质性的问题,立即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撤军,无条件的撤军,从国东北撤出你们的军队,无论是你们撤回日本或是撤到韩国,这不是我们所过问的,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撤出军队,否则我们很难做出任何保证”
    梁敦彦神情严肃的说道,就撤军问题,他已经和面前的伊藤博纠缠了三天,可却未能取得一丝的进展。
    “日本一定会从满洲撤军就像日本从来都坚持认为满洲是国领土一部分一般。”
    相比于梁敦彦的凝重,伊藤博的神色倒是显得极为轻松,在肯定撤军时,他抬眼看了下梁敦彦。
    “但是日本撤军的前提是,俄罗斯必须从满洲撤军,至少在日本击败俄国之前,我们坚持这一点,满洲的撤军必须以日、俄两国的撤军为前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对国民有所交待”
    “交待?”
    “是的,梁部长,这场战争归根结底是日本为保护国满洲地区免为俄罗斯所吞并,毅然承担起亚洲国家义务,而进行的,所以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必须要能够用可以说服国民的理由撤军,希望贵国能够谅解日本的难处。”
    伊藤博说的到是实话,现在在日本伊藤已经有了“卖国的伊藤”的外号,甚至于就连同军队也是强顶着来自民间的压力希望能够和国实现全面停火,从而调整受创严重的军队,至少要把军队跳出国人的包围圈。
    “而贵国现在依然在铁岭、奉天一线对日本军队实以包围,这无疑是一种极不妥当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撤军,任何人都无法消除来自民间的压力和不满情绪,这一点,希望贵国能够加以理解”
    “伊藤院长,你总是说让我们体谅你们,体谅你们,那谁来体谅我们?”
    一直未开口说话的王士珍听到伊藤的话后倒是不乐意起来了,他站起身,面对着伊藤。
    “你们是要我们的国土上打仗,你们打了一年,死了多少国人,国损失多少财产,我们牺牲了多少?你们明白吗?说好听了,现在我们是客客气气的请你们离开东北,说难听了,”
    王士珍右手一拍桌子,在众人被这拍桌声惊倒的时候,他冷冷的吐出一句话来。
    “就是让你们滚蛋”
    在众人的诧异的功夫,他重新坐到椅上,边坐边还嘟囔了一句。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听不明白人话啊”
    自然的在这没有人配合他的嘟嚷,不过大家都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不是人的玩意,自然就听不明白人话了。
    “王将军,你这是威胁吗?”
    长冈外史强压着内心的愤怒,双眼死死的盯视着王士珍,他没有想到,此时这些该死的国人竟然张狂到如此地步,难道他们以为日本真的只有求和一途吗?
    “威胁?”
    搅和了谈判的王士珍一笑,他全未在意身旁梁敦彦表情的骤变。
    “如果你们依然想赖在东北不走,那可就是威胁了,我想前线的将士们不介意用大炮送你们”
    眼光一冷,王士珍的声音稍提。
    “滚蛋”
    正如王士珍所料想的一样,自己稍一刺激,长冈外史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猛的站起身,双手扶着长桌。
    “那就让我们用枪炮对话吧”
    “这是邀请吗?”
    这次到是轮到王士珍反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