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79部分

穿越晨光里-第79部分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正业听了便拍手叫好:“正是,家里孩子渐渐长大了,以后娶妇生子都是常事,不如再盖一个院子连起来,这样孩子们也都各自有了院子。”

    家里人商量了一下,便把这事决定了下来,于是次日便开始联系石料砖瓦,并且请人和任大师傅说了一声,让他得空来邹家一趟。

    邹家北边那块地,早就有人想买下。准备和邹家做个邻居,然而里正和乡书生却死把着不松手,主要是因为文林郎黄老爷在收活物的时候来了一趟,站在院子外打量了半晌说道,这院子太小,将来肯定要重新起新宅。

    里正便记在了心里,不仅是邹家北边的空地没敢出售,就是东边的那块他们也给留在了手里。

    邹家人一去和里正说,里正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当即请了乡书手做个见证。套了驴车去宛丘找了牙人便到官府把地买了回来!买地时,里正又‘顺嘴’问了一句,东边的那块要不要。和他们家院子接着,哪怕就是不扩院子,也最好别让别人给占了,邹正达和邹正业听了之后商议了下便将两块地一起买回,也省得以后再跑一趟。

    里正终于将两块地全部给‘处理’了出去。出了衙门和乡书手相视一笑。

    邹晨和美娘也跟着去了宛丘,不仅如此,还带着一个小尾巴小七。办完了正事之后,里正和乡书手便去买些农具和日用品准备捎带回家,邹正达牵着驴车跟着他们去了,邹晨则是快步跟上。和邹正达说了几句,然后邹正达笑着往这里看了一眼。邹正业则是怕孩子们出了甚么意外,便决定全程陪护两个女儿们。

    此次多了一个拎包客。邹晨和美娘俩个小姐妹痛痛快快地在宛丘一路疯狂大采购,累得邹正业叫苦不迭。邹正业眼见两个女儿花了十几贯钱了,便觉得有些心疼,虽然花得是她们的私房钱,只是这样花法。哪里能是庄户人家过日子的样子!

    于是便趁着邹晨和美娘走出一家绣品店的时候和她们提了提,邹晨哑然失色。“阿爹,我们这可是为二郎哥买的,这是我和美娘姐的随礼。”

    邹正业指了指一套帐子,“这个,论理应该是女方准备的吧?你们买来做甚?”

    邹晨白了老爹一眼:“这是我送给倩姐的催妆!”

    邹正业:“……”

    又指指其他的东西,不是给邹老爷子买,便是给柳氏和黄丽娘买,还有邹正达的,怎么偏偏没有自己的?不死心的又翻了一遍了,还是没有自己的,脸色就变的有些难看了。邹晨和美娘站在一旁偷偷捂着嘴发笑,然后又开始大声商量要再去哪个店逛。

    好不容易逛到书店,邹正业便一屁股坐在书店外面的台阶上,死活不愿意进去,看着两个女儿进去,立刻一遍一遍的翻看今天买的都是哪些东西,找了半天也没有找着一件象是送给自己的。小七站在他身旁,看老爹一会唉声叹气一会摇头,看的摸不着头脑。

    问了一句,引来了邹正业的喝斥,让他哪凉快去哪呆着去。小七茫然的往街上瞅瞅,最后严肃的说道,“阿爹,就这里最凉快!”

    “难道,是俩丫头忘了?”邹正业挠挠头。

    邹晨和美娘在书店里挑了几本书籍出来,然后又买几刀纸和几杆毛笔,唤了邹正业进去结帐,便准备打包去井市中和邹正达他们会合。

    邹正业一路上阴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讲,路上邹晨和美娘遇到有卖小吃的便买上一些放在他身上的链搭中,他也只是站在一旁嗯嗯几声罢了。

    到了井市,便看到里正和乡书手已经站在驴车旁等着他们了,把东西刚放上驴车,便听到旁边有人哈哈大笑,邹正达的声音从身后传出。

    “老三啊!这小晨儿可是真孝顺。刚刚给了我十两银子,让我帮你买头代步的驴。”然后又叹了一口气,“怎么我家的美娘就没有想到呢?”

    邹正业回过身,看到二哥手中牵着一头两三岁左右的小驴,脸上立刻绽开了一朵菊花,开的无比灿烂无比喜悦。

    PS:

    今天推荐一本好友的新作!

    书号2986053

    书名:当时许此黄金屋

    作者:彼岸回首

    简介:一朝穿越,金屋藏娇之主,阿娇会否还是那背弃冷宫之命,且看女主在西汉风生水起的生活!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开宗祠邹家请客

    (今日第三更送上!感谢所有支持正版订阅的亲们。那些还在看枪版的亲们,拿起鼠标,支持我吧!难道你们不爱我吗?)

    “阿爹!我给您买了一匹上好的湖锦缎子,到时您在二郎成亲的那天穿上。”美娘嗔道。

    邹正达一听也有给自己的礼物,便嘿嘿笑了起来。兄弟俩个,一个站在驴前笑的像朵菊花,一个翻找着给自己的那匹湖锦并发出嘿嘿的傻笑声。

    等到回邹家庄的路上,邹正达和邹正业不时的回头,一个是往车上布匹堆里看,一个是往车后头的那头毛驴身上看。

    一个嘴里念叨着要做成啥样式的衣裳,一个嘴里嘀咕着回去之后要给驴再盖一座棚子。

    兄弟俩个对话方式如下:

    “老三,你说这啥样式的好?我看那些富人们都穿圆领的衣裳了。”

    “那不成,盖个圆顶的驴棚,那不成亭子了?”

    听得里正和乡书手心里痒痒的,恨不得这布匹和驴都是自家儿女送给自己的。回去之后,阴沉着脸把儿子和闺女都叫在一起大骂了一通,骂得几个孩子摸不着头脑,不知是为甚么惹了父亲生气。只好偷偷找了邹家人去询问,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邹家的两个小娘子各自送给了父亲一份礼物。里正和乡书手的孩子们各自大喊郁闷,只好跑到宛丘选了一些礼物送给了自己的父亲才算得了一些笑脸。

    任大师傅接了信,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赶了过来。见了邹正达和邹正业,二话不说,他身后的一个二十来岁青年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结结实实磕了一个响头才站了起来。

    邹正达和邹正业大惊,连忙避让。

    任大师傅拱手道:“俩位大郎君无需避让,这小子该当磕这个头。这可是救命之恩啊!”

    却原来这位青年乃是任大师傅的徒弟。因给陈家盖房子竟闹出了九头异兽的事故,被关进了大牢,要斩立决。求了数家无人肯帮他,只有黄家出手,帮他定了一个囚十年的罪名。在正月贵妃薨后,辛卯日大赦天下之时,青年才从牢里出来。

    任大师傅感慨道:“当年,若不是求到了安人处,我这徒弟早已没了性命。我去了黄老爷家数次,安人都避而不见。这个头。是我徒弟磕给安人的!我这徒弟在牢里也没有受甚委屈,多亏得牢头多加照顾。”

    邹正达和邹正业听了便笑道:“既是已经出来了,便当好好的干活以回报你师傅。当年你师傅为了你,可没少四处下跪啊。”

    青年站在一旁点头称是,又躬身向着师傅行了一个大礼。

    任大师傅便又问了准备盖多大的院子,原来只是在北边加盖一个和旧院子对称的,然后在北边的墙上挖一个月亮门。以供孩子们居住。

    “若是料子准备好,只需得十数日便能盖好,铺木地板倒是麻烦些,需得四五日。”任大师傅便说道。

    邹正达愁道:“砖瓦已经和窑匠说好,这几日便给我们烧好送来,只是愁的是木料啊。这突然要盖院子。上哪里寻梁柱和地板呢?”

    任大师傅听了便拍了拍胸脯:“何须两位大郎君犯愁?小人手里倒是有上好的柳木几根,最合适做大梁。至于这铺地板的料子,小人也能为郎君们找来。”

    邹正达和邹正业闻言大喜。便言道,只要木料好,定会按实价给钱,绝不拖欠。

    任大师傅则是摆摆手,连说了好几句不打紧。

    事情谈好之后。定好了下料的日子,任大师傅便和徒弟一起走了。

    邹家这边要加盖院子。邹家庄那边也要开始修路了。

    邹老爷子这几天一直呆在宗祠里和几位族老商量,定好了黄道吉日后便打开了宗祠,老族长被人搀扶着站在宗祠的牌位前,念了一篇祭文之后。宣布后天是一个黄道吉日,后天起全族开工,从村东起,把路一直往宛丘修。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委托他们做修路的监工。

    而后通令全族,将邹瑞提升为族中长老,又打开族谱,在邹正达和邹正业名下用朱笔写了一段话,颂扬他们为族中做的贡献。

    而后,又请出了两面空的牌位,上面空无一字,族长宣布,这两块牌位是为邹正达和邹正业准备的。

    邹家庄邹族的所有人看到这两块牌位,都陷入了疯狂之中。这,这可是千秋万代要被族中子弟永世祭祀啊。

    然而,老族长接下来的一段话,则是让众人陷入呆滞中。老族长言道,从明年的元旦起,邹正达和邹正业有资格站在宗祠内部向祖先磕头。

    邹族的宗祠大门,不是随便就能开的。族中有了重大的事情才被允许开宗祠,又或者是族中某位重要的人物死去,要将牌位送入宗祠中,这时才能打开。平时唯一能打开的几天,便是元旦和清明,这时邹族中所有的男丁都要跪在宗祠外面向祖先磕头。能站在宗祠里的,只有族长,以及族中族老。

    象前年,族里打了邹正义二十板子,那也只是在宗祠外面执行的族法。里正虽然是里正,可是他还兼着族中族老的职位,所以他才可以拥有执行族法的权利。

    整个邹族,权利最大的便是他的祖父,邹老族长,他可以随意处死族中任何一个人,而不必受到法律的追究;他可以不通过任何人的同意,强行休弃任何人的浑家;他可以将任何一个人赶出族去,剥夺他的姓氏。只要是以上的情况,被证明了某人确实有罪,违反了族规,他便可以执行族法,不会有任何人敢置疑他的权力。

    族长宣布完这些事情之后,宗祠内外鸦雀无声,只闻呼吸声,人人都陷入了呆滞和魔怔中。

    九十一岁的老族长,是邹族中年纪最长的人。每年官家都会给70岁以上的人送些米面,这些人拥有可以直入县衙面见县官的权力。若是他们受了委屈。县官极有可能要被因此罢官。而90岁的人,则被称为人瑞,这样的人呆在邹族,方圆数百里,无一个外族人敢欺凌邹族。

    好嘛,你们欺负我们,让老族长知道了,老族长一生气,心脏不好了,然后去世了。到时邹族往县衙一告。估计外族人得被整族流放。

    老族长健康长寿不仅能带给邹族人真正的实惠,就连宛丘的知州都面上有光。在我治内,有如此人瑞。足以证明我治州有方。不服的话,有本事,你也在你治内找一位人瑞出来啊?

    所以老族长宣布完之后,族人虽然羡慕、嫉妒、仇恨,却没有一个人敢出面反对。也没有一个人发表不同的言论。于是,邹家兄弟从此成为名誉上的族老。

    老族长宣布完了之后,便坐在一张床榻上被家里人抬了回去。

    族长一走,道贺声,恭喜声,羡慕声。咬牙声,简直快要将宗祠给淹没了。

    邹正达和邹正业被人簇拥着挨个向他们道贺,一番闹腾之后。大声说晚上家里摆酒,一来是庆贺今日开宗祠之事,二来是庆贺明日开始加盖新院。族里的人一听,轰然应诺,各个高喊着晚上要去把他家的酒喝光。

    上午的时候。邹青华便得了消息,早早得和丁启一起从丁庄赶了过来。在路上碰到了邹秋华和莫大。邹青华看到大姐的车子,急忙勒住缰绳。

    “咋不走了?”丁启正躺在车里睡回笼觉,他一夜没睡把豆腐和凉粉打好让父母贩卖,然后才放心的和邹青华出门,正睡的香时牛车突然停下把他给颠醒了。

    邹青华回过头,低声说道:“是大姐的车子,没事,你睡吧,到地方我喊你。”

    丁启迷迷糊糊的唔了一下,然后便打起呼噜,邹青华等看不到大姐的车子之后才扬起鞭子让牛车继续往前走。等到了村东一看,只见不停的有人往院子里搬运蔬菜和肉食,便连忙将丁启喊醒,让他留在外面帮忙,自己则是进了内院找两位嫂嫂去了。

    柳氏和黄丽娘正忙的团团转,看到邹青华来了都没有空闲去招呼,邹青华倒也不客气,卷起袖子围了一个围裙便去伙房帮忙了。邹晨和美娘得了一天的闲,在家里帮着准备食材,旁边的几个邻居一看邹家肯定来的人多,便把自家的案几和苇席拿了出来。一时之间,家里热闹非凡。

    小兄弟四人便同着庄子里几个没有资格去宗祠的半大小子一起在前院里摆放案几和苇席,邹晨美娘则是和邹萍邹星邹月一起在西院里准备一些肉食。柳氏和黄丽娘则是在东院里准备青菜,邹青华则是打打下手,也就是摘个菜,洗个菜什么的。

    在庄子里办酒席,最重要的便是前来帮助的人多不多,象柳氏和黄丽娘人缘挺好,再加上邹家收稻田活物甚得庄民们的喜爱,便有很多妇人自告奋勇的前来帮忙。象是二郎他们刚去了前院摆上了一会案几,结果便被几个大娘子几巴掌给撵到一边去了,说他们摆放的不合规矩,到时不知道谁该坐哪里,该和谁坐在一起。

    二郎摸了摸头,和弟弟们嘿嘿笑了笑,然后又跑到外面去借碗筷了。

    能主动来帮忙的,多是手脚勤快,性格开朗的年轻妇人,她们坐在东院里,将蔬菜分门别类的摘干净清洗好,又将清洗过的蔬菜放在一个大竹篓里。而邹晨那边则是来了好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娘子,帮着她们几个打打下手,无非就是把肉洗洗,或者把鸡鱼给收拾干净。邹晨和美娘则是先把需要蒸的一些肉食给预先蒸好,该过油炸的先过油炸个半熟。整只的鸡整只的鸭都用借来的锅放好了调料,然后端到旁边几家邻居那里借他们的灶先炖上。

    PS:

    在此郑重声明:如果晚上八点前,均订过290,或者有人打赏,或者有人给小粉红,都加更哦。如果啥都没有。。嘿嘿,俺就偷懒喽!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四更为小粉红发

    (这一章是加给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