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血大秦 >

第260部分

铁血大秦-第260部分

小说: 铁血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苏笑道:“张卿请起,赐座!”“谢陛下!”张迹谢恩,起身至一旁坐下。
    扶苏打量了一下张迹:二十多岁,身材修长、结实,长脸浓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得英姿勃发、朝气十足!扶苏微笑道:“听范相所言,张卿对大月氏相当熟悉是吗?”
    张迹恭声道:“是的,陛下!臣自小就随家祖往来漠北和大月氏之间,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很好,那就劳烦你为联讲一讲大月氏地具体情况如何?”扶苏笑道。
    张迹点了点头道:“是,陛下!这大月氏离我大秦并不算太远,只算因隔了千里流沙和关山重重,所以双方向无交往!这大月氏属游牧民族,如今国力强盛,人口过百万,带甲亦超过二十万骑,可谓西域第一强国!但是大月氏人普遍热情好客,不喜扩张,所以虽与我国交壤多年,亦没有派一兵一卒越过荒漠,攻击我国,可谓友好之邦!但大月氏和匈奴却因为种属和草原牧场等问题与匈奴交恶甚久,双方近百年来屡有征战。总体来说匈奴稍占上风,所以月氏人对匈奴非常痛恨。现在的月氏王莫若也是对匈奴非常敌视,常有相攻之心,但终因实力不及匈奴,所以亦颇为顾忌!这就是月氏国最基本的情况!”
    扶苏点了点头道:“很好,那月氏王莫若对我大秦印象如何?还有月氏国有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东西?”张迹道:“莫若对我大秦的印象应该不错,因为近百年来我国与月氏虽无交往,却也没有什么摩擦,而且我国的丝绸、盐、铁等物亦深受月氏人的喜爱,尤其是丝绸更是深得月氏上层贵族的喜爱。听说莫若本人至少就有数十套丝绸衣衫!要说月氏国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那就是月氏人出产很多中原没有的特产,如葡苟、哈蜜瓜等水果以及披蓉等珍贵药材,还有很多珍贵地兽类皮毛,不过臣印象最深的便是月氏人大规模的马群以及先进地炼钢技术!”
    “噢,马群和炼钢的事情你跟联再仔细说说!”扶苏顿时来了精神!
    张迹十分乖巧,忙道:“流沙以西地月支土地多广袤草原,所以盛产骏马,而且和匈奴马不同。匈奴马多矮小却长于耐力,而月氏马却多高大强壮长于冲刺。所以月氏人的骑兵和匈奴人骑兵的特点也不太一样:匈奴善射、月氏善攻,各有所长!据臣估计,月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马群至少在两百万匹以上。可谓马背上地国家!
    说到炼钢,月氏国虽很少产铁矿。但是他们地炼钢技术却是臣所见过最先进的。他们所出产的精钢弯刀,锋利异常,最好地可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草民曾经拿我大秦的上好青铜剑与月支国的精钢弯刀对砍。后果却是我青铜剑断成两截,而月支弯刀丝毫无损,可见月氏人炼钢技术之先进。其实便是匈奴人所用的弯刀也都是从月氏人那里偷师学去的技艺,只不过匈奴人技艺不到家。还炼不出月氏人那样上好的精钢来,否则昔年蒙恬将军和匈奴人战于河南,可就要大吃苦头了!”
    扶苏闻言笑道:“月氏人的炼钢技术虽然先进,但现在我大秦却也不怕他!你知道墨门吗,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墨门就己经悄悄从月氏国引进了精钢技术。又经过十多年地完善,已经完全可以铸造出不下月氏人的精良兵器!现在我大秦各大兵造正在全力转产精钢兵器,很快我大秦的军队就要开始换装了!”
    张迹闻言大喜道:“那太好了,臣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意,就是想从月氏国将他们地炼钢技术引入中土,但是月氏人对他的秘技看管甚严,臣一直没有办法,却没想到墨门已经得手了!”
    扶苏大笑,有些调侃地道:“那是当然,你是商人,哪有多少好办法!而墨门却是个奇门,他们明里搞不到,暗地里办法有地是!你说呢?”张迹闻言恍然大悟,心中暗笑道:“是啊,墨门精通机关和诸般奇技,而且有一支强大的武力,明地里买不到,暗地里不会偷吗,这天下有什么藏宝的地方能难得倒他们!”
    看张迹心有戚戚的模样,扶苏笑道:“其实联对月氏人别地东西都不太感兴趣,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们的战马!我秦国不久和匈奴必有一战,这可这战马实在是稀缺,联在国内筹办的马场短期内一是赶不上,二是没有良好地马种、产出来的马也难以适用于战场,所以联和大秦都需要月支人的优秀战马!这次找你来,就是希望以你为使出使月氏,和月支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和通商渠道,以我国之盐、铁、丝绸等物换取月氏人的战马,如此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张迹闻言大喜道:“草民有此念头久矣,如若陛下相信草民,草民愿为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扶苏笑道:“不相信你,联也不会传你来见联了!有道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联相信以你的才能和我国与月氏人以往还算和睦的友谊,此行应该可以成功。但是,你这此的出行可不仅仅是建立外交关系和通商渠道这样简单,你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月氏人和我大秦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共抗匈奴。这样我大秦就不用独力对抗匈奴,这压力就轻松多了!张迹,从联的话语中,你想必可以听明白。你这次的使命对我大秦有多重要!你有信心吗?”
    张迹正色道:“只要与国有利,草民便是粉身碎骨,也要达成使命!”“好,壮哉!”扶苏拍案而起,大声道:“张迹听封:联任命你为典客左承,秩比一千五百石,即日上任。一月之内筹备好去大月氏的使团,带上我秦国最好的丝绸等物和联地国书及祝福,开启一段和平、友谊、通商、互助之旅!”
    张迹听得热血沸腾,大声道:“臣必定为国尽忠。达成使命,誓死不悔!”
    扶苏笑道:“去吧,好好干!一月后你出关西行的时候,联亲自为你壮行!”张迹点头道:“谢陛下,那臣便告辞了!”“去吧!”扶苏挥了挥手。
    看着张迹兴冲冲远去的背影,扶苏慨然道:“他这一去必将为我大秦打开一个广阔的天地啊!”吕雕一直在旁默默地听着,笑道:“看来陛下对此人信心很足吗?”
    扶苏笑道:“张迹年轻、敢闯、有冲劲、爱国,更兼熟悉大月氏的情况,实是最佳人选!联相信他会成功,也相信他将为我大秦打开通往西域的窗口解决匈奴之后,联要推动我浩翰秦风,将整个西域收入囊中!”
    吕雉闻言笑道:“看来陛下说的那句话真是没错啊?”
    “哪句话?”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陛下现在还想利用人家呢,暗地里就在打起人家的算盘来了!”
    扶苏大笑。心中却暗自警惕:“这吕雉学得很快啊,以后要注意了,要是她能够一心为国地话,倒不妨留着她。否则还是早些将她除去为妙!”
    一月后,在先送走了郦食其后,扶苏又率举国文武重臣在咸阳西门外为张迹送行,让这个庞大的使团带着秦国强大和复兴的美好愿意。踏上遥远而陌生的西域!
    同时,国家新一轮内政和赋税改革开始在全国强力举行,浩浩大秦开始了全面的备战进程!
    不久,继‘仲夏’之乱平息数月后,在秋冬交换之时,扶苏强力推行的赋税改革在关东遭到了不小的阻力:很多地方的士伸联合起来反对改变官伸一体不纳粮、不当差的古例,多有暴力抗法现法的发生!
    高效地‘秦风’通过合并了‘墨足’以后形成的强大信鸽联络体系火速将各地情况反应到咸阳。扶苏看后眉头紧皱:“在关中等地,由于秦国百姓、士伸、官员早就习惯了严刑酷法,所以赋税改革推行以后,百姓们是鼎力支持、士伸们是无奈接受、官员们亦屈从大势,基本上没有什么暴力相抗的事件发生;但是这赋税改革一到关东,麻烦就接踵而来,甚至还有不少地方官员勾结士伸阳奉阴违者,看来目前关东士伸阶层地势力仍然很强大,实在有必要加以铁腕清洗!若朝庭屈服了,日后还怎么推行新政!”想到此,扶苏立即下令各地‘秦风’和驻军互相配合,以铁腕武力保障赋税改革的顺利实施。
    强大地秦军出动了,在历年关东大乱中屡遭重创的士绅阶层由于没有百姓和军队的支持顿时败下阵来:在严厉镇压了一批铁杆分子并部分与之同流合污的朝庭官员以后,大部分人恐惧了、乖乖地交上了应付地国税和抵差之税。
    但是,也有耍横的:在公元前209年底的冬季里,关东颖川、巨鹿、九江、新郢等地发生了多起士绅联合暴乱,攻占城池、杀害朝庭官史的事件,一时气焰十分器张!
    韩信接获乱报,立即命部下曹参、吴芮、卫元等分兵平叛。可怜那些土豪恶霸如何是韩信等人地对手,尚没有回过神来,便被韩信以雷霆之势一一平定。于是,各地士绅大恐,见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默认了这开天辟地般的赋税革新!
    次年,秦国各地大熟,再加上百业复兴、官伸纳税,国库收入剧增一倍有余,一时间秦国财政大有改革,在强大经济力量的支持下,大量新式精钢兵器首先开始装备禁军和北疆边军,逐步开始做好与匈奴决战的准备工作!

第九章张迹归来
    公元前208年的初夏,南书房内扶苏正与范天石、萧何、张良、墨班等议事。
    “陛下,新版《道德论》已经根据陛下的意思修撰完成,不知昨日送交陛下审阅后是否可行?”教育部司卿开明的原儒学大师郑重询问扶苏。
    扶苏看了看手中厚厚的用高等新纸印制的《道德论》,点了点头道:“联昨日连夜详细阅读后,发现这六部七十二篇四百余论基本可行,去除了原儒学和道学的诸多糟粕,可当国民思想之典范。不过仍有些小缺点需要修改,联已经用朱笔在上面做了批覆,卿只要照此修订后便可让出版司定槁,准备向全国发行!”
    “是,陛下!”这一年来,这《道德论》编撰组七次将定槁交由扶苏审阅,却七次被扶苏驳回重修,而且每次都列出一大堆改正意见,不少意见简直颇有惊世骇俗之嫌,但胳膊拧不过大腿,郑重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屡屡重修,好在这第八次终于勉强过关了,也让头发掉了不少的郑重暗暗松了口气!
    墨班接着道:“陛下,前日陛下正式批复了高、低等新纸和活字印刷机的合格诏命后,臣等已经命令咸阳新成立的工造全力生产活字印刷机,同时新的造纸坊也开始正式运作,大概一个月后便可以提供第一批活字印刷机和新纸供教育部出版司麾下的印书坊印书之用!”
    扶苏喜道:“太好了,我大秦的百姓终于可以用上便宜的纸书了!墨卿,要加快生产啊,联和朝庭都在等着用轻便的新纸代替这笨重的竹简呢!这两年来。国家屡屡革新。所以繁琐之事极多,各郡、各司每日送上来待批覆的奏简都有上百斤,可把联累苦了!”扶苏拍了拍身前那一大堆竹简,大有如释重负之感!
    墨班笑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早让陛下脱离苦海!”众人大笑。
    扶苏又道:“对了,墨卿,活字印刷机联打算放在两个地方生产。除了正都咸阳要建立一个单独的生产工造外,东都洛阳也必须建立一个生产工造,这些工造和其它大秦兵造一样都归科技部和太尉府联合管理。
    而且联也考虑了,出版司管理的印书坊除了国立的以外,也要允许私人建立,这样互有竞争,才有可能将书册的成本控制下来。联认为这印书地事情是千秋万代、利及子别的大好事情,国家可不能采取垄断措施、从中谋利,否则要遭天谴的!
    但是,国立和私立印书坊还是要有些区别的。比如说:各地国立太学的正式教材必须由国立印书坊印制,私立印书坊不得涉及;但是其它一些杂书国立和私立印书坊就都可以印制,比如说什么天文、地理、鬼怪奇说的!
    对此,郑卿,你教育部麾下的出版司要做好审核工作,迅速在各郡成立分支。日后,无论任何地方设立国立、私立印书作坊都必须要得到出版司的批准,也必须要从国家指定的工造购买活字印刷机,如有私建印书作坊者皆斩;当然,私制活字印刷机者同样皆斩!还有。各地的出版司要注意:任何印书坊印制地纸书都必须过目核准,否则各印书坊参与私印者皆斩。萧卿、范卿,这相关立法你们要加紧制定。争取赶上纸书正式推行全国前将此新法推行全国,这新法就叫做《大秦出版法》吧!”这出版行业可是国家的喉舌。理当严格控制,所以扶苏可不敢马虎!
    “是,陛下!”萧何、范天石连忙领命!
    “还有,高、低等新纸也不能仅仅在咸阳制造。联要让你们每个郡都要设立一个造纸坊,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路途遥远使得纸价飓升情况的发生!”扶苏又道。
    墨班想了想道:“但是,陛下,这建立在各地的造纸妨采用何种办法管理?是私营还是国营?”
    扶苏考虑了一下道:“这纸张和书不同。不会对国民产生什么危害,所以用不着控制得过严。这样吧,除了咸阳设立的印书坊为国立、隶属于科技部之外,其余造纸坊都采取私立的方式,由国家出技术、私人出资金,合资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由私人自行管理,科技部只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便可。每年的利润吗,国家和私人五五分成!这样一可以带动民间致富,二可以尽可能降低纸张的价格,诸卿以为如何?”
    范天石想了想道:“陛下,这纸张的技术亦是非常宝贵,如生产由私人管理,会不会将技术泄露于异邦知晓?”扶苏想了想,笑道:“联觉得这不用多作考虑,一、将技术与异邦,岂不是给自己增加对手,所以那些私立造纸坊应该会注意地;二、因为造纸坊的技术主要由科技部负责提供支持,所以主要的配方和技术都必须掌握在国家官员手中,只要严格管理,应该没有官员敢泄露;三、便是泄露了,如国内,每个郡只有一个造纸厂,得到技术地人也不太可能敢私制纸张,如有私制者可处以尽没其财产、三族流放边疆的重刑;如泄露到了异邦,那就没办法了,就当我大秦为天下各国百姓做了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