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娘 >

第63部分

三娘-第63部分

小说: 三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72 章

  文帝做梦也没想到;搜了三天;末了等来的却是三娘的死讯,一刹那间;文帝就觉眼前一黑;晃了几晃;胸口闷痛,嗓子眼儿发甜张嘴一口血就呕了出来。
  可把跟前的陈二喜给吓坏了;忙上前扶着文帝,遣人去唤太医来;不想却给文帝一把推开;迈步往外就走;衣裳都不及换,陈二喜忙小跑的跟着。
  出了宫门;还嫌皇撵慢,叫侍卫牵了马来,踩着王保儿的背,翻了两下才翻上去 ,刚坐上去,马鞭子狠狠抽了几下,那马嘶鸣一声,撩开四蹄往前冲了出去。
  陈二喜一瞧不好,忙让侍卫跟上去护着,自己也在后头跟着皇撵一路小跑,等他到护城河边儿上的时候,就见乌压压跪了一大片,领头的正是兵马司指挥使范宝龙,跟顺天府尹顾国正,四周早已戒严,百姓都给挡在外头,河边儿搭起了个席棚。
  陈二喜一瞧席棚里的情景,暗道,亏了武三娘死了,不然真进了宫,以后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今儿才算瞧出来,万岁爷竟是个亘古难寻的情圣,皇上可是万金贵体,若不真是心尖子上的肉,如何会不惧腌瓒,把一具死尸抱在怀里,这还哪是皇上,脸上的痛悔,仿似能毁天灭地一般,无人敢劝,根本就没人敢出声儿,偌大的河边儿,连同百姓到官兵这么些人,没一点儿声儿,静的人这心愈发的慌。
  陈二喜扫了眼跪在旁边儿的顾国正,心说这倒是个能干的,可惜运道差,人是找着了,却是死的,这差事没办好,死罪得免,活罪也难逃,皇上迁怒下来,他这官儿就算当到头了。
  顾国正这会儿心里也是拔凉拔凉的,他原说不过一个女人罢了,纵皇上着紧,也不过贪着新鲜,人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了,哪想信儿一送上去,万岁爷自己就来了,且来的这般快,河边儿的席棚刚搭好。
  之所以搭席棚,顾国正是真不知道武三娘的后事怎么办,三娘如今可是罪奴,若按罪奴的身份,舍一口薄棺都是她的造化,却得了圣宠,虽得圣宠,说是要封妃,毕竟没成事儿,圣旨没下,武三娘就不是娘娘,算不得宫妃,如何处置却却成了难事。
  正搁这儿为难呢,他的师爷道:“大人怎糊涂了,按着罪奴收殓不成,宫妃也不妥,她却还有一重身份,大人忘了不成。”
  师爷一句话给顾国正提了醒,可不吗,武三娘如今可改了姓,认在邹御史膝下,这没出门子的闺女,死了自是该她爹出面。
  想到此,先让衙差在河边搭了个席棚,顾忌三娘的身份,还从临近一户人家抬了张贵妃榻来,把三娘的替死鬼放在榻上,绸缎铺里寻了块厚实的白绸从头到脚盖了。
  安置妥当使人去邹府知会邹瑞,赶明儿这也算一个人情,不想邹瑞还没来呢,皇上先来了。
  他们刚跪下磕了头,皇上已经冲进了席棚,顾国正再抬眼瞧,就见皇上愣愣站在榻前,忽的伸手过去唰一下撩开了白绸,眼睛直勾勾死盯着榻上的尸首,顾国正这心蹦蹦直跳,旁边儿的范宝龙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后脖颈子都冒凉气,仿佛有刀刃架在脖子上似的。
  两人到底心虚,顾国正胆子大些,余光瞄着皇上,忽听皇上开口了:“你的命是朕的,谁许你死了,你给朕起来,跟朕吵跟朕闹,只你活生生的立在朕跟前,朕都由着你,不进宫便不进宫,想做什么朕都依着你,只要你活着就成,你活着就成,朕应你,只要你起来,想怎么着都成,朕若说半个不字,让朕不得好死”说着还不解恨,伸手把榻上的尸首抱在怀里,抱的那个紧啊,不是知道是皇上,顾国正肯定觉得是个疯子。
  顾国正的心唰一下就凉了,就算自己整了个替死鬼,把眼前的死劫混过去了,可皇上这般喜欢武三娘,她死了,简直跟摘了万岁爷的心似的,这过后,自己跟范宝龙就算保住一条命,能得好儿吗,越想心越凉,跪在地上,也不知怎么办。
  邹瑞赶过来就看见这一幕,他虽不盼着三娘进宫,可也没想过她死,她是武家唯一的女儿,如今这般个死法儿,自己如何对得住她爹,却见皇上的样儿,邹瑞又不禁摇头,暗道一声冤孽。
  走上前去跪下磕了头试着劝道:“虽皇上不舍三娘,这人既去了,也当早早入土为安才是”邹瑞苦口婆心劝了半天,可文帝连眼睛都没抬,就这么抱着替死鬼的尸首,从晌午一直抱到了天黑,才开口:“传旨,停灵慈云寺。”
  邹瑞愣了一下忙道:“皇上,慈云寺乃是皇家寺庙,只停过历代帝后,三娘”话没说完,文帝冷冷扫过来:“三娘去了,且是这么个去法儿,如何过的去奈何桥,你想朕的三娘成了孤魂野鬼不成。”这几句话说的声色俱厉,邹瑞就没见文帝这样过,那眼里的痛跟恨,仿若决堤之水,倾泻而下,倒让邹瑞说不出一个字来。
  撂下话,文帝抱着三娘上了皇撵,这会儿就是他抱着三娘的死尸睡觉,也没人敢吱声儿,陈二喜忙放下撵帘,就听里头皇上冷声道:“兵马司指挥使范宝龙,顺天府尹顾国正办差不利,革去官职,着大理寺查问 。”
  范宝龙跟顾国正就在近前,自然听的真真儿,范宝龙还勉强能撑住,也就面如死灰,顾国正白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陈二喜暗道,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寻到活的真能升官,这人死了,两人这官儿也就当到头了。
  武三娘的死就跟往京城扔下了数百斤炸药一般,折腾了个天翻地覆,文帝寻了金丝楠木的棺材装裹三娘,灵柩停在了郊外的慈云寺,让慈云寺的主持慈慧大师领着寺里的和尚念往生咒,特特下了旨说要念上九九八十一天来超度三娘。
  葬礼的规格俨然就是皇后,就算当年的皇后也没见皇上这般过,从三娘的死讯传来,文帝就辍朝了,自己穿了丧服亲自守灵,皇上都穿了孝,满朝文武哪敢不穿。
  宫里宫外这么一折腾,不想在老百姓眼里倒落下了好儿,先头文帝干下的那几桩事儿,虽是皇上,也难免落个暴君的名声儿,可三娘这事一出来,老百姓忽觉着他们这位皇上挺有人情味儿了,这时候要是有民意调查,估计支持率得嗖嗖的往上涨。
  不说别人,就说刘全这个都要了饭的倒霉蛋儿,还酸了吧唧的嘟囔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刚念了一半,三娘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别没事儿膈应我,我让你去寻人,扫听着了吗?”
  别管那个替死鬼怎么来的,反正三娘是彻底解脱了,文帝这会儿一门心思折腾死人呢,哪还可能再关着城门,早开了,三娘没走是想起一桩事来。
  自己手里是有点儿金子,可太招眼儿,刘全到底是什么人,她也没钻他心里头看去,所以这金子绝不能露,若不用金子,可哪里寻盘缠。
  三娘想着想着,忽想起邹府的柳婆子来,若说穿越到这儿,三娘最信得过谁,不用说肯定是柳婆子,柳婆子哪儿还收着她二百两银子呢,前头用不着,这会儿正好拿过来用,且她也想让柳婆子知道自己没死,她诚心待自己,这会儿不定多伤心呢,瞒着谁,三娘都不在乎,唯独这柳婆子,让她为自己难过,三娘这心里过不去。
  三娘模糊记着柳婆子家就住在邹府后头,就让刘全往哪儿边儿扫听扫听,若扫听着了,回来告诉自己,三娘没自己去的原因,是怕在那边儿遇上熟人,就算自己现在打扮成要饭花子,可武三娘在邹府住了些日子,邹府后头住的大都是邹府的下人,若真认出来,这眼望见的好日子可不又飞了。
  可这刘全都回来半天了,怎也没跟她提一句,只管在这儿酸文假醋的念诗,三娘这一问,刘全脸色有些不自然,嗫嚅半天说道:“去倒是去了,只没扫听出来”
  三娘一叉腰:“ 怎么个没扫听出来?是没碰见人,还是你没问?”
  刘全低着头,有些扭捏的道:“碰上一个年轻媳妇儿,没,没,敢上前搭话。”
  三娘道挑挑眉,没好气的道:“年轻媳妇碍着你什么了?“
  刘全吱吱呜呜的道:“男,男女授受不亲”一句话没落地儿,啪一声,后脑又挨了三娘一巴掌:“你心里要没龌龊,怎会不敢搭话,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那年轻媳妇儿生的好看,你光顾盯着人家媳妇儿看,把扫听人的事儿忘了。”
  刘全不想给三娘猜个正着,瞬间一张脸臊的通红,三娘气的啊,心说这男人就没一个好东西,这饭刚吃饱就思起淫,欲了,指望刘全不定等到哪辈子呢,京城可是是非之地,她还是尽快远走高飞才安全,不若明儿自己去一趟。
  这么想着,三娘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邹府后头,问了个挑担子的货郎,别小瞧了这些货郎,挑子里东西虽不是多金贵,却指望着各府的下人做买卖呢。
  这个货郎既在邹府近处做营生,自是对邹府管事的婆子摸的一清二楚,这邹府内院头一个体面的就是柳婆子,他如何不知,只这厮油滑,先头还不说,白等三娘寻出几个钱来扔在他挑子了,才跟她说:“往前走,朝东边儿拐个弯儿,院子门前有颗大槐树的就是”


☆、第 73 章

  三娘顺着货郎说的;往前走朝东边儿拐个弯儿;果真看见挨着的两户人家,至于货郎说的大槐树;如今隆冬;都是光秃秃的;哪分得出是不是槐树,且这两家门口都有一颗树。
  三娘暗骂那货郎不地道;定是嫌自己扔在挑子里钱少了,才这般使坏;三娘见第一家的院门敞着半扇;便凑过去往里头望了望;院子里有个年轻媳妇儿,手里拿着扫帚;正搁哪儿扫院子呢。
  大约瞧见了三娘,丢开扫帚走了出来,这媳妇儿一出来,三娘琢磨昨儿刘全遇上的莫非就是她,生的倒真好看,两道细弯弯眉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皮肤也白,虽一身家常的袄裤,可穿在她身上,就多了两分俏皮,头上插了几支银簪,手腕子上套着两只细金镯子,可见日子过的富裕。
  见了三娘,先是上下打量她一遭道:“安亲王府今儿在隆福寺做善事,布施银钱吃食,城里的叫花子得了信儿都往哪儿去了,你怎跑我们这儿来了,莫非迷路走差了,我指给你,从这条胡同出去,往西走上百来步,再往南走半盏茶的时候就瞧见了,快着去吧。”见三娘不动,媳妇儿还道他饿的走不动了,好心道:“你若实在饿,我刚烙了饼,你在这儿等着,我进去给你拿半块,先垫垫饥。”
  说着扭头进去了,三娘低头瞧了瞧自己,自己这要饭花子扮的真成功,往这儿一站,话都没说一句,就要着吃食了,怎刘全却饿了两天,可见那厮是个废物。
  三娘想着等媳妇儿出来问问她可识得柳婆子,年轻媳妇还没出来呢,忽听旁边儿一个声儿道:“你是什么人,怎立在我家门口?”
  三娘一听声儿乐了,可不正是柳婆子吗,三娘回过头来道:“刚在那边儿拾了个荷包,不知是不是您家里丢的物件。”说着从怀里拿出了荷包。
  一见那荷包,柳婆子脸色大变,愣愣盯着三娘瞧了半晌儿,眼里似有泪光,刚要说话儿,那年轻媳妇儿从里头出来,一见柳婆子,先甜甜唤了声娘才道:“这要饭的走迷了,走到咱家门口来,媳妇儿瞧他饿的都没气力了,便进去给他拿了半块饼,呶,给你,快着去隆福寺吧,说不定能得几个钱呢。”
  三娘接过饼来,咬了一口,别说,还挺香,手里的荷包也收在怀里,瞧柳婆子的反应,定是认出了自己,以她的聪明,也必然会知道自己来的目的,这就够了,若她不把银子给自己,也无妨。
  这么想着,便要走,却听柳婆子道:“你,你留步。”盯着她瞧了一会儿才道:“我倒是想起来,我哪儿有几件穿不着的衣裳,一并给了你吧!只我那些衣裳收在了箱子底儿,要收拾,得些时候,你又急着去隆福寺,怕你等不得,不如这样儿,你把你住的地儿告诉我,回头我收拾出来给你送去。”
  她媳妇儿在一边儿眨了眨眼,心说婆婆这是怎么了,便心眼儿好,也没这般上赶着给衣裳的,再说,这人是要饭花子,若是有住的地儿,哪还能要饭,便有,不定是那些破庙廊檐罢了,今儿这儿,明哪儿的,哪有个定处,便寻了去,如何能寻到。
  想到此,便伸手扯了扯她婆婆的袖子,不想她婆婆没理会,只瞧着那要饭花子,媳妇儿正奇怪呢,那要饭花子却开口了:“乞讨之人哪有定处,倒是城东赵家胡同有个关帝庙,庙里的道爷心善,夜里容我在哪里留宿,也不过这几日罢了,过些时候说不准就回老家去了。”
  媳妇儿暗道,这要饭的倒还拿上了,这都是什么事儿啊,不想她婆婆点点头道:“如此,我忙着收拾,赶在天黑前给你送去 。”
  三娘这才转身要去,不想却听身后柳婆子又喊了一句:“你且等等。”
  三娘站住脚儿,柳婆子快步进去,不大会儿功夫,从里头拿出个油纸包来塞在三娘怀里:“这些你拿着道上吃。”
  “娘”年轻媳妇儿在后跺了跺脚:“那可是进保昨儿特意买来给娘吃的豆沙卷儿,怎给了他?”
  柳婆子道:“谁吃不是吃。”当着她媳妇儿在,也不好说话,三娘谢了柳婆子,这才去了,柳婆子立在门口,一直瞧着人没了影儿,抹了抹眼角。
  她媳妇儿怕婆婆又难过,忙劝道:“冷风口里,娘别哭,回头着了凉可怎么好。”
  虽劝着,心里暗暗叹口气,论说她婆婆是邹府头一个的体面婆子,自是刚强,不想遇上死了的那位说娘娘不是娘娘,说小姐不是小姐的主子,倒跟变了个人似的,听进保说,那位进邹府的时候就是个灶上粗使的丫头,后来入了皇上的眼,才成了半个主子,婆婆就是那时候伺候过她几天,也不知怎就积下了这般情份。
  自那位的死讯儿传来,婆婆那眼泪就没停过,这两天哭得,眼都不好了,进保儿走时,还特意交代自己,等婆婆家来不可惹婆婆生气,若再掉泪,多劝着些,早上瞧着婆婆比昨儿强些,不知怎的,这会儿又难受起来。
  媳妇儿正要再劝,她婆婆却笑了:“娘没难过,娘这是欢喜呢。”说着迈步进了院,她媳妇儿立在外头半晌没想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