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重紫[完结] >

第296部分

九重紫[完结]-第296部分

小说: 九重紫[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茂春尴尬地笑。
  宋大太太打着圆场。握着元哥儿的小手对窦昭笑道:“这也不过半个月没见,瞧元哥儿这嘴脸就长开了,越发的漂亮了。”
  窦昭盈盈地笑。
  宋逢春和宋同春两家人簇拥着宋宜春走了进来。
  宋宜春的脸阴沉沉的。看见元哥儿,表情显得有些复杂。
  宋逢春和宋同春交换了一个眼神。宋钧和宋钥则对大人们之间的诡谲毫无所知,争先进恐后跑过来拉元哥儿的手。一个道“我是你五叔”,一个道“他的手好小,比我表妹的手还小”。
  窦昭微笑着任两个孩子好奇地打量着元哥儿。
  宋三太太则忙上前将宋钧拉到了一旁,满脸窘然地向她解释:“小孩子不懂事,您别放在心上。”
  孩子太小,常常一个风吹草动就会出大事,她怕宋钧靠元哥儿太近,元哥儿有个三长两短的算到了宋钧的头上来。
  窦昭并不勉强宋钧和宋钥和元哥儿亲近,笑笑没有说话。
  宋四太太见了,略一犹豫,没有动。
  宋宜春只得这一幕让他刺眼。
  他不烦恼地道:“好了,好了,大家都坐下来说话吧!”
  众人就男东女西地坐好了。
  陆家三兄弟都带了妻子过来,景国公府来了张续明夫妻和冯绍。
  陆大奶奶笑道:“长公主和我们家老太爷老太太年纪大了,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让我们夫妻把见面礼带了过来。”
  张三太太笑称:“我父亲和母亲去探望长公主了,让我们兄妹过来给天恩表弟道贺。”
  宋宜春知道长子和次子不能相比,可这些人也太过份了,一点情面也不留,难道就瞧死了宋翰是个没本事?
  他心里恨恨的,可又无可奈何——脚长在别人身上,别人不给他这个面子,他难道还能强压着别人来不成?
  宋宜春皱着眉头颔首,请了他们坐下,自己则有一言不发地喝着茶,小厅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陆大奶奶就一边逗着东哥儿,一边和窦昭说话:“一天吃几顿奶?半夜吵不吵人?再过一个月就要百日了,百日酒的日子可定下来了?”
  张三太太在陆大奶奶身后拍着巴掌,吸引着元哥儿的注意。
  宋钧和宋钥看着有趣,围着元哥儿跑来跑去。
  小厅里顿时热闹起来。
  宋宜春的脸色铁青,高声地喊着曾五,道:“这都日上三竿了,天恩和苗氏怎么还没有过来?”

    ☆、第四百四十一章 妯娌

  曾五连滚带爬地出了小厅,迎面就碰到了宋翰和苗安素。
  宋翰面色显得有些颓废,显然昨天喝多了,酒还没有醒。苗安素穿着大红遍地金的褙子,梳了妇人的高髻,循规蹈矩地跟在宋翰的后身,一双眼睛却骨碌碌地直转。
  曾五恨不得扑到宋翰的身上:“二爷,您可来了,国公爷、世子爷和陆家的舅爷们都到了,就等你和二太太了。”
  宋翰蔫蔫地点了点头,和苗安素进了小厅。
  苗安素立刻被小厅里一个穿着大红色刻丝褙子的女子吸引了目光。
  那女子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一双眼睛却生得极好,亮晶晶,像天上的星星似的闪耀,鼻梁高挺,长眉入鬓,就那样嘴角含笑地站在那里,却有股英气扑面而来,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
  只是没等她第二眼,她耳边就传来了宋宜春的一声冷哼。
  “你们怎么这个时候才来?我从小告诉你背家训,‘黎明即起’,难道你成了亲就忘了?”他说着,不满地瞥了苗安素一眼。
  苗安素顿时心里火苗直冒。
  昨天晚上宋翰喝得醉了,又要水又是吐的,折腾了大半宿,到了早上又叫不起来,要不是她的乳娘史氏见机用冷水拧了条帕子敷在宋翰的脸上,宋翰恐怕此时还躺在床上。
  好不容易服侍宋翰穿了衣裳,他们去了祠堂。
  公公已在祠堂里等他们。
  给宋家的列祖列宗磕了头,他们又去拜祭了婆婆的灵位。
  当时公公表现的十分和蔼,还对他们道:“亲戚们不会这么早就过来。你们回去歇会再到小厅里去认亲!”
  可笑自己还暗暗庆幸遇到了个好公公,想着宋翰出门的时候没有用早膳,特意服侍宋翰用了早膳才过来。
  可没有想到她人还没有站稳,公公却劈头盖脸说了通这样的话。
  公公怎么能赖是自己惹得宋翰连家训都不遵了?
  这不是要损坏她的名声吗?
  苗安素朝宋翰望去。
  却见宋翰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听着父亲教训。一句申辩的话都没有。
  她胸口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
  自己是新娘子,丈夫不帮着她出头说话,她若是和公公争辩,一顶“口尖舌利”的大帽子压下来。就能休了她——自己的婚姻是御赐的,虽然不能休了她,却可以把她送到家庙里去,或者是让宋翰从此和自己疏远,宠信妾室,让自己守活寡。
  到了那个份上,自己膝下空虚,纵然有个正妻的名份,又有什么用?
  苗安素紧紧地抿着嘴。
  宋三太太哈哈一声笑。道着:“年轻人贪睡。起来得晚了些也是常事。宋翰新婚燕尔。二伯不必太苛刻。”说着,示意丫鬟端了茶上来,拿起一杯递到了苗安素的手边。“还不快去给你公公敬杯茶?喝了媳妇茶,从前那些不快的事也就忘了。”
  这是在劝架吗?
  这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往她头上扣屎盆子!
  苗安素一个趄趔,差点摔倒。
  可她见宋宜春已在太师椅上坐下,宋翰也接过宋三太太递得茶跪在了团圃上,她只好把满心的委屈抛在脑后,跟着宋翰跪了下来。
  和宋墨成亲的时候一样,宋宜春给苗安素的见面礼是两个红包并代蒋氏赏了她一套金头面,几件珠玉饰物,少说也值一、两千两银子。
  苗安素喜不自禁,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上前给宋宜春道了谢。
  接下来就是宋茂春等人了。
  他们中规中矩地打赏了苗平安一对红包。
  红包轻飘飘的,不用捏就知道是银票。
  苗安素脸上的笑容再深了。
  银票最少的面额是十两,也就是说,每人至少打赏了她十两银子。
  她不由觉得有点遗憾。
  如果宋家的亲戚多点就好了!
  拜拜完了长辈,就是平辈了。
  按序应该先给宋钦敬酒,因宋墨和宋翰是一个房头的兄弟,就从宋墨先敬起。
  宋墨同样是给了两个红包。
  苗安素却有片刻的晃神。
  宋翰已经是她见过最英俊的男子了,没想到宋墨比宋翰还要俊朗,而且他还是英国公府的世子,据说现在是金吾卫同知,理着五城兵马司的事真正的天之娇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宋翰也能谋个这样的好差事就好了!
  宋墨眼底闪过一丝寒光。
  父亲给苗氏的饰品成色很新,可见是近日在银楼里订制的。也就是说,家里的那些传家宝还有父亲的手里。不知道是舍不得给宋翰呢还是另有打算?
  宋墨没有喝宋翰敬的茶,而是拿着茶盅颇有些玩味地摩挲了起来。
  好在是宋翰给宋墨敬了茶之后就转到了宋钦的面前,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宋钦的身上,并没有谁发觉。
  从东边转到了西边,宋翰和苗安素先给宋大太太敬茶。
  苗安素的目光却忍不住直往那红衣女子身上飘。
  然后她发现那女子身边有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难道她就是自己的妯娌窦氏?
  苗安素有些心不在蔫地给宋四太太磕了头。
  她果然被宋三太太领到了那红衣女子面前。
  “这是你嫂嫂窦氏。”宋三太太笑吟吟地道,“你嫂嫂贤良淑德,不仅家里的三姑六眷称赞,就是亲戚朋友也都竖大拇指。”
  苗安素曲膝给窦昭行礼,心里却不以为然。
  她还有个“孝顺”的名声呢,还不是靠着家里人吹出来的。
  她柔声喊着“嫂嫂”,表现的极为温驯。
  窦昭笑着点头。见面礼是一对赤金的手镯。
  苗安素接过来。
  是空心的。
  她有些意外。
  窦氏不是号称有十万两银子的陪嫁吗?怎么这么小气?
  她不动声色地道谢。
  宋三太太把她带到了董氏的面前。
  董氏的见礼面是对赤金镶云英石的耳环。
  张三太太的更简单了,一对赤金的柳叶戒指。
  苗安素却觉得很满足了。
  她出嫁的时候,她的嫡亲姑妈才送了她对珠花添箱,过二十两银子。在亲戚间已是重礼了。
  宋三太太向苗安素介绍陆家大奶奶。
  陆家的虽然只到了个大奶奶,但给苗安素的见面礼却一个都没有少。
  苗安素最想见的亲戚就是宁德长公主了。见她没有来,很是失望,道:“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去给长公主和老夫人请个安。总不能让她老人家连甥孙媳妇都不认识吧?”
  陆大奶奶见苗安素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行事颇有主见,对她心生好感,温声道:“两位老人家年纪大了,不太见客了,等我回去问过长公主和我们老太太了再给表弟妹回个信。”
  “那是当然!”苗安素的笑得十分甜美。
  到了元哥儿的时候,她赏了元哥儿一荷包银瓜子。
  窦昭很是意外,随后又有些觉得不好意思。
  早知道这苗安素如此抬举元哥儿,她应该打对实心的金手镯给苗氏的。
  帮元哥儿收荷包的甘露却朝着窦昭做手势,示意那些金瓜子都是空心的。
  窦昭微微一笑。
  就算如此。她也用了心的。自己就应该回报她这份好意才是。
  念头闪过。厅堂东边嚷了起来:“四嫂好小气,只包了二两银子的封红!三嫂嫁进来的时候除了打赏还给了我和六弟一个十两银子的红包!”
  是宋钧的声音。
  苗安素脸色通红。
  宋逢春俩口子也尴尬的要命。宋逢春则直接给了儿子一巴掌:“你不说话别人当你是哑巴啊?二两银子还少吗?你要是嫌少,那就让给宋钥好了!”
  宋钧摸着头小声地嘀咕着。满脸的委屈。
  宋三太太忙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天恩媳妇别把这个事放在心上。”
  苗安素还能怎样?
  只好表示自己不介意。
  可有了这人插曲,气氛还是受了些影响。
  认过亲后,大家去了小厅旁的花厅坐席,屋里除了碗筷调羹的撞击声,只有丫鬟们上菜的脚步声。
  宋钧和宋钥老实的有些过分,让窦昭有些不习惯。
  ※※※※※
  隔天,宋翰和苗安素回门。
  窦昭有些日子没在家里,上午就在上院的听各处的管事嬷嬷们报账、示下。
  顾玉过来了。
  他问窦昭:“宋翰俩口子回门了?”
  窦昭点头。
  顾玉笑嘻嘻举了腰间垂的块步步高升的羊脂玉玉牌给窦昭看:“好看吗?”
  整块玉洁白无暇,莹润通透。
  “好看!”窦昭和他开着玩笑,“你不会是准备送给元哥儿吧?”
  “别的都成,这个可不成!”顾玉眉梢间难掩喜色,悄声地道,“这是我去宫里讲故事,太后娘娘赏给我的。”
  窦昭骇然。
  顾玉得意地朝着她笑。
  窦昭忍俊不禁。
  顾玉就问她:“阿琰妹子呢?怎么不见她?”
  “国公爷不承认她,”窦昭叹道,“她不怎么爱出门。”
  顾玉“哦”了一声,脸上露出同情之色。
  宋墨知道顾玉来了,遣了人来喊他。
  顾玉一溜烟地去了宋墨的书房。
  宋墨笑着问他:“你进府不找我,跑到你嫂嫂那里做什么?”
  顾玉直觉地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宋墨。他嘿嘿地笑,道:“我不是去找嫂嫂,我是去看元哥儿!”
  宋墨笑着摇头,也不戳穿他,笑着问他:“天津卫那边的船坞怎样了?”
  “我有盯着,谁敢生事啊!”顾玉大大咧咧地道,两人说起了生意经,到了晌午,顾玉留在了颐志堂用午膳。
  窦昭听说宋墨不回来吃饭,叫了蒋琰过来陪自己用午膳,并和她商量着重阳节登山的事。

    ☆、第四百四十二章 投机

  蒋琰不管怎样稳沉,毕竟还只是个小姑娘,听说出去玩,立刻高兴起来。
  窦昭就问她:“你想去哪里登山?香山这几天叶子红了,正是赏景的时候,可有点远。免儿山和旋磨山不错,就怕到时候皇上也会去,要戒严。”
  蒋琰都没有去过,也就谈不上想去哪里不想去哪里了。
  她抱了窦昭胳膊笑道:“我跟着嫂嫂!”
  那种全然信任的口吻,让窦昭的心都软了。
  她吩咐若彤去针线房看看给她和蒋琰做的新衣裳都做好了没有,又吩咐若丹吩咐厨房开始准备做栗糕,酿菊花酒,和蒋琰商量着带着些丫鬟婆子一起去。
  颐志堂顿时热闹起来。
  延安侯府的世子夫人安氏来访。
  窦昭颇有些意外。
  昨天宋翰认亲,延安侯府并没有人来,按理说他们这几天应该避一避才是,怎么会急急地来拜访她?
  她请安氏到宴息室坐了。
  安氏没有拐弯,用过茶点,问了问元哥儿,就说明了来意:“听说五军都督府胡主薄的太太给你们家表小姐说了门亲事,你们同意了。不知道这门亲事定下来了没有?”
  窦昭心中微跳,笑道:“不过是提了提,世子爷那边还没有机会说,哪就能定下来!”
  安氏长长地吁了气,笑道:“我们不是旁的交情,我也就有话直说了。我第一次见到你们家表小姐的时候就有心给她保桩媒,只是不知道你们要为表小姐找个怎样的人家,这才踌躇到了今日。现在听说有人来给你们家表小姐提亲,我又急起来,生怕你把表小姐许了人家。”她说着,抿了嘴笑,“对方是我娘家的一个从兄,今年二十八岁了,年纪虽然和表小姐不相当。可这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至少知道心痛人。
  “他先头的妻子是难产生的,留下了一个姐儿,今年也有九岁了,再过几年,就该嫁了。家里有两个田庄,一个生药铺子,一个当铺。一个粮油行,家里称不上万贯家财,可也吃喝不愁。人又是个老实厚忠的,怕续弦了姐儿受委屈,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你和世子爷商量商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