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168部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68部分

小说: 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未明言,但黄忠却自看得出来,儿子这是在劝说他归顺颜良。
    “琬听闻当初令公子病重时,老将军也曾向刘景升上书,请调张仲景来荆南为令公子治病,但刘景升为了保得自己身体,却找一借口,拒不放张仲景来荆南。而今再看右将军所为,谁对老将军更重视,老将军应该心如明镜才是。”
    蒋琬不失时机的又“补了一刀”,直把黄忠听得为之动容,脸上残存的那份犹豫,很快就烟销云散。
    沉吟片刻,黄忠长吐了一口气。
    雄主就在眼前,而且对自己这般礼敬看重,黄忠如何能不感动。
    再一想到追随颜良,自己半生未尽的梦想,便有实现的可能,更是让黄忠激动不已。
    诸般种种,更有何疑。
    合上手中那份家书,黄忠再看向蒋琬时,苍老的脸上,已是浮现出了一抹释然的笑意。
    几天之后,临湘城中的颜良,收到了蒋琬发来的捷报。
    长沙之虎,老将黄汉升,终于决心归降了。
    颜良就知道,他的眼光绝不会错,以蒋琬的自信,再加上自己那封书信,处于绝境中的黄忠,断然没有不归降之理。
    如今黄忠一降,荆南便再无敌手,颜良自也如释重负一般。
    当天,颜良便留徐庶暂守长沙,自将一万多大将南下,前去与黄忠会合。
    大军沿湘水南下,连过建宁、湘西数县,不数日内便抵衡阳。
    此时衡阳城头,早已改换了颜家旗帜,颜良的大军进抵衡阳以北五里下寨,安营后不久,黄忠为表忠诚,便只带了十余名亲军,亲自前来大营相见。
    颜良闻知黄忠前来,为了表示对这员五虎上将的重视,一早便驻马营门相迎。
    过不得多时,但见南面大道尘飞扬,数骑绝尘而来。
    待得近时,颜良举目看去,只见当先那须发皆白的老将,不是黄忠又会是谁。
    须臾,黄忠策马而至,勒马于营前。
    滚鞍下马的黄忠,几步上前,拱手道:“末将黄忠,拜见主公。”
    颜良早已飞身上马,未及黄忠拜下,便将他扶住,哈哈笑道:“老将军,你终于来了,能得汉升这般虎将,本将纵横天下指日何待也,好啊,甚好,今天本将要跟老将军喝个痛快。”
    兴致高涨的颜良,大笑着携手黄忠共同入营。
    黄忠见得颜良性情豪爽洒脱,且对他如此礼敬,自也是心中欣慰。
    大帐之中,早已备下酒宴,黄忠欣然落坐,便也不拘泥,与颜良豪饮了一番。
    几巡酒过,主臣间的气氛愈加融洽,春风满面的颜良,遂是回忆起当初二人交手时的情形,对黄忠的武艺是大为赞扬。
    而黄忠也对颜良的武艺敬佩不已,饮酒之际,又谈论起刀法武学来,更是滔滔不绝,兴致大盛。
    酒喝到尽兴处,黄忠忽然想起什么,便放酒杯放了下来,神情郑重起来。
    “末将归顺主公,身无寸功,实为汗颜,末将愿引一军南下,为主公平定了桂阳郡,以报主公厚待之恩。”
    黄忠在主动请缨,以为颜良开疆拓土。
    黄忠的请战,正中颜良的下怀。
    桂阳一郡地接岭南,其地多山,既不利于骑兵展开,也不利于水战。
    现如今颜良麾下的将领,似文丑、张郃等多善于骑战,吕蒙、甘宁等又善于水战,而魏延、文聘等将又善于平地步战。
    放眼看去,颜良唯独缺一员精于山地作战的宿将。
    荆南四郡本就多山,黄忠久居于荆南,于山地作战自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历史上的黄忠,正是在随刘备平定蜀中之战中,才渐显声名,而他最辉煌的斩杀夏侯渊的一战,也是发生在汉中定军山这等山峦密布之处。
    由此可见,黄忠必是极善于山地作战。
    颜良便欣然道:“老将军既有此勇念,本将自求之不得,不知老将军打算以多少兵马平定桂阳。”
    “只消一千步军足矣。”黄忠傲然道。
    桂阳郡虽仍偏僻之郡,但太守赵范麾下也有五千兵马,这五千人虽乃郡兵,但也多少有些战斗力,黄忠想以一千人平定桂阳,倒也是真的很狂。
    不过,黄忠这股子狂劲,却反而正对他的胃口。
    颜良便哈哈一笑,豪然道:“老将军当真乃豪气之辈,好,本将就给老将军一千精锐步军前去平定桂阳,本将自将大军随后而发,只等听老将军的捷报。”
    “多谢主公任信,末将不数日内,必斩下那赵范的人头献于主公,主公就等着好消息吧。”
    黄忠欣喜,豪然立下了军令状。
    当天的一场酒宴之后,颜良遂以黄忠为先锋,率其所部一千精锐的长沙军,由衡阳南下直取桂阳治所郴县而去。
    而颜良则进驻衡阳,命胡车儿将那数千降军带往长沙,交由徐庶整编,自己则率万余兵马,尾随黄忠之后继续南下。
    刘琦已死,桂阳赵范之流,又岂在颜良的眼中。
    颜良之所以亲自率军南下,并非不信任黄忠,也不是怕黄忠拿不下桂阳,而是颜良还有更深远的眼光。
    桂阳郡之南,正是交州。
    交州一地,原本不过是大汉王朝的南陲边州而已,天下未乱之时,在中原人士眼里,不过是悬远于朝廷的化外之地、远山僻壤罢了。
    然天下大乱之后,中原人口锐减,而交州却未遭战乱,再加上大量中原移民的迁往,使得交州人口剧增至两百万左右。
    两百万人口,这是何其恐怖的一个数字。
    颜良对交州这块偏僻之地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自然是该州的大量人口,他之所以想亲往桂阳,就是想就近观察交州的形势,看看有没有可能引交州之民北还荆州,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实力。
    颜良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方才不辞辛苦,亲率大军南下。
    ######桂阳郡,郴县。
    太守府中,一片慌张。
    大堂中,太守赵范踱步不休,脸上尽是焦虑之色。
    刘琦覆没,颜良亲统大军南征桂阳的消息传来,整个郴县士民早已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个颜良,难道就不能像刘表一样么,唉~~”
    赵范摇头一叹,脸上流露出惆怅与费解。
    当年刘表虽然号称坐拥荆襄七郡,但对荆南四郡的统治力实际上并不强,各郡太守多也名义上归附刘表。
    刘表乃坐守之徒,对于荆南四郡的阳奉阴违,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故是赵范等太守们,名为刘表属下,实际上都是山高皇帝远的土皇帝。
    而今颜良灭了刘氏,赵范原以为颜良会像刘表那样对待南四郡,却没想到,这个颜良“贪心”如此之重,竟不惜亲自率兵来征讨,非要把四郡纳入他的实际统治。
    赵范很火,却又很无奈。
    正当这时,脚步声响起,身后有人步入堂中。
    “叔叔何故如此烦心?”是一个柔柔的女人声音。
    赵范回去看去,却见一名身穿缟素,容貌绝艳的少妇盈盈而至。
    那少妇,正是赵范的寡嫂樊氏。
    赵范忙是拱手见礼,叹道:“嫂嫂有所不知,那颜良已杀了刘琦,如今正率大军来攻打咱们桂阳,我正为此事烦心。”
    那樊氏眼眸动了一动,却道:“叔叔在谁手下做太守还不是一样,那颜良既取刘氏代之,叔叔改换新主便是,又何必这般烦忧。”
    赵范又叹了一声。
    “那颜良可不比刘表,他此番率军前来,分明是想实据桂阳,我若降与他,只怕难保太守之位,这才是我焦虑的原因。”
    “原来如此。”
    樊氏也幽幽一叹,素面间添了几分伤感。
    赵范摇头感叹,目光无意间从自家嫂嫂那绝色的脸上扫过,眼珠子忽然一转,猛然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 献 嫂
    樊氏见赵范盯着自己看,不觉脸畔生晕,愠道:“叔叔可知非礼勿视。”
    赵范一愣,方知自己神态失仪,赶忙将目光移开,脸上掠过几许尴尬之色。
    顿了一顿,赵范摆手喝道:“尔等都退下去吧。”
    左右婢女纷纷退下,诺大的堂中,只余下他叔嫂二人。
    无外人在场,樊氏的情绪稍稍紧张起来,绝色的脸庞间流露着忐忑不安。
    干咳几声,赵范忽然间向着樊氏长揖到底,深深的拜下。
    “叔叔这是做甚?”樊氏吃了一惊,有些不不知所措。
    “眼下大敌压境,范之太守之位将不保,唯有嫂嫂可助范保得此位,恳请嫂嫂看在先兄份上,能出手助范一把。”
    赵范言辞恳切,一副苦苦相求的可怜相。
    “奴家只是一女流之辈,如何能帮得上忙,难不成叔叔还要奴家上阵迎敌不成?”
    樊氏却是茫然不解,给自己小叔子这话听得糊涂。
    赵范忙道:“范当然不是上嫂嫂上阵,是范有一计策,可保住这太守之位,只是需得嫂嫂出面才能施此计策。”
    樊氏如水的眼眸中,依旧狐疑闪烁,但她却道:“叔叔供养奴家多年,如今叔叔有难处,奴家若能帮得上忙,自会竭尽所能,只是不知叔叔有何计策需奴家出面。”
    听得樊氏口风松得快,赵范暗松了口气,眼眸中露出一丝诡色。
    瞧见赵范那诡异的眼神,樊氏心中隐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是这样的,范听闻那颜良乃好色之徒,而如今嫂嫂又正寡居,所以范想将嫂嫂献于那颜良,介时嫂嫂便可从旁为范美言几句,那颜良一高兴,范这桂阳太守之位,岂不就轻松保住了。”
    赵范讪讪笑着道出了他的计策,原来却是一出“美人计”。
    樊氏听罢,不禁花容生怒,羞红满面,嗔道:“你这是什么荒唐计策,我是你嫂嫂,你竟想着把我献于别人以保官位,此等无耻的计策,亏你也想得出来。”
    赵范显然没有想到,自家向来柔弱如水的嫂嫂,竟然会发这么大的火。
    被樊氏这般一斥,赵范顿是面生尴尬,额边的汗珠刷刷的往下滚,一脸的惭愧。
    只是,如今敌人大军顷刻将至,赵范思来想去,又别无办法。
    无奈之下,赵范狠狠一咬牙,“扑嗵”一声便跪了下来。
    樊氏吓了一跳,一脸怒容顿收,惊道:“叔叔说话便是,何故这般!”
    赵范却是眼泪汪汪,哽咽道:“我赵家乃荆襄小族,当年可是倾家荡产贿赂那蔡瑁,方才求得这桂阳太守之位,我若失了这太守之位,我赵家便将再难有出头之日,万望嫂嫂看在先兄份上,一定要帮我这一回才是。”
    赵范这么一跪,这么一哀求,樊氏怒意顷刻散消,剩下的唯有无奈。
    眼见自家小叔子,竟不惜要牺牲自己来保住官位,樊氏内心中就有一种鄙恨之意,但听着赵范那一番可怜兮兮的哀求之词,樊氏不觉却又心软了。
    犹豫半晌,难过了半晌,樊氏终是长叹了一声。
    “叔叔快起来吧,奴家答应你便是。”樊氏贝齿紧咬着红唇,红着脸低着应道。
    赵范大喜,腾的便跳了起来,可怜相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比的狂喜。
    当下赵范将樊氏谢了又谢,便即修书一封,派了一名得力的下属,即刻起程北去。
    ######此时,黄忠所率的一千精锐长沙军,已在南下杀往郴县的路上。
    前番黄忠奉刘琦之命南征桂阳,本已连克耒阳、便县数城,半途之中却被刘琦紧急招回,那赵范便紧随其后,又派兵收复了失陷的数县。
    而今黄忠复来,桂阳诸县畏于其勇猛,无不是望风而降,不数日间黄忠便率军进抵郴县以北的便县。
    正当黄忠打算趁胜南进,一鼓作气攻取郴县,彻底平定桂阳时,却忽然意外接到了赵范的降书。
    本打算将赵范人头斩下,奉作对颜良归降之礼的黄忠,这个时候就有些郁闷了。
    无奈之下,他也不敢擅作主张,当即便派人前赵范的降书送往随后而至的颜良那里。
    而颜良闻知赵范投降,桂阳不战而得,自然是颇为欣喜,遂命黄忠停止进攻,等候他的大军到来。
    几天后,颜良自将大军抵达便县,与黄忠所部会合后,继续南下前往了郴县。
    闻知颜良到来的赵范,早已大开城门,亲率桂阳一郡的官吏们出城相迎。
    颜良遂叫大军在桂阳城外安营,并在营中热情的接见了赵范等郡中大小官吏。
    在赵范等人所听到的传闻中,颜良素来是残暴不仁的一副形象,而今颜良的和善气度,自然赵范等官吏们大松了一口气。
    心安之下的赵范,也十分的识趣,组织了郡中富豪乡绅,带着肉酒往营中连连慰劳三军将士。
    一时间,军民鱼水情深,一场在即的大战就此消弥,桂阳郡也免除了战火之苦。
    而今魏延等将尚在平定武陵等郡的战斗中,北方袁尚的使者尚未抵达,颜良也不急于北归,便叫大军暂住桂阳,每日饮酒作乐之余,又派人由桂阳南下交州,打探交州的情况。
    这日傍晚,赵范又带着酒肉前来劳军。
    中军大帐中,一场小宴设下,颜良饮着美酒,对赵范自少不了一番安抚。
    酒过三巡,赵范笑眯眯道:“主公,空有美酒岂能无歌舞助兴,属下府中藏了几名能歌善舞的佳人,如今正候在外面,不知可否唤入为主公聊助雅兴。”
    从赵范的笑脸中,颜良看出了些许端倪,忽然之间,他想到了什么。
    当下颜良便哈哈一笑,摆手道:“既有舞伎助兴,还不赶紧唤入。”
    赵范一喜,赶忙拍了拍手。
    过不多时,五名衣着鲜亮,娇媚无限的舞伎便盈盈而入,随着鼓乐声响起,便即在这大帐中翩翩起舞。
    其余四名舞伎虽有几分姿色,但也算不得出彩,唯有中央众星拱月的那一位,却是相貌美极,身资窈窕却不失丰满,容貌娇媚中又含着几分成熟韵味,纵使颜良阅美无数,也不觉看得心痒。
    旁边赵范悄悄观察着颜良,看得颜良那神色时,便即暗暗窃喜。
    一曲罢,其余四名舞伎趋步退下,却唯有那主舞女子尚逗留不去。
    赵范便即召她过来,令她给颜良奉酒。
    那女子虽一身风尘装扮,但气质却腼腆的紧,神色间还有几分不情不愿,只举杯近前,低低道:“妾身敬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