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紫[完结] >

第152部分

九重紫[完结]-第152部分

小说: 九重紫[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昭强大的自信,让宋墨有片刻的默然。
  他想到了田庄里的初次见面,想到她千里疾驰的救命之恩自己的担心,果然是多余的。
  她从来都自有主张!
  宋墨觉得自己应该释然,可奇怪的是,他心里反而有种淡淡的失落。
  他笑着点头,再次转身离开。
  走到院子中间,却身不由已地回头瞥了窦昭一眼。
  洒落在屋檐上的月光把她的脸分成了两部分,圆润白皙的下巴,莹白如玉;藏在阴影中的眼睛,幽深如泉,在黑暗中静静地注视着他,仿佛他这一转身就是经年,从此以后再难见!
  宋墨心无端端一沉,想起她刚才的话来。
  “我只是不想嫁人而已!”
  真是这样的吗?
  宋墨不由大步朝窦昭走去。
  他不应该是个逃避的人。
  如果这是伤口,他宁愿让那伤口更深点,也不愿意让那困惑在心里长成一根刺。
  “窦昭,”宋墨在她面前站定,“你是不想嫁给我,还是仅仅不想出嫁?”
  这是第一个人,如上清晰明了猜到了自己的打算!
  窦昭很诚恳地道:“我不想出嫁。”又道,“不管是谁!”
  宋墨骤然亮了起来,晃得窦昭两眼发花。
  “为什么呢?”他问,“你为什么不想出嫁?难道仅仅是因为出嫁以后太辛苦吗?那你这些年主持着西窦的中馈,难道就不辛苦?你以后在侄儿间夹缝求生,难道就不辛苦?你到底为什么不想嫁人?我所知道的窦家四小姐,并不是个畏难的人!”

    ☆、第二百二十六章 路口(加更求粉红票)

    辛苦吗?

    辛苦。

    可这样种辛苦,相比和子女离心离德的骨肉分离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窦昭想起前世的林林种种,眼神闪过一丝茫然,更多的,却是酸楚。

    这次别离,她和宋墨,可能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有些话,还是说明白的好。

    窦昭不愿让宋墨心中留下遗憾或是伤痛。

    就像前世的她自己所经历过的那样,因为和母亲生死相隔,又无从了解当年的事,不经意间,她总会去猜测母亲的死,总会去想这件事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如果让宋墨就这样走了,以后的岁月里,他想起这件事,肯定会和自己当年一样,耿耿于怀一个因果。

    她问宋墨:“你从小开始习武,觉得苦吗?”

    宋墨有些意外,想了想,但还是很真诚地道:“不觉得苦!”

    “可我们看着你们寒练三九,夏练三伏,却觉得很苦。”窦昭又问,“你为什么不觉得苦呢?”

    宋墨思忖道:“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不觉得苦吧?”

    “你小小年纪就开始管理颐志堂,你觉得苦吗?”

    宋墨笑道:“我是英国公府的世子,管理颐志堂,本是我份内的事,我怎么会觉得苦呢?”

    窦昭道:“那你和令尊反目之后却处处占上锋,一定觉得很得意吧?”

    宋墨一愣。

    窦昭没等他回答,已道:“我听陈先生说,自国公爷把二爷拘在了上房读书,你就很少见到二爷,你心里,苦不苦?”

    宋墨睁大眼睛,却若有所思,隐隐有些明白她的心思。

    “所以我主持中馈不觉得苦。”窦昭笑望着他,“水来土掩。兵来将来。来来去去不过是那些事,纵然出了错,想办法补救就是了。和东府的众人玩平衡之术不苦。他们是我的血亲,我何尝不是他们的血亲。他们能敬我一丈,我就能敬他们三尺。纵然是有负于我,也不过是一时的伤心,自己认人不清罢了。”她侧过头去,望着地上斑驳的树影。轻声道,“我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无父无母,又无手足兄弟,孤单寂寞。长大以后,就特别希望有个人做伴,特别希望那个人能在所有的人都遗弃了我之后,还一如既往地待我好。因而我明明知道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我还是愿意和他过下去。”她说到这里,朝着宋墨微微地笑了笑。“何况我也不没有毛病的人,我在忍别人。说不定别人也在忍我呢?但是有个人在身边,总好过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吧?”

    她说的,应该是魏廷瑜吧?

    月色下,她的笑容显得如此的苍白而单薄,像双手,紧紧地揪住了宋墨的心,让他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可骨肉之情却不同。”窦昭嗫嚅地道,“血肉相连,同声同气无论怎样。也没有办法割舍的。”孩子的面孔已在窦昭的记忆中糊涂,铭记在心的,却是那些给她的悲痛和欢笑的感觉,“他痛你就痛,他喜你就喜,身同感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还记得,你就不可能放下。”

    宋墨非常的震惊。

    窦昭,她在害怕!

    她竟然害怕嫁人!

    是什么原因,会让她如此地想呢?

    是她生母的死?

    还是窦昭的代嫁?

    或者是,纪家从中扮演的角色?

    他记得,窦昭和纪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这样的窦昭,让他非常的心痛。

    他想起窦昭身边的陈曲水,段公义,素心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她身边才会身边高手如林呢?

    他甚至想起了父亲对自己的无情。

    宋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冰冷的夜晚,回到了那个温暖如春、催人入眠,可闭上眼睛就是黄泉的夜晚!

    他忍不住抓住了窦昭的手,道:“你既然知道自己若是身患恶疾,我父亲为了颜面,肯定会退亲的,你没有见到我之前,为什么不用这个计策?”

    宋黑的表情很严肃,让窦昭有些错愕。

    “是不是因为你觉得,这件事交给我,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待呢?”宋墨凝声道。

    窦昭不由点了点头。

    她的确是这么想的。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宋墨的本事。

    宋墨既然能在短短的几天之间诓了宋宜春为他求娶自己,肯定就有办法让她全身而退地解除姻约。

    窦昭的回答,让宋墨的眼底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那你能不能像从前那样,再相信我一次。”他认真地凝视着窦昭,“你不如嫁给!我就是再不济,也能护了你的周全!”

    窦昭愕然。

    自己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宋墨竟然还想和她成亲?

    她当然不会自恋到觉得宋墨是看上了自己。

    窦昭可还记得,前世宋墨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女子!

    他那时离经叛道,桀骜恣睢,又没有长辈约束,那些人都不能讨了他的欢心让他娶进门去,先不说她比宋墨要大一岁,就她那因为历经千帆而变得显然有些沉闷性子,除了看账本,当家理事,就只会伺服庄稼花草,不要说和什么风趣诙谐搭不上边,就是温良娴静也称不上么,就更不可能了!

    她不禁脱口道:“为什么?”

    为什么?

    宋墨有片刻的沉思。

    是啊!

    为什么呢?

    窦昭遭遇虽然令人痛惜,可她并不是个软弱的人苦。恰恰相反,她因此反而变得更坚韧,更果断,更刚毅。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晚秋的夜风吹过来,树叶沙沙作响,透着几分入骨的凉意。可因为身边的窦昭,因为有这样一个人和自己说着体己话,那入骨的凉意也变得可以忽略不计了。

    “你不说有个人在身边,总好过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他笑道。“与其让我父亲左右我的婚姻,不如娶了你,至少我们之间还有话可说,不如做个伴好了。”

    “啊!”窦昭杏目圆瞪能,想到了宋氏父子的反目。

    一时间,她好像又看到了那个纵然前呼后拥,表情也是落寞,身影也是寂寥的宋墨。

    实际上。两人的景况是何其的相似。

    窦昭心里涌动着淡淡的悲伤。

    屋檐下,大红的灯笼红彤彤地映在地上,院子里响起不知名的虫鸣。

    宋墨低声道:“窦昭,你不妨仔细地想想我说的话。与其在窦家这样苦苦的挣扎,不如去颐志堂。至少,陈曲水、段公义他们能光明正大地跟在你身边。”

    窦昭默然。

    宋墨告辞:“我等你的消息!”

    窦昭一夜未眠。

    或许是前世宋墨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没有谁的能力像宋墨这样让她放心了,也没有谁家像英国公府这样让她忌惮了。

    但宋墨的话也有道理。

    与其这样在窦家苦苦挣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出头,还不如嫁到英国公府去。

    她也可以不用像现在这样藏着掖着了。

    去,还是不去呢?

    宋墨说等她的消息。是指等她放出风声说自己有恶疾,他再伺机行事。解除两人的婚约呢?还是等她一个答复就会着手两人解除婚约的事呢?

    窦昭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一个十字甬道前。

    嫁到英国公府,是可以看见的艰难。

    留在窦家,是可以预见到的困顿。

    难道自己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吗?

    重生后,窦昭第一次恍恍惚惚拿不定主意。

    只怕着这时光从此凝滞在这一刻,让她有了主意再日升月落就好。

    而宋墨站在书房的月亮窗前,不禁长长地透了口气。

    已经是第三天了,窦家什么动静也没有。

    即没有传出窦昭有恶疾的事。也没有为抬头嫁女儿而为难宋家。

    粉刷屋子,布置新房,下请帖。设立账房婚事顺利地进行着。

    接到请帖的窦明则急冲冲地去了静安寺胡同。

    “我姐姐,真的和英国公府世子爷宋砚堂订了亲?”

    她满脸不置信地问着窦世英。

    “这还有假。”解决了长女的婚事的窦世英不仅心情很好,而且精神恍惚,像一下子好像年轻了十岁似的,想到次女对长女所做的事,他叮嘱窦明,“你到时候给姐姐添箱的时候,记得要送份大礼。你和济宁侯要记得一起回来喝喜酒!”

    窦明心中不悦,可想到这些日子父亲正恼怒自己,哪里还敢发作?不仅如此,还抱了窦世英的胳膊撒着娇:“您别总是济宁侯,济宁侯的叫着,他可是您的二女婿!人家表字佩瑾。”

    窦世英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她嘻嘻哈哈,而是胡乱地点了点头,正色地对她道:“你出在已经嫁人为妻了,就应该站有站样,坐有坐样才是。怎么能动不动就拉着我的衣袖撒娇?”

    窦明嘟了嘟嘴,俏皮的笑道:“我这不是想爹爹了吗!”

    窦世英面对这样的女儿,摇着头叹了口气,表情微松。

    窦明就问窦世英:“那英国公府怎么会瞧中了姐姐的?我听说那世子爷比姐姐还小一岁,而且杀戮成性,连自家的护卫都不放过”

    “休要胡说!”窦世英愠色喝斥道,“自家的姐姐,你怎么可能像那些市井妇人般,听风就是雨,以讹传讹。”又道,“这件事我亲自去问过英国公,英国公也说没有此事,你是寿姑的妹妹,别让我再听到这样的话。”

    窦明不以为然,还欲说什么,高升进来道:“老爷,翰林院的蔡大人、徐大人过来了。”

    窦世英脸微霁,说了窦明几句“以后再不可如此”之类的话,整了整衣襟,这才去了花厅。

    窦明不由跺了跺脚,转身去了拘禁王映雪的厢房。

    ☆、第二百二十七章 众人

  王映雪主导了窦昭姐妹易嫁之事,王家就是再心痛这个女儿,也没有办法庇护她了。因而当窦家提出让王映雪明年春天随二太夫一起回真定时,王家只得点头同意。王映雪也因此搬到了正院的后罩房居住,由高升的媳妇亲自“服侍”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对外只说王映雪积劳成疾,需要静养,她跟着二太夫人回真定“养病”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当窦明看到倚在窗棂旁痴痴望着窗外的王映雪时,并没有激动地上前抱着她嚎啕大哭,或是要为母亲抱不平去找窦家的长辈求情,而是眼眶微湿,欲言又止。
  王映雪知道,女儿一向不大瞧得起她,觉得她连主持中馈的权力都被窦家剥夺了,是个彻头彻脑的失败者。
  可她并不以为忤。
  自己女儿,有什么好计较。
  她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给了女儿自己能给的。
  王映雪微微地笑,招呼窦明上炕上坐,让小丫鬟洗些水果来款待窦明。
  窦明望着新上市、济宁侯府也不买了几斤给田氏和她尝鲜的秋梨,沉默了半晌,才低声地道:“姐姐她,许配给了英国公府,您可知道?”
  “我已经听说了。”王映雪帮窦明削着梨子,冷笑道,“你父亲巴不得天下的人都知道窦昭要出嫁了,我就是不想知道也挡不住那仆妇在我耳边絮道!”又道,“英国公府虽然显赫,可济宁侯府也不差,你好好过你的日子就是了。娘能帮你的,就只有这些了。以后的日子,得靠你自己了。你没事多多和你外祖母家走动——有了你外祖父给你撑腰,就是你姑姐也不敢怠慢你。闲暇的时候就来看看你爹爹——你爹爹在钱财上向来不曾亏待你,有他大贴小补,你大可把自己陪嫁的收益攒起来。有了这两桩。魏家的人就不能动你分毫。至于窦家,可从来没有把你当闺女,你和他们客客气气就是了。”
  窦明不由皱眉。
  母亲大概以为英国公府和济宁侯府差不多吧?
  就算是两家有什么差别,也不过是爵位的高低,奉禄的多寡而已。
  她从前没有嫁到济宁侯府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等她嫁到济宁侯府之后才发现,原来侯府未必比伯府有钱,伯府又未必比世袭锦衣佥事有权。
  到现在她还没有摸清楚这些门路。
  不像官宦之家。几品就是几品,同进士就算是再努力,也比不得两榜进士升迁之路顺畅,一听说出身就知道这人以后会有怎样的前程。
  勋贵之家的事,乱得很!
  “济宁侯府怎么能和英国公府相提并论?”窦昭不悦地道,“你看姐姐的聘礼,足足有两万两银子。爹爹说了,男一担,女一头,怎么也得陪姐姐一万两银子的压箱钱”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