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142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142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这个作坊是属于编织类的东西。所以只招手巧的,不招那些手笨的,还有,不招在室女和归宗女,只招十八岁或三十岁之间的妇人,请各位谨记;第三,凡是进作坊均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我会教大家一种新的织法,这种织法是前所未见的,所以我要求你们与邹家签定保密协议,一旦违反我们将有权将泄露秘密的人告到官府;第四,三个月试用期满合格的,将签订二十五年的协议,同样享受和白糖作坊的一样的退休金。……”

    邹晨原本是不让她们说话,可是听到她们女人也能享受退休金,这些妇人再也忍不住高声喧哗了起来。

    “小女郎,这是真的吗?我们也能拿退休金?”

    “是啊!我们家已经有一个人进白糖作坊了,我还能进吗?”

    “凭啥不让小娘子们进作坊啊?她们也是邹家庄的人啊?”

    “……”

    邹晨等到她们议论的差不多了,又示意柳氏敲了一下锣,人群便慢慢的又安静下来,等着听邹晨的解释。

    “为什么只招十八岁以上的人,这是因为小娘子们将来是要嫁出邹家庄,她们嫁人了之后,难道要她们天天来作坊工作吗?你们同意,婆家会同意吗?还有,这织法是需要保密的,她们干了一两年走了,然后把这个织法传的满天下都是,我们难道要把她们全部抓起来送官吗?”

    听了邹晨这句话之后,下面的妇人们都点点头,觉得这话说的在理。

    邹晨这样也是不得已为之,现在工业比较落后,象是编织类的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力进行,只要有人学会了编织办法,那么就可以随时找些妇人仿着她家的作坊进行编织。而那种在南宋后期才会出现的水力大纺车,现在还没有人去发明呢。所以只能采用这种保密的方式来控制这些人,在室女和归宗女最终还是要出嫁的,为了避免她们将技艺外传只能将她们拒之门外。

    “还有!家里有人在白糖作坊工作的,如果确实是属于那种心灵手巧的,是可以来编织作坊里工作。如果是手笨的,那就只能请你在家里做家务了。”

    听到这句话,院子里的妇人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 招内宅管家刘成

    “下面,有请我二婶和大家说一下,有些话我不合适说。”邹晨说完后跳下了桌子,站在了黄丽娘的身边。

    柳氏清了清喉咙,从怀里摸出一张纸,念道:“我宣布啊,凡是三个月试用期满的,以后若是生产,可以有四个月的带薪假期,这四个月只能拿一半的基本工资,再上班就可以恢复全部的基本工资。若是有意外流产的,可以有一个月的带薪假期,同样也是拿一半。还有,每个月和白糖作坊一样,可以请四天假不扣全勤。三个月试用期内,一个月给一贯钱,没有其他的工资。若是试用不合适的,我们作坊里还有其他的营生。”

    柳氏说到这里,环顾了一下全场,扬声道:“我们作坊只招收一心干活养家的,要是一年一个跟下猪仔似的,那趁早回家抱娃去,别跑我们作坊来祸害我们。”

    院子里的人听到柳氏这样说,哄堂大笑,纷纷相互打趣。

    柳氏看到她们越说越不像样子,便敲了一下锣制止,“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那些平时在家里就织布的人留下,其他的人就先散了吧,回家去商量商量,要是没啥异议,明天下午就来我们前院,咱们开始招工。”

    邹家庄一共三百多户,大部分都姓邹,那些妇人们听到柳氏这样说,不会织布的便露出失望的神情,心里暗自埋怨老娘,怎么做小娘子的时候就没有教我会织布呢?

    柳氏向旁边的护院说了一下,让他们把大门打开,让那些不会织布的人先离开。

    邹晨看了看留下来的约有三十来个妇人,年岁都在二十来岁左右,也有几个看样子是刚成亲的。她走到这些妇人面前,问道:“你们都会织布,那可会用脚踏纺车?会用脚踏纺车的站在我的左手边。不会用的站在我的右手边。”

    妇人纷乱了一会,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邹晨看了一下,几乎上都会使用脚踏的纺车,便松了一口气。

    “既然大家都会使用,那我也就不多说了,我想问一下,水力纺车你们谁会用?”邹晨不死心的问了一句,说不定北宋的时候真有人研究出来呢。

    三十几个妇人面面相觑,均是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只有一个妇人犹犹豫豫的站了出来,“我见过。但是没用过。”

    “太好了!”邹晨一阵欢喜,真是没有想到还真是有人见过啊,“是几个锭的?你在哪里见过的?”

    那妇人想了想后说道:“我娘家阿爹是木匠。他的师傅,曾经做出一个这样的纺车,但是纺不了一会就散架了,后来就没再做过,纺锭嘛。大约是十个或者更多,我小时见的记不太清了。”

    “敢问婶婶贵姓?”邹晨眉眼都是笑,欢快的问道。

    “奴家姓方,行二,平时别人叫我方二姐。”方二姐答道

    “方二姐,但不知您现在还可以联系上那位师公吗?”邹晨又问道。

    “联系是能联系上。但是不知小女郎?”方二姐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邹晨见状后笑道:“方婶婶您回娘家一趟,帮我们请一下您那位师公,您和那位师公讲。若是他能来我家帮着研究水力大纺车,那我们家可以承担他全部研制费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另付一份报酬于他。您就这么说,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能研制出水力纺车。到时这个纺车便可以打上他的名字,让他在史书中留芳千古。”

    “真的?”方二姐的眼中闪亮了一下。露出意动的神色。

    邹晨微微笑了笑,笃定的说道:“不要看我年纪小,我说话还是挺管用的,我说负担他全部的研究费用,自然不是假话,只要他能研制出能长期使用的大纺车,青史留名那是肯定的。”

    方二姐此了此言,低下头思考了一阵,“好,我后日便回娘家,和我师公说一下,到时看他怎么说。”

    “如果,到时师公不肯来,小女郎可千万莫要怪我!”方二姐连忙补充道。

    邹晨眸中闪出璀璨的光芒,熠熠生辉,“我相信他一定会来的!”没有人可以抵抗青史留名的诱惑,任何人也抵抗不了。有些人只是为了在青史留下名字,哪怕是身后骂名他也愿意。

    待这些人都走后,柳氏洋洋得意的问邹晨,“小晨,你看我说的怎么样?威风吧?”

    邹晨用力点了下头:“二婶说的真威风!我听着挺好的。”

    柳氏听了这话仰起了头,“那是,这是我夜里没睡觉,让你二伯帮我合计的。”

    这时金小乙浑家从内院将乌倩小心翼翼的扶了出来,柳氏看到儿妇来了立刻迎上去,扶着她另一边的胳膊,大惊小怪的说道:“哎呀,你出来做什么?又不用你,快回屋去躺着。头三个月,小心动了胎气!”

    “阿姑,哪里就这么娇贵了?医士还嘱咐我叫我多动动,莫要天天躺着。”乌倩话虽如此,可还是小心的撑着自己的腰,“再说了,有金婶婶呢,摔不着我的。”

    “哎哟,李医士他是个男的,他懂什么?”柳氏没好气的说道,“我就说,从宛丘请两个产婆过来,你非不让,再过一段我和你三婶就开始忙了,哪里还有空再照顾你,我等招完了工,我就亲自去宛丘给你请产婆去。”

    黄丽娘往乌倩身后看了看,问道:“阳阳呢?”

    “和金兰坐在东院看书呢,刚刚叫他出来,他都不肯,说没看完呢。”金小乙浑家笑着说,然后又赞道,“咱家小郎君就是爱学习,这才四岁就知道捧着书看了。”小七所谓的看书,其实是邹晨她们几个帮他画得带图的神话书或者是童话书,平时他没事就爱抱着看,金兰也爱跟着他一起看,如今也跟着学了几个字。邹晨看她愿意学,教小七的时候也顺便连她一起教了。

    过了一会,邹正达和邹正业从外面回来。看到院子里已经没人了,便知道会已经开完了。

    邹正业看到邹晨要回内院去,连忙叫住,“小晨,刘妈妈帮咱们给介绍了一个内院管家,现在人都来了,刚才想着家里有事就把他带到白糖作坊由公孙璐招待着呢。”

    “刘妈妈来了吗?”邹晨听到刘妈妈的名字,满脸欢喜连忙问道。

    “没来,是她小儿子陪着一起过来的。我看了看,人还挺稳重的。而且岁数也不大,也就四十来岁,听说他浑家也能管家。”邹正业答道。

    邹晨听到这里。便说道,那一起看看吧,几个人便往白糖作坊而去。

    说是在白糖作坊,其实离着作坊还有一段路呢。现在邹家将村北几乎上全部买下来了,白糖作坊盖了非常高的院墙。平时白天黑夜的都有人来回巡逻。作坊外面盖了一溜两层小楼,主要是用于接待各位南来北往的客商,平时那十位在邹家进货的行商便在此办理一些进出货的事宜。

    那几位行商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行商了,而是要改名叫做商贾了。

    一路之上非常的繁忙,不停的有独轮车或者是手推车往作坊里运进运出,而且还有巨大的太平车等在路旁正在装货。那些人看到两位直节郎走过。纷纷弯下腰打招呼,态度非常的恭谨。

    两兄弟笑呵呵的和这些人打完了招呼,往公孙璐的接待处走去。

    邹晨进去一看。是一个面相忠厚的男人,陪着他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妇人想必应该是她的浑家。

    邹正达和邹正业随便问了一些问题,又问他以前是在哪家做的,为什么不做了,那人便一一的回答了。

    原来他和刘妈妈是本家。姓刘名成,是宛丘的本地人。属于那种官府登记造册培养的内宅管家,他是只肯签五年的契约,五年一到便不肯再做,往常服侍的都是县丞或是主簿那一类的人物。如今年岁越来越大,便起了在一家长久的做些日子然后再回家养老的心。正巧邹家托到了刘妈妈那里,请她帮着找一个内宅管家,刘妈妈便立刻想到了他,觉得他是挺合适的。

    他服侍直节郎,还能在官府领一份自己的俸,何乐而不为呢,毕竟直节郎也是官身,也是可以向官府申请要一个管家的。只是邹家觉得自己的闲职来得太容易,所以不肯向宛丘张这个口。

    又问了他的价位之后,邹家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神情,原来他一年居然只要一千贯,这个价位现在根本请不到一位内宅管家,尤其他还是官府培养出来的。

    刘成犹豫了一阵,象是下定了决心,“两位直节郎,小人想带浑家一起来投,可否请贵府与小人的浑家签定协议?……”

    邹家人听后沉默了下来。

    刘妈妈的儿子这时笑着开口:“刘成,你先出去,我与两位兄长有话要说。”等到刘成和他浑家出去,然后才说了一番话。

    原来这刘成的浑家曾是宫里的女官姓杜名昭,服侍过先张皇后,张皇后薨后宫里放出一批人来,她便回了宛丘老家,与幼时定亲的刘成成了亲,这刘成为了等她,一等便等了几十年,等到红颜变了白发,才有机会重在一起。两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然不能有后,所以刘成才起了这个心思,就是怕自己死后浑家被族人欺凌。

    邹家人听后唏嘘不已,邹晨更是听得两眼泪汪汪。

    她开口道:“小叔叔说的极是在理,况且她既是与先张皇后有旧,那咱家也不能亏待于她。先张皇后曾认了文公为伯父,论理杜昭也是自家人,这岂有不帮之理?什么试用期不试用的?他们只管收拾行李来家中,我定会将其当做长辈一般对待。”

    刘妈妈的儿子听了这话放下心来,想到母亲族里那些吃人的族人,因着刘成无后,又觊觎他的家产,几次强迫他娶亲或是过继儿子,均被刘成拒绝。刘妈妈虽是帮了几次,奈何却不能一辈子相帮,所以便起了替他找一个能对抗族里压力的人。正巧这时邹家要找内宅管家,刘妈妈便起了这个心思,将刘成送到邹家便是因为杜昭曾服侍过先张皇后,想必邹家会因为文公的情份而收留他们。

    PS:

    昨天码完字就直接睡了,忘了弄定时上传,上线了才发现上午的章节还没传呢!嘿嘿,不好意思啊。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羊毛作坊招人

    第二日下午,邹家大院再次关闭,庄内几乎所有的妇人都来到了邹家。

    黄丽娘挨个检查她们拿来的绣品和针织,有满意的便直接让领了个纸条,有不满意的便站在一旁。最终,在五百多个妇人中挑了五十个心灵手巧只会刺绣不会织布的,又把昨天那会织布的三十几个人也给挑上了,让她们在院子里另等通知,其他的便放她们回去。

    面对那些哀叹不已的妇人们,黄丽娘笑道:“你们也无须悲哀,我家的这个作坊还是需要另招一些打杂的,若是有斤把力气的,等过几日再来。那些绣活不好的,回家去勤劳苦练,我家又不是只招这一次不再招了。”

    那些妇人们听了这话才算是安心,暗自发狠回去练绣活去了,而那些自认有力气则是希望下次招打杂的能招上她们。

    黄丽娘带领着这些妇人们去了白糖作坊隔壁的一个大院里,这个院子当初建白糖作坊时,是准备用做备用厂房使用的,现在先挪来用做羊毛作坊。而柳氏则是把那三十几个妇人领到了另一个厂房中,让她们在这里等着。

    邹晨早已经在厂房等候,看到她们来了之后,领着金小乙浑家和杜昭,挨个给她们一人发了一身衣裳还有口罩手套等物先让她们换上。

    这些衣裳其实便是这些妇人平时所做,有些妇人觉得这样的衣裳省布料,平时自己在家也是给自己和孩子们做了几衣。所以穿的时候倒是没有闹什么笑话,不象白糖作坊那样,换衣裳跟进澡堂子似的。

    邹晨看到她们已经换好了衣裳,便领着她们进了一个大厂房,厂房里是一大堆的白羊毛。

    “你们的任务,便是把这些羊毛全部纺成锭。我知道你们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