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血大秦 >

第249部分

铁血大秦-第249部分

小说: 铁血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的事情!
    萧何道:“回陛下,目下关中大定,生产恢复,且有前番抄没地大量奸党家产作底,所以国库尚有余力!”扶苏想了想道:“好吧,萧爱卿,这样吧!联给你一个月的筹备时间,花费也控制一下,无须过于铺张,只须将气势做出来便可!”
    “请陛下放心,臣必定精打细算!另外,范承相询问是否可以从巴蜀返回咸阳?”萧何道。“嗯,让他回来吧!范爱卿在巴蜀经营十余年,大有成效,不仅物丰民饶,更是联征战大军最大的粮草供给地,与国与国皆有大功啊!”扶苏想想范天石年纪也不小了,该当他回咸阳享享清福了!”是,陛下!”萧何也高兴地点了点头!
    至此,在萧何等人的努力筹备下,整个咸阳城的大小官衙皆在为登基大典所忙碌着,而这场大典亦将正式宣告一个崭新帝国的诞生!
    一个月后,登基大典筹备完毕,除身体不适、不能远行的王贲仍留在太原养病外,其余能赶回来的朝中重将名臣俱各赶到咸阳,参加扶苏的登基大典!
    这一日清晨,天空秋阳高照,一片碧蓝,正是举行盛大庆典的大好时机。
    咸阳城中地校场上,一座高约二十丈的巨大礼台已经搭建完毕,饰以彩纹雕饰、万柄皇旗,看上去那是一个威风凛凛、气吞山河!
    而礼台之下,二十万护典大军俱各身穿崭新的铠甲,手持最精锐地兵器,精神抖擞地护卫着庄严的礼台。从天空俯暇看那一片巨大而凄厉地黑色,足可以任何人心跳加速,顿生臣伏之意!
    再远方,那便是不计其数的咸阳百姓万人空巷地前来观礼这一举世罕见的盛大典礼!
    忽然,正南方一声响亮而悠远的高呼打破了原本庄严而肃穆地气氛:“陛——下——驾——到——!”
    “万岁!万岁!万岁”百万军民奋力高呼,巨大的声浪一时间颇有地动山摇之势!
    在巨浪般的欢呼声中,扶苏一身崭新的黑底彩袖滚龙袍、热血沸腾地走过长长地红地毯,沿着长长的阶梯向礼台最高端行去!
    他地身后则是数以百计的秦国文武重臣,人人也都是换上了崭新的朝服,精神抖擞、一脸喜悦地跟随在后!
    须臾,扶苏到得礼台最顶端的加冕台上转身面向南方,文武群臣则在台下各依品级将立!
    福得扶苏会意。扯着嗓子大吼一声:“登——基——大——典现——在——开——始!”尖锐的嗓声穿透力极强,扬得很远、很远!
    台下立时安静下来,再无一丝嚣闹之音!忽然间,礼台半腰鼓乐台上,皇家乐队敲击起一编编精致的编钟和鼓乐来。霎那间,威严而华贵的皇家庆典乐响起,那喜庆的音符唱着歌儿、跳着舞儿飞向台下百万军民的耳中,带起一片崇敬和欣喜的狂热!
    须臾,一曲毕,扶苏向福点了点头。福会意,从身旁宦官递过来地托盘上拿起诏书,卯足了劲,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奸贼乱国、谋害先皇,以致天下纷乱、贼兵四起。联虽不才,念天下之苍生、挂华夏之社稷,故毅然起兵,复返中原!奈苍天之佑护、百姓之景从、祖宗之余荫,我大秦将士血战年余。终于再定天下,重复朗朗乾坤!此联之韦也,民之幸也。天下之幸也!望从今日起,联与众卿同抚万民。再创一辉煌盛世!钦此——”
    “万岁!万岁!万岁”加冕台下顿时一片狂呼之声!很快,二十万秦军将士毕竟训练有素,一阵中气十足、齐整有力的欢呼顿时将百姓们和朝臣们参差不齐的呐喊声压了下去!
    扶苏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发自内心的欢呼之声。心中顿感天下之大、却握于我手,那种骄傲和自豪简直非笔墨能够形容!
    良久。在扶苏的示意下,如同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渐渐平息下去。福定了定被巨大的声浪震得有些发白的面孔,大声道:“请宗正为陛下加冕——!”
    当即,胡子一把的宗正老臣——秦国宗室赢襄在两名宦官的搀扶下颤颤微微地登上加冕台。满脸笑容地将象征着秦国皇权的和氏璧、虎符及皇冠一一授予扶苏!
    加冕一完,扶苏便头戴皇冠,左手持和氏璧、右手持虎符,向天下臣民宣布:“联,秦国宗室扶苏,今日正式继帝位,望列祖列宗保佑我秦国国运昌隆、百姓平安!”
    “呼啦啦”台下百万军民一齐拜伏,在隆重的皇家礼乐中山呼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扶苏在震耳欲聋地欢呼声中仰天大笑:“大秦,我扶苏在此宣誓,必将让你威震天下、名垂青史——!”
    繁杂的登基大典又陆续进行了祭拜天地、祭拜宗庙等诸般活动,直将扶苏折腾了个半死,一直到中午时分才接近尾声!
    最后,福大喝一声:“新皇登基,举国欢庆,大赦天下!”才终于在巨大地欢呼声中结束了这威严而繁杂的登基大典!
    扶苏心中苦笑:“天啦,真是有多大的荣誉就有多大的责任,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我真正地苦日子不远喽!”
    数日后,太原传来噩耗,泾阳君王贲终于病情过重,于半月前不幸病逝!王贲临终前,颤抖着亲书一封与扶苏,托使者带回咸阳。扶苏悲伤地展信观之,信曰:“臣昔年与陛下交与幼时,得以并肩征战关东,幸甚!幸甚!如今却又病体沉重,不能与陛下并肩再定天下,哀甚!哀甚!但临去前欣闻陛下大定天下,臣死而无憾,兴甚!兴甚!”
    看完,扶苏痛苦地闭上眼睛,一绢绵书随风轻轻地飘落地下
    次日,扶苏下令在太原厚葬王贲,建高庙、大碑以祭之,并亲写信祭文,可谓哀荣之至!

第二章中央集权
    这一日傍晚,张良接获扶苏诏令,令其入宫,张良不敢怠慢,急换上朝服,急急入宫而去。
    到得南书房时,便见室内已有数人在坐,除扶苏外,尚有赢忌、萧何、范天石三位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张良心中格登一下,心知今日所议之事必然不小!
    “臣张良见驾来迟,请陛下恕罪!”张良急忙施了一礼。“军师不用多礼,快请坐!”扶苏微笑着道。
    张良起身,向赢忌等示意了一下,便和赢忌坐在一起,与萧何、范天石二人相对!
    扶苏见诸人已齐,点了点头道:“诸卿,今日联招诸位来,便是想议一议正式立国以后,联究竟该如何治理这个殃殃大国!诸卿都是智谋之士,天下翘楚,请畅所欲言,勿要有所顾忌!”其实扶苏招这四人来是有私心的,这四人都是重国、爱民、无私之人,让他们来协助制订一些重要的国策,一可听到实心话,二也可收到实效!
    四人互相看了看,熟悉的彼此交流了一下眼神,萧何先道:“陛下,天下大乱刚定,当先要做的有三件事!”“噢,哪三件事?萧卿说来!”扶苏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萧何道:“一、恢复各地生活秩序。天下经年余大乱,很多地方荒芜人烟,田地无人耕种,但有些地方却是流民密集、无地可种,所以若不想办法尽快让流民们有地可种,恐怕食不囊腹之下,必然又生祸患!”
    扶苏点了点头道:“萧卿所虑是实,联过两日便颁旨各省各县,对滞留在各县的流民本县能接纳的尽快想办法吸收,本县接纳不下的遣返原籍。如果遗返原籍有困难的,联特批可适当开垦新地让流民耕种,朝庭也可根本各地情况适当下拔一些款资作遣返及安置流民之用!萧卿、范卿,汝二人要做好具体的安排工作。勿要让各地官府浮于表面!”
    “是,陛下!”萧何和范天石点了点头。
    “第二点就是:清剿各地匪患!现在天下成气候的叛军已经没有了,但是各地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小股匪徒却是很多,尤其是关东新定之地最为严重。如果解决不好匪患,恐怕百姓们也难以安心耕种!”萧何继续道。
    扶苏点头赞同道:“不错,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百姓们就无法安心生活,这匪患是非剿不可,但是联想这些匪患中肯定多有流民无奈而为之,所以也不可完全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这样吧。联会尽快下诏:本着仁慈之心,除罪行累累之惯匪外,大赦天下各地匪徒,旨到之日起限期一月归降各地官府。如到期各郡县境内还有匪患者,各地驻军立即出动,严励镇压,抓一批杀一批,决不手软!一年后,联会派出多队巡阅使巡查全国,如再发现匪患严重之地。该县第一长官就地免职、押送咸阳审讯!诸卿以为如何?”
    张良笑道:“陛下英明,如此处理,十分妥当!”扶苏笑道:“看看。军师又拍联的马屁了!”诸人大笑。
    萧何亦笑着道:“前两件事办好以后,各地百姓们地生活就基本上能有保障了!但是要想百姓们生活好一些。还得解决第三件事情:打击奸商。现在天下初定,各地物资多有稀缺,尤其是粮食更是短缺,因为有不少黑心商贩屯积聚奇。买低卖高,大肆盘录因为战乱本已贫困不堪的各地百姓,此类害群之马不除,百姓们亦难以心服。臣这里已经接到各地转来的多纸相关诉状。实令人触目惊心!”
    扶苏闻言苦笑道:“这样大发国难财、战争财的奸商什么时候都有,商人以逐利为天性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太过,那就非严惩不可!这样吧,联立即下旨各郡县,想尽一切办法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分子,有敢顶风作案者,根据商法,罪加一等,严惩不殆,所涉及物资也尽数收归国库。乱世用重典,否则难收奇效!
    这其中当以稳定粮价最为重要,萧卿、范卿,联会立即动用‘秦风’以飞鸽传书将各地正常粮价与现在粮价报知与你们,你们根据这些消息,为各地粮食的价格定一个指导价来,务求公正、合理,既不能让百姓们吃亏,也不能让商人无利可图!另外,迅速从巴蜀和江南调粮北上,一边赈济欠粮各县,一边将各地粮价压下去!其余诸如盐、铁、布匹等紧缺物资你们亦可依照联的办法,加以妥善解决,务求半年见效、一年大成!有没有问题?”
    萧何与范天石闻言呆看了两眼,忽地笑了,范天石乐道:“陛下真是神人,好像有什么困难,灵机一动便有妙法,臣和萧相正为此事着急、苦无良策,没想到如今陛下轻轻松松便解决了!”扶苏心中暗乐:“废话,你以为联前生那么多年的书是白念的,俺可是双硕士呢!”面上却乐道:“范卿也来拍马屁了!”众人大笑!
    扶苏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又道:“萧卿这三条很重要,可确保天下能够尽快安定下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是这只是治民,尚未涉及到治国,所以还请诸卿继续畅所欲言!”
    范天石与扶苏相识多年,那是知已,闻弦歌而知雅意,便缓缓道:“治国方面,比治国更加复杂。臣亦有三条要谈,但是大体之意却是四个字:中央集权!”
    扶苏闻言一振,点头道:“范卿所言甚善,不妨细述之!”
    范天石也喝了点茶水润了润喉道:“第一、就是兵权和兵力。如今天下初定,多有将领手握重兵分镇各地者,这十分不好!虽然以陛下的威望,一时不会有什么岔子,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恐怕会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必须迅速想办法将兵权收回国有!而且,现在国内已定,再养着上百万地大军已经没有必要,不若裁减部分兵员归于各地以补充民间。这样国家和百姓的负担也可小些!”赢忌等闻言一时不敢说话,这个问题太敏感了!
    扶苏沉默了片刻道:“此言甚善,但会不会让天下人以为联是在搞鸟**藏,兔死狗烹呢?”范天石正色道:“为国家计,陛下必须如此!只要陛下善待诸将,将其等兵权徐徐削之,以陛下在军中的威望,想必无人可说什么,除非他想谋反!”
    扶苏心想也是:“以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再加上蒙恬、李信、韩信等大将不是自己的生死之交。就是自己一手提拔之人,何人敢造反!?何况天下大定之后调整军权亦是名正言顺之事,军队和百姓都乱久思定,根本不可能随将领们造反!”便看了看赢忌道:“二弟,你看呢?”赢忌考虑了一下,看了看扶苏的脸色才道:“臣弟也认为如此甚妥,虽然有些困难,但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及早做!陛下可借裁军之机,将各地之兵重新整编。将领也重新分派;部分老将可令其退役,其空位由陛下派亲信之人接替;另外亦当尽快恢复旧日虎符调兵制度,以免将领生变!”
    扶苏毅然下定决心道:“好!便如此决定了。铁打的营盘流水地兵,联决不能留有后患!”又问张良道:“子房。如今各地在册军士大概有多少人?”张良忙道:“臣记得,大约有一百五十万众,不过肯定还有不少未在册者!”
    扶苏倒吸了口冷气道:“父皇在时,天下人口约有二千四百万人。如今经年余大战,关东损失严重,估计全国人口大约在一千七八百万人左右,岂不是十人养一兵!当真非减不可了!”考虑了一下道:“这样吧。天下目前约有四十余郡,视各地人口、地理等情况,分驻一到二万人,争取将各地的地方镇守部队一年内压缩到六十万人左右,以这些兵力镇压土匪和维持治安应该够了!另外,中央留一部禁军作为机动兵力,大约在二十万人地规模!其余则为边防军,北疆设三十万人,南疆设十万人。这样各地兵力总计约一百二十万人!联估计几乎将现在的兵力削了三成左右,可大大减轻国家和民间的负担,而且亦可让军队边屯垦边训练,这样又可节约一大笔开支,估计以这样地兵力,国家一时还是能承受的!”
    张良闻言点了点头道:“陛下考虑得很周到,现在乱世刚定,兵力不可裁减太多,否则一旦有变,就难以及时反应!”
    扶苏点了点头,对范天石道:“范卿,那第二件事呢?”范天石道:“第二件事就是打击豪强。这豪强分两种,上是朝臣:臣以为日后君、侯等爵位不可以再置食邑,只留一个虚名即可,这样一则可避免其尾大不小,二则也可以防止其仗势欺民,臣建议亦改为俸禄制;下为地方士族豪伸:这些人在当地势力盘根错杂,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