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古董商 >

第17部分

古董商-第17部分

小说: 古董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贵先是一愣,看了一会才明白过来:“钳子,哈哈,原来是你小子,怎么,看样子是刚回来,还没有回家的吧,要不今就别回去了,叔叔我请你的下馆子如何。”

    来人当然就是离开北京三个星期的乔迁,这个英雄救美经典而有恶俗的场面,乔迁自然是要出头的,更何况又是同学,乔迁却没有不出手帮一把的道理。

    在街面上朱贵是和乔迁的父母同辈的人,大家又是老街坊。虽然朱贵做人有点不地道,但是毕竟没有不地道过潘家园的街坊四邻,加上乔迁对发掘古墓,向来也是有很高的兴趣的,所以,乔迁这个叔叔还是必须要认的。不过现在在生意场上,乔迁自然称起为朱老板了,这是潘家园的规矩。

    乔迁随之一笑说:“一别多日,我还以为朱老板将我给忘了呢。这两位是我的同学,唐三彩的事情,我一人承担下来,不知道朱老板意下如何。”

    这次回来,乔迁是打算开一家公司的,眼前这两名女大学生,显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长的秀丽,专业知识又过硬,现在不拉拢过来,后悔那可就晚了。

    朱贵见乔迁将事情揽了过去,自然乐意,单凭乔迁在行里的名声,说来也是要高出朱贵一头的,毕竟,不是每人都有毅力练那变态的八刀分浪刀法的,朱贵可不怕乔迁事后赖帐。

    想到这里,朱贵淡然坐下说:“既然钳子你将事情揽下了,那自然是可以,不过,咱们这一行可有咱们的规矩,你是付钱呢,还是用什么东西抵帐。”

    其实乔迁一进门,朱贵就看中了他手里的盘龙杖了,现在,他是一万个愿意乔迁将盘龙杖低给自己,这盘龙杖朱贵一看就知道其价值,拿到香港去卖,那些富豪还不都抢着要,这其中的利润可不止一倍啊。

    

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 古董界的双手礼

    乔迁狡诈的看了一眼朱贵,这个眼神让朱贵很是不舒服。朱大老板第一次担心自己是不是会被乔迁给卖了,但是,盘龙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也就没有考虑那么许多。

    而乔迁也正如他所愿的说:“我刚刚回来,连一口家乡水都没有喝呢,三万块现在我可拿不出来。要不这样,朱老板要是看的上我这盘龙杖,那就拿去玩好了,这盘龙杖是我在南方旅游的时候,看到偷树人遗留下的树枝,这才拣了来,雕刻成现在的样子。”

    此话一出,引来围观的人是一阵喧哗。有的不少人还以为乔迁手里的盘龙杖是在什么地方淘换来的呢,没有想到是人家自己雕刻的。

    其中有一知识分子小声嘀咕:“盘龙绕云柱,飞腾入九霄。这个是汉八刀应该有的手法吧,真没有想到,这年轻人居然有这样的刀法。”

    一旁有个知道内情的人看不过去了:“老兄,看清楚了好不好,这哪里是汉八刀的手法,这是八刀分浪的刀法。全世界的独一份,离了我们潘家园,你再也别想找到会这一手的人了。”言语之中,那是颇为自豪的。

    那知识份子似乎有悟说:“你说的八刀分浪,可是当日以八刀分浪名满京华乔迁,难道眼前的这个少年就是他。”

    那知情者笑了笑说:“敢情,不是他谁啊。这小子都三星期多没有回来了。只是我搞不明白,明明钳子滑的跟泥鳅一样,怎么这一次会用盘龙杖去和朱贵交换呢,他应该不缺钱啊。”

    这位想不明白,但是朱贵也搞不清楚啊,原本他想乔迁一定是会和自己讨价还价一番的,现在好,乔迁自己提出来交换了。方才,这小子的眼神怎么有点不对啊,莫非他有什么后手。

    朱贵这样想来,看了看盘龙杖,不错啊,是黄花梨木的,看来是我多心了吧。

    这个时候乔迁又说:“朱老板莫非是认为我这盘龙杖比不上你那唐三彩。”那意思就是,你要是不想换的话,那么,咱们就说别的办法了,你不换,我还有点不乐意呢。

    终于还是利益战胜了理智。不对,应该说朱贵是看不出来这一次交换,自己在什么地方会吃亏,所以,他显得很大方的说:“钳子说笑了,我又不是第一天才入行,自信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既然你执意要换,那咱们就要按规矩来了。”

    换货,又叫窜货,互通有无的意思,但是,这样做,有的时候,窜货的一方一旦发现自己吃亏了,喜欢找后帐,这个和拿钱买的货有所不同。

    拿钱买了,买之前,买主是可以仔细的研究一番自己想要的玩意的,也可以请同行的前辈给自己把把关,这个,在古董界都是允许的,但是,当付了钱以后,断然是没有找后帐一说,否则,那就是说明自己的眼力差,或者找来把关的前辈的眼力不行,这是要受到通同行的鄙视的。

    但是窜货就不一样了,古董这玩意,价值本来就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所以,在窜货的时候,双方的估价有时候就难免的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是允许找后帐的。

    不过这个时候也要有两三个前辈高手出面做出鉴定,证明双方物品的价值确实是差别很大才行。

    不过,这一行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双手交换,也就是窜货的一方双手捧着自己的玩意,亲自交到对方的手里。这个叫双手礼,一是表示尊敬,二就是表示绝不反悔,没有找后帐这一说,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乔迁在潘家园长大,自然是知道其中的规矩的,说了一句:“如你所原。”双手捧起盘龙杖,亲自交到了朱贵的手里。

    朱贵大喜,接了盘龙杖,向伙计使了个眼神。伙计麻利的从柜台里找了一个锦盒,将地上已经摔成碎片的唐三彩一点不剩的装进锦盒里,交给朱贵,而朱贵同样的是双手持锦盒,亲手交给了乔迁。

    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的双手礼,那是比去公证处办个公证还有约束力的,不守行业规矩的人,是不能在古董这一行里混下去的。

    乔迁毕竟还是年轻,虽然三星期多的历练已经磨去了他不少的棱角,但是眼看着自己在一转眼的时间就赚了几十万,他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个笑让朱贵感觉到,自己怎么都象是吃了亏一般,但是又想不起来吃亏到了什么地方。

    而在一旁闯了祸的那个女大学生小声的问自己的同伴:“听雨,你看他不是发神经了吧”这个叫听雨的狠狠地拧了她的胳膊一下说:“小月,可没有见过你这样讲话的。”然后听雨却有不放心的问乔迁:“这位那个谁,真是谢谢你了,你没有什么事情吧。”

    乔迁止住笑说:“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两位学姐放心,我好的不能再好了。”

    那个叫小月的女大学生惊喜的问:“难道你也是北大的学生吗?你是哪个系的说来听听。”北大一年里进进出出那么多学生,要说全部都认识,那是假话,有的人毕业了,连同一个系的同学都认不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乔迁点点头说:“我是北大少年班的,但是我请假了,已经三星期没有去北大了,今天要是再不回来,院方一定会拿我开刀,所以为了学业,我不得不来啊。”说完还一脸委屈的样子,恨得小月就想上前去揣他一脚。北大那是什么地方啊,每年的高中生心目中的圣地,怎么到了这人的嘴里,就像是勉强让他去上似的。

    想当年,她小月为了上北大,十年苦读,这才一鸣惊人的成了县城里第一位北大学生。当初自己到北京来的时候,就连县长都亲自到火车站送行。那场面,小月一辈子都忘不了,看看眼前这位,虽然帮了自己的大忙,但是怎么看都像是一副没事找抽的模样,在小月的心里,乔迁算是彻底的自大狂划上的等号。

    听雨没有理会义愤填膺的要为学校处理败类的小月,少年班她是知道的,北大少年班一年也难得收几个学生,能一下请了三星期假的人,据说,也就是有一个人而已。她仔细的看了看乔迁,怎么看都看不出来眼前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难道这个就是学校破例准了三星期假的学生,刚才外面好像也是这么议论来的。

    她试探的问了一句:“你是乔迁,北大少年班的乔迁是吗?”

    名人啊,北大名人,还没有进校门,就放了学校鸽子的学生,可不就乔迁一个。

    

第一卷 第三十章 瓷器之王——君子瓷

    乔迁,那可一直是小月的偶像啊。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碰到,小月高兴的拉住乔迁说:“你就是乔迁北大少年班的第一个百万富豪吗?真没有想到啊,这么年轻。偶像啊,你可一直是我们北大年轻学子的偶像。”

    百万自然是有点夸张,但是并不影响乔迁的名声,至于刚才她在心里骂乔迁是自大狂,恨不得要暴扁人家一顿,那就自动的被小月忽略过去了。名人嘛,当然都是有怪脾气的,这样可以原谅。

    听雨可没有和小月一起疯,嫣然一笑,收尽江南的缠绵:“乔迁,我是文学系的商听雨,如此就多谢咯,三万块钱我们会尽快还给你的。”

    虽然是同学,但是第一次见面,没有理由要人家拿三万块出来,尤其是商听雨,自小就是非常的独立,除了父母,就基本上没有亏欠过任何人了。虽然唐三彩是小月打碎的,但是商听雨还是认为应该两个人来承担损失。

    乔迁摆了摆手说:“钱就不必了,这一次托你们两个的福,我还小小的赚了一笔呢。”

    本来事情结束了,围观的人就要离开了,但是听乔迁这样一说人们马上又聚了过来,用一根黄花梨木的盘龙杖,换了一堆破瓷片,真不知道这个赚字是从何讲起。

    却见商听雨和小月一脸的疑『惑』,乔迁知道自己要是不讲清楚,那商听雨是不会相信的,他从锦盒拿出来一片瓷片来说:“你知道吗?古语云:纵有家财万贯,不入钧瓷一片,那就是说瓷器里面钧瓷的宝贵”

    小月『插』口说:“你是说这是一件钧瓷的唐三彩,我怎么看不出来啊。”

    钧瓷是钧瓷,唐三彩是唐三彩,看热闹的纵然不都是行家里手,但是大多也是老玩主了,这起码的常识大家还是有的。

    商听雨瞪了小月一眼,将她拉到身后,意思就是你要老实点。由于刚才自己闯下了大祸,小月也不得不收敛一下,朝乔迁做了个鬼脸,乖乖躲到了商听雨的后面去了。

    乔迁没有理会她,继续说:“当然不是了,钧瓷和唐三彩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的瓷器,这样说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在瓷器中,最有价值的可不是钧瓷,而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所以,就是这一个瓷片,那就是万金难求的宝物了啊。”

    谦谦君子,温文尔雅。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两个成语而已,但是,当它们两个合在一起称呼一个瓷器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它们称呼的瓷器,在古董界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君子瓷,一个瓷器历史上最神秘的瓷器品种。

    钧瓷虽然珍贵,虽然价值不菲,但是在世的毕竟有一定的数量,但是君子瓷就不一样了。在历史上,已知的在世界上的君子瓷,只是在中国的唐代武则天时期出现过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就神秘的消失了,从此,历朝历代就再没有人能烧制出君子瓷来。

    今天以前,世界上已知的君子瓷实物,一共就两件。一件在大英博物馆里收藏,那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英国人抢去的国宝之一。另外的一件君子瓷,那就是在瓷都景德镇。不过景德镇的官瓷历史是从宋代开始的,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为什么唐朝的君子瓷是在此地,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景德镇从汉代就开始有瓷器生产了,君子瓷出现在这里,大约也是不是凭空杜撰的。

    这个君子瓷,为什么叫君子瓷呢,那是因为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它能发出荧光,就像夜明珠一般发出荧光来。

    但是触发君子瓷荧光的条件那可是异常苛刻,一定是要在自然温度18到22度之间的夜晚,而且观看的视线一定和君子瓷平行,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人造的温度君子瓷可不认帐,而且温度达到了要求,荧光也只是出现在平行视线里,换做其他任何角度,那是断然看不到任何异常反应的。

    这个特『性』很和中国文人的藏拙的秉『性』,符合儒家的中庸的道理。所以,这个瓷器出世以后,就被人命名为君子瓷,取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之意。

    听乔迁这样一说,朱贵一个趔趄,好悬没有趴地上,我他妈怎么就这么倒霉,明明是一堆黄金,不是,就是这么一堆黄金也没有君子瓷值钱啊,唉,偏偏的就让我给推了出去,还用什么双手礼,现在连找补回来的机会都没有了。

    他看了一眼那个给自己惹祸的伙计,朱贵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心中暗想,明天你就给我他妈滚蛋,朱贵打定主意是再不要这样的伙计了。

    这个时候,外面围观的人可就炸开了锅了,君子瓷,那可是传说中的瓷器啊。难得一见,就是去景德镇,也未必就能看到人家的镇山之宝,没有想到,在小小的潘家园里,居然会有君子瓷这样的宝贝。

    方才那个问话的知识分子又向一旁的仁兄讨教:“老哥,我也听说过君子瓷的名头,但是它真的有那么值钱吗?”

    那位仁兄看他是一个新手,大概是听说古董界里好发财,跑这里来凑热闹来了,倒也没有出言嘲笑他,而是耐心的给他解释了君子瓷的特『性』,事后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弟,你可看清楚了,就钳子手里拿的那一小片瓷器,就是换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都不为过,现在你知道君子瓷的价值了吧。”

    自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潘家园的生意异常的火爆,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纷纷赶来,抱着一夜发财的梦想在潘家园里转悠,以期能遇到一件传说中的君子瓷这样的宝贝,这个是乔迁没有预料到的。

    君子瓷,那可是瓷器中的贵族。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