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血大秦 >

第118部分

铁血大秦-第118部分

小说: 铁血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路上,他们还远远看见拉着白布条的两群人在打架,蒙恬立时想起扶苏跟他谈起过的齐国见闻,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国家都快亡了,还有心情打架,齐人可真是吃饱了撑的!”
    这些扭打的人听见有人喊秦军来了,也都停止打斗,一窝蜂的散去,只留下一些白布条散留在地上任人践踏,蒙恬随便看了看,只见有的白布条写着:
    “非齐猪滚回鲁国去!”
    “不抗秦就会亡国!”
    “非齐人、齐人都是齐国人!”
    “秦军压境还要内部斗争,真是没良心!”
    “非齐人完粮纳税,为何不算齐人!”
    秦兵一路大笑着奔向大夫衙门而来!
    大夫衙门有数百名齐军守卫,倒也盔鲜甲明,而兵器配备精良,但一见来势汹汹的秦军悍卒,众齐兵们就吓得矮了三分,再经过秦骑兵一冲,斩杀了几人,其余的便一哄而散,各自逃命。
    蒙恬的兵卒搜寻良久,方才在卧房床底下找到全身发抖的齐准,他一见到蒙恬,连忙谄笑着求饶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只要饶小人一命,小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蒙恬强忍住心中的恶心,微笑着道:“我们公事公办,你为我们带封信去说服后胜投降,你现在有的,将来都能保有,要是玩花样,杀你全家一百多口!可能你还不知道吧,你的族亲齐虹现在已是我大秦武安君的妻室,此处有她给你的一封劝降书信,望你为我大秦效力!你可愿意?”
    齐准一听大喜,接过书信一看,顿时喜上眉梢,心道:“这回可攀上高枝了,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忙频频点头道:“愿意,愿意!”于是,蒙恬即放齐准前往临淄说降!
    齐准没过几天就从临淄带信回来,齐王建听从后胜的建议,愿意投降,他讨好的对蒙恬说:
    “我告诉后胜,秦军二十万占领即墨,正向临淄推进中,他们不敢不降!”
    其实他是隐瞒了真实状况,齐王建和丞相后胜接到战报,北方王贲军及南方蒙恬稗将所率军队,双双入侵齐境,他们立即召开御前作战会议,第一次御前会议,该到的大臣只到了百分之八十,其他百分之二十的人全部弃职逃亡,等到召开第二次作战会议时,只剩下一半不到。
    就在这时候忽然听到泰军已占领即墨,当然赶快投降,齐准只不过加了一点最后一根稻草的力量。
    蒙恬率领两万奏军浩浩荡荡开进临淄,举行了盛大的献俘和入城仪式,将齐王和后胜都软禁在住处,听候秦王发落。
    过没多久,接到秦王政的回示,齐王建徙居于河内共地,后胜以不忠罪名斩首,而懦弱无能的齐准秦王政则看在扶苏的面子上封了个胶东郡太守一职!
    而王贲领着十万大军,轻易渡过河水、济水两道天险,但在燕国境内遭到燕赵人联合组成的游击队地骚扰,浪费了大量时间,人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真是不错,国虽亡了,民间仍有反秦武力组织。
    但一进入齐国地境,情形就完金不一样,齐军将领一看秦军到来,下令部下死守,他要到上级去开会,就此一去不回,军大夫如此,旅大夫跟着学样,最后连管一百人的卒长也跑得精光,只留下一些全不知情的伍长和兵卒,秦军一到,没人指挥布阵杀敌,也就纷纷逃散,逃不掉的就投降当俘虏。
    王贲军在齐境未遇任何抵抗,像平日行军一样直达临淄,真是想慢一些都不行,想放水都没机会,王贲郁闷的算算日程,即使蒙恬军和他一样未遭任何抵抗,如今也应该只在齐西长城外面,一时不禁有些担心,不知蒙恬是否已先下临淄!这时的王贲仍然不相信扶苏有计谋能让蒙恬轻易得胜!
    在离临淄十里外,王贲下令扎营,并派出探马打听敌情,谁知道探马带回来的不是敌情而是蒙恬本人。
    “王兄你辛苦了!”蒙恬笑嘻嘻的行礼。
    “蒙兄你真是用兵神速!”王贲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晴,他心里在想——这小子是否有翅膀飞过了泰山?这君上到底给了他什么样的奇谋?
    蒙恬大笑。便将扶苏的计谋悄悄告诉了王贲,王贲闻言大悟,佩服道:“论用兵,吾等实不如君上多矣!”
    “后日举行入城式,选派五万精兵即可,其余在此扎营,齐国已完全平定,让士卒好好休息,王兄请在今晚带高级将领入城,小弟要在原齐王宫设宴为王兄洗尘。”蒙恬志得意满,十分的兴奋!
    五贲点了点头道:“遵命!”齐地现在由蒙恬掌握,王贲也不得不听他的号令!
    至此,六国毕,四海一,秦王政就此统一了天下。
    《铁血大秦》上部到此结束!


(本卷结束) 



第十一卷 天下变革
第一章皇帝
    清晨,薪年宫议事殿,
    秦王政高居于王座之上,殿阶下分班站立着文武百官,武安君扶苏,丞相王绾,国尉尉僚,廷尉冯劫,御史大夫冯去疾分别排在最前面。
    由于秦崇尚黑色,仪仗和官员服饰也多为黑色,所以场面显得浓重而肃穆!
    秦王政此时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历经霸战和政争的磨练,此时的他无论心智和外表都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他仍然是长身玉立,长目,隆鼻,龙眉修长入鬃,但额上已经出现皱纹,脸上的雅气完全消失,阴鸷之气更深,留上五绺短须后,脸形变得更方,下巴显得更为突出,脸上的神情威严而肃杀。
    他今天穿的是一件新式样,新缝制的黑色王袍,上绣彩色金龙,头戴通天冠,双手执着玉圭,完全是一副天下共主模样!
    秦王政威严的扫视了一下殿内的群臣,用他响亮而有些尖厉的特殊嗓音道:“如今六国灭绝,天下一统,我大秦先祖数百年希望宇内和平,不动刀兵的愿望,终于在祖宗保佑和众卿家的协助下由寡人完成,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假若不改名号,则显不出寡人的成功,也无法和前代作区分,更不能让后代明白:寡人和众卿家对华夏文明的巨大功勋,所以,今天我们要先议定王号!”
    扶苏闻言心中暗笑:“这还不简单,待我说来!”正要起身时,便见老成持重的老丞相王绾已经出班,便又坐下身去。
    便见王绾恭敬的道:“大王,古时三皇五帝名称上是天下共主,实际上本身占有的领土不过方圆千里,而自商周称王,才真正拥有天下,所以‘王’的称号最好,同时,天下初定,而燕,齐,楚都离中央太远,不封国立藩,恐怕鞭长莫及,难以治理,周所以能维持八百年,宗法和分封占了很大的功用,臣认为还是依周制比较好!”
    秦王政闻言面色不忧的道:“寡人要的不是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万世永传!而且商周封建是天下兵祸的根源,我们怎么能重蹈覆辙!这件事以后再说,先讨论王号的事情!”
    王绾还想再说,但一见奏王政锐利目光里的厌恶神色,便不敢再争下去,这时的他心中在想——怎么现在的秦王和以前的秦王不一样呢?原来的秦王总是希望大臣发言,不管对错,他也总是先听着,最后再加以结论,但现在,秦王已经根本听不进去稍稍逆耳的忠言,否则也不会当面众臣的面指责他这个七旬老臣!他变了!
    忽的,王绾想了起来:“天下定了,四海平了,秦王已经不需要我们这些老臣的逆耳忠言了!”王绾苦笑一声,心中顿生退隐之念,低首退了回去。
    这时,李斯谄笑着出班道:“大王,昔五帝拥有领土不过方圆千里,而且诸侯是否则臣服,是否来朝,天子都不能制!如今大王复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都已成为郡县,法令由中央绕一,这是自上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所以据实来说,陛下功业为三皇五帝所不能及,所以臣认为:古时有天皇,地皇,秦皇,而秦皇最尊贵,臣冒死建议王称‘秦皇’!”
    秦王政闻言想了想,一时未有定论,问群臣道:“李斯欲寡人称‘泰皇’,众卿以为如何?”
    扶苏想道:“该到我出场了!”昂然起身道:“父王,‘泰皇’之称极为不妥,李斯大人才学有限,此称根本显不出父王功盖千古之业绩!”
    此言一出,扶苏偷眼一看,李斯的面色不禁顿时变得红的像猴屁股一般!
    奏王政闻言大感兴趣道:“那王儿有何建议?”
    扶苏心情大好的笑道:“父王之功虽三皇五帝合而不及,所以依儿臣看,三皇五帝合称‘皇帝’才最能符合父王功勋,以示父王功盖三皇,勋超五帝之伟大!不知父王意下如何?”
    奏王政大喜道:“王儿所言不错,从今以后寡人的王号就称为皇帝!”“大王圣明!”众臣一看秦王定了论,连忙大拍马屁!
    扶苏笑道:“父王,仅改一个王号不足以显示我浩浩大秦的无比威仪,儿臣想从今日起父王不再称寡人,而称‘朕’,其余人不得擅用,违者死!同时改‘诏命’为‘圣旨’,以示至高无上之意!而诸臣称也不再称父王为‘大王’,改称‘陛下’或‘皇上’,以示父王地位之高远!儿臣这些谬议,不知父王以为如何?”
    奏王政被扶苏这一顿马屁拍的晕晕乎乎的,大喜道:“王儿所言甚善,从今日起就依此言定论!”
    “陛下圣明,见解为臣等所不及!”众文武都很活络,现学现用,大拍马屁!
    这时李斯也不敢再复言,只得红着脸又退回班去!
    秦王政威严的笑了笑,昂然道:“那从今日起,朕便是我大秦的始皇帝!后面自会有二世,三世,直到万万世!”
    “陛下圣明,大秦万载永长!”这时不拍马屁,更待何时!
    秦王政非常兴奋,笑道:“既然王号等已经议定,下面还有几件事,还需要同诸卿一起商议:就是封建和设郡哪一个好,统一度
    量衡制度,以及车同轨,书同文诸事,各位爱卿可先回去细思一番,来日再议时,可踊跃发言!”“是,陛下!”群臣拜伏!
    **
    李斯府中密室!
    灯火摇摇,照得李斯原本就有些晦气的脸色更加的铁青,而赵高却仍是一副阴险猥琐的模样!
    李斯恨恨的道:“扶苏小儿真是可恶,竟敢在陛下和群臣面前羞辱于我,不除之怎诮我心头之恨!”
    赵高闻言“哼”了一声,尖刻的道:“李大人真是痴人说梦,扶苏征战关东,战功显赫,不仅武将归心,文官拥护,就是陛下也倚为臂膀,如何能轻易除之?,”
    李斯一时有些语塞,忽的冷笑道:“虽如此,我李斯也必与扶苏小儿誓不两立!赵高人平素足智多谋,不知可有良策?”
    赵高摇了摇头道:“扶苏目前圣眷正浓,又是主上长子,非惊天大过,主上绝不会轻易动他,尤其是其手握兵符,‘狼牙,破军’一万五千新军万一暴起,战力可抵十万精兵,就是主上也不得不考虑再三!又谈何容易啊!”
    李斯皱了皱眉头,忽的笑了,阴险的道:“赵大人可曾看见今日王绾被主上驳斥之景?”赵高点了点头,忽的一愣道:“你的意思是?”
    李斯笑道:“主上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主上了,再难听逆耳忠言,而且变得更加好大喜功,沉于享受,这岂不是我等最好的机会来了!”
    赵高顿悟,猥琐的面孔上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李大人说的对,以前的主上睿智,勤勉,俭扑,兼听,我等没有什么抓权的机会,如果主上真变得像你这般所说,那么我们只要投其所好,就必会得到重用,而且以扶苏等人自以为是,自命仁义的性格,恐怕也会和主上多有冲突,这时便是我等借刀杀人的机会来了!,”
    “哈哈哈!”二人犹似计谋已经得逞似的,发出一阵阴笑!
    数日后,秦始皇又召集丞相,国尉等重臣召开国事会议,与会众人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在会议上引经据典或是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尽显自已才能,最后再由始皇做成决策。
    议事事顶如下:
    第一、有关立国制度:
    根据太史令与阴阳家研究的推论,以周火德,故一切以赤色为尊贵,而秦代周德,是以水克火,从其所不胜,因之秦地德性是水,本来秦始皇欲改一年自冬李十月开始,十月一日为首日,但扶苏觉得不妥,这样会搞乱百姓们的时节概念,不利于数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耕种传统,所以劝止之,仍按旧历!
    秦皇室衣服,旌旗,旄节,皆以黑色为之,数则以六计算,兵符,六符,法冠皆六寸,车驾长六尺,以六尺为一步,皇帝车鸾用六马。
    改黄河为德水,以为水德之说。
    天下百姓改称为黔首。
    二、有关国家的行政制度。
    封建诸侯是以往天下战祸不息的根源,今后不能再蹈覆辙,不再建封自已儿子为诸侯,象征始皇的公正没有偏心,这一点扶苏也没有因为自已的特殊身份加以反对,反而全力赞成,于是在秦始皇和扶苏二位当朝最强力人物的决策下,秦国终决定不再封建!
    如今奏国版图东至海及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抵南荒野蛮之地,北据德水为塞,以阴山和辽东为界,所以皇帝治国要能如手之使臂,臂之使指,必需有完美的行政组织。
    中央行政组织以皇帝为首,不受法令限制,可随时交议立法或自行立法。
    中央政府首脑分为三公及诸卿,三公为——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总领百官奏事,统理地方上计考课,任免中低级官吏,主持朝议。
    御史大夫:掌理监察,辅助丞相,又称为副丞相,秦王政为加强对众臣的监管,着重提升了御史大夫的地位和权力,而廷尉则由原本公降为九卿之一!这一点扶苏倒也没有反对!
    太尉:主管军政,在军令方面为皇帝兼统帅的参谋长,发兵与将军任命,由皇帝亲自以符节行之。
    诸卿为——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禁,并统领在殿中侍卫的诸郎官。
    卫尉:掌宫门屯卫兵及宫殿安全。
    廷尉:掌刑法,并统率金国郡县亭里尉,形成严密的司法网。
    治粟内史:掌国家粮谷财货。
    典客:掌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