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青山绿水人家 >

第103部分

青山绿水人家-第103部分

小说: 青山绿水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余盛辉布置多年,怎可没有一点后手?更何况余红瑶的亲外祖家还是颇有底蕴的大族。这次余红瑶和仇荣的同时失踪,不吝于给她敲了个警钟,人不能太自以为是,虚怀若谷方为处世之道啊!

    低头沉思半晌,高青冷静地开口:“让人盯紧白梅庵,先不要妄动,这件事恐怕非比寻常,咱们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同时,调动所有人手,必须联系上来福,到时咱们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是,属下明白。”甲一慢慢隐入黑暗。

    看着满院的张灯结彩,热闹喜庆,高青感慨万千:“山雨欲来风满楼呀!这件事还得找个盟友才行。”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高青来到东方语下榻的悦来客栈,敲响了他睡觉的房门。

    一夜宿醉,头痛欲裂的东方语一听是高青前来,忙不迭地从床上爬了起来。高青等了半炷香的时间,东方语才洗漱完毕,穿戴整齐打开房门。

    看着不停地揉着太阳穴的东方语,高青纳闷地问道:“你们几个昨天到底喝了多少酒呀?不是把它当水在喝吧?一个个的,都醉得不醒人事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东方语揉太阳穴的手一顿,神情有些僵硬,脸上隐现可疑的红晕。他当然不可能告诉高青,在昨日的酒席上,他和罗颂贤、苟金福心照不宣地连起手,跟南宫睿对拼起来。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南宫睿的酒量堪称千杯不醉,他们三个都喝趴下了,他仍面不改色地在那里一杯接一杯的喝。

    轻“咳”一下,东方语顾左右而言他,转移话题道:“青儿这么早来找我,定是有重要的事跟我商量吧,子言洗耳恭听,愿闻其详。”

    “子言?是你的字吗?我以前怎么没有听义父说过。”

    “啊?哦,这是皇上登基后亲赐的,你和叔父怎会知晓。”

    “原来是这样啊!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吧。青儿今日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专门来求东方哥哥帮忙来了。”

    “你我又不是外人,说什么求不求的?有事就说,哥哥一定义不容辞。”东方语的声音里带着不悦,心里也感到很不舒服,因为高青这样说,让他觉得自己就好像被高青屏蔽在她的世界外一样,难以亲近。

    闻言,高青正了正脸色,开门见山地说道:“昨日我接到消息,余红瑶和仇荣都失踪了。余红瑶是在进了白梅庵后消失的,而仇荣则是在群芳阁不见的。我在想,他们到底是被谁救走的,背后之人又想干什么呢?我找你,就是希望你能动用义父给你的情报网,找到他们两人的下落,因为‘斩草不除根,春见吹又生’啊!”

    东方语先还神情慵懒的斜靠在高背椅上,但随着高青的话语,他的身体越坐越直,神色越来越冷,眼底幽光频闪。一时间,他的思绪已不知翻了几番!

    高青话音刚落,东方语立刻起身,快步走到圆桌旁,高声唤道:“听砚,笔墨伺候!”

    “是,公子!”一个青衣小厮推门而进,动作娴熟、迅速,很快就将纸、笔、墨等物给东方语准备妥当。

    东方语思考片刻,拿起笔埋头便写,寥寥数语,一挥而就。写完后,他将字条卷好递给叫听砚的小厮,郑重交待:“马上飞鸽传书,不得有误!”

    听砚依令而去。东方语转头看向安安静静坐在一旁的高青,目光灼灼:“青儿,此地不宜久留,你还是跟着我去京城吧,好不好?”

    摇摇头,高青断然拒绝:“这里有爹、娘、姐姐、弟弟,我不能也不会离开他们。现在,余红瑶在暗,我在明,根据我对她的了解,她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她不会放过我,也不会让我好过。如果我跟你去了京城,她乘机对我的亲人们下手,我岂不是鞭长莫及?再说,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所以我不去京城,我要在她没恢复过来的时候,先把她找出来,消灭掉!”越说,高青的神情越坚定。

    看着这样的高青,东方语有些无可奈何,又有些充满希冀地问道:“那我要是让你爹他们都去京城呢?”

    高青苦笑数声:“那我更得提心吊胆了!京城那个地方,可不是容易待的。别说那些不切实际的话了,与其想些有的没的,你还不如快点帮我找出余红瑶。”轻敲桌面,高青转变话题:“对了,我还不知道你这次回来的目的呢!是为了我爹的封赏,还是代天巡狩?梁地的管理者到底由谁担任啊?你早点告诉我,我也好有心理准备呀!”


 第一六四章:传教士带来的惊喜

    再次叹息一声,对高青跳跃式的思维,东方语心里虽然郁闷极了,但他没有半点怒意,而是有问必答:“这次回来是处理梁地官员以及梁王府中诸人的迁移问题。皇上下旨,封你爹为‘巡农使’,从八品,俸银四十两,米四十斛,颁旨的天使已经在路上了。至于接管梁地的人嘛,嘿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跟你们朝夕相处了几年的方子硕方举人。”

    稍作停顿,东方语有些苦恼地说道:“有件令我感到特别难堪的事儿。这次皇上登基,恰逢其会,我遇到两个来自番邦,自称是传教士的人游历到京城,在我把他们引荐给皇上后,他们为了庆贺皇上的登基大典,特地将自己家乡的土特产作为礼物献上来。事情到此该是皆大欢喜,但没想到三天后,两个可恶的番毛贼找上我,说他们献上的是神赐予的礼物,能令咱们大周朝福泽绵长,再也不用担心粮食匮乏的问题,所以要求我跟皇上说,在京城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给他们作传教之用,若皇上不答应,他们是不会将礼物的用法说出来的。

    皇上知道后大发雷霆,说他们这是乘机挑衅,太不把大周朝和他放在眼里了。于是,皇上将户部一干专管农事的人都叫进宫,让他们辨认那所谓的‘解决粮食匮乏的礼物’。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有一个人认出那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一个人说得出它的作用。后来在暗地里,皇上又专门派人问了问京郊一些积年的老农,还是一无所获。

    皇上不想轻易就范,又不想失信于人,正当束手无策时,他想到了你。因为叔父曾经在信中说过,你见多识广,知道许多我们所不知道和认识的东西,因此在我启程的时候。他让我把两个传教士带上。并告诉他们,周朝地大物博,能人异士众多,在梁地就有认得那些东西并会使用的人。所以我是硬着头皮将那两个人连同他们的“礼物”都给带来了,现在就等着你去辨认、说明了。”

    东方语的声音越说越小,到最后几近无声,神情中还多了些忐忑和不安。这要是让极为熟悉他的那些下属见到,必定会大吃一惊!什么时候,即使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的东方军师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高青一言不发地将东方语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充分了解透彻。她哀怨地瞅着东方语。气鼓鼓地说道:“你们这是赶鸭子上架,见不得我过好日子吧?真不知道你们是打哪来的信心。就那么肯定我会认得那个什么‘礼物’?如果我看过后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东方语两手一摊,苦笑着说道:“皇上说,大周朝的面子不能失,到最后仍是不行,说不得他就会采用非常的手段了。”

    “什么?这这也太极端了吧!唉,真是责任重大呀。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感觉吗?”

    “是什么?”东方语问得小心翼翼。

    “架在火上烤,视死如归!”高青恶狠狠地回道。

    一刻钟后,高青随着东方语来到悦来客栈的地字一号房,见到了他嘴里那两个“番毛贼”。两个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个是棕发绿眼,一个是金发棕眼,都穿着象征身份的传教士服。

    东方语先还怕高青被他们的长相吓着,但一想到她身边的南宫睿。那丝担心也就不翼而飞了。高青在前世什么样的外国人没见过,所以对两人的长相,她自是见怪不怪,而且还饶有兴趣地盯着他们瞧个不停。

    见东方语引了个小姑娘进来,两个“番毛贼”本来还有些不悦,以为东方语是瞧不起他们,故意逗他们玩。但看到高青落落大方,毫不忸怩的样子,两人却立刻变得兴致盎然起来。要知道,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大周朝,沿途的人一见他们不是吓得惊声尖叫,就是抡起木棒喊打喊杀,还从来没有人像高青一样,不露丝毫怯懦和害怕。

    两个人按照这两天现学的大周朝礼仪,给高青行了个揖礼,然后操着别扭的中文自我介绍,瘦高的那个叫大卫,矮胖的那个叫查理,来自秘鲁。礼尚往来,高青也将自己的名字告诉给他们,惹得一旁的东方语是频频朝高青使眼色,弄得高青百思不得其解。事后东方语把高青一通好说,高青才知道,在大周朝,特别是一些大家族,女子的闺名是不能随便向人透露的,特别是陌生的外男。

    高青听后一副受教的乖巧模样,心里却暗自嘀咕:姐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怎么知道这些?还不是什么高门贵女,也得遵守这些?

    但高青这种直爽的态度却令大卫和查理非常受用。他们早就收起了初见时的不悦和傲慢,没有一点轻视的、平等的、开心的与高青交谈起来。

    见高青与两个“番毛贼”相谈甚欢,东方语轻“咳”一声打断道:“大卫、查理,别看青儿姑娘年纪小,但她从小博览群书,见识广博,对于你们那所谓的‘神赐之物’说不定非常熟悉哟!还不快将东西拿出来请她看看?”

    东方语面不改色地睁眼说瞎话,让高青在佩服之余感到十分汗颜,心里更是提心吊胆:海口夸出去了,到时候收不回来怎么办?他和韩文谦不会把她杀了嚼着吃吧?

    在高青心里直打鼓的时候,大卫和查理却被东方语说的话给愣住了。他们有些不可思议地看了看高青,齐齐摇摇头,不相信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她怎么会认识我们国家的东西?你这是把我们当傻瓜白痴吗?”

    “呵呵,两位,咱们中国有句俗语,叫‘口说无凭,眼见为实。’,还有一句,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事实如何,你们将东西拿出来,让她一看便知!”带着些蛊惑和激将的意味,东方语胸有成竹地说道。

    望了望好整以瑕站在一旁,此时闷不吭声,不动如山的高青,大卫和查理对视一眼,瞬间交换了下心思,有了决定。只见大卫非常和蔼地朝高青笑道:“早就听闻梁地人杰地灵,才人辈出,如今我俩终于可以见识到了,高青小姐,请看!”

    说完,大卫就同查理从床底下拖出两麻袋东西,一人拿了一样,转身递向翘首张望的高青。

    一看清大卫和查理手中拿的东西,高青惊喜地叫了一声“啊”,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夺了过来,高兴地又跳又叫:“哈哈哈,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太好了,太好了!哈哈哈”

    东方语、大卫、查理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像得了“失心疯”般手舞足蹈的高青,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眼里全是一个个问号,充满了迷惑和不解。

    一刻钟后,高青激动的情绪才慢慢平复。她双手紧紧攥着那两样东西,好像生怕人抢走似的,慢慢将它们举到东方语面前,心满意足地说道:“东方哥哥,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可是好东西呀!它们的确是‘神赐的礼物’,但也是劳动人民的辛勤果实,咱们大周朝有了这两样东西,确实能够像他们说的,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匮乏了。”

    一听高青说出这样的话,东方语的心也立马变得激动火热起来。深吸一口气,东方语的声音轻而急:“咱们真的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匮乏啦?如此说来,青儿也知道这是什么,并且知道它们的用法啰?”

    无视脸色有些惨白的大卫和查理,高青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当然,呐,我左手拿的东西叫马铃薯,也叫土豆或者地蛋。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很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它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主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缺点是,作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且一定要低温、干燥、密闭保存。它亩产可达四千斤。

    而我右手拿的叫红薯,也叫番薯或地瓜。它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及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具有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干渴症等功效。红薯亩产可达六千斤。”

    高青话里有许多陌生的词汇让东方语有听没有懂,但她说的那亩产四千斤及亩产六千斤的话,他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大周朝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粮食!如果真像高青说的那样,这两个叫马铃薯和红薯的东西能够达到那么高的亩产量,那整个大周朝的百姓还用担心没有粮吃,皇上还会忧心百姓饿死吗?不,不会,到那时,人人丰衣足食,生活幸福,大周朝的盛世就会到来。

    此刻的东方语已经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了:“青儿,我,我,我替整个周朝百姓谢谢你,我替皇上谢谢你!你现在马上跟我去京城,把你刚才说的再对皇上说一遍。你知不知道,你今日之举,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呀!”

 第一六五章:种植的人选

    高青不仅一眼认出大卫和查理拿出来的东西,还将这两样东西的功用说得更加详细清楚,使得大卫和查理两人被华丽丽地震慑住了。他们半晌都没能从晕头转向中回过神,当听到东方语准备马上带着高青回京城时,两人异口同声地大喊道:“等一下,高青小姐必须告诉我们,她是从什么地方知道马铃薯和红薯的那些功用的?因为就连我们都不知道它们竟然会有那么多的功用呀!”

    高青心里“咯噔”一下,她只顾着高兴,竟然把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检验出的结果也说出来了。现在,她该怎么解释那些功用的出处呢?

    杏眼骨碌碌一转,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