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381部分

满江红之崛起-第381部分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手中的纸币,陈默然抬头看着张靖。
    “在政fǔ的资助的达到工业规模的“伪钞战”即将全面展开,利用“伪钞贸易”不仅可以获得的利润,同时还可以重创日本的经济,只要我们搅1uan了日本的经济,那么这场战争中,第一个崩溃的一定是是日本!”
    得意!
    这会看着那钞票,亲自制定出这个“伪钞战”的陈默然满面尽是得意之色,伪钞战是自己制定的,印钞的印版同样也是自己提供的,编号规则也是自己提供的,唯独是纸张是情报局和兴亚纸业共同开的。
    “为了获得胜利,我们必须要不惜一切,一亿、十亿,甚至几十亿日元被投送到日本之后,整个日本的经济都将陷入毁灭的边缘,当然,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做,”
    站起身来,左手握着那张八成新的钞票,陈默然走到窗边朝着远处看去。
    “我们要和日本打一场“伪装贸易战”,必须要充分利用它国人去进行这个计划,生丝!”
    吐出两字,陈默然的脸上露出冷笑。
    “日本的军舰、大炮都是用生丝换来的,生丝出口占到日本出口贸易的6o%以上,所以,这场伪钞贸易战的重点就是生丝,依靠伪钞令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看似可能,但却很不现实,毕竟其中有太多的偶然xìng,但是用假钞去摧毁一个产业,却很容易,现在我们在日本建立了多少家贸易公司?”
    听着陛下的问题,张靖连忙回答道。
    “一共68家,全部都是利用西洋人组建的公司!”
    作为情报局局长,张靖自然知道这个计划根本就是杀人不用刀,而是用钞,用假钞“套取”日本生丝,从而切断日本的对外贸易链,一但战争打响,势必导致日本金银硬币大量外流,而在日本国内用假钞购买生丝,则又会进一步恶化日本的经济形势,大量纸币充斥市场,原料被抢购,而贸易硬币输入却陷入枯竭,只需要几个月,日本的生丝业就将陷入崩溃,日本在战争中最大的“资助者”崩溃之后,他们自然很难将战争进行下去。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生丝业可以趁机取代日本生丝对美国市场的垄断。
    “68家嗯,勉强够用,但是钞票够吗?”
    “陛下,印钞的印钞度可以满足要求,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在造纸厂,必须要有足够的纸张,才能印制足够的钞票!”
    张靖的话让陈默然稍做沉默,随后看着他说道。
    “你亲自去一趟造纸厂,督促一下,这场贸易战的成败,都在这上面”
    扬起手中的纸钞,陈默然感觉自己似乎看到日本经济陷入崩溃的一面,归根到底,战争进行到最后,打的就是金钱,就是经济,
    位于马鞍山的兴亚纸业公司,从建成投产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造纸公司,得益于产业公司的扶持,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兴亚纸业垄断着中国大半的纸业供应,同时也是唯一的一家政fǔ指定的用纸供应商。
    自起义后,随着义务教育的开展、报业的兴起,兴亚纸业的产能更是在短短一年内扩充了数倍,当然它并不仅仅只是提供新闻纸和普通的书写纸,作为一家受到政fǔ扶持的纸业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不断的技术引进,早已经展成为技术实力最为雄厚地纸业公司。
    两年前,通过从法国引进特殊用纸技术之后,在借鉴法郎用纸的基础上,兴业公司开出地印钞专用地麻棉混合专用纸,更是成为财政部印钞局印钞专用纸,这种用四分之一地亚麻和四分之二地棉以及四分之一特殊植物纤维制成的印钞专用纸,原本是为产业银行行银元券而特别研制。
    这种含有中国特殊植物纤维的纸币用纸,即薄又白,厚度只相当于他国纸币的一半,看似容易撕破,但它的韧xìng非常好,反而增加了使用寿命,也正是得益于这种极为特殊的用纸,才使得无论是产业卷或是华元,在投入使用后,伪币几乎为零。
    比它薄的没有它坚韧,比它坚韧的没有它薄,特殊的用纸,保障了华元纸币的“无假xìng”,而引用特殊植物纤维又使得华元拥有其它纸币难及的高仿水印,可以说正是得益于这种特殊的纸张,才会使得兴亚纸业,在过去的两年中,始终能够得到政fǔ的支持垄断着中国造纸业。
    在兴亚纸业公司厂区,除去普通造纸车间外,还有一处被高墙、电网阻拦的“特殊产品”车间,这里因为生产特种用纸,而享有财政部税警提供的安保防护,严密地安保体系地目的是为了防止印钞用纸外流。
    除非去财政部税警提供的保护之外,似乎特殊产品车间,和其它的车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成吨的造旧亚麻、埃及产的长绒棉,在大型蒸气锅内,进行着初步处理,在造纸车间内,在抄纸机的轰鸣声中,雪白的印钞专用纸被生产出来。
    似乎和任何造纸车间相比,这里都没任何区别。
    只不过,如果稍加留神的话,任何人都能看出,此时的造纸车间内生产出来的专用纸张似乎和过去不太相同,在抄机机的轰鸣中,被生产出来的纸张并不是那种极薄雪白的专用纸,而是一种呈现出淡黄色的纸张。
    “三桠树树皮全纤维含量高,不亚于亚麻。木质素比一般木材底,约在15%左右,随着添加三桠皮的比例不同,纸张的颜色亦不同,像现在生产的这种碣色用纸,即是1oo元用纸”
    在纸车旁,一名穿着工作服的技术人员向身旁的人介绍着。
    只有这个戴个眼镜的技术人员才知道,为了把那种暗综色的三桠皮浆,调制进纸浆之中制成与样品同样的专用纸,他们前后耗尽了近半年时间,花费数百万元,才算是摸清楚了纸浆比例。
    “混合而成的钞纸原料通过铁丝网,被加入水印,烘干最后卷成卷状,纸卷被精确地切割成预先订好的尺寸每张钞纸都会被其下的射灯照射来检验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将被取出”
    技术人员一边走,一边身旁的这位不苟言笑的人介绍着用这种特殊用纸的生产过程,除去用料之外,生产过程和以前生产的钞纸,并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保证产量吗?”
    抄起一张用来印制一百日元的钞纸,张靖对着灯光仔细查看着水印,从水印上看水印清晰度非常高,甚至高于华元,按照那些专家们的说话,这是因为三桠皮浆的原因,华元用纸用是产自绥远的一种桑皮,但却不及三桠皮浆,不过最大的好处是全中国只有中国而且只有绥远一带有那种桑树。
    “这要根据三桠皮浆的产量来推算,现在三桠皮浆主要来自岳西和潜山以及皖南一带,虽说产量有限,但不过单就印钞而言,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听到这话,张靖点点头,看着那一箱箱被割好的钞纸,他知道这些纸张最终被会送到帝国情报局位于南京的一家印钞厂,那家印钞厂是过去几个月刚刚建成的,印钞厂自然不是用来印制华元,而是清一色的大小面额日元,一但印成又会在伪装之后,运往日本本土,由68家贸易公司cao作,在日本抢购生丝以及其它生产资料。
    “贸易”
    冷笑一声,张靖再看一眼那些纸张,贸易有可时也能摧毁一个国家!

第151章 生丝(求月票!求定阅!)
    第151章生丝(求月票!求定阅!)
    在日本关西一家工厂里,手拿着号外的厂长在宣布暂停生产的时候,激动的向女工们宣布着:
    “我们厂生产的生丝出口换回了外汇,买回来大军舰,在对马海峡击沉了俄国的舰队。”
    顿时引来了女工们的一片欢呼。
    确实如此,这场战争日本人,赢的太轻松,也赢的太累了。对马海战打的很是时候,要是再拖下去,就真的拖不起了!打了这么大一场胜仗,日本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为了满足对外扩张的需求,整个日本的经济被纳入了战争轨道,许多贫穷人家被迫把女儿送到缫丝厂或纺织厂做苦工,昼夜不分的加班生产,以满足出口创汇之需。毫不夸张的说,对马海峡里,联合舰队的一艘艘巨舰,一炮弹上,凝聚着无数普通日本百姓的血汗,而尤以生丝为重!
    对于日本,这么一个后进国家而言,生丝一直是日本主要的出口产品。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生丝在整个出口中占了商品总值的一半左右。作为工业后进国的日本和外国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生丝成为赚取外汇的重要商品。
    而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经济跨入资本主义经济,从而给蚕丝业的展带来了极好时机。当时的日本相松方正义提出“二线国策”,即丝线和航线。丝线作为出口物资,通过航线换回必需材料,因而积极展蚕丝生产。
    但在明治初年,由于技术落后,在伦敦生过数千筐日本生丝因为质量低劣被废掉不用的事情。日本的生丝声誉急剧下降。日本政fǔ不得不聘请法国人筹建官营的生丝场,采用法国的机器和蒸汽机。在这座工厂建成以后,政fǔ下令,全国的士族的妻子和女儿都要到厂里学习技术,以便在全国普及,在四年时间内,有2ooo多名女工接受了法国技师的培训。1873年以后,政fǔ先后创办东京缫丝厂和新町缫丝厂。成为日本缫丝业的模范工厂。1873年在维也纳举行世界博览会时,福冈县生产的生丝,可以和欧美生产的生丝相匹敌。
    1878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726吨,总产量为1226吨,尚不足江浙两省一年产量的1/3。而到了19o3年,短短的十五年间,日本生丝出口总量达到675o吨,无论是数量和平均质量方面都正式过中国。
    到了19o5年,日本出口生丝达到了世界生丝出口总额的3/5,为中国的4倍,而这就是日本经济最为关键的出口物资,为日本换取了大量外汇和黄金。甚至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是生丝换回机械、军舰、大炮,支持着日本的工业和战争。
    对于日本来说,生丝几乎就是日本的命脉。
    任何人一但坐上日本的火车沿着铁路线,人们可以看到一片异样的风景,在水稻田间一株株密集的桑树林,这些桑树林都是经过日农研机构选种、育种而出的高产桑树,而株株相连的桑树种植,又体现着日本式的精细。
    不仅每一株桑树的距离严格按照“教科书”控制,甚至连忙每一株树上上都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种植年份、树龄、去年产量,控制施féi量等等,日本式的精细在桑树的种植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虽说地处京都平源,可在这里起伏丘陵山包仍然随处可见,为了展生丝业,日本人砍倒了山包上的杂树,按照最科学的方式种植着大片的桑林。
    由于太平洋暖流和西亚利亚寒流在这里jiao汇,雨水充沛,再加上合理而科学的桑树种植,使得日本的桑叶资源异常丰富。
    科学化管理,或许就是日本生丝业能够崛起的关键。
    而随着京都地区丝业的展,日本较有实力的财阀都迅以此为模板,利用政fǔ的支持和自身的财力在整个日本推广开,经过三十年的展,生丝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柱,尽管日本各地普遍展生丝业,但是关西的京都平原,却因生丝起源于此,而成为生丝加工业的中心,同样也是生丝进出口业的中心。
    就像日本的工厂喜好扎堆一样,生丝收购商们也喜欢扎堆,横滨,作为日本生丝业的中心,除去日本本国的收购商之外,更多的却是来自欧美各国的生丝商人,在横滨的市中心,一座座洋行彼邻而居,每天,少则十数吨,多则数百吨生蚕、生丝在这些丝商和洋行之间jiao易着,最终一包包生丝被装上货船,输入至欧美各国。
    “加价,加价”
    横滨商品jiao易所内,生丝jiao易员们不时挥动着手中的小纸片儿,jiao易所内一片人头攘动的模样,受雇于各个丝商和洋行的jiao易员们,不时喊出一个新价,最近一两个月来,生丝jiao易进入了前所未有一个高chao,生丝的jiao易量每天都在增长着,同样价格也是稳中有涨。
    “疯了,疯了!”
    看着眼前疯狂的人群,刚走出jiao易所的松本藤忍不住喊了一句。
    开设丝厂的松本藤,之前在jiao易所内几乎陷入包围中,所有人都在问着他一个问题,工场还有生丝吗?
    丝生金!
    这是最近一个多月里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尽管现在随着中国生丝的迅展,日本生丝出口大不及从前,但是jiao易量却未见减少,甚至比过去更甚,短短一个月中,生丝的价格上涨了5%。
    有价无市,几乎每一个jiao易员都现了生丝市场现在的异样,生丝的供应似乎出现了问题,或者说,有人抢先收购了几乎全部的生丝,用期货合同,一个月前,几十家洋行,用期货合同购买了大多数生丝供货。
    正是这些洋行用期货合同垄断了过六成的生丝供应,而且这些洋行,还在不断的收购生丝现货,甚至不惜抬高价格。
    “松本先生”
    亚瑟?约瑟夫一看到松本藤,连忙热情的打着招呼。
    “松本先生,这里请”
    亚瑟的脸上堆着笑容,同时用不容质疑的口吻说道。几分钟后,被引到洋行里的松本藤恭敬的看着面前的亚瑟,吱呒着半天没能说出话来。
    “65万日元!现款jiao易!”
    一开口,亚瑟就吐出一个让松本无法拒绝的价格来。
    “亚、亚瑟先生,你要知道,现在生丝还在涨价!”
    “涨价!”
    眉头一跳,亚瑟耸耸肩膀说道。
    “是在涨价,但只是暂时的,谁知道呢?”
    说着,亚瑟却又堆出笑容。
    “这样吧,我再加5%,当然你必须要保证,你的生丝不得出售给第二个人!”
    说话功夫,亚瑟像变戏法一般的取出一份合同,这是一份现货期货收购合同,之前亚瑟就曾与眼前的松本藤接触过,只不过被拒绝了。
    “亚瑟先生,很多人说”
    听着这个报价,松本藤犹豫着是否应该说出那句话来。
    “你是说恶意垄断吗?”
    亚瑟朗声一笑,全无一丝做作之意。
    恶意垄断,这是最近日本报界给这些参与生丝现货抢购、期货收购的洋行、买办们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