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红颜为相 >

第76部分

红颜为相-第76部分

小说: 红颜为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周欢由衷的说,江城暮是江家的继承人,他的态度就是江家的态度,而确定了妹妹的死和太子有关,周家的态度还用说吗?
    ……
    朝中的事看似离湖北很远,但几乎所有的湖北官吏都在盯着朝堂上的动向,闻人方进了翰林院,杜丰臣也进了翰林院,而今年的武科举,是周欢的两个堂弟分别得了武状元和武榜眼的位子,被分派到军营,周家的势力重新回来了。
    半年后。闻人方和仁和公主,杜丰臣和长乐公主顺利完婚。然后杜丰臣带长乐公主回广东见翁姑,闻人方仍在翰林院任职。
    一年的时间说过去也就过去了,赵剑秋到武昌一年,并没有找到吴涛威任何的嫌疑,面对江天暮年底来信那大大的问号,赵剑秋只能再回了个逗号,表示事情仍在进行中。
    ……
    赵剑秋到武昌的第二年初夏,钦天监往湖北发公文,说今年雨季肯定会延长,让湖北官员注意。
    武昌府是出过事的,吴涛威不敢怠慢,让雨季未到之前,便吃住都搬到了工地上,吴涛威原就出身工部,对建筑施工比赵剑秋更懂行,所以赵剑秋不去抢指挥权,御史的职责是监察,她要注意的是工程中有无人徇私舞弊。
    今年是钦天监提前推算出会有大雨,所以户部多拔了一百万两银子整顿河道,加固堤防,一百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加上湖北省这些年财政富裕,其实可能根本用不了这些钱。
    用不了,便有人忍不住动了歪心,武昌府通判吕棠和钱粮师爷程刚没敢在施工材料上动脑筋,他们只是悄悄挪用了十万两放印子钱。
    原就是想赚点利息,但现在正是御史查得紧的时候,市面多突然多出几家放贷的,自然抢了原本靠高利贷为生的人的生意,而那里面就有都察院的暗线,这样顺藤摸瓜,就查到是武昌府里出了内贼。
    可还没等御史们收线抓人,吴涛威就将吕棠和程刚绑到了赵剑秋的面前,“是吴某疏忽,才让这两个蛀虫坏了我湖北官吏的名声,是杀是刮还请赵大人看着办!”
    吴涛威这样做,是丢卒保车,是大义灭亲,还是嫉恶如仇,赵剑秋一时分析不出来,不过吴涛威将人送过来,那当然是由御史接手这案子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年后
    
    
    武昌府通判吕棠和钱粮师爷程刚。挪用了十万两银子放印子钱的案子,审讯并没有费什么事,案情也简单,就是他们俩人想赚点利息,然后再把银子补回去,与其他人无关,真要说还有什么人,就是负责看守仓库的衙役,在师爷进出仓库时没有搜身。
    这次为了修河道,户部拔下的是官银,上面有印记,程刚他们没敢动,他们动的是湖北省从民间征的税银,然后再用官银补上去。
    本来只是周转下,谁知道住在工地的总督突然就回府了,而且目的明确的直奔仓库查账点钱,让程刚他们连掩饰的时间都来不及。
    放出去的银钱追了回来,这案子也可以了结了,的确与吴涛威无关,赵剑秋是冲吴涛威来的,但也不能制造冤假错案。
    这案子上报上去。由于是吴涛威先自行查出了下属的罪行,也不能算他失职,于平均也无法找理由参他,只能让赵剑秋继续留心。
    接着,由朝廷派到湖北武昌的新通判上任了,他是去年科举第四名的进士高建宇,这个人按顺序拜会了武昌府的上司和同僚后,还特地去了御史们的办事处。
    “赵大人,”趁单独拜会赵剑秋的时机,高建宇将一封私人信笺呈上,“这是庆王殿下命下官交给赵大人的书信。”
    江天暮的信?赵剑秋忙接过来打开,里面仍是熟悉的一个大问号,略一思索,她就明白了,江天暮不是想吩咐她做什么事,而是通过这熟悉的标点符号告诉她,能被委托送这封信的高建宇是自己人。
    看来号称水泼不进的湖北省,终于因为这个案子插进去了庆王的势力,赵剑秋微笑,她多少起到一点作用。
    ……
    可惜的是,这件事之后,吴涛威自己便痛定思痛,大力整顿湖北上下官场的吏治,让“外人” 插不上手。
    政务没问题,河道没问题,赵剑秋再也找不出湖北官吏的漏洞。
    没有漏洞就是没有案子,没有案子就是没有升官的机会。这样几年下来,在湖北办事的御史们逐渐走了不少,其间张铭山也去信给赵剑秋,想安排她去别的省工作,却被赵剑秋给拒绝了,真要这么无功而返,她有何面目见江天暮?
    这样一坚持,便坚持了五年。
    ……
    这一天黄昏,赵剑秋从办事处下班回家,却见家里乱成了一团。
    “老爷,小姐不见了!”冯氏惊慌失措的上前哭道。
    赵剑秋心猛地一紧:“惜惜怎么啦?她不见了多久?!”
    “大概快半个时辰了,我们把这附近都找遍了…”冯氏哭道。
    惜惜向来是个很乖的孩子,离开大人身边一会儿都会打招呼的,不见了半个时辰的确不寻常,赵剑秋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之后才问冯氏:“惜惜是怎么不见的,你把事情详细说清楚?”
    “惜惜和巧巧在门口玩捉迷藏…”冯氏看看旁边一样被吓哭的女儿,才诉说事发经过。
    原来惜惜和巧巧下午在门口玩捉迷藏,等到巧巧藏起来让惜惜找后,巧巧怎么也没等到惜惜,本来以为是自己藏得好。但巧巧从藏身处出来也没有看见惜惜,她回院子里找也没有,这下惊动了大人。
    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人,赵永善还在外面找,木头去找赵剑秋报信,冯氏在家等惜惜或许能自己先回来。
    惜惜很乖,从不让大人这样担心的,赵剑秋敢肯定她是遇上什么事了,“王大哥,让影出去找人吧。”她对身边的王勇道。
    “影”是赵剑秋在湖北省布下的眼线组织的名称,是她仿造皇宫的“宴”取名的,虽不如“宴”那样本事过人,但顾名思义,有光就有影,只要是太阳底下发生的事情,就逃不过“影”的眼睛。
    “我知道了。”王勇点头出去。
    就在王勇出去有一顿饭功夫,赵永善惊恐万状的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封信,信上还插了一朵绢花。
    “是惜惜的头花!”冯氏马上就惊呼出来,那还是她拿自己月钱给惜惜买的生日礼物,她怎会不认得?!
    “这是不知道谁什么时候塞给老奴的…”赵永善递上信,只恨自己老眼昏花,连送信的人都不知道是谁!
    赵剑秋颤抖着手展开信,上面果然写着威胁的语句:准备好十万两的银票,明天卯时去城郊十里处换你女儿。
    十万两,赵剑秋每月薪水不过三十五两,还要养家糊口,她哪儿拿得出这许多钱!是哪个不长眼的要敲诈她这个穷官?或许…不是不知情,这就是冲她来的。要钱不过是个幌子,他们要的是…
    御史这行本就是得罪人的差事,赵剑秋倒不怕别人冲着自己来,可惜惜才七岁…
    正在她提心吊胆时,王勇居然从侧门进来了,他怀里抱着惜惜,后面还跟着木头?!
    “惜惜?!”赵剑秋这下真是喜从天降。
    “爹爹…”小姑娘扑进她怀里,第一句话就是告诉她,“你千万不要听那些坏人的话去找我,他们是要杀你!”
    “惜惜…”赵剑秋心疼的抱住她,“爹爹哪儿也不去,就守着你!”
    “爹爹…”在家人温暖的怀抱中,惜惜终于确定自己安全了,放松下来便是后怕,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赵剑秋始终抱着她,安慰她,但没有阻止她哭出来,小孩子的恐惧能发泄出来,才不会在心里留下阴影。
    等惜惜镇定下来,由惜惜、木头、王勇的讲述,总结出了事情经过。
    惜惜本来是和巧巧玩捉迷藏的,但正当她在寻找巧巧时,有个大人却突然出现在她面前。那个大人还哄她:“***,你爹爹让叔叔带你去找他。”
    骗人的,爹爹是不会让陌生人找她的,惜惜本来想往屋里跑,可看见那个坏人衣袖里有刀尖露出来,她就打消这念头了,巧巧还在外面。
    惜惜假装跟他走,想到街上人多的地方再脱身,但那坏人也不傻,是抱着她走路的,到了大街上。还应惜惜的要求给她买了根麦芽糖。
    吃糖的惜惜很乖,所以当她提出要下来“方便”时,那个坏人就把她放下来了,也是刚巧,那坏人碰上了来接应的人,他打招呼这一走神,惜惜就不见了。
    他们气极败坏的到处找人,却不知道惜惜就躲在旁边的菜筐下面,两人互相推卸责任,却让惜惜听到他们已经写信骗赵剑秋了,所以等两人走远,她马上回来报信,正好碰上了找她的木头。
    木头本来是出去找赵剑秋报信的,可他无意中发现地上有颗小珠子,那是惜惜衣服上的,他捡起那颗,却发现不远处还有,再捡,前面还有…
    这样就捡到了大街上,他东张西望到处走,正好碰上了往回跑的惜惜,知道了惜惜刚从坏人手中逃出来的,他背起惜惜也往回跑,但跑了几步就被那两个坏人发现了,他俩大声呼救,然后王勇过来了。
    王勇是听到声音过去的,那两个坏人见动静太大事已办不成事,趁街上人多逃掉了,王勇不可能不管惜惜而去追人,就先带她俩回来了。
    “那两个人并未蒙面,大街上这样热闹,肯定能惊动我们的眼线跟踪,他们跑不掉的。”王勇对赵剑秋说道。
    “还有,”惜惜举起小手发言补充,“我把一颗绿色的小珠子用麦芽糖粘到那坏人的衣领上了,就是爹爹给我编的珠链弄坏了…”她小脸上写满了可惜。
    “没关系,爹爹再给你编条更漂亮的。”赵剑秋抱紧女儿。满心都是骄傲,“我的惜惜真了不起。”
    遇上坏人不要慌张,在人家身上留记号,在沿途的路上做标记,这都是赵剑秋从小便讲给惜惜听的故事,本来她也犹豫讲这些知识是否让孩子过早的世故了,但现在看来是真起到作用了。
    王勇在旁也赞许的点点头:“做的是不错,不过下回你记着,不要从原路往回跑,因为那些人判定你会回家,可能提前在必经之路堵着你,你可以多绕几个圈子,甚至可以反过来真去官衙找你爹爹,总之,不要让人猜出你的行动。”
    “我知道了,师父。”惜惜认真的点点头。
    让惜惜拜王勇为师习武也是赵剑秋的主意,她自己就吃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亏,这谁能保护你也不如自己能保护自己,现在惜惜还小,武功上是不行,但心理素质已经练习得不错了。
    ……
    把个七岁的小女孩牵扯进公事,赵剑秋是真的生气了。
    就把家当成办公室,她招集在武昌的所有御史,加上“影”的力量,全力搜查那绑架者的真实身份。
    大街上发生的一幕其实已经惊动了御史们布的眼线,所以当他们在赵剑秋家集合时,有人就带来了消息,那两个人是湖北总督吴涛威的家丁。
    吴涛威?!她还没去找他,他居然敢对她女儿动手?!
    赵剑秋马上下令,利用御史的权限飞鸽传书调当地驻军,武昌总兵的人马入城,接管城门守卫,并带兵包围总督府。
    真要能抓住吴涛威的把柄,那他们这些年的辛苦就没费,有的御史开始兴奋忙碌,但有人此较稳重,提出质疑,要弄错了怎么办?
    “有事我全力承担。”赵剑秋这么说道。
    
    第一百二十章 就是他
    
    
    驻军就在城外五十里处。收到御史的传书,武昌总兵苏盛亲自带兵赶进城。
    天佑王朝习惯文武分工合作,但在安排上,偏偏又把不合的文武凑在一起,例如浙江总督和钱塘总兵,再例如湖北总督和武昌总兵。
    知道有吴涛威的热闹,苏盛当然不会错过,但他也不只是一介武夫,能让人当枪使,所以他一见到赵剑秋便表示:“赵御史,苏某的士兵都听命赶到了,可具体有什么事,也还请赵御史明示。”
    “这是自然的,”赵剑秋表情严肃,“苏总兵,今天下午时,小女在闹市街头被人抢走,而据目击者说,是吴总督府上的家丁所为,这绑架言官的家人是什么罪,苏总兵应该清楚。”
    苏盛当然清楚。本朝对言官的待遇极好,就是本人得罪了皇上,其家人也不会问责的,更别提闹市街头公然劫人,但吴涛威会干这事?
    “会不会弄错了?”苏盛这话是向着御史才问的,吴涛威在湖北一带势力很大,有御史盯着他,武昌总兵还能轻松些,要是言官败走,又得他直接对上了。
    “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今天有人绑走我的女儿,明天就会有人欺负其他御史的家人,我都察院的人有何安全可以保证?”赵剑秋这话让旁边的御史纷纷点头,兔死还狐悲呢,何况他们是一个部门的。
    “苏总兵只要守住城门,不许可疑人出处便可,另外请借一百人给赵某,赵某要去搜查总督府。”知道苏盛也有他的难处,赵剑秋不勉强他直接对上吴涛威。
    按都察院的请求借兵,那这是朝廷规定许可的,甚至言官可以调动兵马,在圣旨之前抓捕嫌疑的官员,也是朝廷给予的特权。
    但这次赵剑秋好像并无证据,苏盛就得留个心眼,虽然他也希望能整倒吴涛威,但事情不明朗前自己还是不出头那好,“那赵御史。城门处就由苏某负责好了,保证不让可疑的人从这里溜走。”
    赵剑秋点头:“如此便有劳了。”她原本便不需要苏盛负责这事,他只要尽责守城门就行。
    ……
    驻军兵马进城,这么大动静不可能不惊动吴涛威,但得知是御史调集的人马,那按本朝规矩,这事总督也不能主动过问了。
    虽然不能主动参与,但身为地方上最高长官,吴涛威必须把事情动态尽量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他派出去的人刚到了大门口就转回来向他报告,外面有人拦住不让他们出去,好像是都察院的御史。
    难道是冲自己来的?吴涛威也是吃惊,他自问最近没做过什么惹怒御史的事,还是当年的事终于发作了,不,不会的!那件事已经过去了。
    想了想,吴涛威先命人看好后宅的家眷,然后才换好官服开门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