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131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131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让她帮着操持我们的生日席,婶婶看怎么样?”邹晨笑着说道。

    金小乙浑家听到她这样说。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脸上露出感动的表情。

    蘑菇园就在林蛙池的旁边,由于这里养的有林蛙气候比较潮湿,所以种植蘑菇也可以借借林蛙的湿气。金小乙正和几个渔民雇工拿着一个网兜在掏变态池时的蛙苗,好把它们给放到其他的池子里去。邹晨看到他正在忙也没有打扰他,直接和金小乙浑家去了旁边的蘑菇棚。

    蘑菇棚和后世的差不多,全是用木架做成的大格子架,上面放着大木盆,盆里是秫秸杆麦秸杆还有鸡粪牛粪发酵成的养菌池。由于没有塑料布把菌料给包成圆柱状来保湿,所以就用稻草来代替。每个木盆里都盖着厚厚的稻草用来保温,而且每天还会有人在固定的时候来洒水。

    邹晨到的时候,邹正达和邹正业正站在一个木架子旁。脸带欣喜的看着菌池里的蘑菇在低声交谈。看到邹晨过来了,忙招手喊她过来,问她这样是不是就算成熟了可以采摘。金小乙浑家见状便低头退了出去,然后将草帘子放下,站在棚前注视着四周以防有人偷偷钻进棚中。

    现如今她负责蘑菇园的事情金小乙负责林蛙。邹家也和他们签了长契,但是不肯和金兰签,说是金兰是他们家的女儿,怎么能和女儿签契约呢。言下之意,如果将来金兰出嫁的时候,那将是会有一份陪嫁的。而且邹晨他们在菜地的股份也分给了金兰一份,每月她都可以领十贯分红。金小乙浑家虽然是知道女儿大约是会在家老死,可是听了这话还是非常高兴。

    她的大儿子东家也给起了正式的名字叫做金大力。剩下的二个儿子就顺着这个排行叫做二力三力。如今他们都跟着金小乙在管林蛙,晚上顺便也照看着蘑菇园的温度。一家子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她的大儿子现在媒婆都给说了好几门亲事了,都是女方先看中了她大儿子主动找媒婆来说合的。只是她因为女儿的事情所以一心一意的想给大儿子找一个贤慧的愿意养妹子一辈子的大儿妇,所以这才耽搁了下来。

    邹晨站在木架前。看着最里面那几盆长得满满的白蘑菇,拿手比划了一下高度。感觉和后世在超市里买的都差不多大小,便点了点头,说应该是可以采摘了。

    由此可见金小乙浑家确实是精心照顾着这些蘑菇,虽然蘑菇种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随便一个不懂的也能种上几株,但是蘑菇种植是精细活,需要经常看着点温度和湿度,太湿了不行,太干了更不行,每天固定的时间必须去洒水。金小乙浑家种了一个多的蘑菇,逐渐琢磨出一个最佳的时间点,每天她浇水过后都会精心的记录一下,以备邹晨第二天查询和登记。

    邹正达轻轻用手掰下了一小块白蘑菇放进嘴里嚼了一嚼,然后吐出来,喜道:“和咱们前一段吃的是一个味,就是有股菜青气儿,……”

    “二伯,这个蘑菇是需要先过滚水沥一下才好吃,要不然吃着就是有一股青气儿。而且蘑菇包角子那是非常好吃,要不然,咱们晚上就吃这个蘑菇馅的角子吧?”邹晨提议道,她确实是想吃这个角子了,蘑菇馅的角子又香又好吃,而且营养还高。

    邹晨看了看旁边几盆平茹和香茹,长势都不如这个白蘑菇要好,盆里都是稀稀拉拉的长着几个,孤零零的看着好不孤单。金针茹长的也较为茂盛,只是这个东西比较适合于做火锅子,或者下素饼(面条)的时候放上一些,可以增加汤的鲜味。

    如果是平民大量的吃,还是这个白蘑菇更为经济实惠一些。

    想到这里她说道:“二伯,阿爹,我看我们把平茹和香茹的盆给撤掉吧,以后专做白蘑菇和金针茹,这个平茹和香茹还是在树木上长的更为茂盛一些,进了蘑菇棚基本上就没有怎么长了,估计还是和我们的种植技术有关,可能是它不适应。”

    邹正达和邹正业也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然后他们又唤进了金小乙浑家,让她过一会把平茹香菇的盆给撤掉,然后重新换上白蘑菇的菌盆。金小乙浑家答应了一声,便出去叫人干活去了。

    邹晨又从旁边拿过一个篮子,小心的把白蘑菇给掰下来四五把,然后笑道:“好了,今天的晚饭有着落了!”

    邹正业问道:“小晨,咱们种了这么多的蘑菇,但不知售价几何?”

    邹晨想了一下答道:“但凡新的菜种上市,总是要经过一段试吃,我看不如咱先在杂货铺和五娘婶婶的大卖场试卖一段时间,而且联系一下我外祖家在宛丘的酒楼,让他们新上一道蘑菇炒肉试一下水,如果市场反映良好,咱们再弄一个真正的蘑菇棚大批量的种植。”

    “还有呢,把蘑菇给时记送过去一些,让他们帮咱们辨一下药性,我记得蘑菇好象能治好几种病似的。而且有了时记的药性证明,咱们给文相公送去的时候也可以放心一些,人们吃的也安心。”邹晨又说道。

    俩人听了这话便记在心里,准备等明天邹一民送菜去宛丘的时候让他带一点给时记的人去辨识药性。

    到了晚上,邹晨和美娘乌倩一起包了一顿香喷喷的蘑菇角子,一家人吃的嘴角流油,纷纷夸赞这个蘑菇角子味道鲜美。

    又过了几日,时记经过几天的辨识药性终于给出了结论这个蘑菇属于润燥药,有凉血止血药和清热解毒的药性。邹晨得了这份辨识证明非常高兴,立刻让家里人将蘑菇开始投放到杂货铺和风五娘的卖场中,并且在出售蘑菇的地方将时记药性辨识书给抄了一份挂在上面,以此来证明蘑菇不仅无毒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帮助。而且还在旁边有一份详细的菜谱,写明了蘑菇可以做的几道家常菜。

    不仅如此,黄老爷在宛丘的酒楼也开始上这道蘑菇菜,第一天倒是没有卖出去几盘,然而凡是吃过的人反应都普遍不错,从第二天开始这道蘑菇更开始在酒楼里热销起来。

    由于是新开发的菜品,所以定价较高五贯一斤,邹晨就是想看看市场反应怎么样,可是没有想到仅仅二天,送过去的蘑菇全部卖了一个精光,而且还有人指名要再买这个蘑菇。

    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仅仅四五天,蘑菇园的蘑菇被摘了个差不多,要不是他们记着必须要送几盆给文相公,能把那几盆也都给摘掉卖了。金小乙浑家看到卖得精光的蘑菇菌盆,高兴的不知说什么才好。连忙又去抱了好多的秸草准备发酵一下再将蘑菇园给扩大一下。

    每天蘑菇买卖情况还有客户们的回馈,风五娘都派人如实的记录下来,以备邹晨随时查看。

    眼见得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那一篇白糖的殖民计划书也早已经被三个哥哥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翻译成了古言,邹晨觉得时间到了,正巧这时也马上就到七月,离文相公过生日的日子仅剩两个月,也到了该送礼的日子了。

    于是邹晨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让公孙璐带着大郎和金小乙还有他浑家一行四人,悄悄地坐上隔几天就给文相公送青菜的车子去了东京城,只是这次去东京送的东西较多,光是马车就四辆,车上的东西都是用布盖着,用稻草给捆的严严实实让人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庄子里的人都是知道邹家经常给文相公送青菜,对此也习以为常,他们出门的时候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然而,邹晨却知道,随着他们的出发,一个新的时代悄然来临了。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邹家庄迎接天使

    在邹晨的翘首期盼中,邹家的几辆马车自西南戴楼门驶入了东京城,穿过了迎祥池,只见夹岸垂杨,菰蒲莲荷,凫雁游泳其间,桥亭台榭,棋布相峙,美不胜收。又驶了一会,到了龙津桥南,这时再拐个弯便到了众位相公家的府邸巷口。

    这时已经远远瞧见街道两旁有兵士巡逻,虽然是经常见到邹家的这辆马车和赶车人,可是依旧要他们拿出一份文府的买菜文书之后,再细细检查了车上众人的户籍之后才肯放行。又往里驶了一会,过了几幢相公府邸大门,方才到了文府,过大门而不入,又往东去绕了半圈,在一个小角门处才停下了马车。

    门口早有小厮站着等候,看到他们的车笑道:“几位来了,文相公昨个还念叨呢,说是这几日邹家的菜也该来了。”

    公孙璐跳下马车往那小厮手里塞了一块碎银子,拱手道:“这位小哥有礼,某乃是邹家的外事管家,今日特为押送一批新鲜蔬菜而来,可否请小哥行个方便,请了伙房的管家来说话。”

    小厮在袖子里掂了掂那块碎银,约摸着足有几钱重,脸上立刻绽开一个更大的笑容,将角门给全部打开,请了他们入内方关了门,然后让旁边一个小厮一路小跑着去喊伙房管家去了。

    待到伙房管家亲来,公孙璐才说明,自己陪着邹家大郎前来,想求见邹家的五郎,但是不知可否方便。那伙房管家是知道邹家五郎极受老相公宠爱,下了朝更是亲自教导,那是把他当做亲孙子一般的看待,吃穿用度上也是和几个小郎君是一般无二,所以一听是邹家的大郎亲来,立刻向大郎弯腰行了个礼。然后请了一个小厮去喊了内事管家,请他去内宅找他浑家去问话,他则是陪着大郎和公孙璐喝茶说话。如此一番折腾下来,足足一个时辰后公孙璐才得了准话,说是邹家五郎在外宅向阳阁中等他们。

    公孙璐见状急忙向伙房管家道谢,拱手之时将一块二两重的银子塞进了伙房管家之手,管家跟没事人似的,脸上笑眯眯的将他们领到外宅处,然后才退下,说剩下的便由宅内的婢女领路。说完再次拱手告罪而去。

    一路上又有一个十几岁的伶俐婢女头前带路,约摸在院中走了有盏茶时间才到了一幢小楼中。那婢女将人请到阁内,端茶倒水之后便退了下去。

    大郎见到婢女退下后便咂舌道:“这相公府真是威严。光是管家就好几个啊?……”

    话音未落,公孙璐正色道:“噤声,休得多言,只管吃茶等人便好。”大郎听到公孙璐这样说,缩了缩头不敢再说话了。来的时候说好了,他们这一行人一切都要听公孙璐的话,若是不听话,回去是要受罚的。

    金小乙和浑家则是坐在桌子旁坐立不安,觉得浑身上下都是不舒服的。等过了一会五郎从阁楼外走入,他们才算放松了下来。

    这次再见五郎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只见他身穿白衫衮黑边的圆领学生裳,腰间束一条革条系有丝绦,头上垂髫绑着一根红丝带。脚登革履,十足的贵公子模样,脸上容光焕发,一脸的自信。见到大郎之后见是恭敬的请了祖父和两位伯父还有父亲的安,待得大郎说了都安好之后才敢直起身子与大郎见兄弟之礼。

    等得一会听得公孙璐仔细的讲完家里这一段发生的事情。他拿过公孙璐呈上的《白糖方略》,心知这又是妹妹在家里做的。心中不由得感慨,一家子人为了他那真是不计成本不求回报,隔几日来送青菜就不说了,但是象白糖和蘑菇这种能发家致富的方子,为了自己也肯交到文相公手中。心中下定了决心,定要好好的在文相公这里学习,将来定要考一个状元出来,才不负家里人和妹妹对自己的一番资助。

    心里思忖已毕,便让公孙璐和大郎在相公府休息一下,到了晚上文相公回府之时,他立刻将这两份方略给呈了上去。

    文相公一边看一边不时说着妙,等到看完又连夜召见了公孙璐他们几个,当看到那洁白如雪的白糖之时,他的心也跟着颤抖了。这白糖利润如此之大,比盐的利润还要高,若是国家能把持所有糖的定价和出货量,那将来一年会多收多少税呢?他简直是不敢想了。

    又看到这蘑菇种植容易,而且产量颇大,虽然对国计民生影响不大,然而百姓们餐桌上多一个美味吃食那总是令人欣慰的。

    邹家四小这一份生日贺礼送的有心,送的有情,送的更是有义,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贺礼了!文相公欣慰的想到。

    看到天晚了,便让公孙璐他们下去休息,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将那两份方略给看了又看,直到四更要上朝还没有休息。公孙璐他们在相公府又住了几日,文相公令一个外事管家带他们在东京城玩了几天,然后就让他们回来了。

    邹晨所知道的便是这些,公孙璐来回报的便是只有这么廖廖几句。邹晨听完公孙璐的回报气得直撇嘴,深深后悔派了这么一个闷葫芦去东京,那东京城有多少好玩好吃的,象那些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须脑子肉这些美味小吃,而且东京城好多书画店,随便进去买几本书画出来也好啊,放上千年这都是无价之宝啊。

    等到公孙璐走后,邹晨欣喜的打开公孙璐留下的包裹,然后转瞬间欲哭无泪,这些四书六经和笔墨纸砚在宛丘也能买到好不好?姐要的是时文书籍,象是市井小说,象是平民诗话一类,又或者是画册,最好是绘有宋朝街道平民的风景大画卷啊。

    你个木头,肯定你们夫妻生活不和谐!邹晨盯着几本精美的四书六经阴暗地吐槽。

    从此以后,邹家再次往文相公府送青菜的时候便加上了新鲜的蘑菇,隔了几次送菜的人却是带回了文相公的亲笔书信。信中大力肯定了邹家在白糖和蘑菇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只是提醒他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建议他们在以后的经营中还是须得小心为上。信中隐晦的提到时朝廷有可能会派人去邹家庄学习,让他们尽心接待,若是有什么要求不妨和来人提出来……言下之意,竟是让他们借机要一些好处似的。

    这时,邹家的白糖作坊,供货商和进货商已经增加到了十人。这十个行商,他们负责运送原糖到宛丘,然后邹家将原糖变成白糖,再转到他们手中。每个人都交纳了一大笔保证金。这笔保证在他们不做的时候可以原封不动的退还给他们。

    由于将来白糖极有可能会转变为官造,所以这一日邹家特意将这十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