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商道人生 >

第48部分

商道人生-第48部分

小说: 商道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我这不是刚来嘛!除了几位主要领导和科室里的人,我哪认识那么多人呢!”韩易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原来他就是陈通的姐夫啊!”
  “你呀,你呀!”李长山摆着手指笑着点了点韩易,“我看你真该下点工夫去把公司里的领导认认全了,这说不定你哪天撞上局长了都不晓得。”
  “嘿嘿,局长我倒是认识的。”韩易不以为意地笑了一下,“要说那陈通,要不是和我对上了,我也不知道他是哪棵葱呢!”
  韩易心无芥蒂,这话说得顺口自然之极,听在李长山的耳朵里,却是有些其他的味道了。在李长山看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虽然在人情世故上还稍有些青涩和欠缺,却也绝不是那种狂妄无知,目无余子之徒。
  看了韩易这轻描淡写的神态,还真是有些猜不透韩易身后有什么样的仗恃了。

  
  趁着中午还有些空闲的时间,韩易和李长山吃过饭后,先送了李长山上车走了,然后就回到了碧辉电子游艺厅里,和青岛啤酒厂方联系了一下,问下发货的情况。
  对方倒是很痛快,在了解清楚韩易的仓库情况之后,答应先给韩易发个四个车过来,然后接下去每隔十天都还有四个车,如果有变动的话,就让韩易早些告之,他们可以相应调整。
  韩易对照着上面提供的啤酒品种,特意增加了青岛罐装啤酒的货物量,因为就韩易了解过来的现在乐云市的整体饮酒习惯,那些喝啤酒的人受国外蓝带啤酒和百威啤酒的影响,还是比较喜欢罐装啤酒的,这些韩易是准备放到那些比较高级的地方去。
  其他的大瓶和中瓶的,韩易也各要了一些,尽量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不过最后厂方提出,让韩易先打些预付款过去,其余款项倒是可以两月一结,对于这些,韩易二话没说,马上掏出银行卡来让何晴给啤酒厂提供的帐号上划过去五万。
  现在的何晴,虽然仍然还在电子游艺厅里做事,但是韩易已经为她到啤酒批发点做好准备了,在诸多事情上不再亲自动手,而是有意识地锻炼何晴,比如业务转账以及和金点广告公司的其他接洽事宜等等。
  看得出来,何晴也很用心很努力地在适应自己新的角色,这从她住所里放在床边几本关于营销的书籍就可以看出,另外,何晴还报了电大市场营销班,准备好好充电。
  对于何晴的转变,韩易当然有所察觉,也由衷地为她高兴。
  别看韩易平时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其实对于何晴的心事,从认识没几天后韩易就有所察觉,那双时常忧郁发呆的眼神让韩易有些心痛,这样既温柔又漂亮的女人,本应该是让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的。
  何晴眼睛里焕发出来的那种热情的亮光当然没逃过韩易的眼睛,这也让韩易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人们常说忘我的工作能让人暂时抛开烦恼,看来这句话倒真的有几分道理。
  韩易在周末的时候,特意抽了时间去了暖州市区一趟,现在百事俱备,该是拜访一下好当家的老总李永孟的时候了。
  韩易见到李永孟是在好当家暖州市区最大的一家超市里面。
  对于这位把好当家从只有七八名员工,几千块钱的资产开始一路带领发展到现在拥有二百名员工和上亿资产的人物,韩易除了敬佩之外,更多的是好奇。
  眼前的李永孟四十出头,也许是因为操劳过度,早早地生出了许多白发来,使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好象老了许多,不过李永孟的眼睛很有神,这是属于典型的那种成功生意人的眼神,那眼神里有经历,有沧桑,更多的还有自信。
  除了刚开始可能是诧异于韩易的年轻而流露出审视的眼光,对于韩易的到来李永孟并不感到意外,在听到秘书的汇报之后,马上就让韩易上去见他了。
  和李永孟的洽谈气氛应该是非常愉快的,并没有通常谈判中的唇枪舌剑,或者拉锯战什么的,好当家提出的条件也不是太苛刻,甚至相比其他的货品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的照顾。
  韩易心里明白,之所以能如此,这应该是和邱兴文的提前招呼有很大的关系,不然的话,韩易可是听说了这超市商品的上架名额竞争可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对于好当家这样的上规模的,具有好名声的大型连锁超市,毕竟同样的货物品种太多了,市场竞争激烈。
  在谈好了上架的有关事宜之后,(呵呵,说到上架,俺这书还不知什么时候上架呢)韩易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印章,在现场拟出来的合同上盖好了章,并约定了送货的时间。
  接着李永孟又给韩易介绍了超市主管仓库和营销还有财务的人员,并吩咐让韩易有事的话尽管找他们沟通,对于李永孟的特别关照韩易自然是非常感激,不说其他的,有李永孟这样一介绍,那几个人心里已经有数了,对于韩易送来的商品自然会特别用心。
  和李永孟握手道别后,韩易第一时间和邱兴文通了个话,对他表示了感谢,被邱兴文笑骂了几句,不过到了末尾,邱兴文电话里告诉韩易,他可能过几天要来乐云一趟。
  “邱大哥,你来乐云有事吗?”韩易随口问了一句。
  “呵呵,我来乐云,自然是赶着你那烧烤店开业的时候蹭饭吃哩!”邱兴文在那边笑道。
  韩易自然知道邱兴文说的是玩笑话,不过对于邱兴文马上要到来还是感到很高兴,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后,韩易便挂了电话。
  “邱大哥要来乐云,到底什么事呢?”韩易把电话放进口袋里,自言自语了一句,说罢又摇了摇头自嘲地轻笑了一声,心想这邱兴文整天日理万机,当然是全国各地跑了,就算是要来乐云也不是件奇怪的事,自己倒是多心了。
  
  整个九月的时间,韩易基本上是在忙碌中度过,所需要安排的事情太多了。幸好万鲲鹏所提的那个药厂的收购方案全部是由曾庆华接手安排人去操作,不然的话韩易怕是要焦头烂额了。
  到现在韩易才深刻体会到他老爸以前常说的一句话,“千脚的蜈蚣也只走得一条路!”,看来这老人的话还实在是有道理啊!
  不过在忙乱了一段时间之后,各种事项也是渐渐地安定了下来,首先是啤酒厂第一批货已经运抵乐云,把货卸到仓库之后,看着满满当当一仓库的货,韩易顿时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




  第七十九章 滨海广场风波
  货物既然已经到达,那么接下去的重点就是销售了。
  就在两天前,韩易已经把分部的情况作了汇总,需要的啤酒数量也统计出来。黑皮那里不需要韩易操心,直接就由黑皮派过来的一个小弟把需要的量拉过去了,然后出库登记好就可以。
  其他的几个大的酒店和酒楼,韩易也是早有准备,提前就在劳务市场招了几个普通送货的员工,这些人也不需要太高的要求,身强力壮,能搬运货物,还有会熟练骑脚踏三轮车就可以了,把酒店的货物全部用脚踏三轮车运送过去,也就半天的工夫,就全部完成了。
  至于李永孟那里的好当家超市,由于地点分布了整个暖州各地,则是最为麻烦的,韩易特意去租了一辆大车,一大早就装好货物,然后亲自出马押送,和啤酒货物一起过去的还有许多酒厂赠送的活动小礼品和一些宣传用品,包括标牌和标语小旗,这些都需要和超市进行协商,然后选取合适的挂放地点。
  对于这一点韩易可不敢掉以轻心,一个大型超市每天的人流量可是以几千计的,合适的宣传标牌可是提升产品知名度的最好方法。
  韩易先送了暖州市区的,再让销售经理帮忙联系各地的好当家超市卖场,让他们做好接货准备,然后再运送了一天才完成。
  所有工作做完,天色都已经擦黑,韩易顿觉心力交瘁,比那打了十趟拳还累,回到仓库后,一下倒在休息间的沙发上,都不想动弹了。
  看到韩易闭着眼睛一脸疲惫的样子,何晴轻轻地从边上走了过来,走到了韩易的身后,两手抬起,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到了韩易的太阳穴上,轻揉起来
  在仓库租借下来之后,韩易为了工作方便已经托刘培文帮他在工商局注册了一个荣记商贸公司,对于荣记这个名字,韩易已经用得很熟悉了,也懒得再想其他的名字,倒是惹得于荣这小子又是在韩易面前挥着拳头抗议了一番。
  公司成立,韩易除了在法人项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后,把总经理的名号里填上了何晴的名字,另外还有两个副经理,韩易分别填了于荣和李猛两个。
  何晴刚开始还非常地不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她原本以为韩易只是让她管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就可以了,没想到韩易竟然会让她当了总经理。何晴本就是个性子温柔的女人,在几次找韩易商量无果之后,也只得默然接受自己的新身份——荣记商贸公司总经理何晴。
  这还不算,韩易还要求底下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和李猛于荣两个,都要称呼何晴为何总,这让何晴非常的不习惯,甚至在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后,还有些手足无措,不过在韩易的坚持下,渐渐地,何晴也有些习惯了,当别人用何总称呼她的时候,也回答得非常顺口了。
  看到这一系列的变化,韩易更是偷笑在心里。
  在何晴刚走到边上的时候,韩易已经闻到了从她那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熟悉的清香,也许是习惯使然,何晴平时很少抹那些香水,甚至连化妆品也很少用,但是身上总是有那么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闻着让人陶醉。
  温润柔软的手心传递过来的那种滑腻舒爽的感觉,如电流般瞬间从头部一直通到了全身,韩易强硬克制住了呻吟出声的冲动。
  对于何晴突如其来的体贴,韩易接受得非常自然,仿似她们的关系本就是如此般,这种感觉就如家人般。
  韩易闭着眼睛一脸的享受,任由何晴的小手轻揉软捏。
  
  然而,九月注定了又是一个不平静的月份,就在韩易烧烤店开业前两天,也就是九月的最后一天,韩易从曾庆华那里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消息的来源是关于乐云市的另一个楼盘“滨海广场”。
  滨海广场的地块靠近了市政府已经开始规划建设的二环路边上,地点适中,只要二环路顺利联通,就是未来城市的发展中心和重心,可以说是一块不折不扣的黄金地段。
  今年初的时候滨海广场地块放出去拍卖的,经过激烈角逐,最后拍卖金额终于超过了八千万,为乐云市本地的豪盛房地产开发公司所获得。
  在金融危机刚过去不久,房地产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能够拍出如此的高价,当时也曾在乐云市引起过轰动效应。
  从曾庆华口中得到的信息,滨海广场所发生的一切情况既有些特殊,又和世纪花园有些相似。
  和世纪花园的相似之处是在于它的操作手法上,滨海广场抄袭了世纪花园的操作手法——卖楼花,照了乐云市当地的口头语,就是卖指标。
  卖指标,通常指的是开发商进行暗箱操作,在还没有取得销售许可的时候,就开始偷偷摸摸地把楼盘给卖了出去,从而套得大量的建设开发资金,这种手法,通常所见于是那种小型的,资本不怎么雄厚的房产开发商。
  不过滨海广场做的更彻底,世纪花园是在打桩结束后才开始对外卖指标的,然而,滨海广场竟然是还是一块平地,连块砖头水泥都没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卖指标了。
  滨海广场的开发商豪盛房地产公司其登记的法人和董事长是乐云本地人,名字叫林锋,这是一个很普通很大众的名字,可以这样说,在全国要找出与他同名同姓的起码有好几万。
  不过这林锋倒是很有生意头脑,确切地说应该是经济头脑,他把土地拍卖下来后,首先就放到了银行抵押,起码拿回了拍卖金额的百分之八十贷款,本来这是一般房产开发的固定模式了,无可厚非,没有几个开发商会真正自己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银来。
  然而林锋接下来的行为就有些厉害了,取得贷款之后,林锋第一时间并没有开工,而是开始暗地里卖指标,本来按照正常的楼盘开发程序,他起码也是要在大楼封顶之后才能开始第一步的预售,不过也不知道林锋是用了什么手段,也就是短短几个月下来,竟然让他把这块地的指标卖出了至少八成以上。
  这让韩易不禁有些感叹,在有世纪花园前车之鉴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狂热的购买力,乐云人或者说暖州人在投资上的冒险精神着实是让人叹为观止。
  然后,意外的事情就发生了!
  林锋带着贷款所得和卖指标的钱,突然消失,就如人间蒸发了一般。据曾庆华的推测,林锋最有可能,现在大概已经是已经到了大洋彼岸了吧。
  和世纪花园比较起来,“滨海广场”的事件恶劣性虽然不能与其相比,毕竟世纪花园还是死了人的,然而它所造成的影响力却着实不小。
  据估计,被林锋已经操作卖出的面积将近有五万平方,而卖出价是每平方的均价格是两千五以上,就这般计算下来,已经超过了一亿,这样大金额的诈骗案,几乎是轰动了整个乐云市,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也在众口相传中被修改成了好多个版本在坊间流传。
  其中,说得最多的当然是诸如关于官商勾结,骗取老百姓血汗钱之类的说法。
  乐云市所有的相关部门都被这个事件给搞懵掉了,许多人趁着这个机会跳了出来,张牙舞爪,指手画脚,马上就有几个和这起事件关联的人被纪委和反贪局隔离请去喝茶了,就连银行也被牵扯了进去,几千万的贷款眼见是没有指望了,银行也发了狠,当初办理贷款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立马就被开除,然后也被上报,司法介入隔离审查。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不过,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韩易从曾庆华那里还得来了一个确切的消息,一个令韩易感到震惊的消息,那就是这个林锋竟然还是万启勇的表弟。




  第八十章 烧烤店的开业
  曾庆华在知道滨海广场事件是在他和韩易从中海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