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红颜为相 >

第22部分

红颜为相-第22部分

小说: 红颜为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家是解县最大的暴发户,佣人据说就有上百人,但赵剑秋下轿后发现门中迎接的就两个人,一老一少,老的六十多岁,小的挺多六、七岁。
    怕钦差大人挑理,老人先上前介绍:“老奴是王家的总管王忠,这是我家少主人,奉我家夫人之命特来恭迎钦差大人。”
    王家的小少爷身着素服,扎着一条孝带,听老管家介绍自己,便上前施礼道:“王方奉母命恭迎钦差大人,大人里面请。”他小小年轻说起话来却是彬彬有礼,即不顽劣又不露怯,着实难得。
    赵剑秋颇感意外的看看王芳,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会是那个王涛的儿子,她对那未见面的王家夫人开始感兴趣了,什么样的女子能教出这样的孩子?
    王方请赵剑秋去的是内宅,本来这于理不合,但赵剑秋本是女儿身,从不用顾忌男女之防,何况打听李氏的事也不好让太多人知道。
    内宅里仍由王方做陪,奉上茶水待客,然后王家夫人才出现在珠帘之后,隔着帘子与赵剑秋说话。
    看来人家不是不顾忌男女之防,是有些话必须由女主人出面和钦差大臣说。
    赵剑秋打起精神应对,果然说了几句“节哀顺便”的客套话后,王家夫人开口问道:“听说钦差大人就是隔壁卫县人氏,不知家里还有什么人?”
    “剑秋家中只有内人李氏一人,我上京赶考时,她便回理县岳丈家暂住,我入翰林院后也曾托人捎信,让她和岳父到京城团聚,不知为何现在也没回信,这次虽然是到杭州,但毕竟是公务,也没时间回去看看,说来还真是挂念。”赵剑秋照办原来的话,然后又加上一句,“萧总督原说帮剑秋寻妻的,也不知找到没有。”
    赵剑秋之所以这么说,是她直觉王家夫人不是在闲话家常,而说官府已经在找李氏,是怕有人现在对李氏下毒手。
    王家夫人沉吟一下,才说道:“九个月前,妾身在街上无意中遇到一个昏迷的女子,她醒来后自称为赵李氏,住在卫县薛家村,妾身本来派人通知她丈夫,不想她丈夫进京赶考去了,又去理县通知她娘家人,不想她父亲因病刚过世,妾身看她孤苦无依,便将她留在了王家照顾。”
    “李氏人在哪里?!”不想这么'TXT小说下载:。。'快便知道了李氏的下落,赵剑秋急忙追问。
    王家夫人这回犹豫一下才答道:“她…两个月前生下一个女儿,因为产后体弱,受了风,当时便过世了。”
    李氏死了?!生了个女儿?!赵剑秋受到的可是双重打击:“那…那个女儿…”如果按十月怀胎算,这女儿应该姓赵,难道“赵剑秋”还有后代?
    王家夫人再说道:“李氏临终前说,为了让她丈夫安心赶考,她隐瞒了自己怀有身孕一事,但那孩子右手腕上有一青色胎记,和她丈夫的一模一样,李氏的丈夫今年二十一岁,名字就叫赵剑秋。”
    说罢,珠帘掀开,一个丫环抱着一个熟睡的女婴交给赵剑秋。
    
    第二卷 女钦差 第三十六章 再查案
    
    丈夫王涛活着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家夫人相信邻县的赵剑秋没亲眼见过也亲耳听过,李氏生前更是担心,自己在这种人家住了这么久,而且还生下了孩子,以孩子的胎记为证,就是要赵剑秋相信女儿是他亲生的。
    张小芹不知道原来的赵剑秋会不会计较这个,但她当初答应对李氏好,答应的对象可是李老伯,只要这是李氏的女儿,她的承诺便要延续下去,当然,如果这是赵剑秋的后代就更好了,终于后继有人。
    当初在乱坟岗找人时,张小芹帮忙给赵剑秋照明,记得赵剑秋露出的右手腕的确有胎记,再看看女婴的右手腕,果然一模一样。而至于自己的手腕她并不担心,男女有别,只要她不主动挽袖子,王家夫人还能上前验证不成?
    “多谢夫人照顾赵剑秋的妻女。”张小芹代赵剑秋致谢,李氏绝不是昏倒在街上被收留的,因为那时真正的赵剑秋还活着,李老伯也身体健康,她不会有家回不得,但王涛已死,在追究下去伤害的只是李氏的名声。
    “原来赵大人果然是李夫人的丈夫。”王家夫人只淡淡答道,没有乘机介绍她当时是如何尽力保护李氏母女的,王涛已死,做妻子自该隐恶扬善。当然,她心中也早就认定张小芹便是赵剑秋,她不知道真正的赵剑秋已经遇害,自然不会发觉有人李代桃僵。
    “内子她…葬在何处?”张小芹想去坟前看看。
    这自然是应该的,“城郊五里处的林中。”葬事也是王家夫人着手操办的,她自然清楚。
    “多谢。”张小芹再次道谢,她能感觉这王家夫人是个好女人。
    ……
    一个人去,两个人回,看到赵剑秋(张小芹)怀中小小的女婴,柳易生意外的扬扬眉:“收获不小吗?”
    “这是我的女儿。”既然张小芹用了赵剑秋的身份,就会好好抚养他的女儿,绝不能让她像前世的自己一样没人疼没人爱。
    “她是…李氏生的?”柳易生吓了一跳,小心翼翼发问,千万千万这小女婴别和王涛扯上关系。
    “当然。”赵剑秋(张小芹)可没察觉柳易生别有担心,向他讲途见王家夫人的经过。
    “这位王家夫人倒是人不错,对了,说到王家,我也带了人回来呢。”柳易生出门,从隔壁房间叫了个荆钗布裙的年轻女子过来。
    他也带了个女人回来?赵剑秋不认识那女子,也不知其原因。
    “这就是赵钦差,你有什么冤屈只管和她说。”柳易生介绍赵剑秋(张小芹)。
    “钦差大人!”那女子扑通跪下来,泪如雨下。
    “你,你先起来说话。”赵剑秋打算搀她,又意识到自己目前男儿的身份,停了下来,但这动静已经让小女婴醒了过来,哇哇大哭。
    赵剑秋手忙脚乱哄孩子,柳易生见不得女性哭,也上前帮忙,折腾了小半天,除了柳易生证明了自己的魅力对两个月大的女性无效之外,他们仍是手足无措。
    那告状的女子本来跪在地上哭,听见婴儿哭时她忍不住好奇抬头,再看到两人笨手笨脚“折腾”那可怜的婴儿,终于鼓起勇气插嘴:“她是不是饿了?”
    “对啊!”这提醒了赵剑秋,当时她怎么没想到给婴儿请个乳母?现在可来不及找,“我让厨房弄点米汤?”她把婴儿先交给柳易生抱着。
    柳易生还是头回抱这么小的女性,只觉得软软的小身体如豆腐般不敢用力,余光撇见仍跪着的女子,终于找到救星:“喂她!”他将小女婴递过去。
    “两位大人请回避。”那女子接过婴儿,母爱的天性占了上风,连钦差都敢命令了。
    ……
    看着女婴吃饱睡着,赵剑秋把她小心放到床上,才去问那女子的冤情。
    “她是赵立业的妻子周氏,说丈夫有冤,我才把她带来的。”看周氏又未语泪先流,柳易生干脆替她自我介绍。
    “赵立业?”赵剑秋最担心这里会不会有人认识真正的赵剑秋,虽说原来的赵剑秋经常闭门读书不接触人,但这儿毕竟是他家乡,不会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
    “赵立业是解县本地人,家里除了妻子,还有一位老母亲,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一岁。”柳易生接着介绍,把赵剑秋所担心的状似不经意的透露。
    解县本地人?那就和真正的赵剑秋是亲戚的可能性小多了,赵立业又为什么杀王涛呢?情杀?可赵立业的妻子就在她面前,而且这相貌不属于会让男人起色心的。
    “你丈夫和王涛究竟有什么仇怨?”赵剑秋问道。
    “大人,民妇的丈夫冤枉啊!”周氏又哭了起来。
    “你先说明事情经过,不然我们怎么相信他是不是被冤枉?”柳易生提醒她,要哭也得说完再哭。
    周氏就是忍不住哭,但总算断断续续讲途事情经过,原来赵立业家的祖坟被王涛看上了,听风水先生说那是块可以荫庇子孙的宝地,便找赵立业购买。
    赵立业虽然家穷,但还没穷到卖祖坟的地步,王家一而再的要买,赵立业就再而三的拒绝,最后惹得王涛拂袖而去。
    原以为事就过去了,又正赶上农闲时,赵立业找了县城一家粮店做短工,发工钱时在纸上按了手印,他目不识丁,以前在别家也是这样结帐的,没觉得怎么不对。
    谁知道第二天王家的二管事就拿着字据上门,说赵立业欠了王家二十两银子,到期还不上就拿祖坟抵债,要赵立业三天之内将祖先棺木迁出去。
    他没借过王家的钱啊?赵立业央邻家识字的人看过字据,结果真像王家二管事说的那样,上面还有他本人的手印。
    赵立业是不识字,但他也不笨,这两天他按过的手印只有粮店结算工钱的,而那粮店正是王家开的。
    赵立业去找王涛理论,结果一去就没回来,王涛死了,他被当成杀人凶手判了死刑。
    “我家男人向来老实,这点左邻右舍都知道,他不会杀人的。”周氏哭道。
    “就是说,你并没有亲眼看到赵立业和王涛争执,只是凭空猜测他不会杀人?”赵剑秋皱起眉头,想象当不了证据,老实人逼急了也会行凶。
    这话和尹知县说的一样,周氏当时到县衙喊冤时,尹知县就是用这理由赶她走的,周氏慌了,把希冀的目光投向柳易生,他不是相信自己丈夫是冤枉的吗?
    “你不是说,你丈夫托人从牢里捎话,说他并没有杀王涛吗?”柳易生提醒她关键的一点还没说。
    “是的。”周氏这才急忙点头。
    如果是犯人要申诉,那性质又不一样了,赵剑秋看看柳易生,然后对周氏说道:“你先回家吧,我们去看看赵立业,如果他确有冤情,我们不会不管的。”
    “民妇可以去探监吗?”周氏大着胆子请求。
    “你没见过他?”赵剑秋意外,按天佑王朝的律法,死刑确定后会给家属一两次的探视机会,好做临终绝别,让犯人交代遗言。
    “没有,尹知县一直不让见。”周氏可怜的摇摇头,自从知道赵立业被判了秋后问斩,婆婆就卧病在床,两个孩子又是只会喊饿的年纪,多亏邻里间帮助,大伙儿本来东拼西凑了点钱让她打点牢头的,可狱吏明确告诉她知县严令禁止,他们也没办法。
    “那就等我们见过赵立业再说。”虽然同情周氏,但赵剑秋也不会马上明着和尹知县对立,事情究竟怎样还不清楚呢?
    ……
    送走了周氏,赵剑秋问柳易生:“你是从哪儿找到赵立业的妻子?”看他如此帮忙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在唆使人家翻案呢。
    “监牢外面。我们之前不是怀疑那个老狱卒吗?我刚到监牢附近,就看见周氏和几个女子在外面哭哭啼啼,想进去又不敢进,于是上前问她们需不需要帮忙。”柳易生向来热心助人,当然,服务对象只限于女性。
    但这回柳易生也没料到,他碰上的就是赵立业的妻子和邻人,柳易生天生一副让女性一看就亲近的好相貌,加上他这么热心,没等周氏开口,身边几个女子就七嘴八舌将事情原由讲给他听。
    柳易生正中下怀,他没亮明身份,只说认识钦差大臣,那几个女子便推着周氏过来鸣冤叫屈,不过普通百姓仍是怯于见官,只有周氏进了驿馆,其他人仍在外面等候。
    难怪周氏明明不善言词,柳易生却能打听到这么多事,原来诉说经过的不只一个人,“可惜她们都不能证明赵立业是否杀了人。”这事是错在王涛起了贪念,但这点贪念也罪不至死,赵立业不该杀人的,律法不容啊。
    “事情怎样只有问赵立业,还有查下庭审记录,看看当时还有什么人在场?”柳易生就不明白了,“我就奇(…提供下载…)怪,听说那祖坟已经埋了从赵立业的太祖父到父亲三代人了,真是风水宝地荫护子孙,他能那么穷吗?”王涛就想不到这点吗?
    
    第二卷 女钦差 第三十七章 说不清
    
    赵剑秋对风水之事并不懂,不过三代都没发迹的坟地,她也不信能好到哪去。
    “也许是王涛终于恶贯满盈,才让他死在这事上。”在柳易生面前,赵剑秋无须掩饰她对王涛的厌恶,而如果可能,对除了这大害的赵立业,她想着能不能用防卫过当减免他的罪刑,当然,人不是赵立业杀的更好。
    “其实赵立业应该算是为民除害,该表扬才是。”柳易生说的更直接,他也不像赵剑秋那般重视律法,必要时,劫狱他都敢。
    商量好找赵立业后,赵剑秋和柳易生做的第一件事还是到牙行给小女婴找奶妈。
    别看赵剑秋是女人,但看女人的眼光就是不如柳易生敏锐。
    正在赵剑秋看得眼花缭乱,心里左右为难时,柳易生已经在牙商领来的十几个奶娘中挑好了中意的一个。
    “我看这个不错,保证孩子能吃饱。”柳易生还小声告诉赵剑秋。
    看到那奶娘胸前丰满的“容器”,赵剑秋不得不认同柳易生的眼力,这同时喂两个孩子都没事,再看长相,不漂亮但却温柔,很有贤妻良母的感觉,衣裳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很干净。
    本来在一群奶娘中,她也不出众,但这一站出来,就让人觉得把孩子交给她一定能放心,自己刚才怎么就花了眼的,这是不是就叫做同性相斥?
    听旁边掌柜介绍,这奶娘冯氏有个一岁多的女儿,丈夫半年前生病过世了,她孤儿寡母不容易,才出来当奶娘的。
    听起来也是个苦命人,赵剑秋言辞诚恳:“我女儿两个月,她母亲是在生她时故去的,你可以带着自己的女儿过来住,我也不要求你待我女儿胜过自己亲生的,只希望你不要让我女儿饿着、冻着、脏着就行了,如果你同意,我们就在牙商这签了文书。”
    冯氏之前也在别人家当过奶娘,但主人家总是规矩多多,别的都好说,但最难忍受的就是不许抱自己的女儿,不许喂自己的女儿,看着自己的女儿失去亲娘的怀抱,饿得大哭的样子她怎么受得了?
    冯氏知道当奶娘一定要以主人的孩子为先,一定要让主人的孩子先吃饱,这点她也从不敢昧了良心,自己选择当奶娘就是能保证自己的奶水足够两个孩子吃了,可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