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剑斗九天 >

第246部分

剑斗九天-第246部分

小说: 剑斗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绿光,柔和似春风,让人心神宁静,好不神奇!
    沉吟片刻,遗风便就盘腿一坐,双手缓缓反转,平放于双腿之间,默默接纳着来自身下天灵玉石上的天灵气,将其引导,归纳丹田……
    ※※※
    时光转碾,七日飞逝!
    云气缥缈,轻风和煦,乳白色的河水中,涟漪阵阵,河中央那一突出水面的绿色玉石上的绿光,似较七日前稍稍暗淡了些许,连河中乳白色的水都清了一些,只是这些变化极其细微,以肉眼是万万分不出来的。
    遗风修炼七日,方始第一次睁开双眼来,入目所见,前方崇山峻岭处,有一身在云间,若隐若现的参天高峰,此峰似与九天相连,半腰处即为白云缠绕,顶峰更是直插云霄,不视其上真容。

第1669章 天书之道
    遗风知道,那座山峰远有五十里开外,而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于上次修炼之前、可看不到这么远的,因为此地雾气极浓的原固,所以,他最多可以看到三十里左右。只想不到,短短七日时光,自己的视力竟然大大增加,他知道,这是修为得到了极大提升,才致视力大增的。只是,如此一日千里的进境,实乃神速,让他如置梦中,难以相信,内视一番过后方才发现体内真气充沛之极,全身上下,直是说不出的舒坦,登时明白,这种种一切,绝非梦境,当下又惊又喜。
    经七日时光的修炼,遗风身上的内伤也已经完全大癒。这时,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便自怀中取出了天书来,以驭物之法,令天书自动飞至半空,随即以一身磅薄的混合真元,催动了缥缈无痕法诀,慢慢对天书上的结界进行着解封!
    只是,这天书上的结界竟异常顽固,遗风的真气与之相接,虽不致被御开,但却怎么也无法突破,如此两相僵持,谁也不肯让步!
    时光飞渡,转碾又过三日!
    天书上的结界封印着实厉害绝伦,然而,遗风也有个倔强服气,硬是与之较劲了整整三日余,不过,让遗风欣喜的是,自己一边与天书较劲,天灵玉石却能源源不断地给予他提供强大灵元,是以,三日过去,他体内的真气依然十分充沛,较之三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与之相反的是,天书上的结界力量得不到供予、却越来越薄弱。
    终于,在这日午时,天书已然不敌,被遗风突破封琐,震碎了书上的强大结界!
    遗风伸手,将天书接在了手中,这本书已有几千年不显真容,如今却被他发现了这个秘密,内心自然有一种难言的激动与欢喜,连握书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待他平静下心情之时,这才翻开了第一页,只见上面果然有了字迹,但让人惊奇的是,这字迹却是金色光体的,一闪即逝,遗风一惊之下,赶紧把书合上,再次翻开之时,那字迹又出现了,只是金光一闪,便又逝去,速度奇快,一般人绝难看清是什么字!

第1670章 天书之道2
    初窥天道,遗风心中有诸多惊奇,数次翻看天书之下,却因心中太急,反而突生异变,浑浑噩噩,头昏脑涨,体内真气,竟有逆转迹象,一惊之下,他赶紧合上了天书,过了良久才宁神静气,使自己进入物我两忘之境,这才再次翻了开来,一瞬不瞬地专注着上面一闪而没的金光字体,并无一丝其它杂念,这时,他才终于得以窥探天书奥秘,只见上面写道:
    天书道法,乾坤无极!
    混沌一气,化生阴阳。
    道无止境,返朴归纯!
    天人合一,九界独尊。
    第一页便只有这么三十二个字,几行金光一闪即逝,亦未多加注解。
    遗风合上天书,眉头微皱,心中暗暗分析着这几句话的意思,只觉这三十二字表面一看,极为简易,但仔细一想,却又苦涩深奥至极,但越是如此,却越令他大感兴趣,默默沉思当中,全然不知时光的流逝。
    其实,这三十二字中,乾坤无极;指的便是浩瀚宇宙,‘混沌未开’之时的太古天地。
    也就是说,在混沌未开之前,天地本无一体,并无前后左右之分,四处都是虚无缥缈,没有生,没有物。
    但尔后不知过了多少年,混沌世界中,渐渐有了混沌之气,而这混沌之气因无数种“气”结合而成,因无法以名称区别,是以统称[混沌一气]。
    这混沌一气与天地万物有莫大干系,道家有云:
    混沌一气无万物,只有灵气在其中。
    阴阳分合生万物,生无冥去也无冥。
    万物皆由一气生,分出六道诸众生。
    阴阳生出世间道,三教九流论分争。
    阴阳气合造世间,三教九流在里边。
    欲想化解不平事,三维一体最为先。
    这意思是说,天地之道,先有混沌之气,尔后才化生出阴阳二气,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
    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

第1671章 天书之道3
    [天书道法,乾坤无极!混沌一气,化生阴阳。]这十六字,说的乃是天书道法纳天纳地,无所不包,无所不溶,乃万法之宗。
    而后四句[道无止境,返朴归纯!天人合一,九界独尊。]才是关于修真炼道之说,说的是修道本无止境,许多高手穷尽一生,修炼到瓶颈之时,并非无路可走,而是可以返朴归真,若能因此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则可九界无敌!
    遗风明白这一切之后,便翻开了第二页,其中重点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四句话所阐述的真义,是修炼的四大复返先天的过程和阶段,直接言明了修真者要如何回归自然,如何天人合一。
    这部天书所载道法,共有三大境界,分别为:“天之境,又名:(乾之境)、地之境,又名(坤之境)、天人合一之境,又名(无极之境)。
    遗风看到这儿,顿时心中一惊,因为神剑宗的[乾坤无极]道法中的三层境界,便正是乾之境,坤之境,无极之境,这与这天书道法的三层境界竟是一模一样,着实古怪之极。
    不过,很快遗风就释然了,因为他想到神剑宗的[乾坤无极]道法本是神剑宗创派祖师自天书上领悟出来,这神剑子不过就是将天书改了个名称,叫作乾坤无极罢了。
    想到这,遗风不由苦笑了笑,又继续看了下去……
    接着,下面又说到了关于这[天地人]这三个层次,讲的都是先天中之先天,是人体生命中三元返归和三源再造,复返高级层次的先天,通过性命双修,实现形神俱妙,达到人体感官与天地环境的相应相合,进而达到更高的佛道圣层次,终而达到人与自然大道完全相融相合、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至高佳境,这便是[天人合一]之境。

第1672章 天书之道4
    看完关于天书道法[天之境][地之境][天人合一之境]三大境界的介绍过后,遗风开始专注于天境的入门知识。
    只见上面讲解的,乃是关于人体经脉分布和精气运行方面的知识,仔细一看之下,遗风登时又为之吃了一惊,续又面现喜色;因为这天书道法第一重境界中的天之境竟与[乾坤无极]道法一般无二。
    遗风早已将乾坤无极修炼到了最高境界中的无极之境,所以,这一层任务,他竟然就这般提前完成了。
    但让遗风更为吃惊又激动万分的是,天书道法第二重境界[地之境]竟与罗逸轩传授于他的天书道法一模一样,这也就是说,天书道法中的前两重境界,他其实早已学会,只是不知这两种道法本为一体,是以未曾将之溶合归一。
    激动之下,遗风自是百感交集,欢喜无限,忍不住就放声大笑了起来,声传百里方圆,山谷回音不绝。
    这天书道法深奥无比,苦涩难懂之极,若非遗风福缘深厚,先有师门指点天之境,再有罗逸轩梦中传授地之境,早已将提前将两大境界完成的话,此刻若再从头开始,指不定要在几百年之后方有修炼成功的可能了。”
    在一阵狂喜过后,遗风开始专注于最后一境境界‘天人合一’之境。
    他发现,这天人合一之境,其实只是将天之境与地之境溶合贯通,从而致使天地归一,便就成功了……
    不过,遗风也知道,虽说这第三层看似简单,实则上却极其困难,因为天地即为乾坤,乾坤又为阴阳,阴阳就好比水火,水与火如何能够溶合为一体?一不小心便极有可能走火入魔,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只怕魂飞魄散亦不无可能,十分的凶险!
    不过,这两种境界溶合在一起虽然不易,若要它们首尾相连,却非难事。
    因为这两种境界本就该是连接在一起的,只是遗风从前不明就理,将其当成两种道法分开来练而已。

第1673章 天书之道5
    遗风飞到岸边摘了些灵果吃了后,便找到了山臊,一人一猴戏耍半日,他这才回到白水河中央那块天灵玉石上继续修炼起来……
    ※※※
    时光飞渡,岁月如梭!
    遗风与山臊在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盘龙井底早已不知道过了多少时日……
    这日,山臊跑到那[白水河边]摘果子吃,却惊讶地发现,这河边的果树竟全部枯萎了,河中的水也变得清澈了不少,滩上两三尺深的水,已经可以看见底部,而山臊明明记得,之前那怕是一寸左右的白水也是无法透视的。
    这是为何?
    说来也怪,这个地方经年累月,从不下雨,白水河既无源头,又无地底泉眼,它的水到底从何而来?
    不说山臊不解,遗风也是一样。
    其实啊,这一切都跟那[天灵玉石]有关,这天灵玉石和黄诗琪的天灵珠一样,均有自动吸纳天地精华灵气的功效,虽然这天灵玉石的质地较天灵珠相差甚远,但由于它体积大了数百数千倍,又千万年无人打扰,是以它所存偖的天灵气确是极为丰厚。
    天灵玉石在这神秘之地千年万年,不断吞噬天地精华灵气,致使它本身的容纳空间已满,而其它依旧不断被它吸纳而来的天灵气便自动散布在四周,无数个年头下来,渐渐稀释成了乳白色的水,如此凝而不散,形成了一条不会流动白水河。
    因为剑痴在此修炼千余年,早已将天灵玉石中偖存的天灵气吸纳了大半,所以,近来遗风潜心修炼之时,已令天灵玉石本身灵气越来越稀薄,于是,天灵玉石便自动吸纳白水河中的天灵气给予自足,致使原本稠密的河水变得稀释,河水也变清了不少。
    而河岸边的那些灵果树向来都是由天灵气给予养分的,此刻岸边的河水已变清淡,它们也就根本没有办法再生长下去了。
    这等神奇之事,乃自然之道,寻常人自然不知。

第1674章 天书之道6
    倘若是此刻剑痴看见眼前这一幕,恐怕必定是要大大吃上一惊的,因为他千年修行所得之天灵气,竟不及遗风数月时光所得。
    这其中道理,乃是跟天书所载道法有莫大干系。
    天书道法讲究的乃是自然之道,将自己与整个天地溶合为一体,这天灵气便好比是大江或河流,而天书道法却是大海,注定这大江之水与河流之水是要流入大海之中的。
    剑痴所修炼的道法,虽说亦为天书道法,但他未得正宗的天书法门,其吸纳天灵气的存偖空间便最多只能以江或河来形容,与大海相距甚远,这也是他千年修炼不及遗风数月修炼的成果的原因了!
    不过,剑痴能得此神奇宝地,虽说修炼起天书道法来功半事倍,但如此千余年的修行之下,却依然被他强行将天书道法修炼到了[大道无痕]之境。
    这[大道无痕]与[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共之处,均是与天地结合,借用天地力量,化为已用,虽不及天人合一之境,却依然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山臊果子没摘到,不由抓了抓头皮,向白水河中央的遗风看了过去。
    正在这时,遗风忽然也修炼完毕,慢慢站了起来,转过头,朝山臊露出一缕淡淡微笑,宛如冬日阳光,极是温和。也不见他有何动作,整个人就这么自那天灵玉石上缓缓升起,然后身不动,肩不斜,朝岸边慢慢飘来,如雪白衣、猎猎飞舞,面如冠玉,唇红齿白。乌发如丝,眸清而深邃,周身有霞光罩体,飘逸出尘,气质如仙!
    山臊呆呆的看着遗风,宛如身置梦中,直到遗风轻如一片羽毛般飞落在它身前时,他才呆头呆脑的说了一句:“我、在做梦么?”
    遗风微微笑笑,拍了下山臊肩膀,道:“小风,你怎么了?”
    “呃,我、你你、我……”山臊浑浑噩噩,竟是语无伦次起来,良久才忽然“啊”了一声,笑道:“小……”本来想喊“小贱民”的,但看见此时此刻的遗风,它却是怎么也喊不出那么低俗的名字来,半响才道:“沈遗风,你、你成仙了么?”

第1675章 半年相思苦
    山风徐徐而来,月冷风清,微带了些凉意。
    仙人洞,水上竹楼中,冷心竹一曲方毕,万物籁声,天地寂寂,大好的一个明月夜色,却忽然传来一声扫兴的叹息,打破了美好的意境。
    冷心竹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那只黑色大鸟,幽澈的眸子里,似有一丝疑问,却并没有开口说话。
    乌鸦也抬头,与冷心竹对望了一眼,随即无趣地摇了摇头,大摇大摆地走到一株百合前,深深一闻,半响才道:“你弹得好,真好听。可惜啊,可惜!”
    “你懂琴?”冷心竹淡淡地问。
    乌鸦道:“好听就是好听,听不听得懂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她低低地说了一句,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几乎听不见,神色平静,面冷如霜,并没有再说话!
    乌鸦“嘿”地一笑,忽地跳到冷心竹身前,笑道:“冰块儿,本尊这话可是大有意义的。”
    见冷心竹没有询问的意思,乌鸦展了下翅膀,又续道:“你知不知道,你每天在这里弹啊弹的,可是每天只有本尊在这里听啊听。但你明明又不是对本尊弹琴,所以你弹来弹去,虽然好听,却终究找不到那个听得懂、也是你想让他听的人,不是吗?这岂非可惜得很?”
    冷心竹神色一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