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382部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82部分

小说: 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极力屏弃尴尬的念头,忍着羞意,轻解罗衫,徐步上前尊严、羞耻、尴尬这一切的矫情,在生存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经历了血雨腥风,目睹了颜良残暴的手段之后,祝融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南中第一女英雄,此时的她,只是一件懂得识时务的战利品而已。
    血脉贲张的颜良,如雄猛的狮子一般,抖擞余威,尽情的享受专属于他的猎物。
    大帐之中,春雷阵阵,云雨升腾,一时之间,秋意尽去,那醉人的春色,悄然而生。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 杀奔汉中去!
    一晌贪欢,不知翻越了几座山峰,汪洋大雨,将那丛草密林,淹成了一片泽国。
    次日,当颜良醒来之时,已是日上三竿。
    祝融躺在她的左边,花鬘躺在她的右边,熟睡的二人,娇艳的脸上,皆是春情未尽。
    颜良嘴角掠起一抹得意的笑意,精神抖擞的他腾的起身,跳下了床去。
    几下穿戴整齐,春风得意的颜良,遂是扬长出帐。
    温柔乡享受之后,外面还有更多的人,等着他去蹂躏。
    耳听着脚步声远去,颜良人已走了,祝融这才睁开了眼睛,略有些红胀的朱唇微微一动,轻轻的吐了口气。
    其实,她早已醒来,方才不过是在装睡而已。
    昨夜的一晌承欢,激荡过后,祝融的心情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共侍的那个女人,并不是别人,而是她的女儿。
    自己的诸般丑态,自己的诸般迎逢,昨夜之时,已皆为花鬘所睹。
    祝融知道,自己这个做母亲的,留在女儿脑海中的最后一点美好,都已经被撕碎。
    心感惭愧的祝融,心情久久难平,又如何能够入睡。
    正当祝融叹息之时,枕头另一侧的花鬘,也睁开了眼睛。
    母女二人,四目相对。
    蓦然间,祝融感到时间仿佛凝固了。
    女儿那流澈的眼眸,在祝融看来,却如刀子一般,深深的刺痛着祝融的心。
    那无尽的羞耻之事,转眼就如潮而生。
    羞耻之下,祝融急是将眼眸移开,不敢动跟女儿对视。
    与此同时,她更是赶紧将被子往上一拉,掩住自己裸在空气中的肩臂,生恐被女儿瞧见自己衣衫不整的样子。
    而这时,花鬘却淡淡一笑,伸出藕似的臂儿,纤纤素手轻轻的放在了母亲肩上。
    “娘亲,这一切都是命,咱们命里便该一同服侍大司马,娘亲根本不用觉得羞愧,女儿一点都没看轻娘亲。”
    花鬘这一番宽慰的话,如一缕春风,吹尽了祝融心中的阴霾。
    羞耻之意渐去,她的心,渐渐也安了下来。
    轻叹一声,祝融转过身来,伸出臂儿来,将花鬘抱入了怀中。
    这共用一枕的母女俩人,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祝融妖艳的脸上,悄然掠过一丝释然之色。
    颜良当然不知,那南夷母女,心中的顾忌已然放下,他也不屑于知道。
    一晌贪欢后,颜良所有的精力,都已经集中到北取汉中上面来。
    大军休整三天,颜良便亲率大军,由白水关北上,浩浩荡荡的向着汉中杀奔而来。
    汉中之门户,在于阳平关,故颜良此番北取汉中的重点,也放在攻破阳平关上。
    数天后,颜良统帅的七万大军,进抵了阳平关以西。
    驻军已毕,中军大帐中,颜良召集众文武,商议破关之事。
    根据斥候情报所侦,此时的夏侯渊,已然作好了应战之准备,对汉中的四万曹军做了重新的布署。
    阳平关方面,夏侯渊亲自坐镇,统兵两万固守关城。
    在阳平关北二十余里的武兴城,夏侯渊命徐晃率一万兵马驻扎在那里,与阳平关形成了犄角之势,以拱卫北面的陈仓。
    而阳平关以西的武都郡方面,曹操则以曹真率军一万,驻守于武都治所下辨,以保持陇右与汉中间的畅通。
    总体而言,夏侯渊算是构建了一道以阳平关为中心,互相成犄角的防御体系。
    遍阅斥候的情报,颜良目光落在众谋士身上,问道:“汉中的防御形势就是如此,诸位有何看法。”
    “正以为,我军在攻阳平关之前,当先北取武兴,西攻下辨,截断关陇通往汉中的粮道,然后再举兵攻阳平关。”
    熟知地形的法正,毫不犹豫的道出了他的战略。
    颜良微微点头,深以法正战略为然。
    前番曹操在汉中云集十余万大军,耗粮颇多,实际上已经将张鲁屯集多年的粮草,消耗大半。
    汉中这个地方,人口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万,按照民与兵十比一的比例,其实最多也就养两三万军队而已。
    今在汉中的曹军,数量却有四万之众,以汉中一郡之粮,根本不足以养。
    故此,汉中所需军粮,大部分都要从关陇运抵。
    因是斜谷、褒谷和子午谷三条谷道地势艰难,不利于运输,故从关中而来的粮草,多由陈仓经由大散关南下运抵阳平关,再运往汉中。
    而陇右诸郡的粮草,则多由祁山经武都郡,从西面运抵阳平关。
    这两条道路虽距长安较运,但因地势较为宽阔平坦,故是汉中的主要粮道。
    法正的计策,既是北攻武兴,西攻下辨,先切断汉中的粮道,粮道不通,汉中的曹军军心自乱,到那个时候,颜良再强攻阳平,便是事半功倍。
    颜良虽于汉中地形,不如法正那么了解,但熟知历史的他,却记得曾经历史中,刘备攻取汉中之时,也用得是同一招。
    今法正既提出这战略,颜良焉有不从之理。
    当下计议已定,颜良命蜀将张任、吴兰、雷铜三将,率两万兵马攻打下辨,命李严、朱桓率军一万,去攻打武兴。
    颜良自己,则率四万大军,屯兵于阳平关以西,对夏侯渊形成压迫之势,使其不敢分兵相救诸地。
    军令已下,诸军克日起程,各依计行事。
    此时时已近秋,天气凉爽,正是作战厮杀的大好天气。
    前番大破曹操之后,颜军将士士气高涨,人人奋勇,争相立功。
    张任所部进抵下辨未久,旋即击破了曹真城外的别营,逼得曹真固守下辨城,陷入了被动防御的境地。
    而武兴城的徐晃,面对着李严和朱桓的猛攻,也只能坚守营盘,不敢出战。
    两路兵马进攻半月,虽未能击破曹军,但在声势上却压倒了曹军。
    而同时,因是曹军无法逼退猛攻的颜军,关陇的粮草便无法顺利的南运至汉中,进入十月之后,夏侯渊的汉中军团,已出现了粮草不济的情况。
    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夏侯渊只得派人往长安,向曹操请求援助。
    此时的曹操尚卧床不起,自无法亲自前来救援夏侯渊,只得一面派郭淮、杜袭二将,率军一万增援汉中,一面命将运往汉中的粮草,改走斜谷南运。
    如此布署,虽暂时缓解了夏侯渊的不利局面,但因斜谷地势难走,所运粮草有十分之六七都消耗在了路上,汉中粮草不足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本质的改观。
    长安方面。
    下辨、武兴、阳平关的诸般不利情报,雪片般的飞往长安。
    每一封不利的战报,都如同在曹操的伤口上撒盐,令曹操倍感头疼。
    此时的曹操似乎开始意识到,当初自己就不该在攻取汉中之后,贸然的发动对颜良的战争,而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完善汉中的防御体系。
    若是那般,白水关等险要尽在他曹操之手,曹操只需万余兵马,守住白水关,便可阻止颜良北进。
    那么,汉中的形势,也不会陷入这般让他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没有汉中这个泥潭的牵绊,此时的他,或许可以兴兵东进,从袁谭和刘备的战争中,寻找到获利点。
    因为,此时的曹操,已深深的感觉到,颜良这个狂妄的匹夫,要远远比刘备那个伪君子要难对付。
    权衡良久之后,曹操在郭嘉等人的建议下,下令将汉中二十余万丁口,逐步迁往关中。
    相令传入汉中,世居于此的汉中百姓,便在郡兵的驱使下,只能无奈的离开家园,穿越秦岭,被迫去往关中。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自然瞒不过颜良的耳目,汉中方面稍有动静,颜良便收到了消息。
    颜良立时意识到,这是曹操在释放一个消极的信号,显示他对守住汉中信心不足,如此举动,必然对军心极有影响。
    庞统等谋士,也很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当即建议颜良趁此时机,对阳平关发起总攻。
    屯兵关前已久,养精蓄锐已久,颜良遂传下号令,命四万大军向阳平关发起猛攻。
    阳平关,护军府。
    陈设简单的府堂中,夏侯渊死死盯着手中的帛书,肃厉的脸庞间流露着愤恨之色,暗暗咬牙切齿。
    “渊无能,不能击退颜贼,才至丞相出此下策呀。”咬切许久,夏侯渊叹了一声。
    “二伯,晚饭已好,二伯快趁热用些吧。”脚步声响起,却见一名年芳十五六岁,眉清目秀的少女步入了堂中。
    这少女名叫夏侯涓,原为夏侯渊侄女,因其父战死,故夏侯渊便将之收养,因见此女乖巧伶俐,平素便带在身边,替自己打打水,烧烧饭,照顾自己起居。
    夏侯渊看了一眼饭菜,却摆手道:“没什么胃口,都撤下去吧。”
    “涓看二伯脸色不好,莫非是军中有什么难事让二伯烦心?”夏侯涓很贴心的问道。
    夏侯渊叹了一声,遂将曹操下令迁汉中百姓的相令,示于了自家侄女。
    夏侯涓看罢,细眉不禁微微一皱:“丞相下令迁汉中之民往关中,岂非是在向将士们暗示,丞相对守住汉中信心不足么,如此,岂非有损于军心士气。”
    夏侯涓久随夏侯渊,见了不少世面,颇也有些见识。
    夏侯渊点了点头,却道:“丞相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呀,为叔我战不退颜良,汉中粮道又不畅,今已成了朝廷的拖累,丞相做两手准备也无可厚非。”
    “又是那颜良狗贼,侄女只恨不是男儿身,否则便可为二叔上阵杀敌,亲手宰了那个狗贼。”夏侯涓暗暗咬切,对颜良是恨入骨髓一般。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七章 攻阳平,战夏侯
    “禀将军,颜军又来攻关了,李将军请将军速速前往督战。”亲军冲入堂中,匆忙叫道。
    时近黄昏,颜军的前一波进攻,刚刚才退却不到半个时辰,今又突然来进攻。
    夏侯渊神色一震,不及多想,腾的就跳了起来,拿起剑来就往外去。
    目送着夏侯渊离去,夏侯涓眼中充满了崇拜之色,小嘴嘟着自语道:“颜良狗贼,有我夏侯伯父在,你想攻破阳平关,简直是作梦,哼。”
    残阳西斜,那一面面的“颜”字大旗,在瑟瑟的秋风中飞舞。
    前番几轮攻关,乃是黄忠等先锋军攻关,此时,却是颜良亲率大军前来。
    当颜良进抵关前,举目扫视这阳平关城形时,却才意识到,阳平关何以为益州第一雄关,面对如此雄关,就算有再多兵马攻关,都显得有些多余。
    因为这横山而建的关城,关前就那么丁点的狭窄地势,派个两三千人都能铺满。
    况且,这阳平关还高出关前地面有两三丈,他的兵马还需仰攻而上。
    而关城的南北两翼高山,高可接天,根本无法攀爬,使得他无法从两翼用兵迂回。
    “张鲁有此险关,都没能挡住曹操,看来那神棍和刘璋一样,都是坐守千金的废物。”颜良仰望关城,感叹道。
    “阳平关地势确实险要,不过只要能攻破此关,通往南郑的道路就是一片平坦,且攻几阵试探一下吧。”随军而行的法正提议道。
    此时,原本士气昂扬,号称要一口气荡平汉中的众将士,如今面对着这阳平雄关,这时也有些心虚了。
    这横山所筑的关城,皆以坚石所聿,从西到东一道连一道,近有三四道防线,而且第一道都比上一道要高出一截,如此居高临下之势,若以强弓碍弩死守,实是攻之不易。
    这时,庞统也道:“这阳平关以坚石所筑,火攻是用不上了,既然霹雳车已从水路运到,不如先轰几轮看看效果。”
    听得两员谋士的进言,颜良遂是发下号令,命善于山地作战的黄忠,以一万兵马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号令传下,令旗摇动,战鼓之声震天而响。
    震天的鼓声中,颜军的大阵开始变化,“黄”字的大旗徐徐出阵,两千盾手高举着大盾先行,三千弓弩手紧随其后,再往后,则掩护着一百余辆霹雳车,缓缓的驶向阳平关。
    而紧跟于霹雳车后的,则是最善长山地作战的三千精锐长沙兵。
    这三千精锐的长沙兵,乃是自荆州起就跟随黄忠的老兵,最擅长的攻城攻山作战,凡遇攻坚之战,颜良多使此军上阵。
    隆隆的战鼓声中,这一座精良的军阵,向着阳平关缓缓推进而上。
    关城之上,夏侯渊肃厉的表情间,流露出一丝不屑。
    “原来是霹雳车。”夏侯渊肃厉的表情,渐渐变得有些不以为然。
    当初曹操攻打汉中,攻阳平关之时,亦曾用过霹雳车,最终却徒劳无功。
    如今角色转换,亲身经历过攻城失利的夏侯渊,见得颜良也用上了霹雳车,自然就心生不屑。
    尽管如此,夏侯渊也不敢太过轻视,眼见敌阵已推进至弓弩射程之内,当即便下令,命关城上的弓弩手,狠狠的射杀颜军。
    鼓声一响,阳平关之上,立时箭如雨下。
    那可是真正的从天而降,凭着居高临下之势,曹军射出的箭矢不但射程增大,连力道也随之倍增。
    数不清的箭矢,密如飞蝗一般,铺天盖地般倾向颜军。
    面对着这暴雨般的箭袭,前排盾手只能高举着盾,胆战心惊的向前推进,却被密集的箭雨压得袭不过气来。
    躲藏于盾手后的弓弩手,只能勉强的从盾阵的缝隙中寻找机会,隙得空隙,敌人射下十余箭,他们才能反射一两箭,而且根本谈不上什么准头。
    初一交手,颜军的弓弩远程交锋,便是被占据地利的曹军全面压制。
    然而,这些勇敢的颜军将士,却无一人畏缩,顶着敌人猛烈的箭雨,依旧在艰难的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