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生化之末世传说 >

第61部分

生化之末世传说-第61部分

小说: 生化之末世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这个士兵是直接从军校里出来的,不然只看年龄就不可能是军官,而且特种部队还有一条是卡死的,必须在野战部队服役三年以上,必竟军衔可以晋升,军事素质只能慢慢养成,根据这些,叶知秋立刻判断出面前的战士不是来自哪个军区级别的特种部队,很可能只是普通作战部队。

他正想说话,就发现身后执枪的士兵身后快步跑过来一个人,立刻警觉的转过身去。来的人身材不高,套在臃肿的作战服里,长宽比接近2:1,倒是标准的矩形。这人背着一支95式步枪,大步跑了过来,看到叶知秋,微微愣了一下,然后很亲热的扑了上来,对着叶知秋挥了一下拳头。

叶知秋很警觉的闪开了他的拳头,从作战服的面罩上,他看到对方张了一下嘴,应该是喊了一句什么,不过这套作战服的隔音效果看起来不错,他根本就没听到说的是什么,再联想到刚才他表明身份时,那两个士兵立刻就听明白了,显然这套作战服有专用的拾音器,只不过没有播音设备。

那个人对于叶知秋的反应毫不在意,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脸,示意叶知秋仔细看。叶知秋上下打量了他一下,有些吃惊的说道:“你是杨筱?”

杨筱顿时大乐,伸手拍了叶知秋一下,示意他跟着自己走,叶知秋这次没有躲闪。叶知秋刚升少校的时候,曾经到北京军区作训队客串过一段时间的教官,杨筱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他,他当时是东舰陆战队的军官,送一批学员过来,然后做为领队,和叶知秋打了三个月的交道,所以彼此非常熟悉,只不过因为叶知秋的特殊身份,培训结束后就失去了联系,没想到在这异国他乡又见面了。

两个人很快走进了一个浅浅的山洞,杨筱俯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向叶知秋扔了过来,叶知秋伸手接住,觉得入手沉甸甸的,仔细看了一下,顿时大吃一惊,这个东西他还真认得,在国内的军事论坛上很是热闹过一段时间,学名叫做“北斗单兵战场通讯系统”。

这个是真正的系统,不是草台班子的软件公司写个界面连菜单都没有的那种系统,当然不是只有叶知秋手里这么小的一个盒子,不过现在天上的卫星化蝶了,这个花了天价研究出来的战场通讯系统也就只能当成普通的单兵通讯器来用了。

叶知秋这是第二次看到这种通讯器,上一次是一年多以前和38集团军做对抗演习的时候见过,那个时候他的军衔刚变成少尉,属于政治上有污点的人,外勤任务不让他去,上面又不想让他复员,本着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原则,让他参加了38军的一次师级对抗学习,叶知秋作为特种战术队员加入了红军一方的集团军特侦大队,临时战友们最低也是尉官,带队的军官和他从前一样,也是个两毛二。那一次他才知道38集团军不愧是全军的实验部队,手里的设备比起列装部队的最少领先了两代,就算比起他们这些经常出外勤的部队来说,也最少领先了一代——没办法,实战中用的设备最少也得是接近定型的,38军人家用的是实验品,怎么比技术上也是最先进的,唯一不能比的是稳定性。

叶知秋那一次没露什么脸,他虽然编制上隶属北京军区,但是和38集团军八杠子也打不着,和临时战友们连作战风格都不一样,刚渗透进敌后就因为一次配合失误让蓝军的阻击手给翻牌了,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这个战场通讯系统。

现在虽然卫星定位导航一类的功能都不能用,但是他知道,这个小盒子可是真正的瞬发跳频电台,自动加密,而且可以临时改变编码顺序,即使在作战中失落,也可以立刻启用新的跳频顺序,理论上,敌方除非采用全频带监听,否则不可能截获所有信息,更别说这些信息不但是加密的,而且连发送顺序也是乱的。

叶知秋把小盒子塞进作战服里,抽出耳塞和喉节通讯器扣在自己的身上,上面的编码方式自动启用,传来杨筱的声音:“登陆前的通报就说你在这一带,但是我真没想到,你还活着。”

第十五章 最后的专家

叶知秋点了点头,怪不得自己表明身份后,那两个战士虽然没有立刻解除戒备,却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原来已经听说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遇到了杨筱这个熟人,很轻松的过了取得信任这一关,这种运气已经可以说成人品爆发了。

借着配戴通讯的机会,叶知秋打量了一下这个地方,这里其实连山洞都算不上,只是一个岩石间的凹陷,涨潮的话,很可能会进水,更别提防炮了。山洞的石壁旁堆着几个箱子,看上去像是工程塑料制造的,叶知秋知道这不是军队中的制式装备,多半是用来运东西的。箱子内侧的地上,躺着三个穿作战服的人,不算明亮的光线下,灰白色作战服上暗黑色的血迹清晰可见。从他们仰卧的姿势上,叶知秋就知道这几个人已经牺牲了,就算这衣服隔热效果好,在这种纯石头的地面上,也没有人能平躺得下来,除非这个人能够无视被凹凸不平的石头硌着后背的感觉,也只有死者才不会在乎这个。

在尸体不远的洞底,放着一个箱子,一个身穿作战服的人正跪坐在箱子前,借着战术灯的光线写着什么,因为他是背对着洞口,叶知秋没办法看清这是个什么人。

打量完洞里的情景,他皱眉对杨筱说道:“伤亡大吗?”

杨筱摇了摇头:“是我的错,我没想到会有炮击。”

叶知秋看了他一眼,防炮防空,这个一直是pla野战部队最重视的两件事,杨筱身为军事指挥官,居然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是现在不是讨论责任的问题,而且杨筱他们既然出现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活着离开的希望,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死得早一些晚一些,只有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

他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有伤员吗?”

杨筱又摇头:“本来有三个。”他指了一下地上的尸体:“现在没有了。”

叶知秋忍住翻看尸体的想法,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说,对杨筱他们来说,在这里最大的危险就是感染,一旦受伤,防护服肯定是破了,被感染的机率大增,伤口本身反倒并不重要了。他盯着杨筱说道:“跟我撤退吧,我给你们找个永久基地。”

杨筱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呢?穿着这个鬼东西活一辈子?”他指了指那个一直在写字的人:“那是伊晖,医理学家,我们现在只剩下他这个专家了。”

他们用的通讯频率是内部公开的,所以谈话的内容小队内的人都能听到,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提起,伊晖这才停下了手里的笔,费力的转过头来,看了一眼两个人,有些奇怪的愣了一下,然后突然跳了起来。

这里能当桌子的也就是那几个箱子,洞底低矮,箱子摞不起来,他只能跪坐在地上才能用箱子当桌子,虽然在地上垫了东西,跪久了腿上血液循环仍然受阻,这一下还没站起来,就摔倒了。

好在他面前的两个人反应都很快,叶知秋一伸手就把他扶住了,伊晖个子很高,起码比杨筱高一个头,站在洞里根本伸不直腰,叶知秋只好拖了他一步,扶着他坐到洞口的箱子上。伊晖顾不上自己的腿,一把拉住叶知秋,问道:“你怎么把防护服脱了?”

叶知秋看了杨筱一眼,心说你这专家连我是不是队里的人都分不出来,带这种人出来你倒是放心?杨筱无奈的叹了口气,拍了拍伊晖:“来只前的任务简报还记得吗?他就是那个叶知秋,灾难发生前他就在这里了,他没发病。”

伊晖愣了愣,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叶知秋,虽然隔着面罩,叶知秋仍然能感到他灼热的目光,心里打了个突,这家伙不会是传说中的科学怪人吧,幸好这家伙手里没有手术刀,倒是不用担心他当场把自己给解剖了。这个时候,伊晖也在仔细研究他,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支袖珍手电筒,向叶知秋比了一下,示意他张开嘴。

这倒是还在叶知秋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他很配合的让伊晖查看了舌苔,又检查了一下瞳孔,终于忍不住问道:“我们不能换个地方吗,就算你想找个实验室也不是不可能。”

伊晖点了点头,随着检查的进行,他刚才表现出的疯狂性也慢慢消退下去,看起来像一个正常人了,听了叶知秋的话,他收起手电,慢慢坐了下来,说道:“能给我说说这里的情况吗?”

杨筱插话道:“你过来的时候遇到过什么人吗?”

“当然。”叶知秋先回答杨筱的问题:“我干掉了六个俄国人,还救了一个日本人,那个日本人是最近才上岛的,她不怕感染。”

杨筱并没有注意到“他”和“她”的区别,事实上,中文口语里也没有区别,他想了一下,点头道:“这附近有俄国人的军舰,我们遭到过ak130的炮击,应该是一艘无畏级巡洋舰。”

叶知秋点了点头,杨筱是东舰的军官,对军舰的认识当然比较深刻,这一通炸不会白挨,一下就猜到了俄国人的武器种类,他把自己知道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然后说道:“离这里十二公里处有一架辅路鹰,我先带你们离开。”

伊晖和杨筱对望了一眼,伊晖说道:“能让我们单独谈一下吗?”

叶知秋点了点头,知道他是不信任自己,顺手摘下了通讯器,准备还给杨筱,杨筱摆了摆手:“你留着吧,我们换个频道就行了。”

叶知秋当然知道战场通讯器都是可以转换波段的,不过北斗是跳频电台,不知道转换波段麻不麻烦,于是转身走了出去。

杨筱抽出腰后的通讯器盒子,按了几下,递给伊晖看,伊晖同样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通讯器,说道:“这个人可信吗?”

杨筱笑了一下:“我们在一起待了三个月,总不会认错。”

“立场呢?”

听到这个问题?杨筱愣了一下,有些迟疑的说道:“他在这里能叛变到哪里去?当双面间谍也得有人要啊?再说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是少校了,他们总出外勤,现在怎么也得是中校了吧。”

伊晖叹了一口气,看了看洞里箱子上的东西,低声说道:“没办法,这件事太重要了,我们和家里又联系不上,不能完全相信他。”

“是。”杨筱说道:“原计划不变,但是可以把资料多复制一份给他,如果我们失败了,也还有机会。”

伊晖点了点头:“我估计烧得更厉害了,按照这几天的观察,最多不过两个小时就会陷入昏迷,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会尽量把这一段时间的想法写出来,我一旦陷入昏迷,你们就按计划行动。”

杨筱看了他一眼,摇头笑道:“放心吧,你先走一步,如果有奈何桥的话,等等我们。”

伊晖笑了一下,持续高烧之下,这个动作让他感到头昏:“马列主义者也信这个?”

“那就上马克思那边再见吧。”杨筱笑道:“你快写吧,我再去问问他。”

伊晖慢慢点了点头,站起身弯着腰蹒跚的走回箱子旁,重又跪坐了下去。

第十六章 作战服

叶知秋和杨筱说的话,外面的几个战士都听到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叶知秋的底细,但是这几天和俄国人大大小小的打了好几仗,刚开始俄国人的偷袭被他们发现,这让俄国人吃了个大亏,并且损失了他们的军事主官,然后意料之外的炮击又让队员们损失惨重。这些天他们一直与太平洋上的舰队定时联络,但是缺少了天上的卫星,所有国家的监视系统都出了很大的漏洞,俄国舰队又是封锁西太平洋的主要力量之一,东海和北海舰队合并组成的太平洋舰队竟然没有及时发现有这样一艘军舰进入了阿拉斯加湾里。

接下来的两天里,双方的士兵斗智斗勇,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接触,中方士兵对那召之即来的高射速炮火心存忌惮,俄国人则对中方神出鬼没的袭击头痛万分,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话来说,就是“进入了相持阶段”。

这里面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俄国人没得到想要的东西,就此撤退又怕被报复性袭击,那么大一艘军舰可不好藏,又不能开出海湾去,被一群受过严格训练的特种作战军人惦记着可不是好受的事情。只好凭借优势炮火继续保持压制,不过也不敢再进行大范围的搜索了,他们同样人手不足,把无畏舰上的水兵投入到特种作战当中只能是送死,想搜索就得分散有限的兵力,在这种复杂的地形环境里,那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杨筱和他的队员们也同样难受,他们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和外军搞对抗的,如果是那样,反倒简单了,他们接到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接触这里的环境,收集疫情的有关信息,俄国人的突然出现不但让他们损失了三位专家和大量的仪器,也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这个才是最让他们痛苦的事情。必竟接到任务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是一次单程的旅行,不会有返回的船票。

在俄国同行那里吃了不少苦头后,这些一直很相信自己的实力的士兵们在第一次与外军真刀真枪过招后心态已经很平和了,任何评论和宣传都不可靠,还是教官们说得对,现代战争中没有超人,任何个人英勇主义都是找死。所以当听说面前这个男人独自袭杀了六个俄国士兵之后,都很惊奇。

当然不会有人凑上来打听消息,士兵们在严格执行战时纪律的同时,沉默的注视着这个没有穿防护服的男人,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叶知秋在洞口站了一会,并没有走远。其实杨筱他们的作战服隔音效果很好,喉节送话器理论上说只要震动声带即可发声,甚至不必真的发出声音。通讯器转换频率后,就算叶知秋站在他们身边也不可能听到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是出于礼貌,他还是得做出这个姿态。

被叶知秋突袭之后,虽然杨筱并没有作出指示,士兵仍然自发的调整了防线,东舰和北舰的装备水平一直落后于南舰,只好狠抓兵员素养,东舰陆战队虽然从未在全军特种战术比武中夺过冠,但是成绩一直很好。事实上各大军区的特种大队都是全军挑出来的,陆战队在选拔范围上先天就吃了大亏,能得到这些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海军本身就拥有一支特种战术大队,战术精英还要优先满足他们。

海军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