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533部分

满江红之崛起-第533部分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对这座监狱中的犯人,却充满了敌意,虽然是深藏心里的敌视,不过让人庆幸的是,这种敌视并没有因为这座监狱而暴露出来,否则的话,这里的日子会更难过。
    而刘幕程同样要注视着这位“大名鼎鼎”的“祸首”,在某种程度上,眼前的这个人尽管被关进监狱长达十年,但是在过去的多年间,他却一直都是共和派的精神领袖,每天,他都会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每天,在外界都会有人呼吁应该释放他,这一切只造成一种结果,那就是调查局通过对那些信件的“筛选”,掌握监控更多的目标。
    不过,从两年前调进这座位于南京京郊的监狱的那天起,他就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心,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间,无数人都屈服了,但是他没有被打垮,甚至于,到了第三任司令官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去打扰他了。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让他在这里自生自灭吧!
    看着墙上刻写的“正”字,刘幕程却是微微一笑,尽管他没有屈服,可是他同样渴望自由,他虽然没有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是第一次刑罚却高达二十年,而第二次,也就在他入狱半年后,因为他煽动监狱内的犯人抗拒管理,再次被加刑十五年,在随后的几年间,他又被三次加刑,可以说,除非有一天特赦降临,否则他永远也看不到自由的一天。
    “看来,最近你收到了不少信!”
    看到他身后那张小书桌上的上百封信件,刘幕程随口说道。检查信件并不是监狱的职责,调查局有专职的调查员负责这一事物。
    “信件越多,意味着,我距离自由也就越近!”
    孙文意有所指的说道。
    “不过就是一些蠢人的痴人说梦罢了!”
    刘幕程毫不客气的说道,站在这间只有6。8平方米的单人牢房内,看着那墙上意味着“自由”的“正”字,不禁在心下嘲笑着这个人的痴心妄想,或者说痴人说梦般的浮想。
    在刘幕程看来,他们所追求的所谓的“梦想”,就像眼前这个人所渴望的自由一样,他永远不可能离开监狱获得自由,他所谓的梦想,也永不可能实现,甚至于,他即便是就此死去,也很难获得自由,因为即使是他死了,也将睡在监狱为他提供的棺材之中入葬。
    “1904年之前,陈默然的梦想,在满清朝廷看来,也只是痴人说梦,可最终他成功了!”
    面对司令官的回答,孙文用淡淡的口吻反驳道,在过去的多年间,激励他的并不完全是他的信仰,更多的却是陈默然的成功。不过,他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陈默然成功的几个因素,他所看到的只是成功的可能。
    “十二年前,当一批先驱者踏上魔鬼岛为这个民族的独立接受军事训练的时候,你这位革命领袖在干什么呢?”
    刘幕程随口反问道,接着他又用一种似嘲讽的口吻说道。
    “您在国外指挥着所谓的起义,你知道如果大起义失败,陛下会做什么吗?他会流亡海外吗?不!”
    不由自主的加大声音的同时刘幕程的神情中尽是景仰之色。
    “他会战斗下去,那怕是战死!也绝不会托庇于外人!而你们呢?所谓的共和派在做什么?你们托庇于外人,寻找外国的资助,该死的,或许在十二年前,你们有理由那么做,因为那时我们的民族被奴役着,好吧,你有足够的理由,可是现在呢?所谓的共和派激进分子,却像是疯子一样,你们煽动罢工、煽动罢课,甚至还袭击政府机构,煽动叛乱,这就是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的资金从那里得到的?是华侨的捐款吗?不是!是来自于我们的敌对国,战前,你们的资助来自于日本,而现在你们的资助来自于德国,这就是所谓的爱国吗?”
    嘲讽着,刘幕程的神色变得有些激动,他不能不激动,因为他所接触的共和派激进分子,无一例外的背叛了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借口远不能解释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接受外国的资助,去推翻本国政府。
    在他看来,或许这就是革命者的原罪,就像俄国的革命党一样,他们呼喊着“让本国政府失败”的口号去反对战争,同时又大把的接受着德国人提供的资金,这就是所谓的“爱国革命者”。
    走到那狭窄的窗口后方,刘幕程看着院内那个因子弹擦着头皮而吓趴在地上,浑身颤抖着的犯人,他的唇角一扬。
    “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杀死你们所有人,一个也不放过,可是归根到底,陛下都太过仁慈了,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你们的罪行,足以诛九族,可是在这里,你们只是被叛刑,真是”
    愤恨不平的嘟嚷一声,刘幕程整个人都变得极为无奈,如果他们是宗教极端分子的话,问题就简单多了,在宗教地区军警会直接杀死那些人,那里是战场,在战场上,没有任何人会同情他们,也不会有检察官去追究那一切,在战场上发生的事情,谁会在意呢?
    可是在内地却不一样,逮捕他们的调查员和警察都受制于检察官,除非遭遇抵抗,否则他们绝不会开枪,最终,这些人被法庭宣判之后,其中的一部分由军事法庭审理的被移交到这里,最终,他们在监狱中呆上几年,一出监狱又继续从事他们的**活动,监狱对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就像是嗯,一所进修大学!
    “一所进修大学!”
    位于花园环路范围内一个宁静而舒适的着鹅卵石路上,穿着一身呢绒短大衣的中年男人对身边的青年人说道,
    “进修大学?”
    “没错,监狱中有太多三教九流的人,而且对于其中的一些人而言,他们在监狱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一个平和的共和派分子,在监狱中关上几年,有可能变成一个激进分子,他在监狱中学习制作炸弹,然后一出狱就成了一个激进派的恐怖分子”。
    这时中年男人突然停住脚,站在河边的柳树旁,他看着没有一丝波澜的湖泊,静声说道。
    “在过去的六年中,调查局前后破获三百六十四起未遂暗杀案和爆炸袭击案,这些案件无一例外的,都是由共和派中无政府主义激进分子策划,而其中六成罪犯,都曾有入狱经历”
    这时中年人沉默片刻,而后又继续说道。
    “和真正的共和派不同,无政府主义者根本无意于改良国家,他们对夺取国家政权也毫无兴趣,无论是通过革命,还是通过选举,他们只想摧毁国家,他们憎恨政府,憎恨皇室,憎恨军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无政府主义者,前后刺杀了五六位国家元首,在十九世纪末无政府主义最高峰的时期,意大利的翁贝托一世国王认为,遇刺是属于自己的职业风险。但,同样的事情绝不能发生在中国!”
    此时中年人的语气变得极为严厉,他那双看着湖泊的双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没有任何情感的冷酷之色。
    “在成语之中,有一句话,叫防患于未燃!现在,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事情,防患于未燃!”
    “局座?”
    中年人身后的年青人微微一愣,对于局座的这句话,他显然有些不太能理解。
    “现在,陛下的一些观点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调查局也要发生变化,至少在对待一些人的态度上,有一些人,我觉得,他们活的太长了,他们活下来,对于帝国而言,就是一个威胁,现在,我们必须要清除那些威胁!”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82章 专家
    第2章专家
    十一月的南京,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史平涛为了要躲寒风,紧缩着脖子,很快地溜进祥和大的玻璃门。门厅里不少在这栋大厦工作的人正在朝电梯走去。门厅的一头,有一大幅画钉在墙,不过在室内悬挂略为嫌大了一些。
    画的是一张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宽:这是一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人的脸,嘴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这位是帝国的主宰者,世界第二大帝国的皇帝,陈默然,在中国任何一座机构以及绝大多数民众的家中,都悬挂有他的画像。
    进入大厅后,史平涛并没有朝那画报看去,而是径直朝楼梯走去。用不着电梯。即使最顺利的时候,等电梯也是很让人心烦的事情,尤其是现在这个班的高峰期,在这座大楼中,有六家政府机构、十三家国有企业、二十五家民间企业,所以这里的每天下班的高峰期,总会挤很多人。
    而史平涛的医学试验室却设在十一层楼,对于已经三十六岁的史平涛来说,在某种程度,他非常喜欢用楼作为锻炼的方式,如果可以的话,他很乐意把自己的办公室转到顶楼,也就是十七楼,甚至更高的地方。
    “也许明年,会盖更多的高楼!”
    最近几年,南京的下关区出现了很多的高层建设,那些高层以建筑不可不谓之壮观,其中甚至有一些超过三十层,超过百米,而且正在向更高的目标挺进,如果爬那样的高楼,一定更锻炼人。
    虽说是把楼当成锻炼,但是史平涛爬楼得速度并不快,他只是提着公文包,一个楼梯一个楼梯的着楼,分钟后,终于进入十一楼后,他便走进走廊,在走廊中墙壁,可以看到一些油画,而那些油画中,除去一些风景油画,必不可少的要素就光荣的皇家近卫军,有海战的画面,有陆战的画面,在画面,那些皇家军人的形象是高大的、是威武不凡的,是,嗯,正是他们挽救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皇家军人和皇帝陛下一样,都是这个民族的拯救者,如果没有陛下创建这支军队,也许这个民族早已再次沦为诸列强的奴隶,这个国家将像波兰一样,被八国分割占领
    典型的教科式的宣讲,对此,史平涛只是微微一笑,作为第一批“产业留学生”,他和很多人一样,对此深信不疑,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他,坚定的相信那一切,正如他是一坚定的保皇派一般。
    此时外面,即使通过关的玻璃窗,看去也是寒冷的。在下面街心里,阵阵的小卷风把落叶吹卷起来,虽然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可是街道的行人并不多,尽管这场战争并没有让中国萧条,甚至让中国的工业急剧膨胀起来,但是多少总有一些影响,比如大量青年被征召入伍。
    端着咖啡杯,喝着工作前的提神咖啡时,在史平涛的身后,收音机,那个中国献给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发明”,不过那并不是一个人的发明,而是皇家科学院应用物理院的十余名院的共同发明,尽管外国同期也有了相似的发明,但是中国却是第一个解决无线电广播实用性,并在某种程度普及广播和收音机的国家。
    此时收单内传出的声音,却是早间的新闻,播音员在那里不断的报道着今年的铁产量和第三个四年计划的完成情况。第三个四年计划完成了0%,这意味着什么呢?明年半年,第三个四年计划就会完成,也许会成倍的完成那一计划。
    第一个四年计划的完成,实现了中国钢铁产量突破一千万吨,尽管其中的半数为产业公司所属的马鞍山钢铁公司生产,并第一次,使得中国的工业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半数,当第一个四年计划超额完成之后,用皇帝陛下话说“我们已经建立了国家的基本工业体系”,中国从那时起,开始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而随后第二个四年计划开始实施,第二个四年计划,不仅进一步加大了兴办实业,尤其是铁路和钢铁厂的投资,而且还加大了造船业和航运业的投资,在第二个四年计划完成之中,中国成为仅次于英国、德国、美国的第四大航运国。
    接着又是第三个四年计划,回忆着过去的十一年间这个国家发生的剧变,史平涛的神情中尽是崇拜之色,那是对皇帝陛下的崇拜。
    站于窗边的史平涛看到,在数百米外,帝国调查局大楼高耸在阴沉的市景之,建筑高大,白色的大厦墙体,黑色楼檐,那象征着帝国调查局的信条——黑白分明,在帝国调查局的视线中,不存在灰色,只有黑色或者白色,也就是敌人或者朋。
    对于帝国调查局,史平涛并不陌生,尽管作为一句医生,但是史平涛却是帝国调查局的合同雇员,准确的来说,他接受的调查局的资助,准确的来说,他的研究是在帝国调查局的资助下进行的。
    当然,因为合同保密的原因,除了他本人以及帝国调查的负责官员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每个月,他都会得到一笔数额不菲的研究经费,不过,对于史平涛而言,他所看重的绝不什么研究经费,而是
    突然史平涛转过身来.这时他已经使自已的脸部现出一种安详乐观的表情,他走过房间,首先换了一身工作服,随后便到了他的试验室中,宽敞的试验室内,到处都是玻璃器皿,白色的试验室内一尘不染,在试验室的桌架,放置着的几个笼子,笼子内有白老鼠,还有猴子,那是用来试验的试验体。
    在试验室内,他从一个保险柜内取出一个瓶子,面贴着一张简单白色的标签:103号。这是一种试验物,它没有任何异味,而在史平涛的看来,他现在拿着的103号,可能是最有可能通过检验的药物。
    戴着口罩,史平涛小心翼翼的从瓶取了一些药粉,随后,倒进钢匙之中,然后将药粉混入食物内,随后,便便装食物送进笼子内,笼内饿了一夜的猴子,立即抓起食物吃了起来,分钟的等待之后,猴子开始变得衰弱起来。
    此时空气看起来开始比较轻松愉快了。从笼中取出那只猴子,史平涛便开始对猴子进行检查,准确的来说是检查它的病症。
    “开始发烧”
    他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一支笔杆、一瓶墨水、一本厚厚记录本,一边检查着猴子的反应,他一边作着记录,整个过程静静的,没有任何人打扰他。
    而猴子的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用听诊器听着猴子的心脏,史平涛再一次得以了自己所需要的病症——心脏病!
    又过了一会,先前活蹦乱跳的猴子死去了,而史平涛的记录本,却记录了一系列的心脏病的症状,他又一次翻看着之前的记录,每一份记录的病症反应都指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