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血大秦 >

第234部分

铁血大秦-第234部分

小说: 铁血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平急道:“西城敌军最多,不可去,不如走东门,奔彭城。现在秦军新定魏地,各县城多无人据守,还是有可能逃出去的!”夏侯婴也道:“是啊,主公,只要能平安到得彭地,便有东山再起之机!”
    刘邦不是傻子。知道魏地一失,扶苏一旦举兵南下,楚国灭亡那是迟早的事情,焉有再起之机,便苦笑一声道:“算了,楚国大势已去,灭亡是早晚的事情,我不想再过那种东奔西逃的日子了,那不是人受的。你们走吧,我留下与大梁共存亡!”
    陈平闻言急了。向夏侯婴和曹无伤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不顾刘邦挣扎、便架起刘邦上了马,当即一行人冒烟突火奔东城而去!
    果然,不出陈平所料,东城虽然到处冒火,四处喊杀,一路上却没遇上几个秦军,触目所及的却多是慌乱逃散地楚军兵士。当然,现在刘邦等是顾不上整顿败军。自己能逃命就不错了,一行人多是骑兵,很快便奔到了东城之下。
    此时。东城门附近已经没有几个楚军了,大多数人见势不好。已经逃散,留守岗位的寥寥无几,夏侯婴急忙命人将东门打开,护着刘邦等人便落荒而走。向东南方向逃去!
    而他们的身后,雄伟地大梁城正烈火冲天,陷入尸山血海之中!
    刘邦一行千余人顺着大沟的引流渠向东方向逃窜,方行了不过五里。刚至一座小山之旁,猛然间四周火光冲天,荒野里喊杀声如雷,也不知道有多少秦军从四面围了上来!
    刘邦顿时惊得手足冰凉,只是作声不得!陈平、夏侯婴、曹无伤三人亦是面面相觑,他们也都没有想到扶苏这般狡猾,竟然在此地亦设有伏兵!
    迅速地,火把灿若星海处,大队秦兵已经围了上来,巨大的‘黑龙彩风’皇旗在夜风火影中猎猎舞动,尽显皇者威严!
    “是扶苏的虎贲军,不下五千步骑!”曹无伤一眼便认了出来!夏侯婴等心中一沉:“完了,虎贲军在此,那么就意味着扶苏本人亦在此,看来,今晚是别想生离此地了!”
    可奇怪的是,虎贲军只是将刘邦一行人紧紧围了起来,一时却并没有攻击,刘邦等正惊诧时,忽然间前面的虎贲军闪开一条通道,一个身穿黑底金龙袍的地男子施施然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走了进来!
    刘邦一眼便认了出来,这不是扶苏又是哪个,但是却比以前更加成熟、更加具有霸气!
    “刘邦,没想到今日你我能在这种情况下相见吧?”扶苏看着刘邦,微微一笑。
    刘邦沉默了片真才道:“你想羞辱我吗?”扶苏笑了:“不算吧,我只是想来为你送行而已!以你的出身,能达到今日地地位,也算是一条真汉子了!”
    刘邦忽地笑了:“我这还不是被你逼的吗,说来还要谢你!”扶苏摇了摇头道:“不算吧?我昔年之所以想杀你,就是看出你很有野心,不甘久居人下。就算你落草为寇是我逼得吧,但你丰县起兵是我逼地吗?投靠项氏、玩弄权术,也是我逼的吗?说到底是还是你有野心而矣!”
    刘邦愣了愣,沉默了片刻道:“或许你说得对吧,但这已经成了过去,现在你打算把我们怎么办?”扶苏平静地道:“我这个人,做事从不留后患,所以你必须死,我不想在身边留一条毒蛇!但是你部下的将士们我可以饶他们活命,当然,前提是为我效力!”
    刘邦忽地笑了:“不错,该杀就杀,该留就留,决不心慈手软,也不随兴滥杀,你掌天下的确比较适合!我可以自创,也可以下令部下不再抵抗,但你可以放过我地家人吗?”
    扶苏想了想道:“也罢,你走到今天我也是有点责任的,可以下旨特赦了你的家人。日后我攻破丰县,保证不伤害你的家人便是!”扶苏并不担心刘邦留下地一子一女会掀起什么波浪,特赦他们倒可以留下个仁义之名!
    “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刘邦点了点头,便道:“夏侯将军,将你的佩剑给我!”刘邦仓促出逃,竟连佩剑都没有带!
    “主公,这”夏侯婴知道大势已去,禁不住失声痛哭,只是不肯将佩剑交给刘邦。
    刘邦有些凄然地笑了笑道:“夏侯,将剑给我吧!我这一生。做到了统兵数十万的大将军,也曾叱咤风云,也曾逐鹿天下,算是风光够了。今日虽势穷力赛,也要死得风光一些,绝不能让世人小看了,留下千古笑柄!”
    曹无伤闻言大哭道:“主公休要如此,待末将拼死保护主公杀出去!”刘邦苦笑道:“还能出得去吗?不要做无谓地牺牲了,我一人死足矣,你们就跟随新主。建功立业吧!夏侯,快将剑给我!”
    夏侯婴满面流泪,按住剑柄,只是哭泣,说什么也不肯将配剑给刘邦!刘邦无奈地看了看陈平,陈平叹了口气,将佩剑解下,就欲交给刘邦!
    忽地,扶苏出声道:“且慢!”刘邦一愣道:“怎么!你不肯让我自刎吗!?那你想怎么处置我?”
    扶苏摇了摇头道:“不。你也算是个英雄了,用平常的剑太辱没了你,我这里有柄英雄剑。是我秦国昔年名将白起地佩剑,应该可以配得上你!”说着。扶苏“仓啷”一声抽出了英雄剑。
    霎那间一片夺目的光华冲天而起,映着熊熊的火花,闪亮的剑身透出阵阵森寒地杀气!
    “好剑!”刘邦不禁动容。
    扶苏向身边一名虎贲军示意了一下,军士会意。伸手接过英雄剑。谁知英雄剑刚一在手,却猛然间打了个刺骨地寒颤,心中不禁有些奇怪,却不敢停留。捧着剑走向刘邦!
    刘邦弯腰接过英雄剑,却猛然间感到剑身中传来一种悲壮、豪迈的气息,惊奇的刘邦看着这柄名震天下地神兵,赞叹道:“此剑不知渴饮天下多少英雄之血,能死在此剑之下,也算是一种名誉了!哈哈哈!”刘邦大笑一声,随即横剑在颈,用力一拉。
    “哧——”滚烫的热血从断裂的喉管中流出,滴在刘邦的衣袍和马背上。“天——下——”刘邦奋起余力,嘶声说了这二字,眼神里分明留恋出对生的眷恋和对天下的渴望!只可惜,有了扶苏,这天下不会姓刘!
    “扑通”刘邦身子一晃,连人带剑跌落马下,闭目而逝!
    虎贲军军士捡起染血的长剑转身回返,却有些惊恐地发现,英雄剑,上残留的血迹竟然在迅速地消逝,顿时感到头皮发麻:这剑竟在饮血!
    极度恐惧中,军士不禁感到英雄剑上传过来一种可怕的寒气,冻得牙齿都开始打颤起来。好不容易艰难地回到扶苏身边,直到扶苏若无其事地将英雄剑接过、还鞘,这才恢复了正常,但看着扶苏的眼神却充满了狂热:“陛下真是神人,这天下也只有陛下才能镇得住这样一柄充满凶杀之气的神兵!”
    “主公——!”看着死去的刘邦,夏侯婴、曹无伤禁不住失声痛哭,纷纷下马跪倒在地,残存的楚军也默默拜倒,为刘邦送行。
    陈平苦笑一声:“刘公去了,我今何往?罢了,罢了,背主不佯,徒惹人笑!”陈平忽地跳下马来,向刘邦拜了一拜道:“公不负我,我亦不负公!”拔剑横颈,长笑一声,自刎而死!
    扶苏一愣:“这陈平——,哎,虽是阴谋之士,倒也是个真男儿!”唯恐夏侯婴和曹无伤二人亦寻短见,连忙道:“曹将军,夏侯将军,如今刘邦已死,只要你们愿为我大秦效力,联保证既往不咎,决不相负,如何?”
    夏侯婴闻言大笑道:“我与刘公自小便是至交,今一文士尚为其主殉死,吾若落后,有何颜面见天下人乎!?”说着,也拔出长剑,横在颈上,大喝一声:“主公慢走,夏侯来也!”也自伏剑而死。
    曹无伤仰天叹了口气道:“主辱臣死,曹某无能,自当追随!”说着,大笑三声,亦自随死。
    一时间,扶苏见此惨景,半晌作声不得。良久,扶苏叹了口气道:“真义士也!王熙,你率虎贲军将楚军的兵器收缴了,还有,好好收敛刘邦等人尸体,与以厚葬!”“是,陛下!”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世间的规律还真是无奈啊!”扶苏苦笑一声,拨马回营。
    身后,金黄的朝阳已经渐渐升起,新地一天又开始了!

第三十章齐国之亡
    黄河岸边,沿南皮一线,十数里距离上营垒无数、旌旗蔽空,二十万黑衫军屯兵于此,正准备渡河向齐国发动进攻!
    这一日,秦北路军主帅蒙恬大帐。
    蒙恬正在帐中处理着繁杂的军务,忽然间帐帘一动,有一人走了进来。蒙恬知道,在军中,只有一人能不用通报便可自由进出帅帐,那就是大将军李信,便头也不也不抬地笑道:“李兄么,稍坐片刻,我一会便好了!”
    李信一屁股坐将下来,嘴里嘟囔了一句,便不客气地道:“人呢,人呢,快上茶,快上茶,我快渴死了!”当下,蒙恬的亲兵们不敢怠慢,马上为李信奉上一杯浓茶。
    原本秦人都只喜饮酒、不喜饮茶的,但平时秦营是不许饮酒的,所以在扶苏的带动下,秦军的一些高级将领慢慢地喜欢上了‘茶’这么个有趣的东西。而优雅的蒙恬和潇洒的李信便是嗜茶最深的两个!
    等蒙恬处理完军务的时真,李信坐在一旁,已经把两杯浓茶干下肚了。
    “李兄,看你气喘吁吁的前来找我,有什么急事吗?”蒙恬放下毛笔,微微一笑道。
    李信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抱怨道:“我说蒙大帅,到底什么时候进攻齐国啊,二十万大军停在这里都有半个月了!”蒙恬闻言笑道:“李兄这样称呼我,岂不让小弟汗颜!今天李兄这样急火火的奔来,就是为了此事么?”
    李信有些哭笑不得地意味道:“我说蒙大帅,难道你没有听说么,陛下连克陈留,废城,正围困大梁。而那个毛头小子韩信先后击败了召公、龙且,又将项梁斩于马下,别人都在立功,你不急么?”
    蒙恬老神在在地笑道:“李兄很着急么,别忘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古记啊!”李信闻言愣了愣,眨了眨眼睛,忽地笑道:“噢——,我知道啦,你一定在暗地里搞什么鬼吧!是了,王离那小子这些天一直没见踪影。他到哪里去了?快告诉我,否则,嘿嘿!”李信握了握拳头,一副威胁状!
    蒙恬笑了,高举双手,一副讨饶状道:“好了,李兄,算是怕你了,成吧!我看要再不告诉你,非把你鳖坏不可!来啊。取沙盘来!”“喏!”几个亲兵闻令,将一个硕大的地形沙盘抬了进来:上面插满了黑色和红色的旗子,黑色的是秦军。红色的是齐军!
    蒙恬起身,对着地形图道:“李兄请看。目前在济水以北、黄河以南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齐军了,这些地方易攻难守且不易增援,所以田横已经放弃了这些地方,而将兵力都集中在济水南岸的乐安一线。这一线大约有十五万人!另外,临淄城的两翼,田荣在章丘附近布置了五万人,即墨附近亦有五万人。构成了第二道防线,一则防止我军突破济水后长驱南下,二则可防备我军故伎重演从即墨登岸偷袭临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临淄本城五万兵马,固守这最后的堡垒!面对这样地三道防线,如果让李兄决断,当如何定策?”
    李信闻言摸了摸额头,想了想,忽地摇头道:“难啊,难!要依次攻破这三道防线,恐怕就算有再好的计谋,代价也得相当大!咦,不对啊,我不正是没有好办法,才来找你商量的吗!快说,你心里到底有什么好主意?”
    蒙恬笑道:“其实我的主意很简单,就是绕开敌军防线,击敌之虚!李兄请看,目前齐国虽大,但在济水和临淄之间就集中了三十多万兵力,而齐西、齐南、齐东这些庞大的地域上留守的齐军却尚不到十万之数,而且多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队,不仅装备低劣,而且训练不熟,这三大方向的防守简直几乎就是接近空虚状态。如果我军不攻齐北这三道戒备森严的防线,却乘船绕海猛攻临淄之背,你看齐国会如何反应?”
    李信闻言顿悟,笑道:“高,实在是高!如果我军从下密附近登岸,不仅没有什么抵抗不说,而且攻破下密、昌邑、北海这三座防守空虚的城池应不费吹灰之力。我算算看,下密离临淄有六百里,离昌邑一百里,离北海三百多里,李兄,我看,只要我军行动够迅速,完全可以赶在临淄齐军作出反应之前,攻陷下密、昌邑、东海三城,兵临临淄城下!”
    蒙恬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我想过了,下密、昌邑、北海这三城留守齐军各有只有千余,一见我大军杀来,仓促之下必然只有惊恐四散地份,所以应该不用费力气攻城,这三城,三天便可以全部解决。而临淄离最近的北海亦有两百多里,齐军得到我军登岸的消息至少要两到三天,准备兵马又要二天,抵达北海要两天,所以他们最快的反应速度最起码要六天以上,这已经来不及救援任何一地了!哈哈哈!”蒙恬亦颇为自己的计谋得意!
    李信亦赞许道:“的确是妙计,齐军只防备我军偷袭即墨、直趋临淄了,但却把偌大一个后背给我军亮了出来,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也!不过,蒙兄弟,我军攻陷下密等三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章丘离得较远不说,临淄和即墨便有齐军十万,我军渡海兵力不可能太多,要防止敌军垂死反扑啊!”
    蒙恬点了点头,正色道:“这点我考虑过,我正派王离在黄河入海口的褐石附近秘密打造海船,并征集河北沿海所有民船,佯作是要渡黄、济二水攻打齐国之用,蔽敌耳目。据王离估计,等四月中旬左右,立即可以筹措到较大渡船四百余艘,可载大约三万兵力渡河攻击下密,一半骑兵,一半步兵。我准备将我黑衫军最精锐的部队调派过去,并且由我、王离、翁仲三人指挥。届时可诈称十万,惑敌之目。
    而临淄、即墨的齐军虽有十万,但一部分要守城,最多派出六七万人前来攻击,以我军的精锐和奋勇完全可以有一搏之力。我军只要能够将这一波齐军地反扑击溃,便可以有时间等到第二拨跨海援军约五万步卒从即墨登陆,届时章丘敌军便再回援,我军也不怕了。而乐安一线的十五万齐军便由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