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官人,吹灯耕田 >

第42部分

官人,吹灯耕田-第42部分

小说: 官人,吹灯耕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那朱二娘租了这么一间带了晦气的屋子给我们,竟然还敢要价十贯钱?!她是想钱想疯了吗?我们走,这屋子我们不租了,让她租给别的傻子去!”

  吴氏说着就要动手收拾行李,张巧儿见状赶忙上前阻止她,并很快就有了主意:“娘,您先别急着收拾行李,咱不是还没和朱二娘签订租约吗?这价钱我们可以再往下压压,等明天价钱谈不拢我们再走也不迟。”

  吴氏却是不抱任何希望的说了句:“那朱二娘那般贪心,会让我们压价吗?”

  张巧儿闻言笑着拉吴氏坐回原位,答非所问道:“娘、大哥,住在曾经死过人的屋子里,你们会感到害怕、觉得晦气吗?”

  吴氏一听张巧儿这话、脸上马上有了满不在乎的神色,道:“这家家户户都会有寿终正寝的老人吧?也就是说谁家里都曾经死过人,难不成大家伙儿因这点就都不要屋子了?你娘我打小就胆大、也没什么忌讳,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就成!”

  张大郎也是摇头表示不介意,而张巧儿这个从现代科技社会穿过来的人、自然就更加不介意了。于是一家人统一意见后,张巧儿便打算明儿拿这个来和朱二娘谈房租,争取把房租给压到五贯钱、替自家省点银钱。

  第二天一大早,朱二娘就拉着银瓶急忙忙的上门来了,一和吴氏打了照面,客套话都没说一句就主动表明身份,并直奔主题:“我是朱二娘,你们是和我大哥一起上京来的泉州人吧?我是这屋子的主人,今儿是来和你们签订租约的!”

  “按照我们汴京城的规矩,这租约最少得签半年,每月交一次租金,价钱是每月十贯钱,”朱二娘说着顿了顿,飞快的从袖口里掏出一张契书,道:“若是我说的这些你们没什么异议,那在这张契书上按个红手印、再先把这个月的租金把给我,这样就行了!”

  张巧儿闻言伸手接过了朱二娘手上的契书,不慌不忙的展开细细的看了一遍,看完指着租金那一栏不紧不慢的说道:“这张契书上别的倒是没什么不妥,一下子签半年我们倒也愿意,就是这租金要十贯钱、我们觉得有些太贵了。”

  那朱二娘的五官和齐三娘有着几分相似,但脸却比齐三娘要圆润许多,身形也有着几分臃肿,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老成一些。不过朱二娘年纪虽然不大,但眉眼间却有着一丝精明,显然是个很会打算的人。

  那朱二娘一见张巧儿喊贵、眼珠子立马就滴溜溜的转个不停,转定后假惺惺的说道:“看在你们和我大哥家是姻亲,我就给你们行个方便好了———那你们能出多少银钱租我这屋子?要是你们出的价钱合适,看在我大哥的面子上、我也会把屋子租给你们住。”

  张巧儿自动忽略了朱二娘那番矫情的“鬼话”,面带微笑的伸出了五个手指头,道:“我们最多只能出五贯钱。”

  “五贯钱?!你竟然一下子压了一半的价钱?!你们就算去朝廷开设的楼店务租,最少也要七贯钱才能租到像我这样的屋子!这里是汴京城、是天子脚下,可不比你们那乡下地方,你们只出五贯钱是绝对租不到如此宽敞的屋子!”

  那朱二娘如竹筒倒豆子般“噼里啪啦”的讲了一大堆话,但张巧儿听完后却只不咸不淡的反问了朱二娘一句:“你自个儿刚刚也说了———朝廷开设的楼店务,只要七贯钱就能租到你这样的屋子,那你先前怎敢开口收我们十贯钱?”

  朱二娘见自个儿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说话马上变得支支吾吾:“我……我那是民间租房的价钱,朝廷出租的房屋本来就会便宜一些……”

  张巧儿对朱二娘已是没了好感,也借此看清了她爱钱贪婪的本性,于是懒得和她多费唇舌、而是直截了当的说道:“我们出五贯钱租你这闹鬼的屋子、已算是十分厚道了!你若是不想租,我们立刻走人到楼店务租那些干干净净的屋子,反正也就差个两贯钱、总比白白被坑了三贯钱来得强!”

  朱二娘闻言下意识的狡辩道:“闹鬼?!谁说我们家这屋子闹鬼了?一派胡言!究竟是哪个嘴碎的人胡乱造谣?叫他出来和我当面对质!”

  张巧儿懒得理会睁眼说瞎话的朱二娘,只轻描淡写的堵了她一句:“有没有你自个儿心里清楚,反正我们就只能出五贯钱,你想租我们就留下、不想租我们即刻就收拾物事走人。”

  朱二娘见自个儿耍的那些小伎俩、都被张巧儿给识破了,一时无话,站在原地思忖了好半天,最终一脸肉疼的做出了让步:“五贯钱实在是太少了些,六贯钱怎么样?六贯钱也比楼店务短了一贯钱了,你们也算是划得来了……”

  张巧儿见朱二娘最终还是让了步,便明白自己猜的一点都没错———朱二娘家的这间屋子,怕是因曾经死过人而租不出去,否则他们张家不租、朱二娘大可租给别人,不用让步和她打这个商量。

  弄清楚这一点后,张巧儿的语气立时比先前坚定了几分:“就五贯钱,多一文钱我们都不租。”

  朱二娘闻言紧紧的咬住嘴唇,竟也跟着坚持起来:“不行,五贯钱我不租!”

  张巧儿见谈崩了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扭头对吴氏说道:“娘,我们这就收拾物事离开,大哥你先到店宅务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屋子出租。”

  张巧儿说着真动手收拾起行李来了,张大郎也急忙忙的往外走去,朱二娘见了立马就急了,最后还是败下阵来一把拦住张大郎,怏怏不乐的说道:“你别去店宅务了,这屋子我就按照你们说的价钱租给你们吧!五贯钱就五贯钱,就当是卖我那同母异父的大哥一个面子。”

  张巧儿对朱二娘死鸭子嘴硬感到十分无语,只拣了正经事来做———双方很快就重新签订了一份租约,张巧儿核对无误后称了五两银子递给朱二娘,算是这头一个月的房租。

  那朱二娘还真是生性多疑,她明明是亲眼看着张巧儿称银子,但接过银子后她却还是把银子挨个送到嘴边、用牙咬了一遍,确认每块碎银子都能咬出牙印、是货真价实的白银后,又拿了自个儿随身携带的小称,把那些银子逐一称了一遍,见分量的的确确是“五两”才袖了银子放心离去。

  张巧儿几人见了朱二娘的举动后都十分无语,心想这朱二娘不但贪财、疑心还真不是普通的重!齐大郎有这样的一个妹妹,以后日子怕是有得烦了……

    第三章 飘飘欲仙

    房屋租下后,张巧儿一家也算是在东京落了脚,算是解决了最大的困扰。

  第二天吴氏收拾一新后,先是提了些从泉州带来的土特产,带着张巧儿和张大郎去了张府,探望了下卧病在床的张老爷子,也算是亲戚上门认了回门。

  从张府回来后,吴氏等人顺道去了朱家,打算去和那姜氏道个谢———且不论朱二娘为人如何,张巧儿一家租下的屋子是姜氏帮着找的,这一点无需置疑、张家还是要去道声谢才是,免得让姜氏觉得他们礼数不全。

  张巧儿也有点好奇这位新的未来婆婆是什么样的人,于是没和齐大郎提前打声招呼就直接上门去了,可惜姜氏一早就出去面铺忙活了,齐大郎只能把张巧儿他们往面铺带去,打算到面铺去和姜氏打照面……

  几人钻出胡同没走几步,齐大郎远远的指着不远处一间面铺说道:“吴婶子,那便是我娘开的面铺,那个头上包了块蓝头巾,上穿宝蓝色短衫、下穿绛红色八幅裙的妇人就是我娘;趴在左边角落吃面的半大小子,就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朱三郎。”

  齐大郎一介绍,张巧儿等人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很快就看到他说的那两个人,并加快脚步、打算进到铺子里去和姜氏打个招呼。

  没想到张巧儿等人才往前走了几步,还没走到铺子前、就听到了姜氏略带着一丝风骚的声音:“哟,王家小哥你可有些时日没上我这里买面吃喽!不会是把我这个大姐给抛到脑后去了吧?你不惦记我们家的面,难不成连我这个大姐也不惦记?还是你改去斜对面的王记买面吃了?那王记的老板娘难不成比我吸引人?”

  姜氏的玩笑话让前来买面的一个小哥呛得满脸通红,尤其是姜氏取面、下面的时候,还故意风情万种的扭了扭水蛇般的腰肢,展现她那徐娘半老的风韵,大有故意诱惑、戏弄那个小哥的意思。

  那小哥看起来未经世事,一被姜氏打趣当下就有些不自在的扯着袖子,看着墙上挂着的木牌好半天,才支支吾吾的说道:“姜掌柜的,给我一碗笋泼肉面。”

  “哎哟!大家都是邻居,王家小哥你怎么这般见外的喊我‘姜掌柜的’?你喊我一声‘姜大姐’不显见得亲切些?”

  姜氏先是佯装不悦的嗔了一句,随后旁若无人的给那位小哥抛了个媚眼,并指着一处空位说道:“你先在那儿坐会儿,大姐我马上就给你下面,包管多给你洒些肉末儿!”

  那姜氏调戏玩小哥后,马上动作利索的抓了一团面条下到锅里,并揭了专门放肉末的锅子,从里头勺出满满一勺带汁儿的肉末儿……

  而就在此时,一个一直往面铺里瞅的闲汉趁机凑了过来,大着胆子、色迷迷的调戏起姜氏这个半老徐娘:“哟,姜妹子你的胆儿还真是不小啊,都敢当街调戏小子了!来,像先前那样娇滴滴的和大哥我说几句话,让大哥也乐活、乐活!”

  那闲汉的搭腔让姜氏立马就变了一个人,身上的那股风骚劲儿也立时变成了泼辣劲儿!

  只见姜氏当下就勺了一勺滚烫的热汤水、二话不说的泼到那闲汉脚边,随后叉着腰指着那闲汉的鼻尖骂了起来:“你这该死的泼皮给我滚一边去!你哪只眼睛看到老娘我调戏小子了?就你这熊样还想入老娘的眼?哪边凉快你赶紧滚哪边去,惹火了老娘小心这整锅热汤都泼你脸上去!”

  那闲汉也是见姜氏有着几分姿色,才会想着在嘴上占占姜氏的便宜,没想到反倒让姜氏劈头盖脸的训了一顿!

  姜氏的训斥让那闲汉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且当下就想还嘴把姜氏给臭骂一顿,让姜氏的名声跟着变得更臭!但那闲汉一见姜氏手里果真端着一锅热汤,立时记起姜氏乃是州桥一带有名的泼妇,虽然是个寡妇、但却从没让人占过便宜,最终只能忍住脾性灰溜溜的走人。

  而那姜氏一把企图占她便宜的闲汉赶走,马上就又变回先前那副风骚的模样,笑眯眯的招呼先前那位模样俊秀的小哥,让站在面铺不远处的张巧儿等人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张巧儿和吴氏默默的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了一个疑问———那个既风骚又泼辣的妇人,真的是齐大郎的生母吗?

  随后张巧儿马上感到十分庆幸,心想幸好这姜氏早早的就离开了齐家,不然眼下齐大郎兄妹不知道会被她熏陶成什么样……

  齐大郎也觉得有这样的生母让他倍感丢脸,但子不言父母子过,齐大郎自是不能说自己的母亲的不是,因此他只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化解尴尬,随后佯装若无其事的说道:“吴婶子,我们进去吧,和我娘打个招呼、见上一面就行了。”

  吴氏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拉着张巧儿进了面铺,一直到被齐大郎引到姜氏面前,张巧儿才得以看清姜氏的面容———这姜氏长眉凤眼,挺直的琼鼻下有着一张饱满的樱桃小嘴,再搭上一张巴掌大的瓜子脸蛋,怎么看都是个美人胚子!

  原来已经是五个孩子的娘的姜氏生得这般貌美、且风韵犹存,怪不得先前那位小哥一被姜氏调戏,一张脸立时就涨得通红!敢情稍微老一点的美女,对未经世事的小子还是十分具有杀伤力啊!

  而张巧儿见过姜氏后,才明白原来齐大郎完全遗传了姜氏的优点,怪不得会被人说长得比小娘子还俊俏……

  且先不说姜氏的样貌如何,却说姜氏得知张巧儿等人的身份后,只客气的冲吴氏点了点头,随后轻描淡写的扫了张巧儿一眼,脸上虽然没有满意热切的神色、但却也没有厌恶的神色,只不过对张巧儿一家的态度却有着几分冷淡。

  张巧儿知道齐大郎以后不会和姜氏长住,毕竟姜氏除了齐家兄妹外、已另外生了一子一女。因此张巧儿也没想过刻意去讨好姜氏,只低调的做好本分、把见长辈该行的礼数都做足了,力求让姜氏挑不出她的错来、继续保持对她既不喜 欢'炫。书。网'也不讨厌的态度。

  而张巧儿一家把这些俗礼都过了一遭后,很快就开始琢磨今后的生计,按照张巧儿的意思、是想继续在汴京城摆摊卖各种和鱼有关的吃食。毕竟这些做鱼的法子是张巧儿从现代带过来的,无论是在泉州还是汴京,都能有与众不同之处、借着“新奇”二字来吸引食客。

  不过在此之前,张巧儿必须先考察市场、挑选最近摆摊地点、以及进货的渠道,得把这些都打探清楚了、张家的鱼摊才能正式把摊子支起来。

  于是一安定下来,张巧儿等人马上兵分两路———张巧儿和齐大郎两个去打探汴京城做小买卖最密集的地方;张大郎和齐二郎去打探汴京城哪些学府最有名,为齐大郎和张大郎在京城求学做好准备;吴氏则留守在家里、负责先和左邻右舍套近乎。

  而齐大郎和张巧儿向人仔细的打探过后,马上得知原来他们住的地方到了晚上便十分热闹,“州桥夜市”在汴京城也十分有名,是许多做小本买卖的百姓最喜 欢'炫。书。网'聚集的地方……

  张巧儿前世就喜 欢'炫。书。网'逛夜市,或是淘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或是吃美味便宜的各种小吃。因此一听说汴京城的州桥夜市热闹非凡,天色才刚刚暗了下来,张巧儿就拉着齐大郎一块儿去逛州桥夜市。

  于是张巧儿带着考察市场和体验北宋夜市的心情,先是和齐大郎一起慢慢的往州桥南边走去,才没走几步就见街上有许多小贩,卖着各种各样的美味吃食———有水饭、熝肉、干脯、獾儿、野狐、肉脯、鸡;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糖肉、羊肉、笋丝、菠菜果子馅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