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红颜为相 >

第72部分

红颜为相-第72部分

小说: 红颜为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不是该回归庆王的身份,江天暮其实认为自己是有君临天下的本事的,可登上那个位子,却要用自由来交换的,这个代价他不喜(…提供下载)欢。他更不喜(…提供下载)欢有朝一日还要看自己的儿孙为了这个位子反目成仇、兵戎相见。
    太子不行不是还有平王吗?江天暮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寻找合适的继承人,一方面观察朝中势力,保证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安全。
    所以他考完试就留在朝中为官,翻阅赵剑秋殿试的考卷,他知道了她也是穿越者,于是派手下了解这女子的一切,知道了宛露的故事,而看赵剑秋对太子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又确定了她是穿越加重生的。
    去杭州查案,江天暮终于能肯定赵剑秋就是张小芹,也知道她是把莫忘尘当成了自己,飞船上公事公办的自己,的确与平常不一样,重生后…这女子也一直活在良心债里面吧?想到自己毕竟是因为她才过来这时候,江天暮确定不告诉她,让她继续背负良心的折磨。
    张小芹的身世,在事发后局里是调查清楚的,江天暮知道她是被骗的,也知道其家庭不幸。没有亲人的关爱。
    所以有时候江天暮也会心软,尤其是看来赵剑秋努力想赎罪的样子,他也想过,是不是放过她算了?
    知道宣和帝找过赵剑秋,江天暮比她更意识到了危险,宣和帝是那种公大于私,为了天下什么都可以牺牲的人,就算他不打算拿赵剑秋当太子的把柄,也可能让赵剑秋为了平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他今天专门过来找赵剑秋。
    皇帝的圣旨是改不了的,赵剑秋必须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去湖北,但只要她害怕卷入皇权之斗了,他也能想办法将她降职。
    如果她怕了,江天暮打算将她贬为七品县令,送到某个边远县城眼不见为净,一辈子也就别回京城了,因为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的。
    可赵剑秋坚定的表示不怕,那暂时就算了,其实江天暮也不知道,赵剑秋要做到什么份上自己才能原谅她…
    ……
    怀着心事回了兴庆宫,韩皇后正在训责宫中的内侍,庆王殿下一个人出去,居然连个跟着的人也没有,这些内侍太不尽责了。
    皇上皇后对他的重视程度,代表着他在宫中的日子是否好过,所以江天暮也没急着进去,而是先在外面默默看着。
    韩皇后的着急溢于言表,她是真关心庆王吧?毕竟是亲生的。可江天暮对她生不出什么孺慕之情,这个时空能被他交纳,当亲人的,只有宣和帝、莫步青和秋蕊香。
    “母后…”看火候差不多了,江天暮这才露面,以那些内侍的救星身份。
    “小庆儿…”韩皇后忙迎了上去,“你有没有事?”她关切的上下打量他。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调走前
    
    
    其实刚到这时空。江天暮也好奇过这个身体的娘亲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宣和帝从不对他提这个母亲,从不拿母子之情劝诱他回来?
    江天暮是知道宣和帝另有所爱的,但韩皇后是他的结发妻子,他能让她一直当皇后,又立她的儿子当太子,又岂会阻止她与另一个儿子相认?
    如果是真的庆王,大概从小便会追问其生母的事情,但江天暮毕竟两世为人,很多事他选择自己调查。
    韩皇后出身名门,母仪天下,是贤后的典范,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江天暮查的是暗处。
    宣和帝后宫并不多,但一对一也是情敌,何况韩皇后也是一对十个以上,不过江天暮发现,韩皇后做得很成功,完全不用他担心。
    她善用身边的各种资源,甚至包括已不在的庆王。
    如果皇帝始终欠她一个儿子,那任何事上都得让她几分吧,对她另一个、也是唯一的儿子。就该加倍好吧?所以,活着的庆王还不如死了的庆王更有用。
    宣和帝其实心中也是明白的,所以才没给这个儿子描述他有个慈母吧?了解了,江天暮对这份亲情就不盼着了。
    哄走了韩皇后,江天暮回了自己的寝室,那寝室是后修的,原来放婴儿摇车的那间就在同一个屋子里,不过是加了个门,上了个锁,用锦幔隔开。
    “宴”的资料仍放在他的寝室,看来宣和帝对他这个庆王是十分信任啊,而触动的机关是摇车,应该是庆王出事后才建的,而自从庆王出事,皇后虽然常过来哭,但始终也没再碰过摇车…宣和帝倒是了解她。
    叹口气,江天暮忍不住回忆前世他快乐幸福的家庭,那才是他真正的母亲,可他仍不得不让她为自己伤心了。
    ……
    赵剑秋对王勇、冯氏和赵永善说了她要调往外地的事,这京官外调也不是稀罕事,他们也没想那么多,倒是为她升官而高兴,高高兴兴收拾行李。王勇大概是得到江天暮吩咐了,也没多说什么。
    赵剑秋家过日子以简约风格为主,除了一些大家具带不走,七口人也就十个箱子的行李,这京官外调是不用自己出搬家费的。由吏部指定的威远镖局护送。
    去镖局约好出发的日子,赵剑秋又去了媚香楼,这一走时间很长,怎么也该告个别。
    秋蕊香这回正在媚香楼,看到赵剑秋,她笑语盈盈:“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是被都察院踢出来了?”
    赵剑秋也不吃惊她消息灵通,点点头说道:“秋姐姐,我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所以过来和你说一声。”
    “其实你只要想回来也不难,湖北太子的人不少,只要你能削其羽翼,皇上看你和太子是彻底了断了,他才能放心让你待在天暮身边。”秋蕊香好像什么都知道。
    “我和太子早没什么了。”赵剑秋说道,其实她一点也不想和太子扯上关系,只是…好像很多人都不放心她,是因为宛露太痴情了吗?也是,得相思病死的,的确够痴的了。
    秋蕊香笑笑,又问道:“那你想回来吗?”
    这问题江天暮也问过她,赵剑秋毫不犹豫的点头:“当然。”
    “那你想当皇后吗?”秋蕊香又问道。
    这回赵剑秋可吓了一跳:“秋…姐姐…”
    “我是说庆王妃。然后母仪天下。”秋蕊香冲她眨眨眼,她可不是帮当今皇帝说媒。
    她和江天暮?这也是不可能的,赵剑秋苦笑:“秋姐姐,别开玩笑了,你知道我曾…”她不能说张小芹,只能又搬出宛露。
    “那有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男人可以见一个爱一个,女人为什么不能重新再选个?”秋蕊香不以为然的说道,“只要你喜(…提供下载)欢天暮,又能帮上他的忙,皇上那边我替你说。”她亲热的拍拍赵剑秋。
    背负那么大的良心债,赵剑秋哪有心思想别的:“等我回来再说吧。”她敷衍道。
    “好,等你回来再说。”秋蕊香笑靥如花。
    ……
    赵剑秋是接到调令第四天启程的,这天也是礼部尚书贺明敬告老还乡离开京城的日子,满朝文武都去南城门外相送老尚书,她这边就没人过来了,正好落个清静。
    赵剑秋是故意选在这个日子出了东城门的,但她没料到城外居然也有人等着送她,而且居然是应子敬和太子,这两人怎么一块的?!
    “听说赵御史今天出发,庆王殿下奉皇命去送贺尚书了,所以让我过来这边,没想到太子也过来了,赵御史人缘真好啊!”应子敬笑得夸张,对江天暮现在这个哥哥,他是讨厌得很,都因为应天宏又自大又没本事才让皇帝盯上庆王的,如果是江城暮。江天暮根本就不会担心会兄弟相残。
    应天宏看也不看应子敬,对这个庶出的堂弟他根本不放在眼里,他看向赵剑秋:“你懂得离开是非之地,这点很好,孤已经通知了湖北的官员,他们会积极配合赵御史工作的。”
    太子这是示好还是示意湖北是他的地界?不过这话要被别人听见,肯定认为她是太子派系的,“太子殿下不用去送贺老尚书吗?”赵剑秋最不希望过来送行的人就是他,为什么应天宏会有空找她?
    “那边人不少了。”应天宏不由得冷笑,父皇摆明了要让庆王出风头,他何必去凑热闹。
    应子敬笑嘻嘻在旁边看热闹,倒是不计较应天宏对他视若无睹的态度,反正他也没瞧得起应天宏。
    赵剑秋却对应子敬先拱手致谢:“多谢世子过来相送,也请世子回去后代为致谢庆王殿下,赵某…还有事要和太子殿下说。”
    这是先赶他走了?应子敬也不在乎:“那我回去了。”他转身潇洒的走了,反正是赵剑秋主动要他走的,太子会把她怎样就不关他的事了,不过城外也不是只有赵剑秋和应天宏,也不会有什么事。
    应天宏如今多了个竞争者,平常行为规范的确要加小心,赵剑秋也知道,所以不担心他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和她起冲突,她有件事情还想再问问他。因为等到重返京城,她和他就将正式成为敌人了。
    “太子殿下,你对宛露…究竟有没有愧疚?”终究宛露是因为这个人而死的,赵剑秋一直想替宛露问一句。
    听起这事,应天宏的脸色不大好看了:“你是怪孤没有救你的父亲和弟弟,可那时你也在朝中为官,柳易生的布局你应该清楚。”他那时自顾不暇,哪有心思救别人,何况何执中还和劣王之乱扯上关系,丢卒保帅也是必要的。
    “他们的事与我无关,我只想知道。殿下忘了宛露,有没有觉得抱歉?”赵剑秋就是想替宛露要句对不起,好让她能走得安心些。
    可应天宏不知道,而且他从小到大,除了面对宣和帝,哪向别人低过头?可以说,他意识中根本就没有对不起这三个字,之所以对赵剑秋和颜悦色,是因为他认为她是为了自己才女扮男装进京赶考,这份为了他的痴心让他自傲。
    “你放心,孤对你的承诺仍然有效,只要孤能登基为帝,便立你为贵妃。”应天宏以为赵剑秋此时问他,是想在太子和庆王之间重新选择。
    赵剑秋只剩下叹息,她本不该再问,她怎么能希望这么一直强权强势的人,会对别人有歉意呢?
    “微臣告辞,”赵剑秋冲应天宏施礼,“至于湖北的官员,微臣会秉公办事的。”她不会因为帮助江天暮而故意制造什么冤假错案,这点江天暮也和她保证过。但她更不会因为有太子当靠山,就放过贪官污吏的。
    应天宏点点头:“一路走好。孤对宛露的承诺仍然有效,相信你知道该怎样做。”
    ……
    赵剑秋和贺明敬都顺利启程了,少了个右佥都御史,都察院一切工作都正常进行中,但礼部少了领导带头的尚书,这事就得提上日程表了。
    老尚书已经返乡,无须再顾及他的情绪,于是吏部尚书上奏折请皇上重新钦定礼部尚书的人选,同时翰林院学士也上奏折,请皇上钦点明年科举的主考官。
    宣和帝当下便点了礼部左侍郎兼武英殿大学士孙文麒为新礼部尚书。这下可惊住不少人,皇上不是应该点礼部侍郎杨书友为新礼部尚书吗?怎么会是孙文麒?!难道就因为孙文麒是他儿子的老师,所以连女婿都不重视了?
    当下有太子一系的人开始发表不同意见了,保举杨书友为礼部尚书,说杨书友比孙文麒更合适,而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说了大堆孙文麒的好话。
    这些人是庆王派系的?动作挺快的嘛。宣和帝饶有兴趣的看向下面台阶站着的儿子。却看见江天暮也正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些人斗嘴。
    看来不是他挑起的,那说明他还没开始经营?宣和帝现在也不敢强迫这个儿子做什么,皇后刚伤了这孩子的孺慕之情,他这个做父亲的不能再逼人太甚。
    看几方似乎都吵出了火药味,当朝首辅杨博终于站出来表态了,他也支持孙文麒,认为孙文麒阅历才学更胜杨书友。
    杨博不但是群臣之首,更是杨书友的亲爷爷,他这一表态,两边都不说了。
    然后是主考官的选择,宣和帝又钦点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孙文麒为主考官,翰林学士韩书俊为副主考。
    
    第一百一十四章 科考前
    
    
    赵剑秋还没有走到湖北。她是在驿馆看发往各地的公文才知道宣和帝升了孙文麒的官,又点了他为主考官的。
    看来皇帝是打算选新人给庆王当班底呢。
    当一任主考官,就是门生满天下,那些新科进士们就等于是庆王的师兄弟了,他们大多数人会支持谁还用说吗?
    ……
    都察院是个工作性质特殊的单位,所以赵剑秋到了湖北的首府武昌,迎接她的也不是当地的地方官,而是驻地的监察御史。
    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是目前武昌品级最大的御史了,监察御史们迎接自家上司,自然是不敢怠慢的,而河道其实得等明年开春再修,赵剑秋这么早就过来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都察院的借口。
    赵剑秋这回的新家也是个百平方的小院,分前后两处,产权归都察院,房租也由都察院出,她只负责白住,自然没什么不满的。
    安顿好后,去了当地都察院的办事处,就由驻地的御史们介绍湖北的情况。
    湖北最大的官员自然是湖北总督了。湖北这位总督叫吴涛威,今年五十三岁,在湖北一带口碑极好,在其下属官员中威信极大。
    赵剑秋认识的地方总督只有浙江总督萧森,但吴涛威与圆滑的萧森完全不一样,萧森这人最怕得罪人,就连对下属也是笑哈哈的,而吴涛威是个严禁认真的人,凡事喜(…提供下载)欢亲力亲为,遇事从不推脱,也不纵容下属。
    吴涛威为人也是颇为光明磊落,他办案不徇私,在支持太子上,也是光明正大的,这点是他当初在朝堂上,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亲自表态的,说太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理应是继承人。
    可那是十多年前,宣和帝第一次商量立继承人时的事,那是吴涛威还是工部侍郎,庆王也没出场,现在呢?赵剑秋不知道他会不会改变立场?
    估计不容易,吴涛威支持应天宏十多年,也是习惯成自然了,而且他几乎把湖北的官员都培养成了太子的死忠,改变可不容易。
    这样的人,只是坚持心中的观念。何况应天宏是宣和帝正式立的太子,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