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陈青云:石剑春秋 >

第22部分

陈青云:石剑春秋-第22部分

小说: 陈青云:石剑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了个哈哈,焦拐子向二疣子道:“跟我走!”语气是命令式的,说完,弹身而逝,快得像一道光影掠过地面。
               二疣子窒了窒,跟着奔离。
               意想不到的结局,董卓英深深透了口气,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振奋,终于得到了白玉石环。
               日头露了脸,现场已不再那么阴森。
               董卓英拿起那白玉石环仔细观察,断面处崎棱不平,一望而知是从石像上敲下来的,最古怪的是刻有五指的形式,很像禅宗的捏诀,又仿佛武术指功。
               “董哥哥,你又接下了一把野火!”“一朵花”幽幽开了口。
               “野火?什么意思。?”董卓英大惑不解。
               “火会烧身呀!”
               “哦!你说这个我得到它,当然有自信能保住它。”董卓英像是明白了“一朵花”的意思。
               “话虽不错,但何必睁着眼去替人顶缸呢?”
               “顶缸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现在只有想办法卖出去,脱祸求财!”
               “少卖关子,你干脆说出你真正意思吧!”
               “董哥哥!”“一朵花”的神情显得很正经:“你这么聪明怎么会想不到呢?
               焦拐子是何等人物,肯把到手的东西拿出来?“所谓跟令师惺惺相惜只是句不值一笑的空话,谁不想作天下第一人?还有,他回头来找二疣子,原先说是杀他的,结果带走了他,这证明了一点”
               “证明了哪一点?”董卓英已有所悟。
               “这只白玉石环是假的,起初怀疑是二疣子掉包,所以要杀他,后来暗中看到你跟二疣子的争论,才改变了主意。”
               “这白玉石环是假的?”董卓英大感失望。
               “我断定是如此!”—“这只是推断之词,你我都没有办法鉴别真伪,万一你的推断是错误的呢?”董卓英仍存一线希望的说。
               “很简单,你先留着。”
               “那真的”董卓英想想道:“那应该还在‘南义’手里?”
               “难说!”
               “可是‘南义’以白玉石环作聘礼向‘北侠’求亲,以他的声望地位他能作假欺骗‘北侠’宋世彬吗?”
               “很多事要到最后才知道,武林中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多的是。”
               这一说,董卓英真的动摇了,望着手中的白玉石环发愣,“一朵花”的分析头头是道,可能性极大。
               如果自己得到的是假货,不但丢人,而且窝囊。
               “如何能证明呢?”
               “跑一趟抚州!”
               “找‘南义’”
               “说是追踪比较恰当。”
               “在下想不透‘南义’为什么要把这秘密泄出江湖,他应该知道后果的”
               董卓英皱了皱眉头:“这么多年,没人知道这东西落在‘南义’手中,为什么他要自败行藏?”
               “这就是我们要揭开的谜底,附带地要查明委托二疣子谋夺白玉石环的人是何身份?‘北侠’的女儿为什么要劫夺本来要送到她家的东西?”
               “我们真的要赴抚州?”
               “除非你放弃,否则非去不可。”
               “好,上路!”
               抚州。
               大悲寺。
               寺建在一座石头峰的顶上,像给孤峰加了冠,远在几里外便可以看到,就地取材,整间寺除了瓦椽之外,连柱子都是石头的。
               寺后悬岩边有座石亭,由于危立悬岩边缘,曾经有人失足,所以被本地人称之为“超生亭”。
               寺里的住持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老和尚,座下有五六名弟子,每天在山下的寺产里种地,念经礼佛是稀有的事。
               除了香汛季节,平常极少人光临,清静两个字在这里十分贴切。
               董卓英寄住在寺里,是“一朵花”的安排。
               此刻,过午不久。‘董卓英一个人坐在“超生亭”里,眺望山下的野景。
               “一朵花”是女人,不能住寺庙,她另有落脚的地方。
               两人约好今天午刻在亭子里见面,所以董卓英在这里枯等。
               已经过了约会的时刻了,“一朵花”还不见影子,不知道是什么事把她耽搁了,董卓英逐渐不耐起来。
               一条人影缓慢的朝亭子移了过来。
               董卓英转头向来人望去,来的是那耳目不灵的住持老和尚,拐杖点着地,摸索着一步一步移动。
               老和尚到这危险的地方来作什么?尽了极大的劲,老和尚到了亭子边,一手拄杖,一手扶着亭柱,昏昧无光的眼珠子转动了几下,似乎没发现有人在亭子里。
               他喘息了一会,颤巍巍地摸进亭子,盘膝坐在亭子中央地上,拐杖横在身边,解下项间念珠,念起佛来,声音是含混不清的。
               不在寺里做功课,巴巴的摸到这里来念佛,这种行为令人费解。
               董卓英不惊动老和尚,仍静静的坐着不动。
               心里却在想:“一朵花”再三说要助自己得到真正的白玉石环,可信么?自己到手的如果是假的,整个过程中没有被掉包的可能,这真的当然还在“南义”
               的手里,从“南义”再找出司徒业来“南义”近似故意张扬的目的何在?“一朵花”能探出端倪么?正在冥想之际,突然发觉空气有异,机警地一扭头,身上有被群蜂螯刺的感觉,几处穴道同时被击中。
               是老和尚的念珠以满天花雨之势射出,他手里只剩下一根穿珠的细绳。
               仅只动念的时间,连反应都来不及,董卓英便瘫痪在亭子的石凳上。
               哈哈一笑,老和尚站起身来,昏昧的眸子里精芒异射,他不再是昏昧的老和尚了,而是个武功精湛的高手老和尚上前一步,伸手从董卓英怀里抓起白玉石环,放在眼前看了看,藏进宽大的袍袖里,目芒一闪,寒森森地道:“小施主,我佛慈悲,你就超生去吧!”单掌暴然扬起,猛然挥出。
               强劲尢比的劲浪卷处,董卓英被震飞起,坠落悬岩。
               数条人影涌现,围住“超生亭”。
               董卓英和“一朵花”在悬岩边缘下方的岩腹石洞里,洞口外张着一张巨网,网绳牢牢地绑在洞口石桩上。
               “吴姑娘,这到底怎么回事?”董卓英余悸犹存,他刚才自信必死,想不到掉到网里,“一朵花”正等着他。
               “我不这么做,你将寸步难行!”“一朵花”柔媚地笑着,像她这等女人,脸上的笑容是很少收敛的。
               “为什么?”
               “我们一路来已被人蹑上,我先不在意,后来发觉跟踪的人中,有几个是很难缠的人物,准备要东西,也要你的命”
               “噢!”董卓英脸色微变,但心情已完全沉稳下来:“在下也有警觉,只是不知道内中还这么麻烦”
               “现在你知道了吧?”
               董卓英点点头,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的耳朵和眼睛非常管用,而且比一般人多了几对。”
               “别说笑,老和尚怎么回事?”
               “这场戏当然非由他演不可。”
               “你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还没抵抚州,黄山‘孤独老人’的传人得到‘石纹神剑’和‘白玉石环’的消息便已传扬开来。
               当然,这是焦拐子和二疣子故意放的野火,目的在转移道上的注意力,我利用这机会,也故意放出你藏身在大悲寺的消息“
               “引他们找上门?”
               “不错,而且让他们去虎狼相残。”
               “这不害惨了老和尚?”
               “不会,老和尚的能耐,我绝对信得过,他如没把握也不敢答应我演这场戏,事先不告诉你,是为了演得逼真,那批虎狼全是江湖上的老油子,些微的破绽都无法瞒过他们。”“一朵花”款款而谈。
               “怎么会有现成的网?”
               “你现在坐在蒲团上还想不出来?这个石洞是老和尚真正潜修的地方,连他的弟子都不知道,网就是他上下石洞用的。”
               就在此刻,一样东西落在网上,弹起,飘进洞来。
               董卓英心头一震,准备采取行动,却被“一朵花”按住了,定神一看,来的赫然是那个老和尚。
               “大师伯,结果如何?”“一朵花”站起身来。
               董卓英心中又是一动,想不到这老和尚竟是“一朵花”的师伯,“一朵花”
               到底是什么来路?他也站起来。
               “丫头,以后少出这种馊主意折腾师伯我这几根老骨头。”
               “嘻嘻!大师伯,怎么样嘛?”
               “我被他们迫下岩头,多份已带着东西走了!”
               “带走了东西?”董卓英脱口叫了起来。
               “这正是我希望的厂”一朵花“挑了挑眉:”现在你坠岩,大师伯也坠岩,东西卖给了别人,再不会有人找你了。“
               “万一那是真的呢?”
               “这点我向你保证,我负责!”
               董卓英无话可说,“一朵花”的语气有绝对的把握。
               “你们多呆一会,我出去瞧瞧,别让他们搅翻了大悲寺!”说完,转身出去,借大网的弹力,升空而去。
               “吴姑娘,这位老和尚是你师伯?”
               “是的,货真价实,半点不假!”
               “那令师该是”
               “我师父不是佛门弟子,事实上大师伯也是半路出家,江湖人有意无意都会造些孽,年纪大了进空门忏悔也是好的。”
               董卓英点点头,“一朵花”没说出她师父是谁,他当然不便追问,但从形迹判断,“一朵花”的来头定然不小。
               “董哥哥,我们入夜下山。”
               “为什么?”
               “你忘了我们是来做什么的?人都是自私的,焦拐子就是明证,有时人难免会偶尔犯错,成名不容易,我们不能袖手。”“一朵花”的神情忽然正经起来。
               “吴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说的是‘南义’马荣宗!”
               “他怎么样?”
               “名为泰山,望若北斗,一生行侠仗义,没有任何恶行可指,但这一次他错了,错得很严重,足以使他身败名裂。
               “但人非圣贤,良知有时会被利欲蒙蔽而犯下错,但这错并非不可原谅,目前他可能因此而招致大祸,我们不能不管。”
               她说得不但正经,而且严肃。
               像“一朵花”这种放荡不羁的女子,能说出这番话来,的确使人惊异,董卓英已多少悟出了话中之意。
               “吴姑娘指的是白玉石环的事?”
               “臆测之词,不能信口乱道,等事实证明吧!”“一朵花”笑了笑:“你可能有机会一展你的身手,而且是惊人之笔,到时再说。”
               董卓英不再开口,他又一次体会到“一朵花”的为人的确不简单。
               第 十 章
               夜,无月,但星光璀璨。
               就在大悲寺所在地的石头峰下不远的地方,有个废弃了的砖瓦窑,由于久已不煅砖烧瓦,整个窑场大半被野草所侵蚀,成了大白天都无人涉足的荒凉地方。
               现在是晚上,窑洞里燃着烛火。
               由于窑洞深邃,不到洞口是看不到烛光的。
               窑洞里坐着两个人,在牛油巨烛光照耀下,可以看出是两个老人,他俩,正是赫赫有名的焦拐子和二疣子。
               两个人坐在残存的砖堆上。
               “二疣子,时辰将到,你到外面去监视,看对方是否真的单刀赴会!”焦拐子以命令式的口吻发话。
               “是!”二疣子站起身。
               “二疣子,本人很信赖你的忠诚!”这是反话,提醒二疣子莫生二心。
               “焦兄,对区区尽可以像相信自己本身一样。”二疣子的神情口气显示出他百分之百的忠诚可靠,只差没拍胸脯。
               “当然,本人这话是多余!”
               “焦兄忒谦了!”
               “你去吧!”
               “是!”
               二疣子步出窑门,消失在夜幕里。
               残破的瓦窑有不少罅缝和窟窿,野风吹入使烛泪滴个不停。
               巨烛燃去了五寸长一段,一条人影出现窑洞口,也是个老人,须发如银,面色红润,看上去十分健朗。
               “马大侠,幸会,欢迎光临,只是这临时暂借之地,不合待客之道。”焦拐子站起身,前挪三步,抱了抱拳。
               来的正是“南义”马荣宗。
               “焦兄相召,焉敢不来!”“南义”马荣宗也抱了抱拳,然后从容上前,隔八尺与焦拐子相对。
               “马大侠,开门见山地说,你知道本人邀约阁下见面的目的么?”
               “为了白玉石环!”
               “哈哈!果然不愧是侠名满天下的大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